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化学高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氯化钠)B、H2O(水)C、CH4(甲烷)D、HCl(盐酸)答案:C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选项A的NaCl是典型的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出Na+和Cl-离子。选项B的H2O本身可以微弱电离,但在一般条件下视为非电解质。选项C的CH4是甲烷,它是有机化合物,不电离,是非电解质。选项D的HCl在水中完全电离成H+和Cl-,是强电解质。因此,正确答案是C、CH4(甲烷)。2、下列哪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表现出强电解质的特性?A.醋酸(CH₃COOH)B.氯化钠(NaCl)C.二氧化碳(CO₂)D.蔗糖(C₁₂H₂₂O₁₁)答案:B.氯化钠(NaCl)解析:在水中,强电解质是指那些能够完全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选项中的氯化钠是一种典型的强电解质,因为它在水中可以完全解离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相反,醋酸(CH₃COOH)是一种弱酸,在水中只有部分分子会电离;二氧化碳(CO₂)在水中可以形成碳酸(H₂CO₃),但也是弱电解质;而蔗糖(C₁₂H₂₂O₁₁)在水中几乎不解离,属于非电解质。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增加反应物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D.增加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多,从而化学反应速率越快。选项A错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选项C错误,因为增加反应物表面积,虽然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但这不是绝对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选项D错误,因为增加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并不是所有催化剂都能增加所有反应的速率。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B.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C.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D.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并非18个族;选项B错误,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是相同的,但并非绝对,如锕系和镧系元素虽然属于同一族,但电子排布有所不同;选项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确实相同,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它们拥有相同的电子壳层数;选项D错误,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实际上是减弱而非增强,而非金属特性增强。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看来在尝试展示题目时遇到了格式问题,以下是正确的展示方式: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B.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C.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D.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并非18个族;选项B错误,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是相同的,但并非绝对,如锕系和镧系元素虽然属于同一族,但电子排布有所不同;选项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确实相同,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它们拥有相同的电子壳层数;选项D错误,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实际上是减弱而非增强,而非金属特性增强。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分离溶液中的固体和液体,可以使用过滤法C.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在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可伸入瓶内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在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应控制在试管容积的1/3到1/2之间;B选项正确,过滤法可以用来分离溶液中的固体和液体;C选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溶液溅出;D选项错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6、已知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7,下列关于元素X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X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VIIA族。B.元素X的最高正价为+7。C.元素X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离子。D.元素X的氢化物稳定性较差,不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7,这意味着它是氯(Cl)。氯属于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IA族,因此选项A正确。作为VIIA族的元素,氯的最高正价为+7,这是由于它有7个价电子,可以形成+7价态的化合物,如高氯酸盐(ClO4-),所以选项B正确。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非常活泼,容易从其他原子那里夺取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1价离子Cl-,这使得选项C也是正确的。然而,氯的氢化物HCl实际上是非常稳定的,并且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这是一种强酸。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符合本题的要求。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热量集中导致溅出。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以防止生成的氧气逸散。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D、在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沸腾溅出。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因为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放热过快导致溶液剧烈沸腾,从而避免酸液溅出造成危险。选项B错误,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破裂,而不是防止氧气逸散。选项C错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时,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稍作倾斜,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而不是直接放在瓶口。选项D错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是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而不是加热过程中。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决定的。B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DD.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IA族,属于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要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决定;选项B错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选项C正确,第三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的最高正价确实等于它们所在的主族序数,如Na为+1价,Mg为+2价,Al为+3价等;选项D正确描述了原子序数为11的钠元素的位置及其金属属性,但是此题为单选题,因此更准确的答案是C。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聚丙烯C、水D、蛋白质答案:C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有机化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水是分子式为H2O的无机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正确答案是C。10、某溶液中含有A、B、C三种离子,已知:(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O32-、Ag^+B.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OH-、Ba^2+C.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OH-、Ag^+D.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O32-、OH^-答案:C解析:由(1)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CO32-,由(2)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OH-,由(3)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Ag+。综合以上信息,只有C选项符合所有条件。11、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制备氧气时,如果试管炸裂,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立即用湿布覆盖试管口,以防氧气继续燃烧。B.在进行燃烧实验时,为了确保安全,应将实验瓶口朝下放置,以防止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瓶内压力增大导致瓶子爆炸。C.实验室中,如果酒精灯不小心打翻,应立即用湿布覆盖火源,并迅速关闭实验室门窗,以防火势蔓延。D.在使用稀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溅出。答案:D解析:选项A中,制备氧气时试管炸裂后,应立即关闭实验室门窗,以防氧气逸出引发爆炸,而不是打开门窗通风;选项B中,燃烧实验中实验瓶口朝下放置并不能防止瓶子爆炸,正确的操作是将瓶子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选项C中,酒精灯打翻后,应立即用湿布覆盖火源,并迅速关闭实验室门窗,以防火势蔓延,但不是立即关闭门窗,而是关闭后打开门窗通风;选项D中,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溅出,这是正确的操作。1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氢氧化钠(NaOH)B.氯化钠(NaCl)C.甲烷(CH4)D.二氧化硅(SiO2)答案:C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甲烷(CH4)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有机物。而A、B、D选项中的氢氧化钠、氯化钠和二氧化硅均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键都是离子键。B.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C.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D.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答案:D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原子之间,而不是离子键;选项B错误,共价键可以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存在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氯化铝(AlCl3)中的共价键;选项C错误,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选项D正确,离子键通常是由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从而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14、下列关于化学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为它能强烈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红外线。C、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溶于水。D、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答案:D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B错误,二氧化碳确实能吸收红外线,但描述不准确,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还包括甲烷等。选项C错误,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易溶于水。选项D正确,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时,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氯化银白色沉淀。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氯化钠C.聚丙烯D.聚氯乙烯答案:B解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选项A、C、D都是高分子聚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氯化钠(NaCl)是一种无机盐,不含碳元素,因此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B。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氯化钠答案:D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大量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较高分子量的化合物。选项A、B、C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选项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无机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请写出其分子式和结构式,并说明理由。A.CH4(甲烷)B.C2H6(乙烷)C.C2H4(乙烯)D.C2H5OH(乙醇)答案:D.C2H5OH(乙醇)解析:乙醇(C2H5OH)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以下是选择乙醇作为答案的理由:A.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常压下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不易液化。B.乙烷(C2H6)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不易液化。C.乙烯(C2H4)也是一种无色气体,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不易液化。D.乙醇(C2H5OH)分子中含有羟基(-OH),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与相邻分子中的羟基氧原子形成氢键,使得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导致乙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因此,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乙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第二题题目: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主要原料为氧化铝(Al₂O₃)。为了研究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实验室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铝粉与氧化铁(Fe₂O₃)混合,放入反应容器中。2.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3.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实验数据如下:反应前铝粉的质量为10.0克。反应后固体产物的质量为14.5克。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计算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3.若要制备10.0克氧化铝,理论上需要多少克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答案:1.化学方程式:2Al+Fe₂O₃→Al₂O₃+2Fe2.生成铁的质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2摩尔铝生成2摩尔铁。铝的摩尔质量为27g/mol,铁的摩尔质量为56g/mol。10.0克铝粉的摩尔数为10.0g/27g/mol≈0.3704mol。因此,生成铁的摩尔数也为0.3704mol。生成铁的质量为0.3704mol×56g/mol≈20.7g。3.制备10.0克氧化铝所需的原料计算:氧化铝的摩尔质量为102g/mol。10.0克氧化铝的摩尔数为10.0g/102g/mol≈0.0980mol。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氧化铝需要2摩尔铝。因此,制备10.0克氧化铝需要的铝的摩尔数为0.0980mol×2≈0.1960mol。需要的铝的质量为0.1960mol×27g/mol≈5.3g。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氧化铝需要1摩尔氧化铁。需要的氧化铁的摩尔数为0.0980mol。氧化铁的摩尔质量为159.7g/mol。需要的氧化铁的质量为0.0980mol×159.7g/mol≈15.7g。因此,理论上需要5.3克铝粉和15.7克氧化铁的混合物。解析:1.根据题目描述,铝粉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这是一个典型的铝热反应。2.计算铁的质量时,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然后根据铝粉的质量计算出铝的摩尔数,最后根据铁的摩尔质量计算出铁的质量。3.计算制备氧化铝所需的原料时,同样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然后根据所需氧化铝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铝的摩尔数,最后分别计算出所需铝粉和氧化铁的质量。第三题题目:某有机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0O,其可能的结构有多种。已知A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OH),且A分子中不含有羰基(-C=O)。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A分子中可能存在的所有结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若A分子与钠(Na)反应,生成一种醇B,B分子中有一个羟基,且B分子中的羟基连接在一个甲基上。请推断醇B的结构简式,并说明推断理由。(3)若A分子与溴(Br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卤代烃C。C分子式为C5H11Br,且C分子中只有一个溴原子。请写出C的结构简式,并说明推断理由。答案:(1)A分子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异构体有:CH3CH2CH2CH2OH(1-戊醇)CH3CH2CH(OH)CH3(2-戊醇)CH3CH(OH)CH2CH3(3-戊醇)CH2OHCH2CH2CH2CH3(1-戊醇)CH3CH2CH(OH)CH2CH3(2-戊醇)CH3CH(OH)CH2CH2CH3(3-戊醇)CH2OHCH2CH2CH(OH)CH3(2-甲基-1-丁醇)CH2OHCH2CH(OH)CH2CH3(3-甲基-1-丁醇)CH3CH2C(OH)(CH3)CH3(2-甲基-2-丁醇)(2)醇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3。理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重点中学202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锡北片2025届初三一诊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市场调研方法的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车的网联互通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应聘索道面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沟通的考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精确锁定重点知识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栽培学实操试题及答案
- 旅游概论面试题及答案
- 数学行动方案幼儿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 人教版2025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 财务管理实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件】d
- 外包加工安全协议书
- GB/T 28589-2024地理信息定位服务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5版) (微课版)课件 第4章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五级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DL-T901-2017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防腐蚀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