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美术真题2015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______A.风格B.形式C.色调D.门类正确答案:A[解析]风格就是艺术(江南博哥)作品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2.

从绘画内容上看,体现西蜀宫廷画家黄筌最高绘画成就的是______A.山水画B.花鸟画C.人物画D.道释画正确答案:B[解析]黄筌为西蜀花鸟画家,擅画奇禽名花,与徐熙并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3.

如下图,该书法作品的书体是______

A.草书B.行书C.隶书D.楷书正确答案:B[解析]图中作品为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通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艺流程完成的工艺美术品是______A.唐三彩B.青铜器C.粉彩D.景泰蓝正确答案:D[解析]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制作步骤为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5.

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是______A.动画B.漫画C.插画D.连环画正确答案:A[解析]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解后画成许多瞬间动作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漫画是以政治和社会各种事态为题材,进行歌颂、批评、讽刺、鼓动的一种滑稽、幽默性绘画。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

6.

雕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创作的时期是______A.古罗马B.古埃及C.古希腊D.古印度正确答案:B[解析]《纳菲尔提提王后像》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雕塑作品。

7.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的作者是______A.提香B.拉斐尔C.米开朗基罗D.乔尔乔涅正确答案:C[解析]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代表作品有《大卫》《摩西像》《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代表作品有《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等。提香,威尼斯画派代表人凯代表作品有《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乔尔乔涅,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入睡的维纳斯》《田园合奏》等。

8.

下列选项中,对未来主义艺术特征描述不恰当的是______A.歌颂当代生活中最新鲜的事物B.反对模仿,反抗和谐与高雅C.划分许多连续阶段来表现运动D.客观真实地再现视网膜映像正确答案:D

9.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蒙德里安B.达利C.蒙克D.波洛克正确答案:B[解析]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是风格派画家;蒙克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画家。

10.

下图为一幅名作的局部,该作品的名称为______

A.《虢国夫人游春图》B.《孟蜀宫妓图》C.《簪花仕女图》D.《捣练图》正确答案:C[解析]该作品为唐代仕女画家周叻的《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通过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戏狗取乐的闲适生活。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末清初波臣派肖像画家的是______A.陈洪B.曾鲸C.董其昌D.徐渭正确答案:B[解析]曾鲸,字波臣,波臣派创始人。注重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代表作品有《王时敏像》《张卿子像》等。陈洪绶,明代人物厕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董其昌,松江派,擅画山水。徐渭,明代花鸟画家。

12.

留存至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A.圆明园B.拙政园C.个园D.颐和园正确答案:D[解析]颐和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有“万园之园”之称。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个园是扬州地区的私家园林。

13.

素描作品《血衣》的作者是______A.罗工柳B.董希文C.王式廓D.徐悲鸿正确答案:C[解析]油画素描稿《血衣》的作者为王式廓,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描绘的是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画面中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应用”领域学习目标的是______A.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B.观察、认识与理解基本造型元素C.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D.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观察、认识与理解基本造型元素”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故答案是B。

15.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______A.5位以上B.8位以上C.10位以上D.12位以上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指出,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的是______A.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美术活动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表述内容。

1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的是______A.初步形成审美判断力B.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C.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D.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正确答案:D[解析]“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

18.

《棕编动物》一课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中所属的学习领域是______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正确答案:B[解析]“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体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棕编动物》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9.

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______A.教学目标B.教学评价C.教学方法D.教学观察正确答案:D[解析]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要素。

20.

在《灯具制作》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利用材料特性,制作不同造型、色彩和质感的灯具”体现的目标属于______A.技能目标B.过程目标C.情感目标D.态度目标正确答案:A[解析]“利用材料特性,制作不同造型、色彩和质感的灯具”属于对学生技能层面的要求,答案是A。

21.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中国花鸟画白描练习教学重点的是______A.学习工笔花鸟画技巧B.了解白描花鸟画的审美情趣C.学习中锋勾线笔法D.了解白描花鸟画的演变过程正确答案:C[解析]练习课教学的重点一般是对技法的学习与掌握,因而答案是C。

22.

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是______A.对学生作业进行量化评价B.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C.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D.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建议是:(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初中水粉风景写生的教学方法是______A.讲授与示范相结合B.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C.观摩水粉写生视频D.按照风景照片进行描绘正确答案:B[解析]探究性学习属于一种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题干中要求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具体的一些教学中所实施的方法。

24.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的是______A.制作贺卡B.绘制建筑草图C.绘制水墨人物D.编织中国结正确答案:C

25.

当学生对某一美术内容缺乏学习兴趣时,教师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是______A.加强鼓励和指导B.适当调整教学难度C.及时改进教学方法D.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正确答案:D[解析]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主要培养的素养是______A.文学素养B.美术素养C.科学素养D.职业素养正确答案:B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

简述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正确答案: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印象主义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1)重外光。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因此又被称为“外光派”。

(2)重瞬间。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段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3)重色彩。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2.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正确答案:(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2)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3)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4)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3.

列举四种以上的美术教学方法。正确答案:以言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尝试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评鉴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欣赏法。

4.

如何对美术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正确答案:对美术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需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刘老师在美术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心理学等书籍,被同事称为“刘博士”。在一次赛课中,刘老师的美术课巧妙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当大家纷纷祝贺他获奖时,他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广泛的阅读、思考和积累。

问题:结合美术新课程理念,谈谈刘老师坚持广泛阅读对教学的意义。正确答案:(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新课程下的美术课程要求学生在广博的文化背景下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要进一步深造,在其他学科领域也要有所涉及,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学生的疑惑。

(2)美术课程强调综合性,这不仅是学科各领域之间的综合,还是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美术学科和社会生活的综合,这一点也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2.

在初中美术课《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制作》中,余老师对教学环节做如下安排:先从闽南文化的介绍导入(约8分钟);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闽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请学生表演闽南民谣《一只乌仔》(6分钟);接着播放闽南民俗文化短片并组织讨论:如何促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5分钟);最后布置了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制作的作业(1分钟)。教学在学生自行完成作业中结束(20分钟)。

问题:请指出上面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正确答案:存在问题:

(1)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而余老师却把重点放在讲授闽南民居的文化与民俗方面。

(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环节缺失。导入过长,新课教学中介绍闽南的风俗过于冗长,以至于没时间讲授本节课的重点——宣传品设计的方法与要素。

(3)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未得到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闽南民居的特点,掌握宣传品设计制作的方法,余老师在教学中并未落实教学目标。

(4)教材内容把握不准确,未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5)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余老师虽然选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选择教学方法时并未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出发。

改进建议:余老师应该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是宣传品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宣传品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与技巧,缩短导入的时间;让学生表演闽南民谣与播放闽南民俗文化短片的环节并未体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可以作为课后拓展来引导学生观赏;在调整教学环节,应留出学生展示评价的环节,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及需改正的方向。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30分)1.

请依据湖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泥塑——清晨》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3个课堂提问。

正确答案:

泥塑——清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雕塑的基本常识,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2.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3.培养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陶泥表现清晨人物的行为活动。

教学难点:塑造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部分学生课前创作的小泥人,吸引学生注意,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去捕捉生活中的人物动态。

(二)游戏参与

1.请几位同学模仿人们晨练的不同场景动态。

2.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分析:晨练时人们最具特征的动态有哪些?该如何进行捕捉?

3.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强化记忆人物特点和动态的造型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事先创作的作品和游戏中的互动,学生得以分析人物的“动态”,学会捕捉泥塑作品中需要的人物特征。

(三)对比与赏析

环节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