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_第1页
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_第2页
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_第3页
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_第4页
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目录引言 3一、我国枣业现状 4(一)分布和产量现状 4(二)品种结构 5(三)国内外贸易 5二、沧州金丝小枣发展现状 6(一)沧州金丝小枣自然条件 6(二)沧州金丝小枣的分布及生产状况 7(三)沧州金丝小枣的加工现况 7(四)沧州金丝小枣的种植模式 81枣粮间作的三种形式 82枣粮间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 8三、沧州金丝小枣的效益分析 9(一)经济效益 9(二)社会效益 10(三)生态效益 10四、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优势和前景 11(一)沧州金丝小枣独特优势 111自然优势 112品种优势 113市场优势 114文化优势 11(二)发展前景 12五、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对比分析 12(一)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产量对比 12(二)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品种资源对比 13(三)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科技成果对比 13六、沧州金丝小枣面临的问题 13(一)消费群体单一 14(二)枣树管理水平低,枣果质量降低。 14(三)沧州金丝小枣销售市场混乱 15(四)沧州金丝小枣销售渠道不畅通 15(五)规模型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弱,牵动力不强 16(六)品种单一,良种普及率低,新品种更新换代慢。 16(七)资金投入力度小,发展后劲不足。 16七、沧州小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6(一)加强沧州金丝小枣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71加强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力度 172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 17(二)依靠科技、加强枣树的科学管理、提高枣果质量 17(三)加强销售市场的整顿和管理 18(四)积极拓展金丝小枣的销售渠道 18(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 19(六)着力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19(七)加大资金投入 19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竞争力分析【摘要】:金丝小枣是沧州的特产,金丝小枣以其独特的品质闻名海内外,做为金丝小枣之乡的沧州其农业经济的增长随着小枣产业的发展得到了飞速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枣果产业的现状,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的产业现状,以及将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与国内其他品种枣果主产区产业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竞争力,促进沧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关键词】:沧州;金丝小枣;竞争力ThecompetitivepoweranalysisforCangzhouJinSismalljujubeAuthor:DuXinghuaTutor:ShaoLiqun[Abstract]:TheJinSismalljujubeisakindofCangzhou'sspecialproduct,itiswell-knowneverywherebyitsuniquequality.CangzhouistheJinSismalljujube’shometown.Itsagriculturaleconomygrowrapidlywiththesmalljujubeindustrydevelopment.ByanalyzingtheChinesejujubefruitindustrysituationandtheCangzhouJinSismalljujubeindustrialsituationaswellasbycomparisingCangzhouJinSismalljujubeindustryandthedomesticothervarietyjujubefruithostproductionareaindustry,proposedexistquestionsoftheCangzhouJinSismalljujubeindustry,thenproposedcountermeasuresfortheCangzhouJinSismalljujubeindustry’sdevelopment,toenhancethecompetitivepowerandtopromoteeconomydevelopmentoftheCangzhou.[Keyword]:Cangzhou;JinSismalljujube;Competitivepower枣树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果树,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传统果树中,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是我国第一大干果[1]。枣果营养丰富,含多种糖、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作为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枣果比较效益的稳步提高,枣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枣树种植面积约47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大枣果主产区枣树种植面积达到了总种植面积的90%。我国枣树品种丰富,现有枣树品种700多个,其中沧州金丝小枣是我国枣果的名优品种。沧州金丝小枣原产地沧州河西红枣,由于掰开成熟的干果有七、八根金黄色的丝而得名。沧州金丝小枣以皮薄核小,肉厚而韧,含糖量高而著称,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尔雅》有“枣为脾之果”之说;《本草纲目》称枣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之功效;金丝小枣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中国科学院测定,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C大于640毫克,相当于苹果的100倍,柑橘的20倍,同时富含维生素A、B1、B2,被誉为“维他命之舟”。维生素P的含量居百果之首[2]。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常年产量超过20万吨,产值超过21亿元,金丝小枣的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并且随着沧州金丝小枣产业规模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沧州地区的金丝小枣已经有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枣业的现状、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内其他枣果产区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沧州金丝小枣的竞争力分析,通过分析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从而推动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推动沧州地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一、我国枣业现状(一)分布和产量现状枣树在我国的分布很广,跨北纬19°~43°,东经75°~125°,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为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9.4%。我国枣果主要年份产量分布见表1[3]。表1我国枣果主要年份产量分布(单位:千吨)省市自治区1985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平均百分比全国432522.9650.2782.1651.7100河北132.1151.7213.7212.8192.729.6山东85.7128.1131.7241.316725.6河南78.178.1103.6101.894.514.5山西64.968.995.3100.688.313.5陕西24.435.339.846.940.76.2广西3.69.710.112.710.81.7甘肃湖南湖北江西3.05.01.0天津安徽浙江3.03.90.6辽宁4.04.0新疆1.01.82.0北京江苏贵州9四川1.00.18宁夏1.01.10.17云南8(数据来源:刘孟军.国内外枣树生产现状、对策和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77)由表1可知,河北枣果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产量的30%,其次依次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其它省市多有分布,但产量都很小,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二)品种结构从品种结构看,干制品种一统天下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鲜食品种迅速成为枣业发展的生力军。据估算,目前我国制干、鲜食、兼用和蜜枣品种的品种数和产量比分别为35∶35∶20∶10和60∶10∶20∶10左右[4]。据《中国果树志·枣卷》资料,全国现有枣树品种700余个,其中制干品种224个、鲜食品种261个、蜜枣品种56个、兼用品种159个,另有龙爪枣、胎里红、茶壶枣等少数观赏用品种。从目前各枣区的主栽品种来看,北方绝大多数为制干或制干、加工兼用品种,南方则为蜜枣品种。迄今,占品种总量37%以上的鲜食品种均未形成大规模栽培。近几年,河北、山西、河南、北京等地虽对临猗梨枣、冬枣、大雪枣、桐柏大枣和苹果枣等优良鲜食品种进行了开发,但由于鲜枣的冷链供应和长期保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其发展规模受到了严重限制。目前,在我国起主导作用的主栽品种为河北和山东环渤海盐碱区的金丝小枣、河北太行山旱薄山区的婆枣(阜平大枣)和赞皇大枣、山西和陕西黄河两岸黄土高原上的木枣、河南豫中平原黄河故道区(新郑和内黄及其周围地区)的灰枣和扁核酸以及山东的长红枣和圆铃枣。该8个品种分别集中于数个至数十个县市,单品种产量都在千万至上亿千克,其产量之和可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是最有希望形成区域产业优势的枣树品种。(三)国内外贸易我国枣及其加工品的产地主要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但消费主要在南方和东北。改革开放近十多年来,我国枣产品总量虽然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大的积压,而且市场价格仍居高不下。枣是我国传统出口的拳头产品。据中国土畜产总公司和河北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等提供的资料,我国枣及其加工品年出口量在10000吨以上,约占枣果总产量的2%,其中原枣和加工品出口各占一半左右。我国出口枣的省市主要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河北出口量最大,约占全国的60%。北京、天津、广州和香港是枣产品的重要转口外销基地。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为河北和山东的金丝小枣、河北太行山区的婆枣和赞皇大枣(主要以蜜枣和枣酱形式)、河南新郑的鸡心枣和灰枣以及山西稷山的板枣等。从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主要为港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占出口总量的80~90%;其次为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外对也门和毛里求斯等也有少量出口。目前,我国的枣及其加工品已出口到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5]。从枣产品的国际贸易来看,除我国是出口国外,其它除韩国曾在1992年~1993年分别有500和17000美元的微量出口外,均为进口国。目前我国拥有世界95%以上的枣树资源和近100%的枣产品国际贸易,在世界枣树生产和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我国枣果的贸易主要针对国内和中国周边国家如东亚和东南亚的华人圈,其他国家由于没有枣树,或只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消费习惯不同,同时我们也缺乏适合其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导致从中国进口的枣果量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枣果还没有完全打入国际市场。沧州金丝小枣发展现状沧州金丝小枣自然条件沧州地区的金丝小枣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沧州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金丝小枣之乡。沧州地处环渤海地区,土壤多为滨海潮土和旱碱地,气候呈春旱、夏涝、秋吊的规律,因此沧州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金丝小枣的生长(见表2),金丝小枣生长发育要求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700mm,六月空气湿度要求≥50%,到九、十月份要求的关键条件十充足的阳光和少量的雨水,否则对果实的成熟、采摘和晾晒是不利的。沧州的年平均气温是12.4℃,年降水量平均630mm,六月空气湿度为57%,到九、十月份正值“秋吊”此外,沧州金丝小枣对土壤也有要求,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为:0~20cm表层土壤为中壤,20~60cm心土层为重壤或粘壤,60~110cm底土层为粘壤的中壤质体粘潮土。而沧州这类土壤就有400多万亩,现有的枣树面积只有200万亩,仅占适宜面积的50%,发展潜力很大。表2金丝小枣适宜自然条件与沧州地区自然条件对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六月空气湿度%九、十月阳光雨水金丝小枣8~14500~700≥50阳光充足,少量雨水沧州12.4≥63057“秋吊”旱季(数据来源:张洪霞,杨婕.对做大做强沧州市红枣产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工作研究,2005,(1):P41)(二)沧州金丝小枣的分布及生产状况沧州金丝小枣在沧州各县市多有分布,以沧州的沧县、献县、南皮、河间分布较为集中,盐山、黄骅、海兴、青县、泊头、任丘、东光、吴桥多有分布。全市枣粮间作面积18.9万公顷,其中结果面积10.6万公顷,总面积在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就有8个,仅沧县枣粮间作面积就达4.8万公顷。全市共建成千亩以上的枣粮间作基地l16个,666.7公顷以上的枣粮间作乡28个,以枣致富小康乡21个、村370个。小枣总产达到20万吨,占全市林果总产值的1/2以上。随着农民种植金丝小枣积极性的不断提高,金丝小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上升趋势,如图所示2003年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的产量在1991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见图1)。(吨)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22003(年)图1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历年产量统计(数据来源:沧州经济年鉴(2000-2005))(三)沧州金丝小枣的加工现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14家如沛然公司、崔尔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等,小型加工企业800多家。加工品种30多个,年加工小枣(含鲜枣)1.3亿斤左右,约占沧州红枣总产量的15%左右[7]。共创立“沛然枣汁”、“千童枣酒”、“枣乡村”等知名品牌20多个。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目前沧州枣产品已由过去的国内销售,已进一步拓展到了东南亚市场,甚至打开了一向检疫要求极严的美、加、澳、欧市场。沧县枣香村果食品公司的“枣香村”牌小枣、沧县沛然世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的“沛然”牌枣汁以及沧州巨龙枣业公司的“惠宜”牌金丝小枣和无核小枣自2001年起先后打入了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市场—沃尔玛超市。今年3月,沛然公司还被沃尔玛公司评为优秀级供应商,取得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常年出口总量4500万斤以上,约占全市红枣总产量的5%。(四)沧州金丝小枣的种植模式根据河北沧州地区调查,沧州金丝小枣的种植主要采取枣粮间作的模式,以沧州河间县东崔村为例,80%以上的农户都采用枣粮间作的种植模式,村民表示这种种植模式,枣果和粮食生产可以做到两不耽误。1枣粮间作主要有三种形式:(1)以枣为主的间作模式以枣为主,以粮为辅,枣树的栽培密度大,一般行距7~10m,株距3~4m,每亩栽20~30株。在生产管理方法上以枣为主要对象。(2)枣粮并重的间作形式把枣树生产和粮食生产放在同等地位上,是最好的一种形式,枣的产量较高,也不影响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多。栽植时,行距较大,株距较小,便于机械化耕作,枣树也容易管理,能精耕细作,获得枣粮双丰收。(3)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形式种植农作物为主,枣的行距较大,一般30m左右,株距3~4m,这种间作形式总收入最小。由于近年来枣果生产的收入要比粮食生产的收入大,大部分农民都采取第一种间作形式,即以枣为主的间作形式。2枣粮间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1)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日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行距为15m的枣粮间作地,亩栽枣树12株,单位面积的枣粮总产量接近纯粮食总产量,每年可亩产粮食707.65千克,占纯粮田产量的68%,纯枣298.3千克,产值是纯粮田的3.7倍。固此枣粮间作可实现“树下千斤粮、树上千元钱”.被群众誉为“树上红色银行,树下金色粮仓”[8]。(2)形成了新的农业系统,创造了互利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枣粮间作改变了单一的农作物的平面布局,建立了一种乔木与农作物相结合的立体农业系统,实现立体生产,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产生农田生态效应为枣粮双丰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风速,起农田防护林的作用;调节气温和相对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可以降低蒸发力,减小田间蒸发量;可以减轻或避免干热风危害。三、沧州金丝小枣的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金丝小枣已经成为沧州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河间市东崔村为例,每户年金丝小枣收入为31542元,农业收入为34992元,金丝小枣收入占农业收入的90%,而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基本上都是农业收入。同时,人均枣收入为9187元,据村民反映种植一亩枣树的收入是种植其他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五倍(见表3)。随着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沧州金丝小枣的价格也在逐年提高,村民对生产金丝小枣充满了信心,积极的扩大规模和枣树管理,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见图2)。表3枣树与其他主要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单位:元/亩 收入成本收益小枣50006984302小麦1000366634玉米1000370630 P(元) (数据来源:沧州市河间县东崔村实地调查所得) n(年) 2.3 20062.2 20052.09 20042.06 20032.04 2002 1.98 20010 122531268114786149161527315863Q(斤)图2东崔村历年枣果供给曲线(数据来源:沧州市河间县东崔村实地调查所得)(二)社会效益随着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金丝小枣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金丝小枣”作为沧州特产,每年可为国家上缴农林特产税4500万元。随着小枣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也在迅速提升,小枣为媒,经济唱戏,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沧州共有小枣营销企业52家,运销大军8000多人;年交易额25O0万元以上的小枣加工龙头企业4家,开发研制“金丝小枣”高中低档产品多达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诸如蜜枣、枣泥、枣汁、枣茶、枣花蜜等等;直接为小枣产业化服务的新型专业合作社40多个。另外,形成了支撑小枣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沧州从事小枣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的各类研究会、协会14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340多人,培育枣树新品种达100多个。在沧县,“金丝小枣”给全县2O多万农民带来了丰收和富裕,目前,全县加工企业、摊点800多家,规模较大的有巨龙、沛然、枣乡村等5个企业。加工产品有蜜枣、乌枣、枣汁、脆枣真空小包装等十大系列3O多个品种,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加工量2.5万吨,产值3亿元。每年沧州市金丝小枣总产的80%销往南方市场,有2500吨左右销往东南亚国家,创外汇300万美元以上。金丝小枣产业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加工、包装、装潢、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全县纸箱厂3O多家,从事运输、配货、仓储的企业5O多家[9]。这些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民通过闯市场,接受到了外界信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沧县“金丝小枣”的先进管理水平,在带动整个沧州市小枣生产管理,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每年还吸引国内外参观学习者达2万多人。(三)生态效益由于沧州大面积种植枣树,产生了明显得生态效益,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不仅大大改善了沧州地区得生态环境。沧州金丝小枣明显的生态效益突出表现在防风固沙,改善田间小气候,保护粮田,促进农作物增产的作用。农谚讲得好“枣树是台抽水机,天涝它能排,天旱它能吸”。沧州市每年五月中旬以后,空气干澡,气温较高,小麦等农作物经常遭遇干热风危害,经济损失很大,但在大面积种植枣树的地方,则大大增强了抗御干热风的能力。据农业有关部门专家对枣粮间作的观测,干热风经过枣树地后,风速降低百分之二十八点二至三十八点三,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百分之六至八点二,空气温度降低百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五度,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百分之十九至二十八,小麦千粒、单个枣增重2.96克[9]。同时,枣树抗旱碱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也很明显。四、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优势和前景(一)沧州金丝小枣独特优势1自然优势金丝小枣的种植对光、热、水、土壤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沧州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土壤条件完全符合金丝小枣种植要求。可以说金丝小枣是沧州的特产,除山东小部分种植外,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比如,把金丝小枣移植到江南的“鱼米之乡”,所产枣果大部分都出现了烂果、裂果等现象,在沧州金丝小枣的质量优势,在南方就变成了劣势品种。2品种优势小枣原产我国,其主栽品种主要分布在冀、鲁、豫、晋、陕五省,而金丝小枣主要分布在河北以及山东少部(在地图上为38纬度左右),而沧州金丝小枣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红枣出口国,红枣及加工制品年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从香港转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红枣,主要来自沧州。专家讲“世界小枣看中国,中国看河北,河北看沧州”,确实是名符其实。目前,全市枣树品种达37个,经过多年的筛选和培育,我市已推出了无核1和3号、早脆王、金丝丰、金丝蜜、胎里红等优良枣树品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我国入世后,枣业发展也融入了国际化竞争,我市的金丝小枣也将以其独特的品种,优良的品质和较低的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3市场优势沧州金丝小枣在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多次荣获金奖,金丝小枣的集中产区沧县、献县还被国家命名为“金丝小枣之乡”,2000年、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分别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2001年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沧州金丝小枣的品牌响彻华夏,沧州已成为河北乃至全国最大的红枣集散地。沧州市的金丝小枣市场建设已初具雏形。沧县崔尔庄、献县尚庄及淮镇等金丝小枣批发市场已成为河北省的重要果品集散地。长期以来,我市的枣产品一直占领我国的南方市场及东南亚市场,同时,沧州毗邻京津,滨临渤海湾,公路、铁路、港口四通八达,可进一步开拓京津市场及“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市场前景极为广阔。4文化优势沧州是“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金丝小枣之乡”,独特的文化优势,增强了沧州的知名度,也使沧州金丝小枣有了文化的神韵。同时沧州金丝小枣历史悠久,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千的栽培历史,演绎出很多民间传说:据《献县志》记载,古时一女孩萝素17岁,得病,面色恍白,肤气腐酸,媒人不登,心郁欲死。仙人仲思,酌选枣肉、桂枝心、自瓜子、松树皮共为末,枣密当丸,让其服之。三月后,面孔如花,身泛清香,人称“香姑娘”。又出一月,眸如秋波,这便是为人称道的“香姑娘”的传说。一年一度的武术节、枣乡观光旅游,金秋小枣采摘节,国内、国际的农产品博览会,让国内外朋友了解了沧州。“金丝小枣”得到了世人的肯定[9]。(二)发展前景1从市场需求上看,金丝小枣的需求稳中有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丝小枣的需求,特别是对高质量、高档次金丝小枣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况且,我国加入WTO后,为金丝小枣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刨造良好的发展机遇。2从价格上看金丝小枣的变动较为平缓:今后几年我市小枣价格变化趋向呈稳中有升趋势,进一步促进我市小枣产业的发展。3从经济效益上看,金丝小枣仍是今后沧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特色产业,发展金丝小枣生产,仍将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4枣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小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果品冷藏库305家,储藏能力超过1.6亿斤,年加工小枣能力1.5亿斤左右。目前,已形成了以黄骅华夏冬枣开发有限公司、沧县沛然世纪生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盐山中澳合资千童饮品有限公司、泊头“八月红”枣果饮品公司、沧县绿宝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牵动能力的红枣精细加工企业。随着小枣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加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实现枣果增值,而且也为沧州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五、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与其它地区枣果对比分析由于中国枣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主要与这些省份的枣果生产进行对比。(一)沧州金丝小枣与其它地区枣果产量对比河北省枣果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平均年产量为192700吨,其次依次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而河北仅沧州金丝小枣一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就达到了200000吨,可见在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主要枣产区的枣果产量对比中占据了绝对的量的优势(见图3)。图3沧州金丝小枣与其枣果他主产区产量对比(数据来源:表1和沧州经济年鉴(2002-2005))(二)沧州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品种资源对比由于沧州地区金丝小枣非常重视新品种的开发,极大的丰富了河北枣果品种资源,有资料显示,河北省枣果品种资源80%以上都是由沧州地区开发出来的。同样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的品种资源也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如图4所示,沧州金丝小枣在与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地区枣果品种对比中位居第一位。其它地区依次为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数量 80 60 40 20 0沧州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图4沧州地区与其他地区枣果品种分布 (数据来源:李强.中国鲜食枣品种资源及分布研究[D].2000)(三)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与其他地区枣果科技成果对比为了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评选科技成果,针对枣果而言,至今为止,沧州金丝小枣的科技成果有39项,山东省枣果科技成果有32项,河南省有29项,山西省有13项,陕西省有10项。其中以沧州的科技成果最为突出(见图5) 图5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与其他果品主产区科技成果对比(数据来源:王家军.河南省大枣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六、沧州金丝小枣面临的问题(一)消费群体单一沧州金丝小枣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国内和国外的华人。在国外大多树国家都不产枣,外国人在历史上没有形成吃枣的习惯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小枣还没有真正为西方人所接受国外消费者大多数仍然是华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小枣还没有真正打入国际市场。(二)枣树管理水平低,枣果质量降低由于沧州市红枣多年来市场销路一直很好,致使小枣集中产区的部分枣农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金丝小枣又是沧州特产,只适合这一带生长不存在没有市场的问题。因此,片面追求产量和短期效益,追求产量提高座果率,忽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枣果质量提高,花期过量喷洒“九二零”,果实膨大期过度施用化肥、浇大水以及病虫害防治中超标使残留农药等,使小枣品质下滑(见表4)。根据对河间东崔村的调查显示,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户都采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虽然,近年来沧州强力推行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认定面积达到96万亩,然而仅占全市红枣总面积的48%。同时,沧州小枣产品进入市场缺乏应有的质量监测,尽管林业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制定了发展方案,但由于项目拉动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等多种原因,致使沧州小枣质量监测体系很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把住红枣市场准入关,导致质量不一的小枣产品一起涌入市场。从而,影响了沧州金丝小枣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表4金丝小枣质量今昔对比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状况近年状况 果实大小一般产品400个/千克左右,一般产品500~700个/千克左右,有优质果240~320个/千克左右, 的达800个/千克,优质果不足2%。优质果占10%~20%。干皮色 深红,有光泽,纹花浅细。黄红,少光泽,纹花粗浅或无皱纹。枣外形质地饱满有弹性,手指压揉后能恢复原状不饱满,无弹性,压揉后不能恢复含水率23%~25% 35%~36%贮运性能 常温下可装袋存放,贮运安全常温下贮运会发酵,防压鲜可食率 95%~97% 92%~94%枣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38% 35%左右 (资料来源:郭裕新.金丝小枣的复兴之路[J].落叶果树.2003,11(5):49)(三)沧州金丝小枣销售市场混乱由于缺乏管理,致使一些商贩各行其道,无序竞争,竞相抬价压价,相互拆台。看似市场繁荣,实则一片混乱。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贩乱打牌子,乱砸牌子,势必造成金丝小枣市场的大起大落,别应引起注意的是,许多商贩可以任意把一些品质不好,甚至从外地低价购进的次枣,打着“沧州”的牌子外销,影响了沧州金丝小枣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制约了沧州枣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影响沧州小枣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近年来在有些地方出现了“河南沧州”、“山东沧州”、“山东沦州”的牌子,严重扰乱了沧州金丝小枣的市场秩序。(四)沧州金丝小枣销售渠道不畅通沧州地区80%的金丝小枣靠南方客商转销广东、福建等省市及东南亚的华人圈,没有自己的终端市场,且多年来一直维持这样的市场,尽管沧州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批发市场——沧县崔尔庄金丝小枣批发市场,但在该市场交易的金丝小枣绝大部分是没经过深加工的金丝小枣初级品,产品附加值低,品位不高。另外,沧州地区金丝小枣本地区的出口贸易量较小,虽然沧州金丝小枣出口量占全国枣出口量的近50%,但沧州乃至河北并不是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出口地区。2004年沧州金丝小枣出口贸易量仅占全国枣出口的14%,2004年沧州地区生产的金丝小枣为2万吨左右,金额近1500万美元,而这些出口贸易只有20%左右发生在沧州本地,金丝小枣出口贸易54%发生在沧州。然而,沧州市的小枣面积及产量却在迅速提高,迅速扩大的小枣面积和快速增长的小枣产量与市场的开拓不足形成矛盾,势必制约小枣的销售和枣业的发展。由于小枣的终端没有掌握在本地人的手中,势必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影响沧州枣业的健康发展。(五)规模型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弱,牵动力不强尽管近几年沧州地区金丝小枣深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如沛然公司、崔尔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但相对于金丝小枣产业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目前,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加工能力只有金丝小枣产量的15%左右,不仅不能满足对于质量优、品位高的金丝小枣加工品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这种情况下金丝小枣加工企业对金丝小枣整个市场的影响能力也是不足的,同时也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农民共同推进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化的发展。虽然沧州一些加工企业也生产出了枣汁、枣酒、枣茶、枣粉、蜜枣、脆枣、阿胶枣等加工品种,但真正具有高科技含量且销售较好的太少。可以说,沧州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在国内外叫的响的品牌。沧州现有较大的枣加工企业25家,营销企业11家,全市年加工能力只有1.2万吨,占小枣总产的10%左右。全市只有盐山的千童枣酒、沧县的金菇枣计、献县的金丝蜜枣等3~4个加工产品销路较好,多数加工企业因产品质量低劣、包装粗糙、资金缺乏等原因经营举步为难,带动能力很弱。(六)品种单一,良种普及率低,新品种更新换代慢虽然科技人员也选育出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早熟梨枣等一批名优新品种,但由于多年来沧州市小枣一直旺销、优质不优价、群众认识不足等多种原因,致使良种的普及率很低。目前,枣树生产上普遍存在着老产区保守、不积极更新品种而新产区又由于发展太快和贪图便宜、新品种比例也不高的问题造成枣品种整体上老化严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和高级化的要求。品种结构也不尽合理,干制品种比例偏大,鲜食品种比例较小。(七)资金投入力度小,发展后劲不足虽然近年来,林业部门从省以上部门争取了一些项目发展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沧州小枣产业的发展。但从全局讲,对这么一个大的产业来讲,仍是杯水车薪。总的来说,与山东、河南等一些枣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比,沧州在科技投入、宣传投入和龙头企业扶持等方面政策性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致使沧州小枣的新品种更新、标准化生产以及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很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势必影响沧州枣业的发展进程。沧州小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一)加强沧州金丝小枣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加强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力度首先在消费群体中广泛宣传和正确引导金丝小枣的消费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沧州金丝小枣文化、金丝小枣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同时注意突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品牌宣传。其次就是各企业针对各自的目标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另外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的扩大市场占有率。2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沧州金丝小枣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沈阳、北京等大城市,以沿海城市为主导,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开发新兴市场尤为重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强化企业管理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影响,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空间,拉动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的快速发展。加强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扩大沧州金丝小枣的市场影响力,扩大金丝小枣消费群体,有利于国外市场的开拓和市场占有率。(二)依靠科技、加强枣树的科学管理、提高枣果质量要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拓市场的意识。要立足于优质优价,一是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要以提高广大枣农的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刊宣传、集市咨询、现场指导,以及组织枣农“走出去”,到林业发展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并“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来讲课、当顾问、做指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枣农彻底破除片面追求产量和短期效益的旧观念,解放思想,更换脑筋,全面树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市场林业发展新观念和依靠科技提高质量求生存促发展的新思维,坚决杜绝因管理水平低下造成质量问题而严重影响小枣销售的现象再度发生。二是切实加强现有枣树的科学管理。要从抓好小枣科技示范区做起,立足于达到国际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的要求,强力推进小枣标准化生产进程,大力推广枣树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红枣生产技术,着力建设红枣绿色食品园区,积极推广篱壁式栽培和小冠密植栽培模式,强力推行病虫生物防治、增施有机肥、单株限产提质等新型技术措施,坚决杜绝在病虫害防治中喷洒高毒高残留农药,变数量效益型为质量效益型。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红枣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各级政府要划出专款进行重点支持,并建立专门机构。建立沧州市果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沧县、献县、黄骅、泊头等重点县市要率先建立起各自的检测机构,尽快形成全市性较完备的红枣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以便为果品市场准入建立基础,降低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所带来得风险,扩大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三)加强销售市场的整顿和管理通过充分发挥红枣产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作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千家万户农民联合起来共同闯市场,形成统一有序的营销策略。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打假力度。同时,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组成专门力量,严历打击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乱打牌子”的不法行为,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四)积极拓展金丝小枣的销售渠道1加强红枣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使枣农能及时了解小枣产品销售的全局情况,增强市场营销的主动性,激发农民参与流通的积极性。2加强果品销售队伍建设。通过指导和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业务精通、适应经济一体化要求的专业销售队伍、农民“经纪人”队伍,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全方位多渠道加强销售工作,增大产品的销售空间。同时,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改进交易手段,拓展销售渠道。3通过举办小枣节,在央视等大型媒体上进行高层次品牌宣传等多种方式和形式,进一步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沧州小枣知名度。要实行“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的工作机制统一进行品牌宣传,金丝小枣要统一打“沧州金丝小枣”的牌子进行宣传。4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开拓市场渠道。组建以枣品加工、储藏、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广大枣农为主体的枣品公司或企业集团,走“公司+农户”,共闯市场的道路。枣品公司或企业集团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经济实体,其产权清晰,权、责、利明确,公司直接与广大枣农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并尽可能多地让利于枣农。用真诚和优质服务取信于枣农,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参加公司的枣农有自主经营权,有优先享受公可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权利,有按照契约交纳一定费用或提留的义务。用枣品公司或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领导和组织农民闯市场,有以下作用。其一、优化组合现有社会资源。龙头企业有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可以对枣农的生产从信息、技术、管理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服务,而枣农有劳动密集的优势,两者结合能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推动小枣生产的发展。其二、是解决或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公司+农户模式,使一家—户小生产变成了以公司为纽带的社会化大生产。原来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一些矛盾,如信息不灵、技术不通、收入不稳等便可得到解决或缓解,同时,生产规模的相对扩大,风险便可相对分散,使公司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其三、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公司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公司的销售网络又可以在规模化生产的公司后盾支持下,把销售触角延伸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向公司成员反馈信息。(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1要做大做强现有龙头。重点扶持沛然公司、崔尔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销售和加工企业,改进初级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收购、贮藏、包装、运输、销售等条件。2积极引进和培育新的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大中型果品加工企业,引进国际的跨国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其技术、资金、市场和自身廉价的劳动力,引进和培育新的龙头。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小枣加工企业,通过改造、改组和兼并等措施,将其吸收到林果产业加工上来。同时,要吸纳和汇集民间资本,新建或培育重点龙头。3以科技做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切实搞好小枣采后处理、贮藏和枣果的浅加工和深加工等项目开发,增加产品附加值。浅加工是指小枣由鲜变干和鲜枣保鲜技术。沧州现在生产的干制品,还都是通过日光曝晒或自然风干而成。如果小枣采摘期掌握不好或秋后遇到连阴雨天,就会造成大量病果、霉烂果,影响干枣质量。因此,积极开发和使用小枣烘干机械,实现使小枣由鲜变干工厂化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在深加工方面,目前已开发出蜜枣、枣茶、枣汁、枣酱、枣酒等系列产品,但缺少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加工能力也很有限,经过深加工的数量只占全部枣产量的2%。因此,要增大投入,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能力,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六)着力推进品种更新换代要依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特点和趋势,立足于巩固和提高沧州市枣业的传统特色优势,大力改善品种结构。对新建枣园,选用良种一步到位;对原有老枣园,通过进行大树高接换头的办法,加快品种改造。重点发展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无核1号和3号、早熟梨枣、早脆王等名优新品种。要成方连片,规模化建园。同时,通过建立红枣科技园区等方式,面向市场,积极发展红枣错季栽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进沧州市小枣产业实现质的跨越。(七)加大资金投入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发展金丝小枣生产的投人。在国家财力紧张,扶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沧州要面向基层,实行财政拿一点,银行贷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凑一点的办法,切实加强资金积累,重点用于金丝小枣的发展。在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同时,也要积极地争取上级的支持,多立项,立大项,还要积极协调各级贸易、供销、外贸、金融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及物资上全力支持小枣的发展。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国内枣果现状以及分析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现状并与其他枣果主产区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沧州地区金丝小枣产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国际上,由于其他国家除韩国有小枣栽培并形成小规模生产外,都没有小枣的栽培,因此沧州金丝小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国外还没形成食枣的习惯,沧州金丝小枣的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的华人圈,因此,要发展沧州地区金丝小枣国际贸易,还需积极的开拓国际市场。参考文献[1]夏树让.世界枣业概况及我国西南地区枣业发展前景[J].中国林业产业,2006:40[2]沧州金丝小枣创全国“四个之最”[DB/OL]./news/alibaba/info.asp?id=67409&zt=zx.上网时间2004-4-7.浏览时间2007-5-9[3]刘孟军.国内外枣树生产现状、对策和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77[4]王永惠.中国果树志.枣卷[M].中国林业出版社:13[5]夏树让.世界枣业概况及我国西南地区枣业发展前景[J].中国林业产业,2006:40[6]张洪霞,杨婕.对做大做强沧州市红枣产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工作研究,2005,(1)[7]袁金香,王艳,杨海菊.沧州市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2006,(3):18[8]卢新民.金丝小枣富沧州[J].老区建设,2003,(2):38[9]卢新民.话说铁杆庄稼-沧州金丝小枣[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2):32[10]刘长江.我国枣业发展前景[J].果业科技,2007,(2):21[11]郭裕新.金丝小枣的复兴之路[J].落叶果树.2003,11(5):49[12]孟庆文.加快沧州小枣发展之我见[J].经济论坛,1997,(18):37-38[13]孙阁,赵英辰,杜艳敏.河北:用红枣筑就产业大厦[J].中国林业产业,2006,(3):51—53[14]胡光明,杨振营.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河北果树,1998,(4):24-25[15]杨振营,胡光明,李桂荣,曲炳国,于克东.沧州市金丝小枣产销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1,16(2):156-159[16]张书俭,胡光明,杨振营.沧州红枣滞销原因与解决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3,18(3):245-249[17]山西省吕梁地区红枣产业化考察组.对沧州乐陵红枣产业化的考察报告[J].山区经济,2002,(2):7-10[18]樊保国.我国枣果生产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1):539-542[19]曲泽州,王永蒽,彭士琪等.关于枣树的起源问题(第2报)一再谈酸枣的演变和枣树的起源问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10:1-9[20]刘孟军,彭士琪.我国枣树生产外贸现状和展望[J].农业贸促信息,1992,(8):18-24[21]刘孟军.韩国枣树生产科研的主要成就[J].河北林果研究,1998,13(4):15[22]刘孟军,周俊义.河北省枣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J].河北果树,1998,(2):6-7[23]刘孟军.韩国枣树的生产现状及主要科研成果[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1):94-99[24]KimYS,HongKHandKimW.Studiesonthedryingmethodsofjujube(ZizyphusjujubaM.)[J].ResReptRDA(H),1981,23:34-38[25]LaYJ,ParkWC,ParkWMandLeeYS.Electrophoresisofproteinsinthetissuefromwitches-broominfectedjujubetree[J].Jour.KoreanFor.Soc.,1984,66:79-81附录附件1StudyontheQualityControlofChineseJujubewineFermentationAbstract:Fermentationprocesseswerestudied,withanaimofimprovingthequalityofChinesejujubewine.ResultsshowedthequalityofthewinemadefromfreshChineseJujubeanddriedChineseJujubeweresimilar,butwinemadefromexcessivelydriedChineseJujubeshoweddecreasedquality.ThereducingsugarcontentinChineseJujubejuiceextractedbypecticenzymeswashigherthanthereducingsugarcontentextractedbyhotwater,however,methanolcontentinwineextractedbypecticenzymesalsoincreased.ThereforethehotwaterextractionmethodisrecormmendedforfermentationofChineseJujubewine.FermentationusingvacuumconcentratedChinesejujubejuicewasmoreeffectivethanthatusingfilteredJuicereadjustedto50%solublesolidcontent.(SSC)withsucroseorglucose.Theinoculationof0.3%Saccharomycesel1ipsodieusStrainwassuitableforfermentationofChineseJujubewine.Fermentationwascarriedoutat21—25℃concentrationofSO2inwineaffectedfermentationtimeandtheoptimumadditionalamountwas40mgL-1Keywords:Chinesejujube,Fermentationwine,TechnologylntroductionTheChinesejujube(ZizyphusjujubaMil1),aspecialfruitgrowinginChina,ishighlynutritiousandisthereforeusedasahealthcaresupplement.Chinesejujubeisbeinggrowninre—forestedareaswithintheYel—lowRivervalley,chosenasavarietycompatiblewiththepresentecologyandeconomy.By2000,theplantationareaofChinesejujubehadincreasedrapidly,reaching0.33miiiionha,withanannualoutputof1.1billionkg,accountingfor95%ofthetotalworldoutput.ForthesereasonsitisimportanttodevelopfermentationtechnologyinordertoprocessChineseJujube.ChineseJujubewineisanovelfruitwine,madebyfermentationofChinesejujube.ChineseJujubewinehasuniqueadvantagesoverotherfruitwine.Firstly,thefermentablesugarcontainedintheChinesejujubeisthreeorfourtimeshigherthaningrapeandapple,etc.fromwhichahighalcoholcontentmaybemade.Secondly,thefunctionalcomponentssuchassaccharineandrutincontainedintheChineseJujube,throughfurtherdissolutionbyfermentation,mayraisethenutritionvalueoftheChinesejujube.TheaimofthisworkwastostudyfermentationtechnologyofChinesejujubewine,inordertoproduceasuperiorqualitywineandtodevelopimprovedfermentationtechnologytoproduceChinesejujubewineonalargescalethroughindustrialization.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sTheChineseJujubewascol1ectedon15Oct.,2000intheJiaCountyofShaanxiProvince;thefollowingfermentationstrainswereused:Saccharomycesellipsodieus,Sac-charomycescerevisiaevar.,Saccharomycescerevisiaevar.,Saccharomycespombalinda,Saccharomycescerevisiae,pecticenzyme(Switzerland)andwortculturemedium.ApparatusFermenter(self—made),sterilizationboiler(Shanghai),asepticoperatingplatform(Jiangsu),constanttemperatureincubator(Shanghai),manualsaccharometer(Shanghai),scale(Germany),revolvingthinfilmevapo—ratingapparatus(Shanghai),HP3398Agaschromatograph(USA),722spectrophotometer(Shanghai),1owspeedcentrifuge(Chongqing).ExprementmethordsChineseJujubewineproductiontTechnologicalprocess:CollectionofChinesejujube→washing→homogenizing→juiceextraction→regulatingsugarandacid→sterilization→additionofSO2→inoculatingyeast→maininfermentation→separatingresidue→postfermentation→clarification→adjusting→pasteurization→packaging.Operatingkeypoints:(1)Chinesejujubeshowingsignsofmildeworrotweresortedoutandwerehomogenizedbyadding5timesvolumeofwaterandextractingtheJuice.AsecondextractionwasPerformedusing3timesvolumeofwater.TheJuicefrombothextractionswascombined.(2)ThesugarcontentandacidityintheJuiceweremeteredandregulatedusingfermentablesugarandcitricacidto20%solublesolidcon—tent(SSC),acidity7gH2SO4L-2.(3)TheJuicewassteri1izedat100℃for15minandcooled.NaHSO3,and3%yeastwereaddedtotheJuice.Thestepsforstrainsactivationwereasfollows:Yeastcultivatedinwortslantculturefor48h,cultivatedinwortinthetrianglebottlefor24h,activatedintheChineseJujubeJuiceof5%SSCfor24h.(4)Themainfermentationtookplacefor10dat21—25。C.Afterfermen—AnalysisofwinecomponetsSSCwasanalyzedbymanualrefractometre.ReducingsugarwasanalyzedusingFehlingreagent.Alcoholcontentwasanalyzedusinganalcoholdensimeter.Methanolandfuseloi1wereanalyzedbygaschromatography.Colorvalue,theextinctionvaluemaybemensuredwithspectrophotometerat425nm.Theextinctionvalueisthecolorvalue.Transmittancebyspectrophotometermethodat635nm.红枣酒发酵工艺质量控制研究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