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一天。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南向北,公转周期为一年。C、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D、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实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这是导致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这是导致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选项B、C、D的描述均有误。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B、我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亚洲西部。C、我国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亚洲南部。D、我国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亚洲南部。答案:A解析:我国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选项B、C、D的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我国不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3、我国四大高原中,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哪个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被誉为“世界屋脊”。其他选项中,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但不是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故选D。4、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地球上的昼夜更替B、太阳的东升西落C、海陆的分布D、四季的变化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产生,即地球上的某一半球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会面对太阳,而另一半球则背对太阳。太阳的东升西落、海陆的分布和四季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A。5、题干: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以下哪个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答案:D解析:极昼现象发生在极圈内,即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太阳在一年中至少有一段时间不会落山,从而出现极昼。因此,正确答案是北极圈。A和B选项分别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这些地区会有太阳直射,但不会出现极昼。C选项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也不会出现极昼。6、题干: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季风气候B.海陆分布C.潮汐现象D.黄河的泥沙沉积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更替、时区差异等。在给出的选项中,潮汐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与月球的引力作用共同引起的。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地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决定的,海陆分布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决定的,黄河的泥沙沉积是由河流的侵蚀和携带物质决定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潮汐现象。7、关于地壳与地幔的划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B、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康拉德面C、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00公里D、地幔的平均厚度为3400公里答案:A解析: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这是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分界线,通常位于地表以下5-70公里。选项B中提到的康拉德面是地幔中的一种界面,但不是地壳与地幔的界面。选项C和D中的厚度描述也不准确,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865公里。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8、关于地球自转,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实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这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因此选项B也是正确的。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然而,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是最快的,而不是最慢的,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因此,选项D是本题的正确答案。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B、青藏高原边缘线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三大平原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高原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地理环境、气候、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分界线。选项A正确。青藏高原边缘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选项B错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三大高原,选项C错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选项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10、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昼夜交替B、地方时差C、地球形状D、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不同区域,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是由于地球自转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太阳时不同。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而地球形状是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导致的地球赤道膨胀,因此选项C错误。正确答案为C。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B、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地势最低的是鄱阳湖平原C、我国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流经的地区气候湿润,水能资源丰富D、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是重要的渔业基地答案:B解析:A选项中,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但“世界屋脊”是指喜马拉雅山脉,而非青藏高原。C选项中,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D选项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但它是咸水湖,而非渔业基地。B选项正确,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鄱阳湖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1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周期为一年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是恒定的D、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答案:B解析:A选项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选项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C选项错误,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但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较快,在远日点较慢。D选项错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而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13、以下关于气候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答案:B解析:地中海气候又称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这种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与题目B选项描述相符。其他选项描述与实际气候类型特征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B。14、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在两极处最慢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因此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也是一天D、地球自转会导致地球上的日出日落方向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其周期为一天。因此,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也是一天,与题目C选项描述相符。其他选项描述与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在两极处最慢(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晚(选项B错误);地球自转不会导致地球上的日出日落方向不断变化(选项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B.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气候特征为全年多雨,雨热同季答案:B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选项B正确。16、以下关于世界地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非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B.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C.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欧洲的气候类型以地中海气候为主答案:D解析:欧洲的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其中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广。因此,选项D不正确。其他选项中,非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这些叙述都是正确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答案:(1)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接海南岛,北靠长江中下游平原。(2)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位于亚热带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位于热带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通过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示意图材料二:该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答案:(1)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中纬度,南北跨纬度较大;东临海洋,西靠内陆。(2)该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多样化种植。(3)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有:修建水库、兴修水利、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解析:(1)该题考查地理位置的特点。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南北跨纬度较大,东临海洋,西靠内陆,故答案为地理位置特点。(2)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材料二,该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多样化种植,故答案为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该题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有修建水库、兴修水利、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故答案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第三题【题目】某地区地形复杂,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和盆地。该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该地区主要河流有A河、B河,A河流量大,B河流量小。材料二:该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为主,部分地区有红壤分布。材料三: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铜矿等。问题:1.分析该地区河流A河和B河流量差异的原因。2.阐述该地区土壤类型多样的原因。3.说明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自然科学课程
- 坐垫加工合同协议
- 电脑商品采购合同协议
- 工厂营销承包合同协议
- 食品商店合同协议
- 香油委托生产合同协议
- 工程机械改漆合同协议
- 小吃部转让合同协议
- 退股协议合同协议
- 幼儿园安全教育音乐
- GB 45184-2024眼视光产品元件安全技术规范
- 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政务服务培训心得体会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巨量信息流广告(初级)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黄磷尾气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医疗信息化与成本-洞察分析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英语卷
- 园林花卉 课件 第五章 室内花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