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业用环氧丙烷_第1页
2024工业用环氧丙烷_第2页
2024工业用环氧丙烷_第3页
2024工业用环氧丙烷_第4页
2024工业用环氧丙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工业用环氧丙烷工业用环氧丙烷警示——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环氧丙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乙苯共氧化法、异丁烷共氧化法、异丙苯共氧化法、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和氯醇法生产的工业用环氧丙烷。注:环氧丙烷分子式:C3H6O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58.08(按202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GB/T6324.6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6部分:液体色度的测定三刺激值比色法GB/T6324.8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SH/T1757工业芳烃中有机氯的测定微库仑法HG/TXXXX工业用环氧丙烷中总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G/TXXXX环氧丙烷中微量聚合物的测定凝胶色谱法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1。表1技术要求项目指标Ⅰ型 Ⅱ型环氧丙烷,w/%≥99.95≥99.80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5≤10酸度(以乙酸计),w/%≤0.003≤0.005水分,w/%≤0.020≤0.050总醛1≤0.005≤0.020总氯,mg/kg报告2—微量聚合物(PPO),mg/L供需双方商定注1:总醛=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注2:仅氯醇法工艺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备。外观将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100mL具塞比色管中,液层高度为50mm~60mm,在日光或日光灯的透射下直接目测。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将适量试样注入气相色谱仪。环氧丙烷和杂质在毛细管色谱柱上有效分离,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峰面积校正归一化法计算每个组分的浓度,扣除水分和总醛后计算得到环氧丙烷的含量本文件适用于纯度(质量分数)不低于95%、杂质浓度(质量分数)范围为(0.0005~0.5)%的环氧丙烷的测定。试剂21,2-121,21,3-99.9999.99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进样分流装置,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仪器的线性范围应满足定量分析要求。1μL。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其中,色谱柱A连接进样口,色谱柱B连接检测器,色谱柱A和色谱柱B使用不锈钢或玻璃接头串联使用。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项目参数色谱柱A色谱柱B熔融石英毛细管(柱长×柱内径×液膜厚度)60m×0.32mm×1.5μm15m×0.32mm×1.0μm固定相三氟丙甲基聚硅氧烷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汽化室温度/℃120柱温/℃30℃,3.5min;3℃/min,40℃;5℃/min,105℃;20℃/min,200℃;3min检测器温度/℃250载气(H2)流量/(mL/min)2.95氢气流量/(mL/min)33空气流量/(mL/min)400辅助气(N2)流量/(mL/min)35分流比15:1进样体积/μL1.0(C1)5.3.2.1A1.000𝑓𝑖

=𝑀𝑖×𝐸𝐶𝑁𝐶7……(1)𝑀𝐶7×𝐸𝐶𝑁𝑖式中:fi Mi (g);ECNi iMC7 (g),MC7=100.20;ECNC7 ECNC77.00。21.0μL。环氧丙烷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𝐴×𝑓∑ 𝑤=∑

×(100−

)···········································(2)式中:

𝑛

(𝐴𝑖×𝑓𝑖) 1 2A f ——氧烷相质校正子fi ——分i的对量正因;Ai ——分i的面积;w1 5.6w25.7试样中未定性的杂质组分,其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设为1.000。乙醛、丙醛和丙烯醛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设为0。以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其测定结果,环氧丙烷的含量精确至0.01%(质量分数)。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下列的重复性限(r),以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表3重复性限(r)项目重复性限(r)杂质组分,w/%0.0005≤wi≤0.010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10%wi>0.010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5%环氧丙烷,w/%0.001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下列的再现性限(R),以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表4再现性限(R)项目重复性限(r)杂质组分,w/%0.0005≤wi≤0.010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X%wi>0.010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X%环氧丙烷,w/%XX色度按GB/T6324.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也可按GB/T3134进行测定。以GB/T6324.6为仲裁方法。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滴定,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酸的含量,以乙酸计。也可以使用电位滴定法,以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试剂c(NaOH)=0.01mol/L0.1mol/L1010g/L5ml0.02mL。0.0001mLpH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异丙醇和2~3滴酚酞指示液,将锥形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在低速搅25.0mL15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滴定试样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使用电位滴定计进行测定时,直接使用无二氧化碳的水作溶剂,并保持试样和水的比例为1:2。注:当实验室环境中的CO2≥0.5%(体积分数)时,应采用氮气保护以减少CO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酸度(以乙酸计)的质量分数(W3),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𝑠𝑉𝑐𝑀 =𝑉×0.830×1000×100·························································(3)𝑠𝑉𝑐𝑀式中:V (mL);c (mol/L);M (g/mol),M=60.05;Vs (mL);0.830——环氧丙烷在20℃时的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以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其测定结果。酸度(以乙酸计)结果精确至0.001%(质量分数。结果小于0.001%(质量分数)时,按<0.001%(质量分数)报告。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下列的重复性限(r),以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表5重复性限(r)项目重复性限(r)酸度(以乙酸计),w/%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10%水分按GB/T6324.8或GB/T6283的规定进行,以GB/T6324.8为仲裁方法。按GB/T6283进行测试时,取样量约5g,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5%。总醛按HG/T×××××的规定进行。总氯按SH/T1757的规定进行。(PPO)按HG/T×××××的规定进行。4氯(仅针对氯醇法工艺)GB/T6678GB/T6680500mLGB/T8170标志工业用环氧丙烷的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符合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同时,应在包装容器的明显位置粘贴、拴挂或喷印符合GB15258规定的标签。注:该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信息见附录B。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a)生产企业名称、厂址;包装工业用环氧丙烷应采用清洁、干燥且罐体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的槽车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包装物。运输工业用环氧丙烷采用专用槽车(船)运输,或采用管道运输,均应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贮存工业用环氧丙烷应贮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或设有良好放空泄压装置的密闭储罐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碱等分开存放,储存温度不宜超过25℃。储区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置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附录A(资料性)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参考值环氧丙烷所有工艺典型组分的色谱图见图A.1。标引序号说明:1、丙烯,2、二甲醚,3、甲醇,4、正戊烷,5、乙醛,6、环氧乙烷,7、甲酸甲酯,8、呋喃,9、2-甲基戊烷,10、异丙醇,11、甲缩醛,12、正己烷,13、环氧丙烷,14、丙醛,15、丙烯醛,16、丙酮,17异辛烷,18、苯,19、1,2-二氯丙烷,20、正辛烷,21、乙二醇,22、1-甲氧基-2-丙醇,23、1,2-丙二醇,24251,326图A.1环氧丙烷所有工艺典型组分的色谱图标引序号说明:5—2-甲基戊烷6—甲缩醛9—丙醛;10—1,2-丙二醇图A.2乙苯共氧化法(POSM)工艺环氧丙烷的典型色谱图标引序号说明:1—甲醇;2—正戊烷;3—乙醛;4—甲酸甲酯;5—2-甲基戊烷;6—环氧丙烷;7—丙醛;8—丙酮9—异辛烷;10—1,2-丙二醇;图A.3异丁烷共氧化法(POTBA)工艺环氧丙烷的典型色谱图峰1—甲醇;2—乙醛;34—呋喃;5—2-6—异丙醇峰7—环氧丙烷;峰8—丙醛;峰9—丙酮;图A.4异丙苯共氧化法(CHPO)工艺环氧丙烷的典型色谱图标引序号说明:123—甲酸甲酯;4—二甲氧基甲烷;5—环氧丙烷;67图A.5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工艺环氧丙烷的典型色谱图FID15FID156647947921112211121381013810

标引序号说明:6—丙醛7—丙酮;8—1,2-二氯丙烷;9—1-氯-2-丙醇;10—2-氯-1-丙醇;11—1,2-丙二醇;12—二氯异丙醚;图A.6氯醇法工艺环氧丙烷的典型色谱图各组分保留时间和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参考值见表A.1。表A.1各组分保留时间和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序号组分名称保留时间(min)有效碳原子数(ECN)相对校正因子1丙烯3.3752.901.0132二甲醚3.8071.22.6823甲醇4.2210.7253.0874正戊烷4.9065.001.0085乙醛5.3431.003.0776环氧乙烷5.4061.12.7987甲酸甲酯5.7130.755.5948呋喃6.0713.001.58592-甲基戊烷6.4236.001.00310异丙醇6.7583.251.86611甲缩醛7.1301.73.12712正己烷7.2236.001.00313环氧丙烷7.4852.02.02914丙醛8.3182.002.02915丙烯醛8.3181.902.06116丙酮9.6612.002.02917异辛烷10.8118.000.99818苯11.5146.000.910191,2-二氯丙烷14.0492.762.86020正辛烷14.5878.000.99821乙二醇15.2561.004.336221-甲氧基-2-丙醇15.6492.252.798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