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三峡摄影展
•留住三峡的面貌及历史
(蓄水前的三峡)
摄影作家:
郑云峰
翻拍影展及制作PPS:潘永皓
配乐:长江之歌(殷秀梅唱)
展出地点:天津大学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一
下“9
展厅的一角:这就是郑云峰数年拍
摄生涯中所用的小木船.
郑云峰简介
•出生於1941年,现为江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多次
在海内外进行摄影大展.«永远的三峡>>获国
家图书一等奖.本人获“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
”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等.他自1997年开
始对长江进行抢救性拍摄,数年如一日地以十数
万帧摄影杰作,为长江留下一部视觉备忘录.
冯骥才的序言
(摘录)2008年4月
郑云峰是当代摄影家中最令人尊敬的一位.自1997年以来,
他开始了富於传奇色彩的“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的摄
影生话.他日日肩背相机翩山越岭,夜夜身裹被单,睡在小
木船中,听着江中浩荡不绝的涛声.
他曾经在大雨中遇到一条纤夫古道,地处百米断崖,劈空
而立,下临深渊,恶浪翻滚,这古道只有肩宽,仅容双脚,千百
年来多少纤夫落崖丧命,为了亲身体验纤夫们的生命感受,
尽管,心惊肉跳他还是冒死地匍匐过去了,还有哪个摄影家,
画家,作家,,…这样做过?
唯有他才称得是长江的代言人!
(2)瞿塘峡
全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
最狭,最险,以雄伟壮观著称,
名胜古迹颇多,今多已淹没•
瞿塘
万里长江从冰峰迭起的青藏高原
纳千川,汇百河,以不可阻挡之势,
终于劈开巍巍"瞿塘关”,
横切巫山峻岭,形成了气势
恢宏的七百里长江大三峡.
这里就是“瞿塘关”的雄伟面貌.
巫
又名大峡,整个峡区奇峰突兀,峭
壁屏列,充满诗情画意,以幽深秀
丽著称,以巫峡为题的古人名诗名
画甚丰.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图为
十二峰中的翠屏峰,聚鹤峰.卧佛.
神女峰,仿佛踏云而来,又随雾而去.
神女峰的诗情
“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峡奇峰绵迤,
巫山云雨如梦如幻.
•水库蓄水后,神女无恙,但江边古镇,陆游洞及
奇石长廊却永眠江中,在这里再回望神女.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蜀江碧水绕山来”
•巫峡全长45公里,是三峡最富诗情画意的一峡.
2008/05/07
•巫峡幽深秀丽,云雨中的青峰绝壁,
•宛若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全长12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
景色多变,风光万千.
LO
(5)自然风光
(6)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峡两岸奇峰林立,怪石
磷峋,千形万变。不禁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叹!
1
(7)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在大宁河上有著名的巫山小三峡,
人称“不是三峡,胜似三峡”
小小三峡在大宁河的支流上,
水道更窄,山势更奇峻多姿,山
谷愈发幽深。
小
阵三
峡
阵
林
,
饶木
有葱
野葱
趣,
猿
声
纤夫:纤夫用竹条编成的纤绳
来逆水拉船,纤绳摩擦着岩石,
经年累月,渐成深沟,有的竟达
20公分深,这至少要磨厉千年以
上,可想一代代纤夫的折磨与疼
痛,艰忍与顽强,令人触目惊心。
川江号于
川江号子:纤夫为了有统一的
行动,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合唱,
在长江流域俗称川江号子。
顺流下滩和逆水拉纤的号子截然
不同,川江号子多达数百种。三
峡蓄水后,号子走向消亡,2006
年川江号子被选入国务院公怖的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纤夫的脚板
三峡栈道(即纤夫古道),全长五六十
公里,它高高地悬江河之上.图为
瞿塘峡古栈道,现已全部淹没.
这是纤夫用血泪写成的史诗,是
一曲奋力拼搏的壮歌.
r
撑窝苏
船厂轼
而这的
留就诗
馨下是句
『了船』
眼工古
』深
深用人
•篙篙
的杆
印眼
奋似
记力
一蜂
拴船用的石孔,称为“牛鼻子”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的三大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
将造福于人民。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随着蓄水位的上涨,
长江三峡将发生一次
沧海桑田的巨变.
CTGPC,V
历史上
最大的一次
移民
(11)深厚」
三峡蓄水后瞿塘峡的粉壁墙题刻被淹没.
白鹤梁(天然石梁)上面记录了至今1200年间的72个
枯水年份的桔水位,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
雕
夏
已
刻
黄
搬
氏
精
到
节
美
高
孝
点.
具
牌
,
有
坊
很.
立
高
于
的
艺1
8
术1
。
价
年
值
」
J
船工把生死托在"镇江五爷”身上.这是在沙镇溪与
长江交汇处的一个镇江王爷庙.
“大梁”岩画及其近处的“牛尾石岩画
经考证,可能已有一万多年历史.
张飞庙“建于蜀汉末年,金碧辉煌,气势巍峨,
庙内碑刻书画丰富,现已迁高点.
“临江崖摹岩造像“,生动逼真,体现了盛唐风格,
现已淹没.
白帝城”是三峡的起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现已成为江中弧岛了.
纤夫石
长江中逆水行舟,必需靠纤夫以绳拉船。竹质
*..•;・、-J....,4,,二.J;.-.
的纤绳摩擦岸边坚石,经年累月,渐成深沟a纤夫
们非凡的艰辛与顽强由此可以想见,故人称纤夫石口
,.二、
此石在三峡蓄水前(2003.年5月),取自巴东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