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1页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2页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3页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4页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单选题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192.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中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碳、氧气、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1:1:1 B.2:1:2 C.3:8:11 D.3:4:73.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4.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 B.18 C.22 D.405.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g,测得铜的质量为8.0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一定是化合物B.若Z为单质,则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若X、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和b,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D.此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37.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总和不变C.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48.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9.某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1.68029.6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A.4:1B.3:1C.2:1D.37:810.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数据图象如图。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1.新房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有毒的甲醛(CH2O),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某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6:912.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4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氟气()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B.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反应中物质甲与物质乙的质量比为38∶18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非选择题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一氧化碳、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2)在符号①Fe3+、②H2CO3、③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数字序号)。(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序号)。②变化中

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2.将某种天然气水合物(CH4·nH2O)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质量如下∶CH4·nH2OO2H2OCO2CO反应前/g37.216.0000反应后/g0043.24.4x(1)表格中x的取值为(2)该天然气水合物气化后,点燃之前一定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该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中n=8B.该天然气水合物为氧化物C.该天然气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D.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E.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则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4)若要使上述37.2g天然气水合物充分燃烧至少需要增加g氧气。3.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通过网络全民票选被获选。火炬采取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11级强风和大雨下可以保持燃烧,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试回答下列问题:(1)亚运火炬的外壳主要材料轻薄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工业上制取金属铝的方法是:通电分解氧化铝(Al2O3)得到单质铝,同时生成了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当火炬点燃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用燃料符合“绿色亚运”的要求,原因是。(3)我国游泳健将张琳是广州亚运首棒火炬手,他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的火炬“潮流”,在规定时间内燃烧丙烷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6.7L,丙烷的密度为1.98g/L,则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4.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太空中可使用过氧化钠作为氧气再生剂,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1)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能与航天员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可是有同学认为该反应还可能生成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和氧气,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简述你的看法和理由。(2)常温下,过氧化钠也能与水发生反应,可以产生氧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中国空间站内两位航天员在一定时间内所排出CO2的质量为88g,完全吸收这些排出物,则需要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为g,同时产生通常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L(通常状况下的氧气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确到0.1)。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519317反应后的质量233x51(1)x=。(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3)如A、B、D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分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A、B、D表示)。6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下同);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分子种类(2)图中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3)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8.为减少化工生产中的能耗和降低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