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_第1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_第2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_第3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_第4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628期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ēngwù)玷污(diànwū)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B.谨严(jǐnyán)挟制(xiézhì)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C.惊骇(jīnghài)摇曳(yáoyè)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D.拙劣(zhuōliè)狡黠(jiǎoxiá)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珠光宝气哄堂大笑良辰美景B.和颜悦色喜出望外闲情逸致C.良师益友忘恩负义气急败坏D.荒诞不经情不自禁走头无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让人叹为观止。B.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并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D.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要敢于创新,勇攀高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B.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完成并提交了这份试卷。C.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经常组织大家进行课外阅读。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从东方升起。B.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C.那片枫叶红得像火焰,燃烧着生命的激情。D.这场大雪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论语》一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女:同“汝”,你。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知之()(2)是知也()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诲女知之乎!8.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成语:()意思:()9.请简要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10.请谈谈你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理解。三、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背影》节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一、基础知识1.B2.C3.C4.C5.A二、文言文阅读6.(1)了解(2)聪明7.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的道理吧!8.成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9.孔子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学习。10.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三、现代文阅读11.父亲因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但最终还是决定亲自送我。12.家中光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13.父亲担心茶房不妥帖,所以决定亲自送我。14.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担忧。15.父亲的背影,表现了深沉的父爱。一、基础知识1.汉字注音: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2.错别字辨析: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3.成语运用:考查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4.病句辨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和语感的培养。5.修辞手法: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言文阅读1.文言词语解释: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2.文言句子翻译: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3.成语积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成语的掌握。4.文章内容分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5.文章主旨理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旨的把握。三、现代文阅读1.文章内容理解:考查学生对现代文内容的理解能力。2.文章结构分析: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3.人物形象分析: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4.词语含义理解:考查学生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能力。5.文章主旨把握: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汉字注音:如“惨绝人寰”中的“寰”,正确读音为“huán”。2.错别字辨析:如“走头无路”,正确应为“走投无路”。3.成语运用:如“叹为观止”,表示赞叹到了极点,用于形容事物好到极点。4.病句辨析:如“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5.修辞手法:如“太阳像一个大火球”,运用了比喻手法。文言文阅读:1.文言词语解释:如“知之”中的“之”,意为“它”,代指前面的“道”。2.文言句子翻译:如“诲女知之乎!”翻译为“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的道理吧!”3.成语积累: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4.文章内容分析:如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实事求是、诚实谦虚等方面。5.文章主旨理解:如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敢于承认无知,才能不断学习进步。现代文阅读:1.文章内容理解:如理解文章中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