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影响说课讲解_第1页
第八章社会影响说课讲解_第2页
第八章社会影响说课讲解_第3页
第八章社会影响说课讲解_第4页
第八章社会影响说课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社会影响与相符行为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相符行为则是社会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从众,依从和服从等行为。第一节从众一、什么是从众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二、从众的实验研究1、谢里夫(Sherif):游动错觉实验所谓的游动错觉现象是指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使其完全静止,在观察者看来却似乎是在来回运动着。谢里夫的这一实验表明,在模糊不清、缺乏现实参考的情景下,个体常常会不知觉地接受社会或团体中他人的影响。2、索罗门.阿希(SolomonAsch):线段长短比较的阿希实验在他的实验中,被试的视觉感受是真实而明显的,完全排除了模糊的实验情景。阿希一共在三所大学123名大学生中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只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至始直终做到了拒绝从众。三、从众的原因1、信息压力2、规范压力‘比它短’,第一个女学生说。‘比它短’,第二个说。‘比它短’,埃迪舒服地挺挺身说。‘一样长?’我没把握地试探着说。它不可能是比它短,可能吗?其余的人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比它长’,第一个女学生说。这张卡片在我看来,明明是比它短。‘比它长’,第二个女学生证实道。‘比它长’,埃迪同意地说。我再也忍耐不了这种社会性的孤立,我故意违反我眼睛所见的事实,说了谎。我随便地说,‘比它长’。能够与别人一致,我感到好极了,我宽慰地舒了口气。‘一样长’,第一个女学生说。‘一样长’。‘一样长’。‘比它短’,我可怜巴巴地表示异议。我的眼睛有毛病吗?我眯了眯眼,又使劲睁大眼睛,想矫正我的明显有错的视觉。然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对照卡片,以至使我的视觉全要消失了,有几秒钟我什么也看不见。埃迪和第一个女学生看着我,然后互相看了一眼,耸耸肩膀。实验就这样连续进行了二十四次以后,有时她们意见一致,我和她们意见不一致;有时她们一致,我假装同意;有时我和她们的意见确实一致。我再也分不清长和短了。我看到的是一张比对照卡片短的卡片,而她们却说它长,难道卡片在我的眼前会抖动和伸长,直到它看起来确实是长的,或者它会前后开玩笑地在长和短之间摆动!不久,我便觉得恶心,眼睛睁得都痛了。‘一样长’,第一个女学生说,这张卡片在我看来是比对照卡片长。‘一样长’,第二个说。‘一样长’,埃迪说。对着大小不一而又波动不定的卡片,我几次睁大又眯起我的双眼,突然,我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倒在地板上,抽泣起来。埃迪跪下来,说:‘唉,吉尼,这不过是实验,你的斯宾诺莎不受环境影响的超然性哪里去了?’我伏在她的肩上哭泣,她拍着我的后背安慰我。实验的主人走过来说:‘你干得相当出色,吉尼,你的百分之六十五的时间中排除了别人的干扰,平均数是百分之四十三。’‘什么平均数?’我哭着问道,抬起头看了看。‘被试正确回答的平均数,即同伪装成被试的人所作的回答不一致、相矛盾的比例。’‘伪装的被试?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这一套都是策划好的?’我愤怒地冲着埃迪问道。‘我们认为现在你应该看出来了。’这位主持者说:‘你说你还没有看出来?’我举起拳头要打埃迪,她深情地搂着我,我摆脱开了。‘对不起,吉尼,不过,这不得不这么做’,埃迪说。‘为什么要这么做?至少你事先应该告诉我一声。’‘要是我告诉了你,就不起作用了,对吗?你是在寻找真理,而这是涉及到你自己的真理。’我跺了跺脚,走出了实验室,我的视觉十分紧张、疲劳、模糊,以至身子撞到了门框上,我穿过走廊,走进厕所呕吐起来。然后回到房间,拉上窗帘,用床单蒙上了头。”四、影响因素1、个体特点:性别、年龄、动机等性别影响: 内容 男性项目 女性项目 中性项目 平均 男 34.15 43.05 39.65 38.95女 42.75 34.55 39.10 38.82、群体因素群体规模(阿希实验)群体人数 从众百分比 1 2.8 2 12.8 3 33.3 4 35.0 8 32.0 16 31.3 群体的一致性阿希实验发现,无论群体规模多大,只要有一个假被试与群体意见不一致,就使从众比率大大下降,只有通常的四分之一。群体的权威性群体成员越具有权威性,越容易使的个体发生从众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心理学家多依奇等(M.Deutschetal.1955)的实验证明,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越高,越拒绝从众.条件 自我卷入水平 从众%无预先表达 很低 24.7石墨魔术板上私下表达 较低 16.3纸上私下表达 较高 5.7公开表达 很高 5.7第二节顺从与服从一、什么是顺从1、顺从行为顺从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的歪曲。即顺从者表面上接受群体的意见,但实际上是不同意这种意见的。连原来的意见也一起放弃而附和群体的,是从众行为;保留原来观点而附和群体的,是顺从行为。2、顺从行为产生的原因(1)维护群体一致(2)希望被人喜欢(3)维护既有关系二、什么是服从1、服从行为与从众和顺从不同,服从是受他人和群体压力,被迫做出附和规范和他人意志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压力更具有强迫性。2、服从研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1963):惩罚与学习效果的实验3、服从原因(1)合法权利合法权利指在社会社会角色关系中,一方有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2)责任转移有人把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进行改造,实验者不是在旁边直接给被试电击学生的命令,而是通过电话来发号施令,结果,只有22%的被试一直服从,直到给学生施与最高电击。可见,如果没有他人在场,人们更容易把行为的责任归因于自己,从而拒绝给他人伤害性电击的人数明显上升。第三节暗示、模仿一、模仿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1、模仿的种类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2、影响模仿的因素年龄、威信、类似二、暗示1、什么是暗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可布森(Jacobsonl)在1968年的研究,论证了社会期望下的暗示作用暗示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暗示的作用是很奇妙的,它除了能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外,还能起到“安慰剂”效应,从而使人的生理状况发生变化。2、暗示的种类(1)直接暗示所谓的直接暗示就是把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的人,使之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2)间接暗示所谓的间接暗示是指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地、不加怀疑地接受。(3)自我暗示所谓的自我暗示是指受暗示者依靠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从而影响自己的认知、情绪、意志或行为的过程。(4)反暗示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反暗示又分为有意反暗示和无意反暗示两种。有意反暗示是指暗示者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的效果。无意反暗示是指有意进行正面的说明却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三、感染1、感染行为感染是指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或群体的某种心态的无意识、不自觉的遵从。与模仿加以比较,感染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感染的实现并不是使受感染者接受某种信息或行为模式,而是通过传播某种情绪状态实现。(2)这情绪状态产生于大众之中,因此,交往者的情绪影响在感染的过程中多次相互强化,在这里实现的是对一般心态的共同感受。(3)感染是一种群众性的模仿,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对大量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整合作用。2、心理学对群众行为的解释1、循环反应刺激下的社会传染所谓的循环反应的刺激方式是指一种相互刺激的情形,也就是说,当刺激发生时,一个人的反应由他人刺激而来,而这个人的反应又形成了对他人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比以前的刺激更强烈。2、去个性化下的责任分散有心理学家认为,参加集体行为的个体,由于其原有的个性特征完全埋没在集体之中,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去个性化的个体,从而使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变得不负责任,最终导致了反制度化的集体行为的产生。心理学家金巴尔多(P.Ztnbardo)在1970年时用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加以了证明。3、在群体中游荡着的是“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个我。本我:代表了人类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只要寻求快乐,按“快乐原则”行动。自我:与现实环境相接触,负责对现实环境进行考察,以寻求满足本我的现实途径,因而,是按“现实原则”行动。超我:则代表了良心,是道德我,时时提醒自我按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行为,履行的是“至善原则”。第四节时尚、流言和舆论一、时尚1、什么是时尚在时尚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社会上或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范或样式。2、时尚的种类(1)阵热: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平息下去的生活方式。(2)时髦:泛指一种新的行为模式的流行。(3)时狂:是时尚的一种极端行为,指时尚达到丧失理智的狂热程度。二、流言流言是相互传播关于某现实社会问题的不明确的消息,一般是口头的、非形式化的和非官方的。三、舆论舆论是指众人对某种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公开表明一致意见,即在背离通常行为规范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社会价值进行评论,表现出他们的一般认识和情感,并产生影响这一事件发展的巨大力量。第五节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一、社会促进1、社会促进: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就是社会促进或叫社会助长。结伴效应:由于结伴活动而使活动效率提高观众效应:有人在场观看而使活动效率提高清华大学的学者陈(S.C.Chen1937年)曾用36只蚂蚁做被试,进行了有趣的实验研究

蚂蚁首次 蚂蚁 蚂蚁三个 蚂蚁第二次单独工作两两工作一组工作单独工作平均每只蚂蚁开始工作(分)192

28

33

160 所需消耗的时间每只蚂蚁连续6小时(g)232

765

728

182

所挖出的沙土量2、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二、社会抑制

1、社会抑制的定义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就是社会抑制或叫社会致弱或社会干扰。2、社会抑制实验研究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1930)测量了人们在拔河比赛中的用力状况。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拔河比赛,平均用力63公斤;如果是2个人,平均59公斤;3个人为53。3公斤;8个人为31公斤。即,参加的人越多,每个人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心理学家皮森(J.Pessin1933年)研究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将会减低个体有关记忆性工作的效率。三、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优势反应: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地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他人在场引起行为者的是一种普遍而未特定化了的驱力,由这种驱力激发的动机,将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作用,即对于简单的或个体已经熟练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但是,对于过于复杂的、个体还很生疏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只会起到妨碍作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