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6将相和教研教案
知识与能力
1.会认“璧、臣、蔺”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
议”等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
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
个性特点,从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练习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
在班上演一演。
突破重难点
重点
1.会认“璧、臣、蔺”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
议”等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
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把
握文章主要内容。
突破方法
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揣摩相关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通过
快速默读、分析、讨论、交流,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品
质。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
个性特点,从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练习复述故事,并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突破方法
2
1.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观看视频直观体验等
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体验性朗读,在阅读中为
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升华他们
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弄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
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用较快的速度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形式
来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事情的前因后
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在学习时,学生首先可以借助汉语拼音
练习自主识字读文,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通过反复朗
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品读文中语句
3
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
个性特点,从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师生齐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史记》相关资料简介,《将相和》的历
史背景简介。
学生
自主预习课文,练习自主识字;搜集关于《史记》和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壁、臣、蔺”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
议”等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
养自主识字能力。
4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
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介绍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今
襄阳南漳县历山)中拾到一块璞玉(即未经过加工的
美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
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
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去世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献
给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
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
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
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
后,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
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答道:“我
5
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
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君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璞玉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
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壁”。
2.教师谈话: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
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今
天我们讲的这则故事就因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而起。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多媒体课件播放战国群雄激战的场景。5.教师简介历
史背景: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
一公元前221)0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
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
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
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
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上
所采取的措施,关系着国家兴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
看围绕着和氏璧,这两个国家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
情呢?
6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来引
出话题,再加入精彩的历史画面,既渲染了历史,又
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似乎回到了那遥远
的战国时代,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快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
取把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
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桌合作互读,互相纠
正。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召集、商量、隆重、承诺、胆怯、
拒绝、能耐、诸位、请罪、和氏璧、无价之宝、怒发
7
冲冠、完壁归赵、同心协力。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强调。
“召集”读作zhQi;“诸位”读作zh近w6i,“诸”不能
读成第四声;“怒发冲冠”的“冠”读作guan,不能
读成guano
(3)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无价之宝:无法估量价格的珍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绝口:因回避而不开口。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理屈:理亏。
8
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
容非常愤怒。
完璧归赵:原指玉璧完整无缺地回到赵国。后比喻将
物品完好地归还给原主。
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4)指名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5)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于朗
读中出错的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
几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范读为学生学习引路,安排学
生自读课文从而达到帮助解决生字词、培养语文学习
能力的目的。
三、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书上批注。
9
2.小组合作探讨:给课文分段,尝试归纳段意。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讲的是濯池之会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本篇课文是
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
通过对“完璧归赵”“濯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
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
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
10
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明确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充分
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脉络,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召、臣、议、宫、献、诺、
典、抄、罪、怯、拒、荆。
2.学生认读这12个生字,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
笔顺和结构,以及笔画间的连带呼应。
师:你觉得哪些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生1:“献”左边是“南”,跟“融”左边的写法不一
样,要特别注意。
生2:“诺”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荆”也是左右
结构,但是左宽右窄。
11
生3:“典”的上半部分跟“曲”很像,写的时候要注
意不能混淆。
生4:“罪”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四”要写得扁扁的。
4.指名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
鼓励和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
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
在作业本上再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书写,教给学生书写方法,
然后通过示范板书等交流展示活动及时了解、纠正学
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
惯。
五、课堂小结
1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又学会了许多生字新词,而
且初步了解了《将相和》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将进一
步探讨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称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
个性特点,从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练习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
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13
2.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
要内容。
本篇课文是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
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濯池之会”“负荆请
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
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
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
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4.教师引导谈话: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体会我国古代著名人物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来营造学习氛围,既巩固了旧知,又让学生明确了本
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研读感悟
1.研读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
14
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归纳整理。起因:秦王
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小组合作读书,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
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4)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
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一把璧完好
无缺地送回来。”(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
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
智)
15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拿城换璧时,就
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机智)
③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
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
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
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5)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
(6)小组成员互说,互相补充完善,小组代表展示交
流。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研读第二部分。
16
(1)出示自学提纲,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
第二个故事。
(2)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3)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濯池会上,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
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王的
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
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4)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点。
①画出人物言行。
17
语言:“希望您能击缶助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
录下来。
②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
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
拿赵王怎么样”?
③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
际上是秦王在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
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
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
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
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
王回去。
18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6)教师谈话小结过渡:在海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
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
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
护了赵王、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
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
上位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
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
三个小故事。
3.研读第三部分。
(1)快速默读第三个小故事,同桌合作找出故事的起
因、经过、结果。
(2)讨论、交流、点拨。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
生矛盾。
19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3)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我之所
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表现出蔺相如以
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
颇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
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②再读蔺相如所说的话,深入理解、挖掘。出示多媒
体课件,阅读思考: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
为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段话包括几层意
思?“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
们两个人在。”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
说的话是对的?
20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
他的情况下说的。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
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
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
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
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说得对。湘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
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说明廉颇
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廉颇所说的话,体会人物的
特点。
a.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
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
他下不来台!”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21
行动:脱下战袍,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反
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
格特点。
b.出示课件,观察图片,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
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
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文章情
理即可。
C.讨论、交流、点拨: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
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
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
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
改过。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廉颇言行的句子,深入
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2
4.拓展提升:这三则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海池之
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起因、
经过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
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
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
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
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
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
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
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质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和认识:将相不和,
赵国危矣!蔺相如几次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耕地长期租赁合同范本
- 招牌维修协议书模板模板
- 餐馆冷冻箱维修合同协议
- 房屋拆除合同安全协议书
- 投资人与法人的协议合同
- (2025年标准)皮肤修复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拍摄产品保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女方流产赔偿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糯米加工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牛粪处理协议书
- 基于Fitch支持性照顾需求理论的儿童肺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模式的构建
- 2025-2030中国别嘌醇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中考复习必背英语考纲词汇表默写(汉英互译)
- 2025年上交所期权交易资质测试题库
- 委托投标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车库洗车日常管理制度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试题
- 宿管面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圆创教育教研中心2025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物理试题及答案
- 车间轮岗培训总结
- 2025年电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