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原卷版+解析)-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_第1页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原卷版+解析)-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_第2页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原卷版+解析)-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_第3页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原卷版+解析)-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_第4页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原卷版+解析)-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选择题选择题(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2019·广东·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变成CO2气体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C.海水晒盐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验证浓H2SO4的腐蚀性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非选择题非选择题1.(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17.(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题选择题(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家务劳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苏打粉洗餐具残留的油渍 B.用食醋清洗水壶的水垢C.把活性炭放到冰箱除臭 D.用漂白粉漂洗染色的衣服(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 B.晒盐 C.炼铁 D.琢玉(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应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作制冷剂 B.高粱酿酒 C.活性炭净水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2023·广东·模拟预测)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变化过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茶艺文化”:凤凰单丛茶,发酵的过程B.“戏剧文化”:现代越剧,干冰营造舞台效果C.“建筑文化”:建筑装饰,木材上雕刻花纹D.“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蚕丝织成丝绸(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日常及生产实践活动中,主要原理为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B.大旱年份用飞机高空撒布干冰做人工降雨C.家里用白醋清洗烧水壶内壁的水垢D.内蒙盐湖附近的居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下列客家娘酒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浸泡糯米 B.拌曲发酵 C.过滤取酒 D.装罐储存(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下列春节习俗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贴春联 B.剪白花 C.穿新衣 D.放鞭炮(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下列成语所包含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破釜沉舟 B.百炼成钢 C.绳锯木断 D.刻舟求剑(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下列“变”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酿葡萄“变”葡萄酒C.搭花枝“变”花房 D.榨芒果“变”果汁(2023·广东潮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粉碎矿石 B.五谷酿酒 C.棉线织布 D.楠木制舟(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甘坑客家小镇的一些民间工艺制作与生产,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编织凉帽

B.手工剪纸

C.绘制糖画

D.酿造米酒(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6日,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饱受西方制裁多年的地方政府缺少大型救援设备,民众缺衣少食。中国救援队带着大量物资及时驰援,下列措施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给民众分发食物 B.搭建抗寒帐篷C.对环境消毒防疫 D.搬运石方救人(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茶艺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点火煮水 B.注水冲茶 C.过滤茶水 D.闻香品茶(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四大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节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浒传》中张顺引爆炸药 B.《三国演义》中张飞吼断当阳桥C.《西游记》中用炼丹炉炼制仙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酿造(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木艺雕刻 B.纺纱织布 C.海水晒盐 D.高粱酿酒(2023·广东珠海·统考二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炼生铁 B.挖井盐 C.钉木舟 D.织布衣(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推拿 B.拔火罐 C.刮痧 D.针灸(2023·广东东莞·统考三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药使用 B.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C.植物光合作用 D.鸡蛋变臭(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其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 B.楠木制舟 C.粮食酿酒 D.沙里淘金(2023·广东河源·统考一模)化学可以解释周围发生的各种现象。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腐败C.酒精挥发 D.塑料降解(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寓言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寓言故事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愚公移山 B.孔融让梨 C.抱薪救火 D.刻舟求剑(2023·广东湛江·统考一模)课本中有许多“课外实验”,以下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自制汽水 B.自制白糖晶体C.自制“叶脉书签” D.用蜡烛自制炭黑(2023·广东韶关·统考模拟预测)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下列操作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惯性飞行

专题01物质变化和性质选择题选择题(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答案】A【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答案】B【解析】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大米酿酒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2019·广东·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答案】B【解析】A、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只是分子在运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塑料降解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①钻井开采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蒸馏分离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③石油气加压液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④裂解气聚合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塑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答案】A【解析】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变成CO2气体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C.海水晒盐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A、干冰变成CO2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C、海水晒盐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验证浓H2SO4的腐蚀性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答案】C【解析】A、红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的腐蚀性将木棍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组成比脱去,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D、紫色石蕊遇酸、碱溶液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非选择题非选择题1.(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化学【解析】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2),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物理变化能耗大,成本高【解析】(2)由材料“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可知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热分离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由材料可知此方法的缺点为能耗大,成本高。选择题选择题(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的爆炸过程中有火药的燃烧,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该诗句描述的现象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B正确;C、灯油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该诗句中描述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家务劳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苏打粉洗餐具残留的油渍 B.用食醋清洗水壶的水垢C.把活性炭放到冰箱除臭 D.用漂白粉漂洗染色的衣服【答案】C【解析】A、用苏打(碳酸钠)粉洗餐具残留的油渍,是苏打粉溶液显碱性,能与油污的主要成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用食醋清洗水壶的水垢是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与醋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把活性炭放到冰箱除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用漂白粉漂洗染色的衣服,漂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织布 B.晒盐 C.炼铁 D.琢玉【答案】C【解析】A、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炼铁需要利用还原剂将矿石中铁的化合物中的铁还原出来,故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琢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应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干冰作制冷剂 B.高粱酿酒 C.活性炭净水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A、干冰作制冷剂,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活性炭净水,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只是氯化钠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023·广东·模拟预测)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变化过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茶艺文化”:凤凰单丛茶,发酵的过程B.“戏剧文化”:现代越剧,干冰营造舞台效果C.“建筑文化”:建筑装饰,木材上雕刻花纹D.“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蚕丝织成丝绸【答案】A【解析】A、茶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吸热,使得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雾,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雕刻过程中只有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蚕丝织成丝绸的过程中只有纤维的排列顺序的变化,没与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综合上述,只有茶叶发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其他都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故选A。(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日常及生产实践活动中,主要原理为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B.大旱年份用飞机高空撒布干冰做人工降雨C.家里用白醋清洗烧水壶内壁的水垢D.内蒙盐湖附近的居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答案】C【解析】A、工业上利用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大旱年份用飞机高空撒布干冰做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家里用白醋清洗烧水壶内壁的水垢,白醋和水垢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内蒙盐湖附近的居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结晶;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采用降温结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下列客家娘酒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浸泡糯米 B.拌曲发酵 C.过滤取酒 D.装罐储存【答案】B【解析】A、浸泡糯米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拌曲发酵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过滤取酒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装罐储存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下列春节习俗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贴春联 B.剪白花 C.穿新衣 D.放鞭炮【答案】D【解析】A、贴春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剪白花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穿新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放鞭炮,发生了燃烧反应,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下列成语所包含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破釜沉舟 B.百炼成钢 C.绳锯木断 D.刻舟求剑【答案】B【解析】A、破釜沉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百炼成钢,发生了碳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绳锯木断,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下列“变”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酿葡萄“变”葡萄酒C.搭花枝“变”花房 D.榨芒果“变”果汁【答案】B【解析】A、树根“变”根雕是树根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酿葡萄“变”葡萄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C、搭花枝“变”花房,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榨芒果“变”果汁,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2023·广东潮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粉碎矿石 B.五谷酿酒 C.棉线织布 D.楠木制舟【答案】B【解析】A、粉碎矿石的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五谷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棉线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甘坑客家小镇的一些民间工艺制作与生产,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编织凉帽

B.手工剪纸

C.'绘制糖画

D.酿造米酒【答案】D【解析】A、编织凉帽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手工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绘制糖画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酿造米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6日,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饱受西方制裁多年的地方政府缺少大型救援设备,民众缺衣少食。中国救援队带着大量物资及时驰援,下列措施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给民众分发食物 B.搭建抗寒帐篷C.对环境消毒防疫 D.搬运石方救人【答案】C【解析】A、给民众分发食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搭建抗寒帐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对环境消毒防疫过程中,杀死了病毒和细菌,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搬运石方救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茶艺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点火煮水 B.注水冲茶 C.过滤茶水 D.闻香品茶【答案】A【解析】A、点火煮水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注水冲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过滤茶水过程中是将茶叶与液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闻香品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四大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节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浒传》中张顺引爆炸药 B.《三国演义》中张飞吼断当阳桥C.《西游记》中用炼丹炉炼制仙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酿造【答案】B【解析】A、引爆炸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吼断当阳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涉及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炼制仙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木艺雕刻 B.纺纱织布 C.海水晒盐 D.高粱酿酒【答案】D【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木艺雕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纺纱织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高粱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023·广东珠海·统考二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炼生铁 B.挖井盐 C.钉木舟 D.织布衣【答案】A【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炼生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B.挖井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钉木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织布衣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推拿 B.拔火罐 C.刮痧 D.针灸【答案】B【解析】A、推拿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拔火罐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按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针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3·广东东莞·统考三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药使用 B.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C.植物光合作用 D.鸡蛋变臭【答案】B【解析】A、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明末科学家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