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世界现代史
2024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选择题(第01期)
•考点预览•
考点110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120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考点111列宁与十月革命考点121第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112《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考点122冷战
考点11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2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11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考点124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考点115罗斯福新政考点125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考点116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考点126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117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12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考点118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点128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考点119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110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观察下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1913年)”,组成“三国协约”的是()
A.②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
资场所而瓜分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同盟国是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和三国组成,
其核心是德国,协约国是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其核心是英国,因此组成三国协约的国家分别是图中
的①③⑤,B项正确。②是德国,④是意大利,⑥是奥匈帝国,故选B项。
2.(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下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
(单位:千万英镑)
时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
1890年2.881.281.483.143.742.9
1914年11.083.662.827.685.748.82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可知,从1890年到1914年,欧洲各国国防预算大
大增加,说明欧洲列强积极扩军备战,B项正确;国防预算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各国经济迅猛发展,排除A
项;两极对峙局面形成在二战后,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苏联解体后,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
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B.194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D.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和所学知识可知,“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以史料为依据,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所作出的评判,
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客观叙述。“1942年,
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均是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事实,
排除BCD项。故选A项。
4.(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
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一战()
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
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A项正
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但材料没有体现,排
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战
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
考点U1列宁与十月革命
5.(2024年安徽省)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
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答案】B
【解析】据题干“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
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俄国二月革命
后,俄国面临的危机,是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因此,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项正确;暴露出沙
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与题意不符,1917年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排除A项;迫使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说法错误,俄国退出一战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退出的,排除C项;缘
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说法错误,这是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项。
故选B项。
6.(2024年山西省)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
A.第一国际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盛赞十月革命“是
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华大地上,李
大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后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D项正确;第一国际建
立的时间是1864年,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B项;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
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4年河北省)让历史的火炬照亮人类的未来,让指引人类未来的火炬不再因战争黯淡甚至熄灭,2018
年H月11日,78个国家的政要和受邀嘉宾齐聚法国,纪念那场战争停战100周年,在风雨中共同守望和
平。与“那场战争”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B.巴黎公社成立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5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因此题干
2018年11月11日,78个国家的政要和受邀嘉宾齐聚法国,纪念那场战争停战100周年,在风雨中共同守
望和平,这次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矛盾激化,1917年3月,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
行到底,引起人们的更大不满。列宁分析革命形势,认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于1917
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一一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这次革命被称为十月革命,
C项正确;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标志,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
项;1929年在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抓关键词有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攻占冬宫”“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等关键词可用于学习()
A.俄国十月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攻占冬宫”“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
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
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
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
放斗争,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与题意不符,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与题意不
符,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与题意中社会主义革命不符,排除C项;日
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题意中俄国十月革命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4年云南省)下图所示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长124米,宽16.8米,建造于1903年。现停泊
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它见证了(
A.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B.法国大革命的曲折
C.日本明治维新的历程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到11月7
日(即俄历十月二十五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一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
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这次革命发生在
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因此题干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见证了俄国的十月革命,D项正确;美
国独立战争爆发于1775年,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日本的
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
命的()
A.背景和过程B.背景和意义C.过程和性质D.性质和意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可知反映十月革命的性质;由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可知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意义。因此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D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背景
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
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与题干
信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不符,排除AB项;十月革命的过程,是列
宁领导的,1917年11月7日下午,2万名赤卫队员和士兵包围了临时政府-冬宫,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
上起义成功的士兵开始炮轰冬宫,赤卫队员和士兵经过艰苦的拼杀,于次日凌晨2点攻陷冬宫,与题干信
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
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
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
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
C.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
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
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由英法美等国操纵,
该会议确立了一战后欧洲、非洲和西亚的国际秩序,A项正确;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说法错误,排除B
项;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与题干“由英法美操纵的
会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112《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2.(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尼布楚条约》
C.《华沙条约》D.《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
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A项
正确;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与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不符,排除B项;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与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
签订的条约不符,排除C项;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与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不符,排除D项。
故选A项。
13.(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
帝国主义战争。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是()
A.两极格局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
【答案】B
【解析】据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和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分别确立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最
后形成了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项正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争霸的世界格
局,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实力的增强
形成的一超多强的趋势,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形成的经济发展趋势,与题意不符,
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4年广东省)《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初,人们称它为“结束所有战争的和平条约”。但后来史学家们
称它是“结束所有和平的条约”,其依据是该条约()
A.未得到国联批准B.稳定了欧洲局势
C.激化了多种矛盾D.遏制了军备竞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诸条约、华盛顿会议上
签订的《九国公约》诸条约共同形成了战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
次大调整,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体系的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
个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势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必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
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可能持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
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了和会参与国的认可。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际联盟实际上是英、法
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真正稳定欧洲局势,
由于分赃不均,它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
赛条约》遏制了军备竞赛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5.(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1922年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请问签订该公约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922年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和所学知
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九国公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条约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实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要求,将中国重新置于
列强的共同宰割之下,B项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内容是制裁战败国——德国,与材料不符,排除
A项;开罗会议召开于1943年,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6.(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苏俄政
府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
策实施前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改善这一局面,1921年春,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迅
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B项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为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
攻。苏维埃政府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引起人们不满,并使1920年年底,苏俄
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是从192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
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7.(2024年陕西省A卷)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12年间,苏联整个工
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9%,其中重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工业产
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占70%以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所以说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工业发展
迅速,D项正确;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主要是在冷战期间,不是1928年到1940年,排除A项;取
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是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进行的农业改革措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
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提出的,旨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
机。但这一政策在1928年左右被斯大林放弃,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8.(2024年福建省)某一时期,苏俄私人工厂生产的多是农具、家具、衣物等用品用具和食盐、面包等食
品,商业经营多围绕这些产品进行。这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苏俄私人工厂生产的多是农具、家具、衣物等用品用具和食盐、面包等食品,商业经营
多围绕这些产品进行”和所学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
经营中小企业等内容,B项正确;在3年艰苦斗争中,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等
内容,排除A项;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
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CD项。故选B项。
19.(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
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
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起,苏联
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允许中
小企业由私人经营,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等,实际上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经济,A项正确;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不符合当时苏俄史实,排除B项;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
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与题干信息“1921年底,苏
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
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没有联系,排除C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模式形成,与
题干信息“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
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0.(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国内战争胜利后,列宁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经营一些当时没有力量经营
的项目。这说明,苏俄(联)正在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国内战争胜利后,列宁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经营一些当时没有力量经营的项目”和所
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
业,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两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对社
会主义的探索,与列宁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与题干中的“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经营
一些当时没有力量经营的项目“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1.(2024年江西省)1940年,斯大林迫切地敦促人民缩小与西方在生产力方面的差距,“放慢速度意味着
落后,落后意味着挨打!”斯大林如此迫切是为了()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应对法西斯的扩张
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0年”“放慢速度意味着落后,落后意味着挨打!”和所学可知,德军于1939年9月1
日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时,正处于二战进行中,“放慢速度
意味着落后,落后意味着挨打!”表明苏联在加紧生产,以应对法西斯的扩张,B项正确;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时间是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1940年”不符,排除A项;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1932,与材料时间“1940年”不符,排除C项;推动东欧各国改革的时间是二战后,与材料时间“1940年”不
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
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据题干“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
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可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通过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美,能
够制造出先进的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c项正确;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题
干中苏联的一五计划不符,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时期列宁实施的政策,排除A项;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
作说法错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是1928-1937,美苏合作是1942年,排除B项;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
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因此,标志着“苏联模式”
的形成与题意中有助与苏联农业现代化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沙俄时期)的2.6%上升为1937年的10%。二战后,
又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太空。材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战
C.战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二战结
束,苏联的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都取得了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比拟的成就,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A项正确;题干表述的是苏联的经济、科技发展状况,与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战无关,排除B项;
二战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与苏联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世贸组织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但材料没有体
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4.(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九(1)
班同学按时序对其探索过程进行了排序,其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T新经济政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一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T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新经济政策T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1月6日晚,次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然而国内外反动
势力联合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年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
革命叛乱,战争过程中,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然而,战后的苏俄继
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因此,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运用商品货
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
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
大型机器设备制造(发电站成套设备、自动生产线设备)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为使苏联成为
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
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激励起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的巨大热情的劳动积极性,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十月革命一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新经济政策一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项正确;“十月革命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新经济政策一实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符合题意,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考点11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5.(2024年山西省)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下面示意图,其中处
应填写()
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高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独立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工♦兴基起命前后)
埃及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A.太平天国运动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至1864年,与题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符,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属于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C项;古
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属于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6.(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
的反抗道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是()
A.卡德纳斯B.甘地C.扎格鲁尔D.章西女王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
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B项正确;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总
统,早年参加墨西哥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与题
意不符,排除C项;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女英雄,领导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27.(2024年广东省)下表是20世纪20—40年代印度拍摄的两部电影的简介。这两部电影都()
时间电影名称主要内容
1921年《虔诚的维杜罗》通过史诗反映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年《命运》“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比。
A.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B.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
C.肯定不结盟运动意义D.歌颂了“万隆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
甘地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43年孟加拉饥荒是二战期间英属印度的一次重大灾
难,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英国政府将自身利益置于当地人民利益之上。《虔诚的维杜罗》通过史诗反映甘地
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命运》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
比。两部电影都表达了通过抗争,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表达印度人民抗争,实现
民族独立的愿望,没有体现揭露法西斯的残暴,排除B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排除C项;万
隆精神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时倡导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
28.(2024年江西省)1930年,印度廿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
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
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遭到
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几个月间,印
度城乡掀起反对殖民政府的运动,一些地方发生武装暴动,C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有章西女王,
排除A项;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是扎格鲁尔,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排除D项。故选C
项。
29.(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一战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
()
A.反抗的手段完全一致B.印度土兵是斗争的主力
C.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D
【解析】据题干“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一战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
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
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因此,共同点都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项正确;反抗的手段完全一致说法错误,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暴力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非暴力
形式,排除A项;印度土兵是斗争的主力不全面,印度民族大起义主力是士兵,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
群众,排除B项;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与史实不符,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由封建王公领导,而20
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由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排除C项。故选D项。
30.(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这场由扎格鲁尔等人领导的、持续了近30年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迫使英国
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的是()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华夫脱运动
C.卡德纳斯改革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华夫脱运动是一个持续了近30年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扎格鲁尔和他领导的华夫
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促成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
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A项;卡德
纳斯改革发生在墨西哥,排除C项;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31.(2024年重庆市A卷)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乔治.华盛顿玻利瓦尔孙中山甘地
A.近代科技的发展B.社会主义运动
C.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乔治・华盛顿、玻利瓦尔、孙中山、甘地”和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
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孙中
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甘地领导印度人民采取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抵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民族解放运动,D项正确;近代科技的发展涉
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生物进化论等,排除A项;社会主义运动主要涉及十月革命等,排除B项;文学艺术
的发展主要涉及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排除C项。故选D
项。
考点115罗斯福新政
32.(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1933年,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新政采用的手段是
A.余粮收集制B.农业集体化
C.征收粮食税D.国家干预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
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D项正确;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
行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
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3.(2024年云南省)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
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
A.整顿了金融体系B.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调整了农业政策D.解决了商品生产过剩问题
【答案】B
【解析】据题干“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
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可知,该法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项正确;整顿了金融体系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在复兴工业上的举措,排除A项;调整
了农业政策与题干无关,题干不涉及农业措施,排除C项;题干中未出现商品生产过剩的解决措施,因此,
解决了商品生产过剩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4.(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
作可做……罗斯福新政中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C.推行“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美国政府兴办公共工
程,以工代赈,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C项正确;整顿金融体系是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措施,
题干反映的是增加就业机会,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调整农业政策是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措施,题干反
映的是解决工人失业的举措,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题意不符,题干涉及的是解决
工人失业问题的措施,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直接给工人提供就业机会,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116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无
考点117第二次世界大战
35.(2024年山西省)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
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
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
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
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
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分波兰等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
给战胜国委任统治;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巴黎和会它只是暂时缓解了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特别是对德国的严惩,使德国国内复仇主义泛滥,
之后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选项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符合题意,A项正确;经
济大危机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且《凡尔赛条约》是针对德国的条约,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凡尔
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说法错误,排除C项;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华盛顿体系,与题干“与1919-1920年之间
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6.(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
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津砸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C.德国入侵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C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再也
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
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专项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级消防操作员理论考试及答案资格证
- 2025年登高架设高处作业证理论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初级护师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5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职业道德》等级考核题库带答案
- 物流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3高考英语短文改错专项训练
- 高效团队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教材
- 高三化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 公关活动策划书撰写技巧与模板
- 老旧小区改造监理实施细则
- 礼品售后服务承诺书
-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演出你内心的音乐
- 液塑限自动计算程序
- 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绘本PPT
- CIED植入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和比较医学研究
- 《发现雕塑之美》第4课时《加法与减法的艺术》
- 澳门立法会间接选举制度及其实践
- 1-5年级英语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