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保定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实践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本质特征、力量源泉与人类关怀,在坚定文化自信上不断实现着新的深化。
在如何把握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导向的问题上,我们坚持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通过面向人民生活、聆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诉求来生成和展现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主体性与创造活力,在价值立场上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自觉。
在如何把握好“实践第一”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原则的问题上,我们坚持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及其所面临的最本质的实事和追求出发,通过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形成中国思想的广泛学术实践,在研究路径上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自觉。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民族关怀的焦点。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化自信为论域来把握教学与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凸显中国关怀上不断实现着新的推进。
比如面对当代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从文明交往的高度展开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学术论证,深刻展现中国道路所内蕴的实质及其世界历史意义,努力以文明研究的新视域为世界提供来自中国的有效性方案。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事业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展开,在文化自信时代的激荡中,将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造活力。
(摘编自冯鹏志《文化自信激发中国学术自觉》)
材料二: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广州举行的“文化自信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丛书论证会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剑晖指出,当前,有必要直面现当代文学创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写作技巧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致化,但写作胸襟却趋于小气和匠气;要提升作家的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要重视理想的文化生命人格塑造,重视诗性精神、审美情趣和浪漫情怀;还要扭转“以西方之标准为标准”的被动局面。
文化自信研究要积极与世界文化接轨,不闭门造车。广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晓明表示,文化自信不是关上门的文化自信,要“走出去”,保持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实强调,建构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艺理论不相抵触,应该积极汲取西方文艺理论的有益养分。同时,构建文化自信,也有必要密切关注人类未来,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部主任王兆胜表示,文学关照全人类的情怀和命运,要考虑关涉这一维度,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有世界话语权。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也强调要有世界情怀,中国的文化自信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黄红丽《以文学阐释“文化自信"》)
材料三:
我们现在非常强调文化自信,这个文化自信,包括对改革开放的自信,包括海纳百川的自信,包括从善如流的自信,因为中华传统是一个开放的传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传统。我们早在晋唐时期就开始大量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佛教思想也在中国本土化了,出现了禅宗这样的以智慧,而不是以绝对的信仰为特色的佛教的流派。
当然,我们在近现代还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它影响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面貌的同时,中国的革命家、中国的有志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发展了、延伸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使它越来越本土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里,提到了民主、平等、自由等,这些词也是近现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逐渐吸收,逐渐使它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起来的。
(摘编自王蒙《绝对不是零和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要在坚定文化自信上不断地实现新的深化。
B.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直坚持以文化自信为论域来把握教学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C.当代中国文学只关照中国人的情怀和命运,这样的文化自信仍具有世界话语权。
D.民主、平等等词语是逐渐被吸收,最终才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起来的进口词汇。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丛书论证会举办的目的之一是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B.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致的写作技巧,长此以往,使得写作者的胸襟变得越来越小气、越来越匠气。
C.关上门的文化自信不是真的文化自信,“走出去"保持与世界文化的对话,才是真的文化自信。
D.要“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这与我们对文学关照全人类的情怀和命运这一维度的考虑相关。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佛教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作为佛教的一大流派的禅宗以智慧作为特色,其理念与信仰无关。
B.我们要积极汲取西方文艺理论的有益养分,因为建构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艺理论不抵触。
C.我们要通过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形成中国思想的广泛学术实践来强化中国自觉。
D.影响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中国面貌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家等的努力下,得到了发展和延伸。
4.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十大报告(摘要)
A.“以西方之标准为标准"不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B.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剑晖在会上的发言,是为了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C.图表中的第一条要求与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一脉相承。
D.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词,正在被广泛践行。
5.材料一、二、三都谈到“文化自信”,三者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堂什么样[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有一次,妈妈隆重地宣布,最近几天,我们要去黑海度假,去一个叫格连吉克的小镇,离新罗西斯克很近,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整个夏天。
大概,在能让我不再沉溺于对大海和南方的迷恋方面,不可能挑出比格连吉克更好的地方了。
当时,格连吉克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十分炎热的小镇,那里没有任何植物。周围数公里的所有绿色植被都被新罗西斯克残暴的大风——东北风——给毁掉了。只有在房前的小花园里,长着带刺的刺马甲子丛和开着干黄小花朵的、枯萎的金合欢。从高山那边传来热浪。
但是,格连吉克海湾却是极好的。在它清澈而温暖的水里,漂浮着有如粉红和浅蓝色花朵般的大水母。在多沙的海底,有带斑点的比目·鱼和眼睛鼓鼓的虾虎鱼。拍岸的浪头把红色的海藻、从渔网上掉下来的腐烂的鱼漂,以及被海浪磨得光溜溜的深绿色瓶子碎片统统抛到岸上。
在去过格连吉克以后,大海对我来说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与我华丽的幻想中的大海相比,它只是变得更加单纯了,因而也就更加美妙了。
在格连吉克,我结交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船夫阿纳斯塔斯。他是希腊人[注],他有一只崭新的小帆船,白色的船身,红色的龙骨,叶栅式的甲板被洗刷得发着灰白色。
阿纳斯塔斯用小帆船摆渡避暑客。他以机敏和沉着著称,妈妈有时也让我一个人和阿纳斯塔斯待在一起。
有一次,阿纳斯塔斯带着我从海湾出发,到宽阔的海面上去。我无论何时也不会忘记我体会到的那种恐惧和喜悦的感觉,当帆被风吹得鼓起来,小船倾斜得如此之低,以至于像海水立刻升起来,达到和船舷一样的高度。喧嚣的巨浪迎面扑来,透着绿光,咸咸的水雾喷洒到脸上。
我抓住绳索,我想回到岸上去,可是,阿纳斯塔斯用牙齿咬住烟斗,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
我的脚在打战。阿纳斯塔斯打了个哈欠,对我说:
“没什么!小小的淋浴,暖和的淋浴。你午饭会有好胃口的。"
他随意且自信地把小船掉转了方向。船里进水了,于是,我们加速驰向海湾,一会儿扎个猛子,一会儿跃到波浪尖上。波浪轰隆隆地从船尾底下退去了。我的心一沉,仿佛一下子停止了跳动。
突然,阿纳斯塔斯唱起歌儿来,我不再发抖,带着疑惑听这首歌:
从巴统到苏呼米——
哎哟哟——哇咦——哇咦!
从苏呼米到巴统——
哎哟哟——哇咦——哇咦!
小男孩儿跑呀,拖着箱子——
哎哟哟——哇咦——哇咦!
小男孩儿摔倒,打碎了箱子——
哎哟哟——哇咦——哇咦!
伴着这歌声,我们把帆落下来,然后,借着冲劲儿驶到码头跟前,脸色苍白的妈妈在那儿等着我们。阿纳斯塔斯用双手抱起我,放我到码头上,说:
“他已经被海水泡咸了,夫人。他已经适应大海了。”
有一次,父亲租了一辆敞篷马车,我们从格连吉克到米哈伊洛夫山口去。
一开始,满是碎石的道路沿着光秃秃的、尘土飞扬的山坡延伸。我们驶过几座跨越沟壑的桥,沟壑里没有一滴水。云彩一整天都像躺在山上、挂在山顶后面似的,每朵云彩都像是灰色的干棉絮。
我想喝水。红头发的马车夫是一个哥萨克人,他扭过脸,让我等到山口再说——到了那儿,我可以把甘甜清凉的水喝个够。但是,我不相信马车夫。山上的干燥和缺水让我有些害怕。我痛苦地看着幽暗的、清新的、带状的一片海域。海水不能喝,但是,你至少可以在凉爽的海水里洗个澡。道路越升越高。突然,一缕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就是这个山口!"马车夫说。
从山脊上,我们看到大片大片茂密的森林。它们的绿色波涛沿着山峦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在一片绿色之中,有的地方耸立着一片红色的花岗岩峭壁,而在远方,我看到闪着冰雪亮光的山顶。
“东北风到不了这个地方,”马车夫说,“这儿就是天堂!"
敞篷马车开始下山。浓浓的树荫立刻遮住我们。我们听到在难以通行的密林里有流水的潺潺声、鸟叫声和树叶的沙沙声,正午的风让它们兴奋不已。
我们越是向下,森林就越茂盛,道路也就越阴凉。清澈的小溪已经沿着路边奔跑。小溪沙刷干净多彩的石头,一股细流触到淡紫色的花朵,它们被撞弯了腰,颤抖着,但是,这股细流无法将这些花朵带离这多石的土地,和自己一道向下注入峡谷。
妈妈用一只带把的杯子从小溪里舀水,然后,让我喝个够。水是如此清凉,以至于杯子上顿时就蒙上了一层雾水。
我深吸一口气。似乎觉得,有一堆浸满芳香雨水的小树枝盖满我的身体。
一些藤蔓刮到我们头上。在道路的斜坡上,时而在这儿,时而在那儿,总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儿从石头底下探出头,它好奇地看着我们的马车和灰色的马。这几匹马昂着头,庄严地、从容地走着,就像在阅兵。
“那儿有蜥蜴!”妈妈说。
“在哪儿?"
“在那儿。你看见榛子树了吗?在左边——草丛里有块红石头。你往上看。看到黄色的花冠了吗?那是杜鹃花。再往杜鹃花右边一点儿,在那棵已经倒了的山毛榉上面,紧挨着树根。那不是吗,你看到了吗,在干土和那些特别小的蓝花中间,有一个毛茸茸的、棕红色的树根?蜥蜴就在它旁边呢。”
我看到蜥蜴了。但是,当我找到它的时候,我等于是把榛子树、红石头、杜鹃花和已经倒了的那棵山毛榉好好地看了个遍。
“原来它就是这样啊!"我想。
“这儿就是天堂!”马车夫重复道。
(有删改)
[注]希腊人,擅长航海。下文的“哥萨克"是游牧民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要记述了“我”到格连吉克小镇度假所经历的两件事:一是乘坐帆船出海,二是到米哈伊洛夫山口游玩。
B.“我"和阿纳斯塔斯出海,既有冒险的喜悦,也充满对危险的恐惧,但在他歌声的安抚、鼓励下,“我”逐渐勇敢起来。
C.小说中特别指出船夫是希腊人、马车夫是哥萨克人,都可能是通过地域的特殊性来突出他们在驾船、驾车方面的特长。
D.米哈伊洛夫山口森林茂密,雨水充沛,空气清新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与:山上环境迥异,让“我"一时不敢相信。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小男孩“我”的视角进行叙述,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童真童趣,透露出孩子对未知、新奇世界探索的乐趣。
B.作者调用多种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地描绘出米哈伊洛夫山口景色的幽美,效果突出。
C.“我的脚在打战”,阿纳斯塔斯却“打了个哈欠”,两人面对巨浪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阿纳斯塔斯面对困难时的镇定。
D.小说中“我"对蜥蜴的寻找紧紧牵引着读者的目光,“左边”“往上"右边”等方位词使读者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现之旅。
8.小说标题“天堂什么样”,结尾处马车夫又说“这儿就是天堂”。请根据文本谈谈“天堂"是什么样的。(5分)
9.帕乌斯托夫斯基被誉为“浪漫主义抒情大师”,请结合文本分析本篇小说的抒情性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闵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上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不听,乃力战。"皆曰“善”。即纵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立余善为东越王。后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选自《史记·东越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及吴破A东瓯B受C汉购D杀E吴王F丹徒G以故H皆得不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畔,通假字,通“叛”,文中还有与此类似的情况,如“谕意指"中的“指”。
B.孝惠,谥号名。古代帝王、贵族等死后所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且,将、将要之意,与下文“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中的“且”意思不同。
D.谢,致歉、谢罪之意,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谢”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附汉室之后,东越虽然内部争斗不断,但还是一直受到汉朝廷的分封和荫蔽,即便到最后,百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B.庄助反驳田蚡,既有“能帮理当要帮"的道德高度,又有“秦时弃之”的现实情况的考量,说服力强。
C.面对不配合的会稽太守,庄助只好采用杀鸡骇猴之策,迫使太守发兵,由海上解救东瓯。
D.大行王恢带着一种便宜了东越王的心态,不再举兵前进,而是派使者将情况回报天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4分)
(2)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4分)
14.汉室天子认为东越人“数反覆"。请在文中找出其具体表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渡江杜甫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虽为“渡江”,但首联先点明“不可渡”,再以“二月已风涛”点明其原因。
B.颈联描写江岸之景,写岸上的花很像素锦,水边的青草和身上的青袍混在一起。
C.诗人正茫然之际,忽然看到有人钓鱼,于是戏问他能否在大风浪中帮助自己渡江。
D.“悠悠"叠词既体现了垂钓者的从容自适,又流露出诗人对垂钓生活的向往。
16.请赏析本诗的颔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松"本是一种普遍的自然之物,但文人骚客对其情有独钟,往往在其身上寄托志趣或情怀,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冬天的雨,三日三夜不知疲倦地敲打我窗,细如丝,密如网,浓似烟。这哪儿是北国的冬季,分明是江南的三月,醉了黄柳,醺了绿堤,肥了池水,()了相思。不知这淅淅沥沥的冬雨湿了谁的眼,只见它捂严了华北的高速路,逼停了首都飞机场的航班,焦急了旅人的等待,任性地在华北大平原的怀抱里撒着欢儿,踢着脚儿。
这是一场的的确确的冬雨,一场久违了的初冬时分的豪雨。它曾经鲜活在许多年前的记忆里,钻进少女那蓬松的发辫里,不知不觉地浸入露了洞的白球鞋里。雨还拦在我们上学时用沙子铺就的大路上,湿在永远也念不完的书本里,从乍寒料峭的枝头一直沁入冬麦的根须深处。
18.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中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字词,并简述其理由。(5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一些脊椎动物的前肢,比如鸟的翅膀、蝙蝠的薄翼、鲸鱼的鳍、马的前蹄、人的上肢……这些器官外形大相径庭,功能也各不相同,但奇怪的是,①,A均是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而且排列的方式也大致相同。说得更浅显一些,以上列举的器官是同源器官,它表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其实都是由原始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所以,当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呵护和照顾史前时代的“亲人"?
地球食物链顶端的动物②。论世界的主宰,寒武纪时期的奇虾可谓所向无敌,是水中的霸主,睥睨一切,但因为不知敬畏,终究逃脱不了生命的淘汰。B在奇虾称王称霸的时代,一种叫角石的动物为了兔于不成为奇虾的盘中餐,进化出了新的甲壳,并将自己最为脆弱的肉体藏于其中,而将杀伤力最强的腕足置于壳外。多年的进化之后,曾经的角石脱胎换骨,进化为房角石,体型也扩张到九米之长。到了奥陶纪,房角石已经是海洋中的霸主,而从前的王者奇虾,③,真是彼一时,此一时。要说世界的统治者,在大地上横行霸道一亿多年的恐龙,主宰的时间之长,几近永恒,但结果怎么样呢?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亲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对于许多人常常“将老师比作蜡烛”,钟南山认为这话只对了一半。
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字有一段来历。
C.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
D.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国内的担忧情绪,给非国有经济服下了“定心丸”。
22.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筷子,不仅是我们中国人吃饭的特有用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特色。一双筷子,成双成对,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双筷子,粗中有细,那是中华民族的生活哲学;一双筷子,拿捏到位,那是中华民族的运筹帷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
1.A(B项,原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化自信为论域来把握教学与研究的主攻方向”,选项“一
直”说法有误,原文有“五年来"的限制。C项,“当代中国文学只关照中国人的情怀和命运”于
文无据,从原文“文学关照全人类的情怀和命运,要考虑关涉这一维度,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有
世界话语权"可知。D项,“逐渐被吸收,最终才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起来的进口词汇”理解有
误,从原文“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里,提到了民主、平等、自由等,这些词也是近现代以
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逐渐吸收,逐渐使它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起来的"可知)
2.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写作技巧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致化,但写作胸襟却趋于小气和匠气”
可知是错误的)
3.A(“其理念与信仰无关"理解有误,根据原文“出现了禅宗这样的以智慧,而不是以绝对的信
仰为特色的佛教的流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冈师范学院《企业经营活动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信息学院《电子商务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学院《电磁场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培训课件制作方法与实施流程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组织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形势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空间设计行业 AI应用调研报告
- 【MOOC】茶叶感官审评-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氢科学技术应用》课件-3-1 氢气的储存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 《顶岗实习答辩》课件
- 初中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医院考勤的管理制度
- 卡西欧手表5213(PRG-550)中文说明书
- 2024年度北京市安全员之B证(项目负责人)测试卷(含答案)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