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引起水肿。下列水肿与营养不良导致水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A.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组织水肿B.局部代谢旺盛导致的组织水肿C.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造成孕妇身体浮肿D.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2.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D.当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3.某男孩是色盲,但他的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色盲基因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顺序是()A.外祖母→母亲→男孩 B.外祖父→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干净B.在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C.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既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D.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加水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5.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编号①②③④⑤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含量0.4g4.0g0.5g0.5g100mL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表中各成分的重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D.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7.如下图所示将电流表两电极分别接到神经元膜外a、b两点,c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4中的物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已知当两个相同兴奋相遇时会相互抵消,假设刺激强度相同且能产生兴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刺激图中的三点,会使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的是a、c两点的刺激B.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电流表发生三次偏转C.同时刺激a、c两点,电流表会发生两次偏转D.给予c点刺激时,若降低2处Na+的浓度,则可能会导致3处的动作电位减小8.(10分)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属于基因工程,其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C.两个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两个实验的关键都是通过物质分离提纯技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它们所起的作用二、非选择题9.(10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肿瘤的免疫逃逸与免疫治疗某些时候肿瘤细胞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在体内生存和增殖,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参与向T细胞呈递抗原的过程,与T细胞的活化密不可分。MHC分子的表达在肿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使得T细胞不能被有效激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常见“手段”之一。此外,为了避免机体自身免疫,免疫系统进化出了多种预防机制,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就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之一,它能与周围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二者的结合可使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失效,它像免疫系统的“刹车”,可避免过激的免疫反应。而“狡猾”的肿瘤细胞再一次将这种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用于自身的生存,它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来治疗癌症。目前CAR-T细胞和PD-1/PD-L1免疫疗法给人类战胜癌症带来了希望。CAR-T细胞免疫疗法就是对患者体内的T细胞进行改造,再将改造后的T细胞通过静脉输回患者体内,这种改造可以理解为给T细胞装了定位导航装置——CAR,这个“装置”中带有识别肿瘤特定抗原的受体片段,并且CAR-T细胞的激活不依赖MHC分子,这对于有效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一疗法在治疗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功效,但对血管之外的实体肿瘤效果不明显。PD-1/PD-L1免疫疗法的理论基础是PD-1/PD-L1相互作用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科研人员设计并生产了能特异性结合PD-1或PD-L1的抗体,通过攻破它们当中的任意一个,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这一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发现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可以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5,而肿瘤细胞通过额外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2,在摄取甲硫氨酸(必需氨基酸)的竞争中获胜。较低的甲硫氨酸浓度直接改变了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途径,造成T细胞内某关键蛋白的表达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T细胞的存活与功能。这一免疫逃逸新机制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1)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2)从文中找出并概述肿瘤免疫逃逸的三条途径。(3)尽管免疫疗法对部分癌症的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实体瘤表面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影响____________,使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而PD-1/PD-L1免疫疗法虽可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也可能提高免疫失调疾病中___________病的发生率。(4)结合文中最后一段的信息,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10.(14分)瘦素是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在可以随意进食(吃多吃少全凭自己决定)的条件下,正常实验小鼠(+/+)的体重能保持相对稳定,而Ob/Ob突变体纯合实验小鼠(以下简称Ob/Ob小鼠)会明显增加食量,最终导致肥胖。研究小组将适量瘦素溶于缓冲液,用Ob/Ob小鼠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三组Ob/Ob小鼠进行不同处理,追踪检测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结果如上图1.实验组①对Ob/Ob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②和③的处理是分别注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Ob对应的正常基因可能控制合成__________。(2)研究人员向下丘脑弓状核被破坏的Ob/Ob小鼠注射瘦素,却并无作用,推测弓状核中可能存在__________。随后研究人员发现,将正常小鼠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的瘦素受体敲除,会造成体重增加,但导致的增重远没有弓状核被全部破坏的小鼠严重,表明瘦素还能作用于弓状核中的__________来共同调节体重。(3)科研人员将正常小鼠、Ob/Ob小鼠及瘦素含量高但瘦素受体缺失的纯合小鼠(Db/Db)之间进行“连体共生”实验(通过手术让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自然联通),具体实验如下表。实验组别连体共生对象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Ⅰ+/+Ob/Ob+/+小鼠体重上升,Ob/Ob小鼠体重下降Ⅱ+/+Db/Db?ⅢOb/ObDb/Db?①为排除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应增设一组实验,连体共生对象为__________。②实验组Ⅰ、Ⅲ预期实验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自2020年至今,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下图所示。(1)APC细胞统称为________细胞,包括多种类型。据图可知,利用____________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国累计接种疫苗29亿剂次。接种新冠疫苗可以起到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的作用,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之策。①大部分完成2剂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患病或者症状较轻,请分析原因______。②请评价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__。(3)2021年12月9日,清华大学研发团队研发的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主要成分是BRII-196和BRII-198联合抗体,特效药静脉滴注注入体内后马上生效,可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属于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______________方面的应用12.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2)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牧草补偿量_____________蝗虫取食量,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4)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了种群的_____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___________型蝗虫。(5)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具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A.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B.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C.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D.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由于水是从渗透压低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所以血浆中水分流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进而导致组织水肿,据此分析答题。【详解】A、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水分流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吸水增多,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B、局部代谢旺盛,产生较多的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C、胎儿从母体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造成孕妇血浆中蛋白蛋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由于水是从渗透压低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所以血浆中水分流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D、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吸水增多,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B。2、C【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在a处(突触前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C、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Na+内流的更少,动作电位的峰值更小,则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低于+40mV,C正确;D、②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C。3、A【解析】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并且传递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父亲或者母亲,既可以传给儿子,也可以传给女儿。【详解】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孩是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男孩的母亲,由于男孩的外祖父正常,无色盲基因,因此男孩的色盲基因最终来自外祖母,外祖母虽然表现正常,但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所以色盲基因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A正确。故选A。4、C【解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A、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应先进行冲洗,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且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A错误;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B错误;C、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正确;D、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D错误。故选C。5、D【解析】对于培养基的成分应注意: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详解】A、由表中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未添加有机碳源,故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正确;B、分析表格可知: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B正确;C、培养基中各成分的重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C正确;D、培养大肠杆菌还需要添加有机碳源,D错误。故选D。6、C【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蜣螂等。【详解】A、分解者主要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和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A错误;B、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包括一些原核微生物,也是异养型生物,B错误;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但不一定是真核生物如绿色植物,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C正确;D、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情况下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经过消费者才能联系起来,如分解者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D错误。故选C。7、B【解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3、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了2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1是突触前膜,2是突触间隙,3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详解】A、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先偏转一次,等兴奋经过突触传到b点时,电流表再反向偏转一次;在b点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偏转一次,但兴奋不能经过突触反向传到a点;在c点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向右传递时经过突触,具有突触延搁现象,又c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兴奋先传导至a点,后传递至b点,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因此分别刺激图中的三点,会使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的是a、c两点的刺激,A正确;B、同时刺激b、c两点,b点产生的兴奋先使电流表偏转一次,c点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其中向左传导的兴奋传到a点时,再使电流表偏转一次;已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c点向右传递的兴奋会与b点产生的向左传导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不能使电流表偏转,因此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电流表发生二次偏转,B错误;C、同时刺激a、c两点,a点先兴奋,指针发生一次偏转,随后与c传来的兴奋相抵,兴奋不再传递,但c点的兴奋能继续向右传导b点,指针又偏转一次,因此最终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C正确;D、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机理是兴奋时细胞膜外的钠离子内流,若降低2处膜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则可能会导致动作电位减小,D正确。故选B。8、B【解析】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没有人为基因导入,不属于基因工程,但其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长,若保温时间延长,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B正确;C、两个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都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两者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R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没有用物质分离提纯技术,而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免疫监视②.细胞因子③.记忆(T)细胞(2)降低MHC分子的表达来抑制T细胞的激活;上调PD-L1的表达使激活的T细胞降低杀伤力(或失效);与T细胞竞争甲硫氨酸,改变T细胞代谢途径,影响其存活与功能。(3)①.CAR-T细胞对实体瘤细胞的识别②.自身免疫(4)给T细胞供应充足的甲硫氨酸,使其恢复功能并发挥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肿瘤细胞表面甲硫氨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T细胞表面甲硫氨酸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使T细胞摄取甲硫氨酸的能力增强等。【解析】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可以进入人体后,大多数的可以被巨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引起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和细胞因子的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大量产生抗体。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到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小问2详解】通过文章叙述,肿瘤免疫逃逸的途径有:①降低MHC分子的表达来抑制T细胞的激活;任上调PD-L1的表达使激活的T细胞降低杀伤力(或失效);③与T细胞竞争甲硫氨酸,改变T细胞代谢途径,影响其存活与功能。【小问3详解】实体瘤表面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影响CAR-T细胞对实体瘤细胞的识别,使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PD-1/PD-L1免疫疗法可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也可能提高免疫失调疾病中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小问4详解】根据科研人员发现的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我们可通过,给T细胞供应充足的甲硫氨酸,使其恢复功能并发挥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肿瘤细胞表面甲硫氨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T细胞表面甲硫氨酸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使T细胞摄取甲硫氨酸的能力增强等。【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文章作答。10、(1)①.适量无瘦素的缓冲液②.等量含瘦素的缓冲液③.瘦素(2)①.瘦素的靶细胞②.其他细胞(3)①.+/+小鼠和+/+小鼠②.+/+小鼠体重下降,Db/Db小鼠体重基本不变③.Ob/Ob小鼠体重下降,Db/Db小鼠体重基本不变【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瘦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Ob/Ob突变体纯合实验小鼠不能合成瘦素,会明显增加食量,最终导致肥胖。瘦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发挥作用需要受体的识别。【小问1详解】瘦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图1中显示,实验组①和②小鼠的摄入量相近且较高,说明体内没有瘦素;实验组③小鼠的摄入量减少,说明体内有瘦素。由题可知,实验组①对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则实验组②注射了缓冲液,实验组③注射了瘦素。该实验中用的Ob/Ob小鼠为突变小鼠,不能合成瘦素,所以Ob对应的正常基因可能控制合成瘦素。【小问2详解】下丘脑弓状核被破坏后,给Ob/Ob小鼠注射瘦素不能发挥作用,瘦素不能被识别,说明下丘脑弓状核中存在瘦素的靶细胞。将正常小鼠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的瘦素受体敲除后,瘦素仍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说明下丘脑除了作用于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还可以作用于弓状核内其他细胞。【小问3详解】为排除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应增设一组连体共生对象为+/++/+的实验,如果手术过后,小鼠的体重不变,那么说明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不大。实验Ⅱ中,因为Db/Db小鼠体内瘦素含量高,所以手术后会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Db/Db瘦素受体缺失,瘦素含量多少对Db/Db小鼠影响不大,所以Db/Db小鼠体重不变。实验Ⅲ中,因为Db/Db小鼠体内瘦素含量高,会导致Ob/Ob(受体正常)小鼠体重下降,而Db/Db瘦素受体缺失,所以瘦素含量多少对Db/Db小鼠影响不大,所以Db/Db小鼠体重不变。【点睛】本题以瘦素为背景材料,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题图信息的提示,正确预测实验结果,根据题干信息的提示,准确答题。11、(1)①.抗原呈递②.IL-6、IFN-γ(2)①.完成疫苗接种的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造成症状之前将其清除。②.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3)免疫治疗【解析】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可以复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必须寄生于活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是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小问1详解】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据图可知,IL-6、IFN-γ细胞因子可活化吞噬细胞,使其释放活性氧、杀菌蛋白等物质损伤肺泡细胞,因此利用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抑制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从而有助于阻止后期病情的加重。【小问2详解】①由于完成疫苗接种的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造成症状之前将其清除,所以大部分完成2剂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患病或者症状较轻。②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新冠疫苗可能会引起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模拟练习答案及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招聘1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电气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案例评析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科学科口腔常见疾病治疗技巧模拟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身医学与心理健康病例分析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常见病诊疗与护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梅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鄂尔多斯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岗
- 嘉峪关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混合固态电解质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界面调控
-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各单元重点短语整理清单素材
- 保密知识培训与教育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院感及院感管理基本概念课件
- 开模分析模板 DFM Rev A
- 煤炭贸易合作协议
- 中药熏洗法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版-司马光砸缸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修复
- 有机化学饱和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