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集摘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第三单元中,小说中的人们都陷入了各自的困境,或为贫穷所困,

或为腐朽所困,或为强敌所困,或为疾病所困……他们面对困境的选择也各有不同,有人乐

观以对,有人忏悔弥补,有人守护尊严,有人变害为利……他们不屈服于命运和环境,或主

动作为,或奋起反抗。在现实生活中,屈原、陶渊明、苏轼、袁隆平、史铁生等人也都遇到

各自的困境,他们也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当我们深陷困境的时候”为题写一篇

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当我们深陷困境的时候

人生在世,当我们深陷困境的时候,就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同样面对落花,悲观者会与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心生共鸣,乐

观者却会对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心生敬意。面对困境,应该

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应该相信自己,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

后,总会获得成功的,正如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乐观的心态,

可使你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化不可能为可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只要有乐观的心

态,任何的不如意都会随着你乐观的心态而消释。

深陷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要有十足的自信。海伦・凯勒双目失明,身陷人生困境,

她流泪,自怨过,消沉过。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她拥有了十足的自信。她乐观地看待世界,

感恩上苍赐予自己的一切。她从这无一丝光亮的深渊中,伸出双手。无论道路多么险阻,小

小的臂膀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自信的鼓舞下,她写成了享誉世界的名著《假如给我

三天光明》。十足的自信,乐观的心态,使海伦•凯勒从困境中走向了成功。

深陷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要有克服磨难的勇气。当史铁生坐在轮椅上,他开始自

暴自弃,整天郁郁寡欢。他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变得脾气古怪。后来经过心

灵的一番沉静,他汲取了克服磨难的勇气,变得乐观起来。行走于地坛的史铁生,他拥有克

服磨难的勇气,是乐观、坚强的。起初,坐上轮椅,他怀念可以奔跑的日子;得了褥疮,怀

念坐轮椅的安逸后来有了尿毒症,他又怀念得褥疮的日子。他凭借着克服磨难的勇气,凭

借着乐观的心态,重新摆正自我,从歧路回归正途,走出困境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深陷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爱迪生为寻找理想的灯丝,试验

了成千种材料,最后获得了成功。在探索的过程中,爱迪生坚持不懈,乐观地看待失败,坚

信理想的材料一定会找到。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爱迪生给世界带来

了光明,使自己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然,又有多少人看见了半杯水还能欣慰地说道“真好,还有半杯”呢?写下了《夜莺》

的作家王尔德,本是贵族,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当他不幸入狱时,却完全消沉了。不

但他的身体被囚禁,桎梏的心也让他从此颓废,再无佳作问世,就像笼中的夜莺,已困于心,

衡于虑了。缺少乐观心态,将使我们的人生充满黑暗,了无生机。

因此,当你面对人生的困境时,做一个生活的智者吧,不要消沉,不要悲观,保持乐观

的心态,我们需要十足的自信,我们需要克服磨难的勇气,我们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朋友,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让我们保持乐观心态,走出阴霾,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小说人物,他们“面对困境”时有

不同的选择,让我们想到在困苦磨难的生活中,大卫•科波菲尔显示出自强不息的勇气和积

极进取的精神生死存亡的情境中圣地亚哥展现出不屈不挠的勇于抗争的硬汉精神。第二部

分提到现实生活中的古圣先贤,在“各自的困境”中做出了思想与行动上的正确选择,让我

们联想到,屈原在世俗的濯淖污泥中显示出品格的高洁,陶渊明在黑暗的政治氛围中活出了

灵魂的飘逸,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显示出人生应有的豁达豪迈。

题目要求考生从这些人面对困境所受启示,表达自己在困境时的人生思考。由此看来,面对

困境,我们可以选择乐观面对,可以选择迎接挑战,可以选择永不屈服,守护尊严,可以选

择变害为利,扭转困局……因此要不屈服于命运和环境,或勇敢面对,或积极抗争,或自信

进取,或达观正视,当身处困境时要积极应对,我们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态

和行动。用乐观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用积极果敢的行动去改变现状,脱离困境,

这样才不会被境遇所羁绊,才能活出精彩的理想人生。

行文构思时,由材料分析历史上的名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表现出的是乐观、勇敢、自信,

始终对人生葆有一种美好的期许,因此面对困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然后从三个方面分

析论证,一是困境对人的客观影响,二是人在困境中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如何应对生活的考

验。最后总结全文,当外界环境变得恶劣时,不要陷入焦虑悲观的情绪,要自信、勇敢、坚

持不懈,拥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立意:

L直面困境,永不言弃。

2.困境不能束缚你的心灵。

3.乐观面对人生,走出人生困境。

4.不屈服于困境,做命运的主人。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40岁农民工张淑宝考取12本学历证书的事受到网友关注和讨论。出生于泰安一

山村的张淑宝16岁那年拿到了泰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万元学费让一家人犯

了难,最终他选择放弃中专学业外出打工。而立之年他开始自学,白天在一线操作机械,晚

上在宿舍里看书。11年里考取了山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山东大学的新闻

学本科、中国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等12本毕业证。有的工友笑他“疯了”,有

的工友见了他笑着直摇头,更有人质疑没意义“考这些证有什么用?还不是农民工?”“这

些证书有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张淑宝说:“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张淑宝虽然早年因为家境错失了求学的机遇,但是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在11年里考取

了12本毕业证书,其中不乏高等学历证书。这样励志的人生故事,值得夸赞。在取得成绩

后,张淑宝的努力被工友嘲笑质疑,而张淑宝却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想让人们

重新定义农民工。”“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是本材料的核心。张淑宝考这些证书对改

变他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的“农民工”身份。他确实丰富了“农

民工”的内涵: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终身学习……他追求的是无用之“用”。而对现在

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张淑宝的人生经历更提醒我们一方面应该珍惜当下的学习时光,好

好读书,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功利化地看待世界,为理想去奋斗,有时

虽“无用”却亦可有大用。

写作时可首先概述张淑宝不安于现状,不汲汲于当下有用之“用”,而是坚持学习、勇于进

取的人生经历,然后由此得出我们也应追求无用之“大用”,坚持梦想,不断奋斗进取的思

想主题。对此,可从处于同一处境的人们,有的人安于现状消极“躺平”,或只追求功利之

“用。导致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而有的人则努力要活的更丰盛而走向成功的不同

结果,通过对比论证强化自己的观点。也可举一些普通但有所追求收获成功的相关的名人事

例来作为事实论据。最后,则应结合自身的成长思考,说明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

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的奋斗主题。

立意:

L为了“无用”之梦想,永远保持奋斗的姿态。

2.穷且益坚,不忘精神追求,不坠青云之志。

3.感恩坚守理想的自己,感受奋斗力量。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这句话意思是说路是走出来的,是靠大多数人一起奋斗出来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坚持道不变、

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给我们的道路指出了方向

英国散文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培根论人生》中说道:“人生如同道路,最近

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这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如何走

出这样的人生之路?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给出了三句关于路的名言,第一句鲁迅先生的话重在说明路的形成,路从何而来,即多

数人要团结一致,一起奋斗,开辟道路,这句话启发我们,人生之路要敢于去创新、去开辟

第二句习近平同志的话重在强调路的方向,既不走僵化老路,也不忘本,更不走邪路,这句

话启发我们,要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唯有如此奋斗才是有意义的;第三句培根的话指出捷

径可能是人生最坏的路,强调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人生之路,切不可投机取巧。

综上,我们可以确定,所写内容为人生之路需要开辟和创新,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努力奋斗,

切忌走所谓捷径;要避免走封闭僵化、歪门邪道之路;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为初心永续

奋斗。

题目要求回答,作为当代中学生,当走怎样的人生之路,及如何走人生之路,写作时注意写

作身份是中学生,要扣住材料回答这两个问题。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接下来从怎

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走好人生路,需选对方向,不走歪门邪道。二、走好人生路,需

矢志不渝地奋斗,切不可贪图捷径,酿成大错。三、走好人生之路,需敢于尝试,发现新机,

有开辟新道路的智慧和勇气。

立意:

1.人生新路,需团结奋斗。

2.僵化忘本不可取,牢记初心走好路。

3.歪路邪路捷径路,不如团结奋斗路。

4.道不变,志不改,人生之路奋斗不止。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生而为人,要遵从内心的召唤,也即按照自己的心意率性而活也有人说,生

而为人,要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也即要有家国情怀。是遵从内心的召唤还是承担

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茁壮成长,在多元社会,是个貌似二元对立的难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是遵从内心召唤还是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与义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的关键句:是遵从内心的召唤还是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茁壮成长。在这

个句子中,关键词遵从内心的召唤、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成长。材料对关键词

的解释已经很充分了,遵从内心的召唤指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率性而活承担国家与社会的

责任与义务,指的是要有家国情怀。除了遵从内心的召唤和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之

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关键词:成长。那么,要写的是如何处理好遵从内心的召唤与承担

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而多元地成长。既然如此,我们就不需要对遵从内心的

召唤与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进行太多的评价,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处

理”“怎么做”的角度。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应从当下实际出发,联系社会现实,立足当下

来写如何处理“是遵从内心的召唤还是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这两种人生诉求既

存在平行关系,又存在内与外的关系。最恰当的角度应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即既遵从内心的

召唤,又承担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遵从内心召唤”与“承担家国责任”并

非二元对立的难题。率性而活,可以致力于家国兴盛家国兴盛,自然能阔大个人胸襟,助

力个人率性而活。接下来从怎么办角度展开论述,一、率性而活,不是单纯的放纵自我欲望,

沉溺于物质享受的小天地,而是追求经邦治国的大智慧、大境界。二、率性而活,不是局限

于个人自由的小圈子,而是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坚守本心,成就伟业。三、率性而活,

不是一人一己只顾谋求私利,而是万千同仁同舟共济,去创造家国的繁荣兴盛。最后总结,

为家国兴盛率性而活,会使个人活得更充实,活得更自由,活得更精彩。

立意:

1.为家国兴盛率性而活。

2.听从内心召唤,勇担时代重任。

3.冲破“小我”的藩篱,成就“大我”的境界。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淮南子》中说:“刺我行者,欲与我交;管我货者,欲与我市。”意思是挑

剔我的品行的,是想与我交朋友的;质疑我的货物的,是想与我做交易的。

材料二有一次,学者童世骏从外省一个景区飞回上海,看到旁边座位上的乘客居然把

一口痰吐在了客舱的地板上,感到非常生气。但后来转念一想,我们的同胞还没来得及改掉

吐痰的习惯,就有钱坐飞机旅游了,这不恰恰从一个侧面表明国人的生活改善非常快吗?于

是,原本让自己郁闷的事情,却让自己大受鼓舞。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转换视角”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一是选自《淮南子》的话及对其的释义,“挑剔我的品行”“质疑我的货物”,这些无疑

是让自己看不惯甚至感到非常反感的事情,但作者却说这是想和自己做朋友,想和自己做交

易,这明显是看待这些言行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的结果。材料二讲述的是学者童世骏的一次经

历,面对乘客随意吐痰这样的行为,本来感到气愤的他却能因此看到国人的物质条件已大大

改善,从而让自己受到鼓舞,由气愤到备受鼓舞,这明显也是转换视角看问题的结果。

两则背景材料都是“转换视角”的典例,一古一今,都说明了转换视角的重要意义。很多时

候,人们不擅于转换视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自己所处的

社会地位、利害关系、思想认识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因为思考问题角度单一化,就只能认识

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认识的不全面,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转换视角,可以是站在对

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发现自己思考的不周到不全面。也可以是客观冷静地面对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契机。转换视角,能从坏事中看到好的一面,能让人开阔

胸襟和眼界,还能使人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现未知的新世界。转换视角,需要拥有豁达

的心胸,睿智的头脑,去发现各个角度的风景之美,寻找风景中的亮点。

在写作时,要注意写作任务中已明确写作的主题为“转换视角”,紧密围绕主题词行文,不

要偷换概念。在主体论证部分,可用并列式设置分论点,列举转换视角的好处。也可用逐层

递进的形式,围绕转换视角是什么、为什么要转换视角、如何转换视角进行论证。还可用正

反对照式进行对比论证,突出转换视角的重要性。

立意:

1.转换视角,拥有别样人生。

2.视角一转天地宽。

3.含转换视角看鲜花世界,解决问题铺坦荡大道。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围棋中有个术语叫“守拙”,意思是围棋入门后,最先追求的是行棋的坚固,防守的牢

靠。懂围棋的人常说“黑白分明矢志不渝,有板有眼固守自己”,可见“守拙”的重要性。

然而,围棋中还有一个术语叫“腾挪”,讲的是在围棋博弈中,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

何避实就虚,把眼前的困局搁置一边,在其他地方落子寻找新的破局点,不被对方牵着鼻子

走,一腾一挪之间死棋就变活了。

围棋中“守拙”与“腾挪”的智慧给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给2023年的自己

写一封信,谈谈在新的一年中对自己的期待。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守拙驶得万年船,腾挪逍遥天地间

学弈者先学守拙,步步求稳,防守牢靠,哪怕千军万马来挑战,我自临危不乱,气定神

闲。善弈者必懂腾挪,搁置困局,另辟新路,任敌人围我万千重,我能别开生面,灵活多变。

人生亦如对弈,当能守拙,小心驶得万年船;也应善长腾挪,翻出生天任逍遥。

守拙是以不变应万变。虽然人心难测,但我自守住一颗笨笨的善心以对待之,以善意召

唤善意,是友自然会来以善意抵抗恶意,是敌他又能有几何胜算?虽然世事变幻,但我自

秉持一颗笨笨的诚心对待之,以真诚感召真诚,善缘肯定结善果以真诚对抗诈伪,恶缘它

又能带来多少伤害?记得一位禅师说过,慈悲为怀,遇佛佛是佛,遇魔魔为佛。大智慧,都

是朴拙的,对智者来说,行走在人生路上,哪里需要那么多武器?左手善心,右手诚心,足

矣。

然而,守拙,并不等于机械,不等于拘泥执着、不知变通。我们要保守善心,持守诚心,

但有时也要讲究方法策略,讲究腾挪之术。讲究腾挪之术,可以存弱国。战国时期,魏国进

攻赵国,赵危在旦夕,向齐求救,孙膑领命救赵,虽然志在救弱国,但并不拘泥执着,他未

选择直奔魏赵战场,而是跳出危局,直奔魏都大梁,结果魏兵自退,腾挪之间,不费反掌之

力,收到用兵奇效。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大军围攻延安,党中央不与敌军硬碰硬,及

时从延安撤退,巧妙周旋,结果让蒋介石“占领了延安,输掉了一切"。战局变化莫测,世

事转换不止,怎能一味拘泥?

由此看来,当守拙时,应坚如磐石不动摇;当腾挪时,应韧如蒲苇绕指柔。虽然抱定宗

旨,守拙不移,但不忘曲径可以通幽、曲线可以救国;虽然随机应变,腾挪不已,但不忘万

变不离其宗、术可变通道不可易。大儒王阳明,以心学治学,以心学治世,不论对手如何攻,

我自攻心为上,可谓善于守拙;但是他守拙时,不忘防烟幕、张声势、布疑兵,左腾右挪,

一举打败朱宸濠,可谓善于腾挪。他守拙时,何曾忘记腾挪?他腾挪时,又何曾忘记守拙?

其实,守拙是守住了根,守住了根,腾挪时才不涣散腾挪是开拓了空间,开拓了空间,守

拙才能避免固陋。

守拙与腾挪,阴阳相济,柔刚互补。善守拙,能走得稳善腾挪,能走得远。守拙驶得

万年船,腾挪逍遥天地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通过两个围棋术语,阐述的不仅是弈棋之道,更是处事之道。材料在介绍“守拙”这个

词时,用了“入门后”“最先”这样的字眼,实际上是强调其基础性作用:行棋坚固,防守

牢固,有板有眼地固守自己,为进一步取得胜利消除后顾之忧,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处世

之道的角度考虑,可以理解为在强调坚守的重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梦想,守护

自己的阵地……

材料在介绍“腾挪”时,运用了“避实击虚”“把……困局搁置”“新的破局点”“死棋就变

活”这样的字眼,强调了其在围棋对弈中的化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开拓新局面的作用。

从处世之道的角度看,则可理解为在强调求变思维通过自己的智慧,改变处境,改变局面,

创造机会。

通过正则材料,“守拙”重在强调“守”,腾挪重在强调“变”。“守拙”和“腾挪”不是完全

对立的,而是可以灵活运用、相互转换、融合渗透的。大到世界、国家,小到个人,无不是

在种种的坚定守护和闪转腾挪中寻求发展、突破与提高。

题干部分要求“给2023年的自己写一封信,谈谈在新的一年中对自己的期待”。为完成这项

任务,第一,要严格注意书信的格式第二,要谈出自己的认识,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第三,

要写出对自己在新的一年中的期待,期待自己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成长,如何智慧地战胜困

难、坚守梦想或初心。

写作时,在书信的主体部分,既要辩证地分析“守拙”与“腾挪”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要把

对二者的理解与自己的人生规划相结合。主体部分可以采取“分一一总”结构,先强调,在

新的一年中,自己要做到“守拙”,守住初心,守住梦想,守住底线,以为自己的腾飞打下

坚实的基础。再强调,在新的一年中,自己要做到“腾挪”,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前提

下,灵活求变,以变求突破,发掘成绩增长点,开创学习新局面。接下来,强调二者兼顾,

不因“守拙”而排斥求变,不因“腾挪”而放弃坚守:要通过对初心、梦想、底线的坚守为

“腾挪”提供底气,要通过改变局面、突破创新来给“守拙”提供希望。

立意:

1.既要执着坚守,又要随机“应变”。

2.坚守的是梦想、信念、初心,转变的是位置、思维、做法。

3.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末明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基在《苦斋记》一文中写道:“乐与苦,相为倚伏者

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

哉!”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说:“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

才算真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复兴中学高二年级近期要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读书交流会”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苦乐均由心,推己筑荣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苦乐均由心,推己筑荣光”。

苦,乃贫贱忧患、举步维艰之境乐,乃轻松闲适、怡然自得之境。苦与乐,表面以物

质区分,但宏而观之,事在人为。苦乐均由心,我们便当推己筑荣光。

身处苦境,考验意志,耐住困苦,方筑荣光。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诚然,苦境提供了一个恶劣的外部条件,但反面观之,

又正是提供了一个“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而成乐境之际遇,筑荣光之途径。且看越王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司马迁忍辱负重惊艳史界,屠呦呦埋头古籍造福世界……他们虽身

处苦境,但都通过坚毅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人生乐境,筑造荣光。

身处乐境,考验心性,耐住浮华,方筑荣光。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乐境,或许是我们先前遍历艰难困苦方有所得,或许

意味着一个更好的起点,但经苦而乐后,若无法耐住偷闲之心,终不免再次沦为苦境。且

看晚清政府故步自封,自诩天朝上国而不思进取,走向主权沦丧之苦境,令人唏嘘反观之

今日中国通过不断努力,早已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吸取教训的我们,自信却不自傲,接

续奋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伟大的胜利,从乐境中汲取动力,廉续辉煌。由此观之,

身处乐境,考验心性,惟有看淡一切浮华不断拼搏,才能免于沦入苦境,才能筑造荣光。

苦乐由心造,事在人为,耐住考验,方筑荣光。

身处苦难,犹有可以汲取之精神力量身处快乐时,却不免于坠落之风险。因此,我们

当放平心态,身处苦中便享“颜回之乐”,尊重劳动,相信劳动,通过一次又一次具体而微

的努力,向着乐不断进发,筑就人生荣光;身处乐中便思“仲永之苦”,抵制诱惑,抗击诱

惑,在一次又一次苦与乐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