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校2024年中考语文模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上凤凰山,只见城区的高楼大厦第木带山,大街小巷的人群和车辆川流不息。
B.广大党员干部自“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迅速响应,如行石源木般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助
力我县脱贫攻坚。
C.诸葛亮文化节上,五色申网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广场上空辉映的无比绚烂。
D.《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要不要让学生每天背一首诗,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
纭,募惠二号。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睥睨振悚扶遥直上截然不同
B.丘壑消弭平心而论通宵达旦
C.取缔笨拙大庭广众寸积珠累
D.悬虚渊搏语无伦次张皇失措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湍急派谴协奏曲翘首以待好事多魔
B.梗概丰硕博览会断章取意语无伦次
C.诚肯横幅和氏壁如数家珍风餐露宿
D.侥幸斑斓元宵节洗耳恭听冠冕堂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人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工作压力往往造成项弊、焦虑等不良情绪。
B.导游提醒大家,接着是一段嶙响的山路,要格外留意脚下以免滑倒。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馋串鹰地说。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年业不谈,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阴诲倦怠俯仰生姿B.锁屑私塾不屑置辩
C.风骚祈祷富丽堂皇D.赃物云宵呼朋引伴
6.根据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个不超过20字的新闻标题,并简述理由。
汕头日报讯汕头海湾隧道是汕头市第三条过海通道,是国内首座地处8度地震烈度区的盾构隧道,以其施工难
度高闻名于世界工程界,被多名院士称为“世界级超级工程”。隧道全长约6.68公里,总投资约60亿元,隧道设计
双向六车道,车行时速是60公里。北岸出口设立交在天山南路与国道324线对接,并连通周边的金砂东、中山东、长
平等多条市政道路;南岸将与南滨南路、虎头山隧道对接,直通濠江主城区和河浦、潮阳片区。
海湾隧道的建设进展始终为南北两岸市民所关心。项目建设将通过成立院士工作室,借智院士团队,开展技术咨询,
推动技术创新,引领海底超大盾构施工技术。据媒体消息,目前汕头海湾隧道东西线盾构正在有序掘进,其中东线盾
构已掘进137环、274米。项目预计2020年4月达到通车条件。拟写标题:拟写这个标题的理由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o(陶渊明《饮酒(其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韩愈《马说》)《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
灵活有趣的句子是:,O
8.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他的手很快地一动,往前伸了出来,但因为看不见我站在哪儿,他并没有摸到我。“这是谁?这是谁?”他问着,
样子就像是竭力想用他那双看不见的眼睛来看看清楚似的,一一多么徒劳而痛苦的尝试啊!“回答我,一一再说一遍!”
他不容违抗似的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点水么,先生?刚才杯子里的让我泼掉了一半。"我说。
(选自《简爱》)
这是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跟简•爱之间的对话,是什么原因导致罗切斯特双目失明?随后简•爱做出一个什么决定?
二、阅读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申翁。
(1)诗句中“乃”的意思为O
(2)诗句中加点字“乃”与下列句中“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冲斗舰?以千数B.〃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C.尔其勿忘万父之志D.若事之不济,此4天也
10.阅读
河中石兽
纪的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
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铝,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
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干用的一项是
A.遂/反溯流逆上矣B.今齐地/方千里
C.惟/长堤一痕D.盖竹/柏影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下4号的一项是
A.闻十余岁(经历)B.皂铁铝(拖着)
C.然则天下与事(的)D.皆以美于徐公(在)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多用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叙写寺中僧人募得资金重修佛寺,在河水中寻找石兽,未能找到。
B.选文第②③段叙写讲学家和老河兵两人都认为寻找石兽的位置是一致的。
C.选文中的两个“笑”字,生动地表现讲学家和老河兵两人不同的心理和性格。
D.选文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5.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11.说明文阅读。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
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
之路吗?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
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
(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
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
气中的各种微粒。
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
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CTC时就会收
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
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
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
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
过滤层失效。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
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
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
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
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
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
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有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3.文章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旅行家
①在许永永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而不是科学家时,我们都愣住了,旅行家是什么?要干什么?
②老师问,许永永你为什么想做个旅行家?
③许永永大声说,因为杨镇的天空实在是太小了。
④那时候,我们读小学五年级。
⑤后来我们把许永永做“旅行家”,一个带着啊笑意味的外号。我们问,旅行家,什么是旅行家啊?成天去旅游
么?
⑥许永永从书包里取出一张破旧的地图,开后,指着说,我要去这儿,这儿,这……我清楚地记得,许永永指了
八九下。他把整个世界都指完了。
⑦许永永说完,我们便不说话了。那时侯,我去到最远的地方,也仅仅是几十里外的县城。
⑧初一那一年,许永永在课堂上念他的作文《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我要走遍全世界……
⑨当时我们已经知道七大洲和八大洋,所以我们笑得更加理直气壮。马晓波起哄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么?
你能走得完?你怎么去?骑着猪去吧!而后是哄堂大笑。
⑩我没有笑。课间的时候,我对许永永说,我觉得你能行。他说,我知道,我一定能行的。
W个红霞满天的黄香,他悄悄把我拉到操场上,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破旧的地图,说,我一定能成功的。你看,
这儿。
⑫(也指着亚洲板块,说我先把亚洲走完、再去其他的地方。
⑬俄说,亚洲也很大啊。
⑭L个一个来,我先把中国走完。
⑮我说,中国也很大啊。
⑯(也说,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江西省走完。
包戏说,江西也很大啊。
⑱他说,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赣州市走完。
⑲我还想再说,却突然停住了。我似乎在那一瞬间,领悟到了许永永无比澎湃的内心。我你先把杨镇走吧。
⑳许永永眼睛又亮了起来,说,是啊!我已经走遍杨镇所有的村庄了。我接下来就要走出杨镇啦!说完他又从裤兜里
掏出一张草稿纸,打开给我看。他说,这是我自己画的,杨镇的地图。以后我要把我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画成地图。
这是第一张,你是第一个看这张地图的人。我吸了口气,在那一刻,我感觉到一种光荣降临到我身上。整个初中三年,
没有同学叫许永永的名字,我们都叫他“旅行家”。但他一点都不在乎。我也叫他旅行家,不过我觉得我和他们的不
一样。这一点,许永永知道。许永永每天都在跑步。他跟我说,要做旅行家,必须要有个好身体。于是,他早上跑十
公里,下午一圈一圈直跑到天色暗下来。马晓波笑他说,看,我们的旅行家看未要跑完全世界。环游世界的梦想尚未
实现,他已经连续三年夺得学校的长跑冠军。初三,他破了市里的长跑纪录。县里高中来人了,说许永永你不用考试
了,特招。我们全班都轰动了,连一直取笑他的马晓波,看着许永永的时候眼里也流露出羡慕的光芒。许永永却摇了
摇头,幅度不大,但异常坚决。许永永说,我要开始环游世界了。所有的人都觉得许永永是个傻帽,包括我们的班主
任。初中毕业后,我上了高中、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我与许永永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我总能收到他的信件,
信封里画总有一张手绘的地图。偶尔还有几张相片,站在长城上,在黄沙大漠里的,骑马大草原上的……地图上出现
的地名离杨镇越来越远,远到我必须去查资料,才能知道许永永是在哪一个地方画出他的脚印。最近的一封信里是一
副精心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看着地图,我仿佛看到这一个个点都是许永永购黑的激情澎湃的
笑脸,它们焕发着如同太阳一般耀眼的光芒。在地图下方,许永永写了一向话:我马上就要走出中国了,匆念。
1.第②段中,我感觉到“一种光荣降临到我身上”的原因是O
2.许永永为了实现理想不断付诸努力,主要可概括为:
初中阶段:__________
毕业后:__________
3.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第④段等处多次写到同学们的“笑”,其用意是:o
5.对本文主要写作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我”对许永永的敬佩之情。
B.表达对马晓波这一类人的批评。
C.突显许永永这类人的可贵价值。
D.突显人与人之间相互欣赏的力量。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医生”来了
①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专有名词,它已经突破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
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已可以快速诊断疾病、做手术、开展健康监测等。
②跟人类医生一样,“人工智能医生”也是通过望、闻、听等手段看病。以肺部结节为例,小到1毫米的病灶,
资深阅片医生平均10分钟读1张,大型医院每天片子超过10万张,阅片医生的工作紧张而繁重。如今,一些医院开
始引入人工智能系统筛查,阅片时间降至1分半。
③“人工智能医生”不仅效率很高,在诊病方面更加精细与全面。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由
依图医疗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出肺结节病灶,还能对病灶性状进行多维度描述,包括大小、体积、密度、
CT值,结节表征可涵盖6种常见的良恶性征象一一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空洞、空泡、钙化。
④人工智能装上“眼睛”,可以阅读标准化的图像,筛查出病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考
验了这名“人工智能医生”,发现其检出率达95.78%,误报率却仅有2.63%。2018年,该院60名影像科医生通过AI
系统判读影像病例超过了15万份。
⑤人工智能还有灵敏的“耳朵”。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已于2018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
岗,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智医助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语音技术,生成并自动提取病历,医生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
指南以及对症药品。
⑥最近,“人工智能医生”还装上了“大脑”。在广州妇儿中心,人工智能系统学会“读懂”病历,然后像人类
医生一样,给出诊断。医生将患者主诉、症状、个人疾病史、检查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信息输入
病历文本,系统自动将自由病历文本转换成规范化、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再给出诊断结果。
⑦“人工智能医生”诊断准确率高吗?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该人工智能对上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准确率分别为89%和87%,对不同类型哮喘的诊断准确率在83%到97%之间。
⑧剪寸,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那时的医疗不再是“排队医疗”,而是“秒医疗”“精准医
疗”“个性医疗”。
1.文章以“'人工智能医生‘来了”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简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四寸,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的原因有哪些?
三、语言表述
1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记叙记
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
(2)生命永远游走在得失之间,花开可以是一首隽永的诗,花落不必是一首凄婉的歌。昨日(五颜六色始紫
嫣红五彩纷呈)开遍,今天云淡风轻依然,既然回首留不住岁月,凝目牵不住光阴,那只有学会珍惜。
四、写作
15.任选一题作文。
(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养眼:①养护眼睛,提升视力的方法;②看了美丽的风景容等使人说;③考古、收藏、鉴界常用的一向行话,意
思是天天用真品来眼力。
请以“养了我的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何谓捷径?
数学老师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船夫说:风向正好的风会鼓起船帆,这时的航路便是最短的。
哲人说:最慢的步伐不是蹉步(半步,跨一脚),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制,而是坚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章。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
B错误,行云流水:意思是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不合语境。
2、B
【解析】
试题分析:A.振悚一震悚、扶遥直上一扶摇直上;B.正确;C.寸积珠累一寸积铢累;D.悬虚一玄虚、渊搏一渊博。故
答案为Bo
3、D
【解析】
D项正确。ABC三项修改为:A.派遣好事多蹙;B.断章取%;C.诚恳和氏摩。
4、B
【解析】
B.有误,“嶙峋”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迭幽深,突兀高耸;或形容人体瘦削露骨。用以形容道路不妥。故选
Bo
5、C
【解析】
C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项,“诲”应为“晦”。B项,“锁”应为“琐”。D项,“宵”应为“霄”。
6、参考示例1.汕头海湾隧道预计2020年通车。理由:概括了新闻主要事件,简洁明了。参考示例2.汕头第三条
过海通道有望2020年建成。理由:概括了新闻核心事件,强调了海湾隧道对于汕头市的意义所在,能够吸引读者的阅
读兴趣。
【解析】
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
“哪发生的什么事”。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如可分析关键句“汕头海
湾隧道是汕头市第三条过海通道”“项目预计2020年4月达到通车条件”等句,即可整理出“汕头第三条过海通道有
望2020年建成”的答案。理由为概括了新闻主要事件,且强调了海湾隧道对于汕头市的意义。
7、(1)山气日夕佳欲辨已忘言(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3)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日夕、辨、尽其材、怡然、俶、逝”等字词容易写错。
8、罗切斯特冲进火场救疯妻受伤,双目失明。
简•爱向罗切斯特表明将永远都不离开他(将与他结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
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本
段文字出自小说《简•爱》,这是简•爱跟罗切斯特之间的一段对话。罗切斯特的疯妻放火烧毁了桑菲尔德庄园,罗切
斯特为了救她,烧瞎了双眼;这是简爱重返庄园见到罗切斯特时的情形,她随后向罗切斯特表明,她将永远不再离开
他。
二、阅读
9、(1)你,你的(2)C
【解析】
(1)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意思。“乃”在这里是“你的”。(2)此题考查的是虚词的含义。A:就。B:于是,就。C:你
的。D:是。故选C»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0、1.D
2.D
3.B
4.(1)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
(2)(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5.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
正确的看法。由此可见,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解析】
1.D.盖/竹柏影也。
2.D“于”意为“比”。
3.B讲学家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老河兵认为应到河的上游寻找。
4.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
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并:一起。沉焉:沉没在这
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倒掷:倾倒。坎穴:坑洞。
5.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
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
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
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点睛】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
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把,(向
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
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
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
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
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
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1、1.①“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重复利用。②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③使用紫外灯、紫
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
2.逻辑顺序。本文首先提出说明内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接着通过消灭病毒原理及口罩本身结构,进一步说
明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最后,说明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提倡除了在高危场所的使用外,普通人可
以对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的特点。
【解析】
1.考查筛选概括信息。要在全文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具体的段落,尽量引用原文词语或句子来表达。第2到6段否决了
“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方案;第7到9段否决了“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
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方案;第10到12否决了“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
呢?”方案。以上三种方案即网络流行的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科学说法”。
2.考查说明顺序。先要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再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
序。本文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科学原理,属于事理说明文。按照灭病毒方法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说明防病
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依据。
3.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作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等。画线句对比了“医用口罩”与“日常防护型口罩”的吸气阻
力,列出“343.2帕斯卡(Pa)”和“135帕斯卡(Pa)”两个数据,就是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
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
12、1.我获得了许永永的信任
2.他已走遍了杨镇所有的村庄,还画了杨镇地图;他每天练习跑步,为成为旅行家锻炼好身体。他几乎走遍
了中国各地,还精心绘制了中国地图。
3.画线部分“我”三次说“……也很大啊",反复强调了走遍各地的困难之大许永永三回答“没关系,一个一个来,
我先把……走完”,也反复突出了他要做旅行家的决心之坚定,遇到困难一个个克服,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他行进的
步伐。
4.这些“笑”都是嘲笑,写出众人一直不理解许永永的志向,认为他自不量力反衬出许永永对理想的坚守。
5.C
【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结合上文“他说,这是我自己画的,杨镇的地图。以后我要把我去
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画成地图。这是第一张,你是第一个看这张地图的人。”分析得出:我获得了许永永的信任。
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许永永眼睛又亮了起来,说,是啊!我已经走遍杨镇所有
的村庄了。我接下来就要走出杨镇啦!”“许永永每天都在跑步。他跟我说,要做旅行家,必须要有个好身体。于是,
他早上跑十公里,下午一圈圈一直跑到天色暗下来。”概括得出:初中阶段他已走遍了杨镇所有的村庄,还画了杨镇
地图;他每天练习跑步,为成为旅行家锻炼好身体。结合“最近的一封信里是一副精心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密
密麻麻的小点。看着地图,我仿佛看到这一个个点都是许永永购黑的激情澎湃的笑脸,它们焕发着如同太阳一般^眼
的光芒。”概括得出:初中毕业后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地,还精心绘制了中国地图。
3.要求学生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是“我”和许永永的对话,“我”三次说”……也很大啊",反复强调了
走遍各地的困难之大。许永永三次回答“没关系,一个一个来,我先把……走完”,也反复突出了他要做旅行家的决
心之坚定,遇到困难一个个克服,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他行进的步伐。表达了对许永永的佩服之情。
4.要求学生找出“笑”的位置,结合语境分析。如:结合“当时我们已经知道七大洲和八大洋,所以我们笑得更加理
直气壮。马晓波起哄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么?你能走得完?你怎么去?骑着猪去吧!而后是哄堂大笑。”分析:
“笑”都是嘲笑。写出了写出众人一直不理解许永永的志向,认为他自不量力。衬托出后文许永永对理想的坚守的美
好品质。
5.要求学生通读文本,把握文本主旨,文本记叙了许永永从小立志成为旅行家,并且一直为此而努力的故事,表现了
他坚守志向的美好品质。A项,不够准确;B项,文本中没有“对马晓波这一类人的批评”的意思;C项准确。突显许
永永这类人的可贵价值。D不够准确。
13、1.①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②点出本文要说明的对象。
2.“预计”是预测、估计的意思,说明“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这样的结果是推测出来的,并不
表示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智能装上“眼睛”,可以阅读标准化的图像,筛查出病
灶的功用。
4.“人工智能医生”在医疗领域可以快速诊断疾病、做手术、开展健康监测等;“人工智能医生”不仅效率很高,在
诊病方面更加精细与全面;“人工智能医生”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人工智能医生”能“读懂”病历,像医生一
样给出诊断。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内容上,有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的作用。
在表达上,运用了XX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XX事物XX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若引用古
诗文往往增添文学色彩。文章的标题“‘人工智能医生'来了”,点明本文要说明的对象一一人工智能医生;又用比
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
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剪寸,未来
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中的“预计”是预测、估计的意思,是说''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
是推想出来的,并不表示确定,“预计”一词的使用,使说明的内容更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
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华中科技大学同
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考验了这名‘人工智能医生',发现其检出率达95.78%,误报率却仅有2.63%”,列举华
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考验“人工智能医生”的事例,并运用具体的数据“95.78%”“2.63%”,运用
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医生”可以阅读标准化的图像,筛查出病灶。使说明的
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本题可依据“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已可以快速诊断疾病、做手术、开
展健康监测等”“不仅效率很高,在诊病方面更加精细与全面”“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语音技术,生成并自动提取病历,
医生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指南以及对症药品”“系统自动将自由病历文本转换成规范化、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
再给出诊断结果”“而是‘秒医疗'‘精准医疗'‘个性医疗’”等语句,赤概括“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
医生'”的原因即可。
三、语言表述
14、(1)记述(2)娓紫嫣红
【解析】
(1)记载:①把事情记录下来;②记录事情的文字。记叙:用文字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
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记述:指记载;用文字
记录。根据语境,应用“记述”。
(2)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嫡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娇艳、美丽。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
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五彩纷呈::指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呈现出来了,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根据语境和语
意,应用“娓紫嫣红”。
四、写作
15、参考例文
风景养了我的眼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那美丽的风景其实就在我身边。
深谷苍松
有一次,我与父母回爷爷家爬山游玩,在爬到半山腰时,我发现有一个好像被人用斧子劈开的一个山谷。而在山
谷的边缘处,长着一棵苍松,让我惊讶极了。山谷又长深,下面就像一个无底洞,毫无阳光,十分黑暗。山谷的四周
全是深灰色的岩石,是那么坚硬,丝毫没有生机。而就在那黑暗的边缘处,岩石的上面,竟然有一棵松树生长起来了!
那松树紧紧贴伏着悬崖峭壁,那粗壮的根为了获得水分,在岩石与岩石的缝隙里挣扎着向下延伸,并为了不落入黑暗
而紧攫住岩石,是那么遒劲而有力。它的树皮那么粗糙,有着一道道裂纹,极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它的树冠是深
绿色的,全力以赴地向上生长着。树叶像刺一样尖利,但又十分旺盛,都为了那来之不易的阳光做足了准备。我深深
地被这一幕震撼了,那苍劲的青松顽强的生命力是我眼中的风景。
负重蜗牛
清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刚结束,它那甘甜的雨水,唤醒了自然万物,也唤醒了那只小蜗牛。
小蜗牛在雨水的呼唤下爬出土地,爬上葡萄藤,背上重重的壳,向那鲜美的叶子进发。它向前爬着,可时间早已
过了清晨,火辣辣的太阳高高挂在空中,炽烤着自然万物。蜗牛爬到枝蔓上,任凭太阳光照射,都不放弃。它慢慢前
进,把触角和头向前一伸,身体随着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378-2023海冰预警报产品制作规范
- 诊所交接协议书范本
- 调车员出国劳务合同协议
- 课程录像协议书合同
- 购牛合同协议书模板
- 贷款买车购车合同协议
- 购买车辆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大学化学试题理解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黑吉辽金太阳高三开学考(HJL)-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金融市场职业经理人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光伏发电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细则
- 人工智能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科技大学
- 呼吸康复指南解读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记、论、说等文言文二知识点汇编(附录24一模文言文二高频分析题汇编)
- 【MOOC】英语畅谈中国-湖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村镇集市改造项目方案
- 英语四级模拟试题(附答案)
- SHT-3503-J306机器单试记录(机泵、完整填写版)
- 干部履历表填写范本(中共中央组织部1999年)
- 水库溢洪道毕业设计
-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