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议论文阅读
04辨别论证方法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
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九上《敬业与乐业》)
3.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论述,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方法。
1.审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是针对全文还是某一段或几段,是问哪一种论证方法还是哪些
论证方法,或有没有具体到某个论证方法。
2.判断论证方法,分析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2)道理(引用)论证:通过引用……的内容,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3)对比论证:将……和……进行比较,更加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的观点,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三、答题举例。
1.《怀疑与学问》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中国三皇五帝、“腐草为萤”的事例,
证明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依据,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使用了对比论证的
方法,将人才经受磨炼的益处和国家治理方法的失误作比较,突出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中心论点。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
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
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
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
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日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
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
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
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
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
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
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
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
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
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畅,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
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
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
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
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经典蕴含的深
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
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2分)
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B.引出中心论点。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D.激发阅读兴
趣。
3.文章第③自然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
简要回答。(2分)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
的价值。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
思想者
路来森
①思想,有大有小。你也许做不成思想家,但你,不妨做一位思想者。
②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一个人,可能很渺小,但只要学会了思想,那
就是一棵摇曳的芦苇,一棵摇曳的芦苇,就是一道风景。
③思想者,喜欢阅读,有目的的,无目的的。
④有目的的阅读,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对,他是为了形成某一种思想,而阅读的。可以为
之焚膏继移,恒兀兀以穷年。纵是正果难修,也会矢志不渝。但可以放心,阅读的过程中,总
会擦出一些火花的,那些火花,也许就是思想的碎屑,值得一一捡拾。无目的阅读,看似博杂、
凌乱,实则是广收博取,他是在“无”中求“有”,在“博”中取“约”,日积月累,自会形成
学问的高山,于是,某种思想,也许就在其中自然生成矣。
⑤思想者,无闲暇,闲暇的时间,都在阅读。他以阅读消闲,以阅读为乐,他永远行走在
阅读的路上。
⑥思想者,喜欢安静。
⑦在他的心中,一动不如一静。他远离热闹,远离尘俗,远离浮躁和喧嚣。呼朋引伴,不
是他的喜好;觥筹交错,他避之唯恐不及。面对歌舞欢腾,他宁愿选择悄然离去。纵是游山玩
水,他也喜欢打一个背包,独自前行。他在山水中漫游,在漫游中思考,自然和思想在他的头
脑中融合、发酵,或许,就此会点燃某一种思想的火花。
⑧泡一杯茶,燃一支烟,在茶香氤氤中,在青烟缭绕中,他独享一份安静。他知道,安静
是思想的温床,在安静中,思想会孕育,会孵化,会生成。
⑨哪怕,思想只是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也是一份无限的幸福。
⑩思想者,安于孤独。
⑪因为选择了远离,因为喜欢安静,所以孤独。孤独,对于思想者来说,不是寂寞,更不
是无聊,而是特立独行的一种超拔,而是一份难得的享受。因为思想者明白:孤独,其实就是
思想的催化剂,某一种思想,会在孤独中,因催化而开花,而结果。
⑫而思想者,也会在孤独中,独自芬芳。''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思想者,就是一
棵幽谷芝兰。
⑬思想者,心中有“气”,体中有“骨
⑭“气”,是一种浩然之气;“骨”,是一身铮铮铁骨。因为有思想,所以,他独立,他狷
介,他耿直,他朗然,他面如春风,神如雨露,润泽了自己,也滋润了别人。
⑮T交友,他是净友,是良友,是直友,他是可以为朋友遮风挡雨的一棵大树。于社会,
他有着独立的思考和认知,他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随波逐流,乃至于同流合污。更多的时候,
他是以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思考,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他是一盏灯,以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别人
前行的路;他是一团火,以自己燃烧的热情,温暖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
⑯思想者多了,社会就会安静,就会酝酿而形成一种“温良恭俭让”的融穆状态,就会造
就一种更大更强的社会高度。⑰所以说,做个思想者,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也是对社会的
一份贡献。真可谓善莫大焉。
(刊载于
2022.3.21)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论题,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围绕“做一位安于孤独的思想者”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述,论据充足,思路完整。
C.小鹿喜欢阅读、喜欢安静,遇事有清晰的认知和思考,小唯评价小鹿是一个思想者。
D.本文从多角度论证了思想者所具有的气质、特点及思想者对个人、社会的重要作用。
★7.第②段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择一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8.第⑪段作者说:“孤独,其实就是思想的催化剂,某一种思想,会在孤独中,因催化而开花,
而结果”,请结合文章内容及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9.这篇文章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4分)
10.班级组织了“从读中反思”的主题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结合本文内容完
成下列任务。(5分)
他是一盏灯,以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别人前行的路;他是一团火,以自己燃烧的热情,温
暖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
任务一[理解](1)[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任务二【反思】(2)结合本文并联系自身经验,谈一谈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做一个思想者。(3
分)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耕耘好自己的“心灵花园”
张晓东
①人生的苦痛多源于对心灵的''捆绑",给内心附加上了许多欲望和浮躁。自己若不能为
心灵“松绑”,别人也无法让你走出困境。人性有一个弱点,就是总期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东
西,倘若愿望无法实现,便会因此而心生烦恼。这些附加给心灵的欲望和浮躁,好比给心灵加
上了一道“紧箍咒”,并把咒符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
②其实,自己才是自己心灵的“主人”。我们的心灵就像一片土地,如果播种下杂草,就
会杂念丛生,给我们带来浮躁和痛苦;如果播种下花朵,就会让心灵开满鲜花,给我们带来快
乐。每个人都应在自己内心耕耘一片“心灵花园”,让自己的生命能够诗意地栖居、美丽地安
放。
③这一片“心灵花园”,首先应是充满阳光的。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心灵花园”
才能散发芬芳。心灵充满阳光,就能驱散心中的''雾霾",清除那些阴暗角落里的“霉菌”和
“灰尘”。拥有充满阳光的“心灵花园”是美好人生的基础,也是开启智慧人生的心灵钥匙。
充满阳光的“心灵花园”不但能够纯洁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
折的动力源泉,能够让我们获得超越自我、不懈进取的力量。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
挫折、失意和失败,一座充满阳光的“心灵花园”,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失败和挫折的阴影。只
要心灵充满阳光,心灵之花就能迎来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心灵花园"就会五彩缤纷、芳香
四溢。
④要想拥有一座芳香的“心灵花园”,需要不断加强修养,培养定力,用人生智慧驱散生
活中那些空虚困乏、人性中那些嫉妒仇视,不断提高人生境界,开阔人生格局。南非前总统曼
德拉曾多次入狱,在总统就任典礼上,他特意邀请了曾经看守过他的三名狱警来参加,并向他
们表达敬意。然而这三名狱警并不曾友好地对待他,甚至还虐待过他。在大家不解的目光中,
曼德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
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诚如是,心胸开阔了、境界提高了,“心灵
花园”才能缤纷绚烂、一片芬芳,生命的花朵才能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⑤对生命的顿悟,是在澄澈心灵之下所实现的通透豁达。浮躁与肤浅的心灵,又怎能耕耘
出宁静的“心灵花园”?我们要通过辛勤的心灵耕耘来创造满园春色,使心灵不断得到洗礼、
充实,活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刊载于
2022.4.19)
11.根据文章第②一④段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5分)
重要性
(2_________-——]
有何作用(②_________中心论点
[耕耘"心灵花B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钢材期货锁价采购绿色节能合同
- 汽车广告创意设计及营销合同
- 宠物粪便处理责任保证协议(住宅小区)
- 游戏虚拟货币发行与内容版权保护协议
- 高空作业安全盘扣式脚手架租赁一体化服务合同
- 夫妻间电子设备使用规范及忠诚度保障协议书
- Web前端开发课件 项目一 HTML文档结构
- DB42-T 2005.2-2023 就业创业服务 第2部分:创业担保贷款网办服务规范
- 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
- 全屋整装培训
- 《风电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常见病用药指导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保密法律法规
-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
- 苹果酒的家庭做法-苹果酒的效果和作用
- 《离散数学》试题带答案
- 高桩码头毕业设计浙江省苍南巴艚中心渔港工程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