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测试)(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_第1页
光现象(测试)(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_第2页
光现象(测试)(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_第3页
光现象(测试)(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_第4页
光现象(测试)(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光现象(测试)(原卷版)

(时间6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

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0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平面镜

MN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A.80°B.60°C.40°D.0°

3.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以入射角a入射到镜面M上,经平面镜M和N两次反射

后反射光线BQ与PA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0点且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BB

<a),假设镜面足够大,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是河对岸墙壁上的钟在水面的像,则实际时间应该为()。

A.11:55B.12:05C.5:25D.6:35

5.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o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支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

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

7.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

该激光应射向()0

A

---fi----—

A.B点B.B点上方

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

8.如图光路图中,表示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B.

C.

9.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O

A.入射角为45°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10.如图是光在不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路图,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11.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12.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小题)

13.物体叫做光源。①灯笼鱼、②宝石、③太阳、④霓虹灯、⑤眼睛等物体中,是光

源。(填序号)

1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现

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

币的(选填“虚”或“实”)像。

15.2010年1月15日,我国迎来了大范围的日环食天象。这是本世纪我国首次出现日环食,也是未来

千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环食天象。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空中,这是光沿形成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时,(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位于中间位置。

1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

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否则按另一种方式计时,会导致运动员成绩(选填“偏好”或“偏差”)。

17.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

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

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的性质。

1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页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

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一。

19.如图所示,有两块平面镜,其夹角为9,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

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20.仔细观察,收集整理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提问:

(1)平时我们常见到的“黑板反光”现象可用图(填“甲”或“乙”)解释。

(2)乙图是—反射,每条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

定律。

四、解答题(共28分)

21.(6分)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

(1)杨美同学说:“只要是亮的物体都是光源”;胡伟同学说:“天上的星星都是光源”;王萍同学

说:“动物都不是光源”;王琴同学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如果你是你是老师,你会给他们做出什么样

的解释?试列举几个常见的光源。

(2)另外3班的物理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完成实验,请你帮忙完成:

第一组: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对光沿直线传播有两例未完成,请补充:

例如:①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来开挖直道;②③

第二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孔成△,问它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选填“有”或“无”),

在小孔成像中,小孔成像的特点是:,证明了光的现象。

22.(4分)如图为一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

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

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喇叭

(1)该原理说明:

①红外线(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红外线—(能/不能)穿透人体。

(2)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

请简述:。

23.(5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

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

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0沿逆时针方向

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

明了:;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

24.(3分)小芹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o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平板玻璃的前面,

再拿一支外形与A相同的蜡烛B放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透过平板玻璃观察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

烛A的像,此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平板玻璃

25.(3分)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范围

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6.(4分)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

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7.(3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经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反射的

光路。

专题05光现象(测试)(解析版)

(时间6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

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

的像,如图所示,则()。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答案】D。

【解析】(1)由题意可知,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且像与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等大;故ABC错误;

(2)车辆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

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如下图所示),故D正

确;

故选:Do

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点沿顺时针方向转

过20°,平面镜MN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A.80°B.60°C.40°D.0°

【答案】B。

【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60°,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

当入射光线绕0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时,可知,入射角减小20°,变为30°-20°

=1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10°,此时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OA的夹角为20°,如下图所

示(为区别原来的光线,转动后的光线用虚线),此时反射光线转过了20。。

当平面镜MN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时,此时可知,入射角减小20°,所以反射角也减

小20。,则反射光线又转过40°,共转了60。。故选:Bo

3.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以入射角a入射到镜面M上,经平面镜M

和N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BQ与PA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0点且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

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B(B<a),假设镜面足够大,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距

离将()

A.增大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如下图所示,设光线PA是由点光源P发出的一条光线,则点光源P在两个相

互垂直的平面镜中共成三个像P、Pz、P3(如图所示),不难证明,P[、Pz、P3和P为四个顶

点共同构成了一个长方形,而两平面镜的交点。正是此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由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可知,光线B0可以看成是像P3发出的光线(即PsBO三点共线)

当平面镜转过一个角度B后,由于入射光线PA的位置不变,可认为点光源P点位置不

变,两平面镜交点0的位置不变,则像P3的位置也就不变(P、0、P3三点共线,且P0=P3。),

而此时经0N反射的光线肯定与PA平行(一束平行光经过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先后反射后

还是平行光,并与入射时平行),此光线又经过P3,所以此光线就与BQ重合了。故选:Co

4.如图所示是河对岸墙壁上的钟在水面的像,则实际时间应该为(

A.11:55B.12:05D.6:35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由于是通过河面看对岸的钟表,根据

像的图示可判断出原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实际时间为6:35;

故选:Do

5.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

角将()。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Co

【解析】过入射点0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有侧斜向上作出反射光线0D,

并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0E,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随着水面的升高,当水面升高到B位置,反射光线为0F,折射光线为06,如图所示:

因0F〃0D,06〃0E,所以/D0E=NF0Q,即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不变。

故选:C»

6.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支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

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

以下哪种情况()。

【解析】本题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水杯起到放大作用,看到水中的吸管的像比实际吸管变粗;

二是由于光的折射会出现错位现象,刚进入水中的吸管错位,A点的像应在B点,如图:

水杯底部的吸管,C点的像在D点,如图:

所以从侧面看到斜插入玻璃杯水中吸管的像如图:

故选:Do

7.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

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

A.B点B.B点上方

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

【答案】Ao

【解析】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

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

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

故选:Ao

8.如图光路图中,表示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CD,

【解析】A、白光被分解成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原理,所以

不符合题意。

B、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不符合题意。

C、人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人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

选:CD„

9.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A.入射角为45°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答案】ACo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直

角,则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为90度,即反射角与入射角均为45度,则入射光线与反射面

(介质表面)的夹角,即入射角就等于90-45=45度。如图所示:

故选:ACo

10.如图是光在不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路图,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答案】ABDo

【解析】由图可知,C是粗糙的表面,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而ABD是光滑的,所以发

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Do

11.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答案】BCo

【解析】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

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A错误。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正确。

C、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C正确。

D、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在镜子前面只能看到物体的像,不能透过镜子看后面的物

体,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BCo

12.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答案】ABDo

【解析】如图所示: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因此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

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而且是镜面反射,

而不是漫反射。所以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

A

故选:ABDo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小题)

13.物体叫做光源。①灯笼鱼、②宝石、③太阳、④霓虹灯、⑤眼睛等物体

中,是光源。(填序号)

【答案】本身能发光的;①③④。

【解析】光源是指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灯笼鱼、太阳、日光灯、霓虹灯、蜡烛的火焰是

光源,月亮、钻石、眼睛等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故答案为:本身能发光的;①③④。

1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

的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直线传播;折射;虚。

【解析】(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

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

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

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

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虚。

15.2010年1月15日,我国迎来了大范围的日环食天象。这是本世纪我国首次出现日

环食,也是未来千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环食天象。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空中,

这是光沿形成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选填“太阳”、“地球”或“月

球”)位于中间位置。

【答案】直线传播;月球。

【解析】发生日食时,是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地球上的人进入月球的影子区

域,看不见太阳形成的,其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故答案是:直线传播;月球。

1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

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否则按另一种方式计时,会导致运动员成绩

(选填“偏好”或“偏差”)。

【答案】看到发令枪冒烟;偏好。

【解析】因为声音传播速度比光传播速度慢,故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若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小,导致运动员成绩偏好。

故答案为:看到发令枪冒烟;偏好。

17.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

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

(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度,使观

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的性

质。

【答案】45;90;直线传播。

【解析】从甲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象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乙图中看出

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甲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

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

镜后面。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故答案为:45;90;直线传播。

1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页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30。角,如

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o

【答案】60°;40°o

【解析】如图,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0°。

因为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所以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80°-30。

=50°,

因此折射角为90°-50°=40°。

故答案为:60°;40°o

19.如图所示,有两块平面镜,其夹角为9,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

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答案】90°o

【解析】两次反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定律N1=N2,N3=N4,反射与入射平

行,所以有/1+/2+/3+/4=180°,因此/2+/3=90°,所以NEGF=90°,ZF0E=90°。

故答案为:90。。

20.仔细观察,收集整理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提问:

(1)平时我们常见到的“黑板反光”现象可用图(填“甲”或“乙”)解释。

(2)乙图是—反射,每条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填“遵循”或“不遵

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1)甲;(2)漫;遵循。。

【解析】(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比较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

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因此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

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如图甲所示;

(2)乙图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

中每条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1)甲;(2)漫;遵循。

四、解答题(共28分)

21.(6分)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

(1)杨美同学说:“只要是亮的物体都是光源”;胡伟同学说:“天上的星星都是光

源”;王萍同学说:“动物都不是光源”;王琴同学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如果你是你

是老师,你会给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解释?试列举几个常见的光源。

(2)另外3班的物理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完成实验,请你帮

忙完成:

第一组: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对光沿直线传播有两例未完成,请补充:

例如:①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来开挖直道;②③

第二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孔成^,问它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选

填“有”或“无”),在小孔成像中,小孔成像的特点是:,证明了光的现

象。

【答案】(1)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萤火虫、恒星等。(2)射

击瞄准时“三点一线”;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无;倒立的实像;直线传播。

【解析】(1)王琴同学说得对,只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月亮尽管是亮的,

但它是反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恒星能够自身发光发热,是光源,卫星和行星不是光源。

动物界中,萤火虫、水母等都能够自身发光,也是光源。

(2)①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有:针孔照相机;射击瞄准时“三

点一线”;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排队时,看见身前的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同学,队就

排直了。

②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物的形状相同,由物的形状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小

孔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小孔后照到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汇

聚而成的,因此是实像,而且是倒立的。

故答案为:(1)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萤火虫、恒星等。(2)

射击瞄准时“三点一线”;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无;倒立的实像;直线传播。

22.(4分)如图为一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

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

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喇叭

(1)该原理说明:

①红外线(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红外线―(能/不能)穿透人体。

(2)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

请简述:。

【答案】①是;②不能。(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

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所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也可

用红外夜视仪观察(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原理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1)由“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可知红外线不会拐弯,是沿

直线传播的,由“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可知如果能穿透人体,红外接收器

就接收到红外线了,所以说红外线不能穿透人体;

故答案为:①是;②不能。(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所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也

可用红外夜视仪观察(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原理合理即可得分)。

23.(5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

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0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

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

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