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钠及其化合物——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题训练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1.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水大B.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C.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D.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瓶2.一种利用有机胺(TBA)参与联合生产碳酸氢钠和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氨气B.胺再生过程的反应为C.整个工艺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氯化过程每生成,总反应中消耗3.1943年,我国科学家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启发下,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难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氨气B制取C除去中混有的少量D制取A.A B.B C.C D.D4.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1、气体2分别为、B.溶液2中,含碳微粒主要是C.循环利用溶液3提高了的利用率D.侯氏制碱法总反应为5.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B.反应生成1个分子时,Na失去2个电子C.溶液的导电性增强D.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6.下列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均正确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判断A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I错,II对,有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焰色为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的溶液I对,II对,有C向与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I对,II对,无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与KI溶液反应生成I对,II对,有A.A B.B C.C D.D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分和的水溶液B.固体硫酸钠不导电,因为固体硫酸钠不含阴阳离子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水作还原剂D.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温下可以与Na、Cu等金属发生化合反应8.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表明的热稳定性强于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能和反应,说明是碱性氧化物9.工业上以侯氏制碱法为基础生产焦亚硫酸钠(,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受潮易分解,露置空气中易氧化成硫酸钠)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B.反应Ⅰ所得Y溶液在升高温度后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利于析出氯化铵晶体C.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D.焦亚硫酸钠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剂可减少产品损失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做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B.装置②可用于证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乙试管中装碳酸氢钠C.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可在装置③中进行D.装置④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的部分装置,应该从a口通入11.“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纯碱工业的发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碳酸钠的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搅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300℃加热”需用到的仪器除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三脚架外,还有_______。(3)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检验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5)为测定某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杂质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连接好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取一定量样品装入广口瓶中③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④关闭止水夹,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称量干燥管A质量⑤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⑥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次称量干燥管A质量X溶液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没有仪器B,将会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若样品质量为10.5g,装置中干燥管A增重4.4g,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12.A、B、C、D、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这些化合物均由前20号元素组成;A为离子化合物,由或离子构成,阴阳离子数目为1:1;常温下C、Y均为气态双原子分子。(1)若A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焰色试验显砖红色,则A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实验室少量单质X保存在________中。(2)若A中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由反应Ⅰ制备A时可能会混有单质X,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检测A中是否混有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测定气体体积时需要在反应停止后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①向下移动漏斗,使漏斗中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相平②视线与量气管中的凹液面相平进行读数③冷却气体至室温若用电子天平称取0.40g固体产物进行实验,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1120mL(填“>”、“=”或“<”)时,产物中混有X。13.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产品;②纯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a.将氧化成,增强酸性b.将还原为c.稀释以防止爆炸(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吸收塔中为防止被还原成,需加的试剂可以选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 b. c.(4)从滤液中得到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VmL。(已知:)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②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14.金属单质钠可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进行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___(选填“黄色”或“紫红色”)。(2)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时,可被称为___________(选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3)在反应中,作___________(选填“氧化剂”或“还原剂”)。(4)钠元素的金属性较强,因此与反应生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强碱”或“弱碱”)。(5)下图为受热分解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应改正之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A.a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b导管应插入液面下(6)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7)可以利用___________(选填“加热”或“过滤”)的方法来鉴别和。15.钠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科研中应用广泛。(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等物质。①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迅速分解产生和Na,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②的作用是冷却剂,吸收分解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写出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碳酸钠可用于海水提溴,涉及的反应如下:,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3)若要配制250mL0.5的NaOH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gNaOH晶体。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a.称量速度比较慢b.未冷却至室温,便转移溶液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4)作为供氧剂,常用于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其电子式为_______。120℃条件下,8g由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过量完全反应,且固体增重3.2g。据此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A错误;金属钠的性质活泼,常温下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B正确;金属钠的性质活泼,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错误;金属钠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应放回原瓶,D错误。2.答案:D解析:A.侯德榜制碱法是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化的食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气体,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由图可知,过程I中的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A正确;B.TBA的再生过程为:,B正确;C.流程分析可知,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该工艺原子利用率100%,C正确;D.TBA再生过程和“氯化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即为,,每生成1mol,总反应中消耗0.5mol,D错误;故答案选D。3.答案:D解析:浓氨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氨气,反应放热有利于氨气逸出,A项不符合题意;碳酸钙与浓盐酸反应可制,B项不符合题意;可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而不溶,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C项不符合题意;氨气极易溶于水,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溶解度不大,为了增大碳酸氢钠产量,通时导管应该插入液面以下,D项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气体1、气体2分别为二氧化碳、氨气,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溶液2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铵、氯化铵,则含碳微粒主要是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含有氯化钠的溶液3循环使用可以提高氯化钠的利用率,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侯氏制碱法总反应为二氧化碳在30℃条件下与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A.根据信息钠沉入液氨中可知,钠的密度比液氨大,A正确;B.钠失去电子,+1价氢得到电子,则反应生成1个分子时,Na失去2个电子,B正确;C.液氨中没有能导电的离子,而钠投入液氨中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能导电,说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C正确;D.反应中钠失去电子,只能是氢元素得到电子,所以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D错误;故选D。6.答案:D解析:A.氯气没有漂白性,判断错误,A错误;B.该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C.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两者有因果关系,C错误;D.与KI溶液反应生成,因此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正确;故选D。7.答案:A解析:A.澄清石灰水和溶液、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不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的水溶液,A正确;B.固体硫酸钠不导电,因为固体硫酸钠不含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错误;D.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但是在加热的时候才可以与Na、Cu等金属发生化合反应,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表明的热稳定性强于,B正确;C.反应⑤、⑥中均有氧气生成,因此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C正确;D.能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说明是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D。9.答案:B解析:A.由流程可知反应Ⅰ中消耗二氧化碳,反应Ⅱ、Ⅲ中均有二氧化碳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反应Ⅰ,实现循环利用,A正确;B.Y溶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铵,氯化铵溶解度在低温时较小,应该降低温度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利于析出氯化铵晶体,B错误;C.反应Ⅲ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反应为,C正确;D.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受潮易分解,故用无水乙醇洗剂可减少产品的溶解、分解损失,D正确;故选B。10.答案:B解析:A.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应该在石棉网、坩埚等仪器中进行,不能在玻璃表面皿中,且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A错误;B.由于图中甲试管的温度比乙试管的高,故装置②可用于证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乙试管中装碳酸氢钠,B正确;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中缺少加热仪器,C错误;D.由于极易溶于水,通入时需要防止倒吸,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通入时不用防止倒吸,故装置④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的部分装置,应该从b口通入,从a口通入,D错误;故选B。11.答案:(1);复分解反应(2)坩埚(3)通入足量;(4)焰色试验(5)NaOH溶液;;偏小;没有B将会使A增重偏大,A的作用为吸收生成的,相同质量时碳酸氢钠生成较多,即A增重越多越多,则越少;96.4%解析:(1)加热搅拌过程中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加热灼烧碳酸氢钠使之分解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三脚架、坩埚;(3)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以往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检验碳酸钠中的钠离子用焰色试验检验。12.答案:(1);煤油(2);;;;③①②;<解析:(1)若A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焰色试验显砖红色,A为,电子式为:,实验室少量单质Ca保存在煤油中;(2)若A中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为LiH,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H元素核电荷数小,半径更大,则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检测LiH中是否混有L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故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故选③①②。13.答案:(1)c(2)(3)a(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①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②解析:氯酸钠、二氧化硫、硫酸在发生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二氧化氯,用空气对二氧化氯稀释以防止爆炸,吸收塔中用160g/L的、过氧化氢将其还原为,然后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操作得到产品。(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应是稀释以防止爆炸,故选c;(2)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所以一定有,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反应方程式为;(3)还原性要适中:还原性太强,会将还原为更低价态产物,影响生产,方便后续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不能干扰后续生产,溶于水相当于、、还原性较强,生成物与分离比较困难,故选a;(4)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可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是酸性溶液中能被完全还原成,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能与反应:,溶液颜色蓝色变化为无色分析判断反应终点,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沧江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5部门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培优A卷)
- 2025年新工人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研优卷
- 2024-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优】
- 2025年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有一套)
- 2025公司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突破训练】
- 2025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
- 2025年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b卷
- 工业分析 第三版 课件全套 盛晓东 第1-6章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 安全分析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 2025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一套
- 物业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及目标
- PENTACAM的原理和应用手册-【眼科特殊检查】
- 2024电力人工智能样本存储技术要求
- 县中医院妇科重点专科建设汇报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音乐《深情》课件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 产品系统设计课件-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档案移交目录表
- 幼儿园故事课件:《小马过河》
- 电脑耗材实施方案、供货方案、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