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贵港市西江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2025届广西贵港市西江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2025届广西贵港市西江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2025届广西贵港市西江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2025届广西贵港市西江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贵港西江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找到了各种人类基因,积累了大量基因组数据,还积累了由基因组转录出来

的各种RNA(核糖核酸)数据,以及由mRNA翻译产生的各种蛋白质数据。RNA的集合称为转录组,蛋

白质的集合称为蛋白质组,机体所有代谢产物组成代谢组,此外还有表观遗传组等。通过大数据研究这些

“组”及其相互关系的工作即称“组学大数据”研究,组学大数据的介入成为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典型特

征。

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就能够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

育、正常生理活动的本质和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健康人和病人组学大数据的比较找到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

的病因。我们已经知道,有6000种以上的人类疾患是由各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有人估计与癌症相关的原

癌基因约有上千个。

精准医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例如“基因治疗”,就是将正常外源基因通过基

因转移技术插入病人的适当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得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变异或基因表达异

常引起的疾病。目前,基因治疗的对象已经由单基因遗传病逐步拓展到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

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再如,“靶向药物”。当我们知道哪些基因序列变化会导

致疾病,就可以通过测量局部基因序列来鉴定导致疾病的基因。比如,特定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癌症,这些

突变了的基因就是肿瘤治疗的目标,也就是"靶向”,针对这些靶向设计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靶向药物

的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精确的。比如,赫赛汀就是以特定基因为靶向设计的乳腺癌治疗药物。

精准医学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把医疗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指的是重视对疾病的早诊早治

和预警预测,重心下移指的是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和基层,加强健康管理,这样就比医生一个一个诊治

病人高效得多。在医疗健康领域,应通过大数据进行人群队列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疾病诊治

和健康管理措施,提高整个人群健康水平和医疗效能。实现精准是目标,但我们现在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

距离,存在多方面巨大挑战。比如人类基因组解译的挑战。人类基因组上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只占一小部

分,不超过整个基因组的3%,其余97%左右的DNA序列统称为非编码D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占

人类基因组97%的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且与人类疾病直接相关。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非

编码序列以及相关的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功能只有很少的了解。

(摘编自陈润生《从基因组大数据到精准医学》)

材料二:

中医药是在长期医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医学形式,从整体上来看,中医药学比较强调

整体的证候,在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上还是有所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医药学的发

展水平。而精准医学不仅结合了中药学、生命科学的医学内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可以弥补中

医药的不足。因此,中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发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以

“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为切入发展的治疗点,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

中医习惯将辨证治疗视为治疗的出发基点,以证候的变化和相应的改善作为治疗成功的有效依据。然

而,中医多以非特异性的主观证候群为其开展治疗工作的基础,相应的治疗评价也是根据主观证候群体的

变化和改善做出的相关判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非特异性的主观证候群由于其生物基础不明确,相应的

反应灵敏度也欠缺,很难获得公认。针对此类问题,医学人员可以将精准医学和中医学进行相应的结合,

进一步强化中医精准诊断的力度,可以依据人体尿液、血液等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反映患者整体的健康水

平。

中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同病异证以及同病异治的诊疗理论和相应的治疗模式。而现代化的精

准医学往往会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举个例子来说,西医诊断为慢性心衰的病人,

中医可以进一步地划为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种证型。通过将不同症型的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尿液代谢组学的

研究,可以得出尿液代谢组成分的差异,进一步得出疾病与证型高度的代谢组指标。通过对病患进行尿液

代谢组学的研究,很有可能会找到一组指标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进一步发展中医同病异证的代谢组

学,可以有效弥补中医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学方面的先天不足。

(摘编自黄进京《精准医学和中医药创新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积累的大数据,我们就能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

的本质和基础,找到各种疾病的病因。

B.对人类基因和相关医学大数据的研究,促成了精准医学的诞生,带来精准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

等医学新手段新方法。

C.中医将西医判定的慢性心衰进一步划分为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种证型,并且进行同病异治,说明传统

的中医诊断更科学。

D.只有依据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中医大夫才能发挥中医以非特异性的主观症候群为治疗工

作基础的特长,有效开展诊疗工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医学可以通过基因诊断找出病变基因,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治疗,相对于传统医疗来说可以

少走弯路,节省费用。

B.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结合,实现精准医学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离这一目标还存在

人类基因组解译这一挑战。

C.中医多以非特异性的主观症候群为其治疗工作的基础,相应的治疗评价也是根据主观症候群体的变化

和改善做出的相关判断,因此缺乏诊断的准确性。

D.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衍生出的组学大数据中,代谢组学与中医关系密切,大力发展同病异证的代谢组学

可弥补中医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学方面的先天不足。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对于高血脂,先查看血常规分析,判定为轻型高血脂证型,口服决明子海带汤,同时采用针刺疗法,

取中脱、脾俞、气海、内关、足三里。

B.对于肝炎,首先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判定肝炎症型为肝郁脾虚,服用柴胡、郁金、茯苓、泽泻

等中药,目的是疏肝解郁,运脾消食。

C,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的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明显改善胸闷、憋气、心悸、

气短等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

D.对于脑梗等脑血管病,静脉滴注化痰开窍、活血通络的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配合口服“半夏白术

天麻汤”;病情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对“精准医学”下定义。

5.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窃读记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

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跨进书店门口,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

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

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

“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

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

“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

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

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直到好大工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

看,煞有其事地问他价钱,我明知道,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但是自此以后,我得了一条不费一文钱读书的门径。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

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有时一本

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比如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

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

但我也不是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的人,当三阳春正上座,飘来一阵阵炒菜香时,我也饿得饥肠辘辘。为

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时买上两个铜板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

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的确受了创伤,我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

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首真像为我写的小诗时,更增加了我的悲愤。那小诗是一个外国女诗人的

手笔。小诗说: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

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

他脸上老是有菜色,

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

他对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

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

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

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

见!”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前次的难堪。

“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

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

并且愤愤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怀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

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

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被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

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

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

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起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

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窃读时“我”心有“惧怕”,到一定时候,便“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表现了

“我”的自尊和自卑。

B.“愤愤地想……世上有钱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愤愤”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

识的渴望。

c.那袋忘记吃的花生米,意在表现“我”读书入神,同时触发作者想起老师的话:“你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D.未到书店先提“三阳春的冲天招牌”,且两次提到“三阳春”炒菜的香味,是用腹中的饥饿衬托精神

上的饥渴。

7.下列对文中店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心店员的出现是文章的重要情节,前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为此做铺垫。

B.店员的好心与前面老板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消解了“我”对人类的仇恨。

C.好心店员带给“我”的温暖,主要是通过“我”的心理变化进行表现的。

D.文章对好心店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如“耳朵架着铅笔”,让人印象深刻。

8.“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与“国文先生”的话相比,更有意义。请

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文中的小诗与“我”“窃读”的故事无密切关系,应该删去。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尊文动笔如

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

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

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

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

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苞煮且殖之蹩明迢大邑为之必渐期合于当世之变。”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

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宋神宗)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日:“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

对日:“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

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日:“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

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

日:“这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患。”作《辩奸论》以刺之。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具官王安石,鸟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弟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

用。信任之竺,古今所无。方需功业务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进退之美,雍容可观。

(节选自苏轼《王安石赠太傅》)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监苟者A因循之弊B明诏C大臣D为之E以渐F期合G于当世之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撰写,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相同。

B.“罔罗六艺之遗文”与《齐桓晋文之事》“是罔民也”中的“罔”都是通假字。

C.笃,坚定,与《陈情表》“则刘病日笃”中的“笃”意思不同。

D.“方需功业之成”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中的“之”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写文章下笔如飞,完成后常令读者叹服;其议论高深新

奇,善于用旁征博引来自圆其说。

B.王安石敢于按自己的意见办事,立有矫正世事的志向,因此向皇帝上了万言书;后来他掌管国家政务

的举措,大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C.王安石指出,如果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改革就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宋朝的财政治理不得其法,原因

在于可用之人太少,当务之急是“变风俗、立法”。

D.王安石未做高官时,名声就震动京城;他本性不喜好浮华,日常生活十分俭朴;苏轼评价他是熙宁年

间大有作为的贤臣,是名冠群臣的首要人物。

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2)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14.苏轼认为皇帝对王安石“信任之笃”,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苏轼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州送祖三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沏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笑”一“泣”,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两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B.颔联中“己伤离”说明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回到边城。

C.第七句运用细节描写描摹离别场景,写出了水流之急,船只行走之快。

D.本诗语言表达素朴自然,但情感浓挚深厚,尾句“犹”字更显不舍之情。

16.诗歌颈联意境深远,广受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提出如果秦朝吸取教训,“”那就不至于迅速灭亡,委婉讽劝唐敬宗,希望

他不要““。

(2)古为今用在写作中随处可见,《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相近的表

述是“,”。

(3)位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楼,属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在唐宋诗文中屡见不鲜,如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年较人中,“景漂”正成为一种新时髦。只要你听说过“北漂”“沪漂”,那么遵循同样的构词

法,“景漂”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唯一需要确定的是,(甲),答案是“景德镇”。

有媒体考证,①早在10年前就有不少年轻人把景德镇作为实现梦想之地。②一项广泛援引的统计数

据是,③从2023年往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