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3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3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3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3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二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一二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河流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都是平坦没有坡度的地形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例如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一二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一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一河流侵蚀地貌

问题导引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中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古代将河流的凸岸称为“汭位”。古代聚落大多建在“汭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为什么古代的聚落大多建在河流的“汭位”呢?提示:河流流经弯道时,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因此河流凸岸(即“汭位”)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建城和农耕;凸岸水浅,也便于取水。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1.不同河流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它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图所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不同河段的河谷侵蚀作用差异图示分析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需考虑南北半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其成因解释如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题1】下面为北半球某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河流上a、b、c三点的横断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图中c河段以上流域,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2)根据河流的发育过程及特点,把a、b、c三点与对应的剖面图连线。(3)a、b、c三处,最不适宜建水电站的是

处。

(4)某港务局拟在c河段附近的A、B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5)河口沙洲更易与d、e两岸的

岸相连。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依据图示,a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中游,c位于下游。中上游河段流水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上游河谷最狭窄,越向下游越宽阔。c处地势平坦,落差小,不适宜建设水电站。A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适合建港。北半球平直河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河口沙洲易与左岸相连。答案:(1)侵蚀作用搬运作用(2)a—②

b—③

c—①(3)c(4)A处。A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B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显著,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5)e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二河流堆积地貌

问题导引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结合材料探究:(1)A、B、C三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提示:(1)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2)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1.图示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条件分析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是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条件。4.河流堆积地貌及颗粒物的分选性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密度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是,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往往是交替进行的,因此自上游到下游,堆积物的颗粒并非都是由粗到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题2】

读地貌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由图可知(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第(2)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答案:(1)C

(2)B1234-561.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解析: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横剖面呈“V”型。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型。答案:D1234-562.下图所示河流为东西流向,四幅剖面图是A、B、C、D四点河谷横剖面示意,其中分别对应A点和D点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234-56解析:A处位于河流源头附近,河流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D处位于河流下游,河谷拓宽,河流以向两岸侵蚀为主,河谷呈槽型。对比分析可知,A点对应③图,D点对应④图。答案:C1234-563.下面图甲中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斜线区域表示堆积物。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34-56解析:图乙中T岸侵蚀,P岸堆积,对应图甲中的剖面线①③。答案:C1234-56读图,完成第4~5题。

1234-564.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分别是(

)A.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B.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5.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之处,水运便利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有利于军事防卫1234-56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流出山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成洪积—冲积平原;c处位于河流较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5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到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洪水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答案:4.A

5.B1234-56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34-56(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1234-56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积—冲积平原,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