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业贸易: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业发展基本要素①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②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③货币:交易媒介

④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⑤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⑥国家政策:影响因素市场: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古代商贸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出现发展。近代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推动商业贸易的发展。现代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及影响。课程标准: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时空坐标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一)商业贸易的起源1.时间:2.条件:3.目的:原始社会后期生产效率提高畜牧业/农业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以物易物材料: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1.商朝:(3)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1)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2)商业贸易遍及商代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4)出现最早的货币——贝壳。

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周初将这些经商的人通称为“商人”,一直沿用到今天。2.西周:“工商食官”制度含义: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官府的控制下工作,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官府占有工商业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由官府提供衣食,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3.春秋战国:(1)“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出现私商;◎范蠡(3)出现金属铸币。(2)著名都会兴起,形成以各国都城为中心的向外辐射交通网路;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3.春秋战国:(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合作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的原因是什么?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②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早期的商业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据此分析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①根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政治:政局是否稳定、政府政策;③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交通条件、货币金融、对外贸易;④其他:思想观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A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4.秦汉时期:(1)概况:(2)原因(“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艰难但有所发展①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②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恢复与发展(前提);②秦朝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③两汉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艰难原因发展原因◎五铢钱◎秦半两◎车同轨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深度学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强调发展农业,限制私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抑商不是灭商,限制不是禁绝(2)原因:材料:重农抑商政策是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业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并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社会问题。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补充】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强调发展农业,限制私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抑商不是灭商,限制不是禁绝(2)原因: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②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与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主要原因);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直接原因);④农本商末经济理论指导,重义轻利观。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补充】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3)发展历程:战国秦汉宋元明清商鞅变法首倡确立发展有所松动固守强化拓展:晚清(近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③甲午战后:④清末新政:“求富”,兴办民用工业;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名存实亡;1903年设商部,正式废止。状元实业家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补充】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4)评价:1.封建社会初期:利大于弊①推动农业和经济发展,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巩固封建统治。2.封建社会后期(明清):弊大于利①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加剧土地兼并;②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重要原因。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5.隋唐时期:(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1)原因:进一步发展①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密切了南北经济往来;②对外政策开放,海、陆丝绸之路空前繁荣;③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表现:①柜坊(银行)、飞钱(汇票)、邸店(酒店);②对外贸易发展;③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起来,夜市出现。唐朝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6.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①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②政府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④纸币的出现和应用;⑤经济重心南移推动。(1)原因:材料:宋朝政府取消了汉唐以来的很多禁令,比较重要的有:居民区与商业区可以混杂,居民被允许自由地向街开店;取消了宵禁制度,百姓可以在夜间出游、做生意等。——吴晓波《浩荡两千年》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6.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材料1: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唐长安城平面图北宋东京内城平面图材料2:各种行业也是逐渐的兴起,出现了专门商品的交易场所,比如说马市、药市等都是专门的商品交易市场。思考:与唐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城有哪些变化?①市的范围扩大,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②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③出现专业化市场;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6.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表现:边境贸易(榷场)海外贸易基层市场(草市)◎瓦子①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②边境贸易拓展,草市普遍③城市兴盛,人口多、市场活跃,娱乐活动丰富④出现纸币交子◎木偶戏7.明清时期:(1)表现:继续繁荣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②形成全国规模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④区域间长途、大额贸易发展;⑤白银货币化;⑥工商业市镇兴盛。⑦钱庄、票号盛行。(2)原因:①白银大量流入;②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征银的推动;③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7.明清时期:继续繁荣明清时期商帮分布图知识补充:明清商帮商帮:明清时期形成的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会所进行联络。中国历史“三大商帮”:晋商、徽商、粤商。衰落原因:大量商业资本用于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红顶商人”胡雪岩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7.明清时期:继续繁荣知识补充:工商业市镇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市镇大多分布在交通便利和经济比较发达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呈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景德镇(制瓷)汉口镇(交通)朱仙镇(交通、版画)佛山镇(冶铁)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7.明清时期:继续繁荣知识补充: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回归传统,不鼓励商业发展。明朝海禁政策:禁阻民间人士非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只准在广州十三行进行,对外国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出口商品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时期总体特征概况政策商朝兴起发展出现商人;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春秋战国繁荣工商食官局面被突破,私商兴起;金属铸币大量出现秦汉艰难发展货币、车轨、度量衡统一;商贸活动严格限制在政府控制的市内;对外贸易发展,丝绸之路出现魏晋南北朝缓慢发展货币在流通中作用减小;出现草市隋唐较快发展实行坊市制;出现柜坊和飞钱;对外贸易繁荣;大运河促进了商贸往来宋元空前繁荣纸币出现;边境贸易(榷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普遍明清继续繁荣专业性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商品化;长途贩运发达,全国性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商帮兴盛;钱庄、票号;货币经济占主导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工商食官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国家鼓励海外贸易。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总结: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贸易范围活动场所组织形式交易内容商业政策不断扩大,地区性——全国性——国家间;从城市到农村,从固定(坊市制)到不固定;从官商到私商再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从土特产品、奢侈品到普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持续始终。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三)古代世界的商业贸易古埃及1.概况①商业的历史十分悠久;②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③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从事贸易活动。古希腊各城邦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一度垄断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亚非欧中介贸易,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文明区域;①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性;②商贸活动由区域性行为扩大到国家、大洲之间。2.特点:◎陆上丝绸之路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四)贸易通道——丝绸之路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陆路为主海陆并举海路为主海陆并举渐趋萎缩张骞通西域,设置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少数民族政权阻隔陆路,设市舶司,泉州、明州、广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泉州成为第一大港,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隆庆开关、设广州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壹: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五)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材料:现在的费尔干纳谷地内,住着定居民族大宛,这些人会耕田,种稻子和麦子,酿造葡萄酒。大宛最重要的特产是一种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马匹,据说它们的汗水是红色的。这种马在汉朝的对外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汉武帝后来为了获取宝马,还对大宛发动了进攻。——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①对人类: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对中国: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国外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③对世界:中国的丝绸、瓷器流行于亚、非、欧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一)货币1.产生:生产力发展,商业规模的扩大,货币成为媒介;2.表现:①古代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贝币◎金属铸币3.作用:①货币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②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二)信贷1.含义:2.世界:广义上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动的总称,狭义则仅指贷款。BC22-BC21BC16-BC11BC415C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贷款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古希腊专业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们创办了银行。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二)信贷3.中国:西周春秋唐宋明清4.作用:

①降低对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②减轻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飞钱◎庄票有了借贷记载;实物借贷普遍,货币信贷出现;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汇票);交子、会子、官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汇兑业务;钱铺等机构盛行;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三)商业契约1.含义:

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契约实际上就是合同。2.特点:①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②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③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善意履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