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两个小题。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hàn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平凡的朱德母亲不辍劳作的身影和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1)看拼音写汉字:

①bān发②浩hàn

(2)给加点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②教诲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B.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D.在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广泛征集、反复提炼,并报上级研究审定,“湖南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公布,即“忠诚、担当、求是、图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对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就是自己的生命线,如果产品粗制滥造,那就等于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B.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D.这件蹊跷的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要再故弄玄虚,快把实情告诉我吧。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确诊手段“核酸检测”。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____,____。____。____。____,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补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该种病毒的核酸。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A.①②③⑤④ B.④⑤③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匈牙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C.《使至塞上》这首五言律诗的颔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用白描手法,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少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入了10篇文章。我们学习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就是出自这本散文集。6.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水已。《龟虽寿》(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3)《三峡》中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暴涨,水势浩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7.综合性学习。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信”的含义有,诚实不欺;守信用,实践诺言;有规律;信从,相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某中学八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警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活动二补充完整。活动一:诚信人物故事会。活动二:(3)周末刚一见面,好朋友李良就兴奋地说“中午请你吃饭!我昨天买书包,收银员多找了50元钱,这回可赚了。”请你结合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对他进行劝导。8.为了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张家界市某中学八年级某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分享发言,请你将它补充完整。(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如果你在买书时没有找到此书,你可以尝试搜索这本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书名)(2)读完此书后,我发现整本书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为理想而展开长期的艰苦卓越的伟大斗争,展现了中共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个人风采和独特魅力。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他像其他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就是被作者在书中称为“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的。(人名)二、阅读理解(35分)诗歌鉴赏江南春①[北宋]寇准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注释】①此诗是诗人晚年被贬岭南时所作。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9.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诗歌首句与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一样,都运用了“烟波”这一意象,二者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诗歌后两句韵味悠长,请自选角度试作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文集》)【乙】[节选]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选自《东坡乐府》)[注]①方山子:苏轼的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著名的游侠。④宗:尊奉。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吃惊的样子。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遂至承天寺余告之故相与步于中庭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新闻,完成各题文汇报10月6日讯昨天,2020年诺贝尔奖迎来“开奖”首日。新冠病病的流行改变了世界的“打开方式”,走过百年的诺奖也不得不打破传统,以在线形式开出“首奖”: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属于美国科学家维.J.阿尔特、查尔斯.M.赖斯以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以表彰他们为对抗血缘性肝炎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尤其是三人合力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血源性肝炎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在三人的发现之前,关于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也有不少,且取得重要进展,但大多数血源性肝炎病例仍无法解释。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新药研发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今年诺奖的奖金相比去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郎,达到1000万瑞典克郎(约合760万人民币)。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将分享这笔奖金。15.阅读上述新闻,提取补全下面的信息。何时:何地:在线何人:何事:何故:16.根据你对新闻体裁的了解,这则新闻应该属于()A.新闻通讯 B.新闻特写 C.消息 D.新闻评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引路的风筝①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的地方,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②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③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④母亲的那一套理论没用。什么逆风飞翔,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筝呢?像一个脑残的大鸟一路跌跌撞撞,却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就像我的心一样。⑤母亲又贴上来,像一个富有多年指挥经验的教官,大声说:“不要一直跑!还要回头向天上的风筝看!缓慢放线!放线!”⑥我照母亲的话做了。可是,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⑦我刚刚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间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风筝一起趴到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沮丧极了。⑧这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手持着长线,操纵着飞得钻天眼儿高的放风筝的人,风筝静止了似的俯视着大地,地上的人仰着头,脸上荡漾着恬静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画。⑨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⑩我抹着眼泪,迷茫地坐起身。⑪很快,母亲像极了一个英雄,三下两下便将风筝送上了天空。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长长的线,柔柔的风,美丽的田野,泥土的清香,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一直想做这个童话中的王子。⑫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⑬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风筝身上有一股劲儿,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让它往东它偏扭着头往西?它好像要指挥我一样?”⑭母亲笑着说:“你能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快学会放风筝了,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⑮引路人,好绝妙的比喻。⑯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的人生仿佛就捏在我自己手里,而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决定我的人生。⑰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⑱疲惫的母亲,脸上顿时荡漾起了甜美的笑容。⑲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17.请按照情节的发展,概括“我”放风筝时心理的变化过程。风筝不听驯服,“我”情绪糟糕极了→风筝摔了很多跟头,“我”沮丧极了→①,“我”感到很好奇→②风筝就是引路人,。18.请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A.而风筝更像是一头不听话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B.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从描写手法角度进行赏析)19.本文以“引路的风筝”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系第⑬-⑮段,说说你从“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中得到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共40分)21.写作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失败者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离人的故园之思,一档精彩的文化节目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带给你新的感悟,让你产生积极的变化,使你收获成长。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立意积极向上,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颁;瀚;chuò;hu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颁;瀚;chuò;huì。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2.【答案】D【解析】【分析】A."目前“和”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删去”目前”。

B.语意不明,到底是谁不认识谁,不明确。

C.避免"和"不再发生"语意重复。

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3.【答案】C【解析】【分析】A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使用正确;

B.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此处形容人的美,使用正确;

C.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句子中意思是同学们努力汲取知识,适用范围不当,所以用词错误;

D.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那一套,使人迷惑。此处形容人故意玩弄,让人看不清,使用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什么是“核酸检测”,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先介绍核酸的概念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写出核酸的作用⑤,接着进一步引出病毒的组成③,最后交代了核酸检测①②,所以顺序为④⑤③①②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2、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3、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4、保持情景统一、音节和谐。5.【答案】D【解析】【分析】A.消息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使至塞上》是五言律诗。D.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6.【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老骥伏枥(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骥、襄、溯。

故答案为:谁家新燕啄春泥;老骥伏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7.【答案】(1)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示例二:言必信,行必果。(2)示例一:诚信人物图片展示例二:诚信人物手抄报(3)李良,谢谢你的好意,但这饭咱不能吃,你应该把钱送回去,“人无信不立”做人应该诚实守信,你说呢?【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座石铭。注意要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言必信,行必果。

(2)本题考查拟写活动。以“诚信“为主题来设计活动,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诚信人物图片展;诚信人物手抄报

(3)本题考查劝说词。

故答案为:李良,谢谢你的好意,但这饭咱不能吃,你应该把钱送回去,“人无信不立”做人应该诚实守信,你说呢?

【点评】(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劝说。对于劝说类的语言表述,学生应在明确劝说对象的基础上做到表述的“简明、准确、连贯、得体”即可。8.【答案】(1)《西行漫记》(2)周恩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掌握情况,注意结合积累作答。《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又名《西行漫记》。

故答案为:《西行漫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识记和评价能力。根据材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的外貌描写及“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的评价,明确人物是周恩来,故事细节出自原著,感受与故事细节对应即可。

故答案为:周恩来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案】9.烟波,白蘋,东风,落日,汀洲,春水;思乡的愁苦之情10.比喻,把愁情比作春水/或化虚为实,将虚无缥缈的愁情喻为具体形象的春水,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心中绵延不绝的被贬抑郁之情和思乡之情。【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意象及写作手法。诗歌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三个,分别为景(诗歌内容)、情(作者情感)、境(运用技巧),此题选取“”作为分析切入点较为简单。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目主要考察的写作技巧又可分为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类,共计11个常考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想象、双关、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考生可在充分学习这11个手法的基础上对具体诗句进行个性化分析。

(2)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9.本题考查意象的提取及其表达效果。一问,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形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可从具体诗句内容中去分析“烟波“所表达的情感。如可抓住“愁情不断如春水“中的“愁情”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这两个关键性字眼,再结合“烟波“这一意象,就能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烟波,白蘋,东风,落日,汀洲,春水;思乡的愁苦之情1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语言。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可从修辞角度分析,根据诗歌的思想感情来答作用。

故答案为:比喻,把愁情比作春水/或化虚为实,将虚无缥缈的愁情喻为具体形象的春水,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心中绵延不绝的被贬抑郁之情和思乡之情。【答案】11.于是,就;缘故,原因;一起,共同12.①(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②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13.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4.人生际遇: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没交上好运。排遣方式:苏轼通过寻友、赏景进行自我排遣,而方山子选择隐居。【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实际上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延伸,两者考查的知识点都是相同相通的。学生需在课内知识学习中掌握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基本句式、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11.(1)句意:就到承天寺。

(2)句意: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3)句意:(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故答案为:于是,就;缘故,原因;一起,共同。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藻荇:均为水生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交错纵横。(2)故人:老朋友。此:这里。

故答案为:①(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②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1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

故答案为: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联系乙文第二段“余適居于黄“可知,苏轼的人生际遇“被贬官”;根据乙文第一段“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可知,方山子一直沒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可见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是“不遇”。根据甲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衰,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苏轼见月色美好于是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去欣赏月下之景,可见苏轼自我排遣的方式是“寻友、赏景”。根据乙文第一段“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可知,方山子自我排道的方式是“隐居”。

故答案为:人生际遇: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没交上好运。排遣方式:苏轼通过寻友、赏景进行自我排遣,而方山子选择隐居。【答案】15.何时:2020年10月5日;何人:美国科学家维.J.阿尔特、查尔斯.M.赖斯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何事:2020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何故:他们为对抗血源性肝炎作出的决定性贡献,尤其是三人合力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16.C【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15.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一空,结合“文汇报10月6日讯昨天“二空,结合“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属于*美国科学家维J阿尔特、直尔斯M赖斯以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可直接作答。三空,结合“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直接作答。四空,结合“以表彰他们为对抗血缘性肝炎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尤其是三人合力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故答案为:何时:2020年10月5日;何人:美国科学家维.J.阿尔特、查尔斯.M.赖斯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何事:2020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何故:他们为对抗血源性肝炎作出的决定性贡献,尤其是三人合力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16.A.新闻通讯:一般向读者展示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

B,新闻特写: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C.消息:简要报导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D新闻评论:发表的社论、短评与专栏评论;本则新闻简要报道了2020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这一内容,因而属于消息。

故答案为:C。【答案】17.①风筝服从母亲指挥;②“我”坚定了信心18.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比作不驯服的小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情形。B.“赶”“蹲“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笑”的神态描写,以及后面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我放风筝遭遇失败十分沮丧时,妈妈对“我”的安慰与鼓励。19.①“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路有关。③表明通过放风筝,“我”悟出了人生哲理。④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0.①风筝提示我们遇到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适应环境。②风筝引导我们要克服困难,不惧坎坷,迎难而上,走向成功。③风筝教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标题的意义与作用。文章题目的作用有: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文章中心;③题目具有象征意义;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⑤贯穿全文,为文章的线索。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17.本题考查内容梳理和概括。第一空,结合第①段“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第②段“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第⑧段“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可知,风筝在母亲的手里变得非常乖巧,服从母亲指挥,我对此感到很好奇。结合第④段“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母亲将风筝比喻成“引路人”,启发“我“正视生活中的坎坷,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

故答案为:①风筝服从母亲指挥;②“我”坚定了信心。1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中将“风筝”比作“不听驯服的小野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风筝不听我使唤,飞不起来的情态。结合“根本不听我的使晚”,第④段“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箏呢?像一个脑残的大鸟一路跌跌撞撞,却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第⑦段“我跟风筝一起趴到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可知,“不听我的使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懂得放风筝的技巧,不知该如何将风筝放飞、手足无措的情形。(2)“赶“蹲”拍“是母亲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见到的“我”失意沮丧时,连忙跑到“我”身边,给予“我”关爱;”笑”是母亲的神态描写,此处通过描写母亲温和的神态,表现母亲对我”的安慰;“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是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鼓励“我“要勇敢地走出失败的泥潭,重新振作起来。

故答案为: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比作不驯服的小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情形。B.“赶”“蹲“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笑”的神态描写,以及后面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我放风筝遭遇失败十分沮丧时,妈妈对“我”的安慰与鼓励。19.结合第②段“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第⑥段“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第②段“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第1段“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风筝“来写的,“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是行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第④段“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第四段“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的人生仿佛就捏在我自己手里,而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决定我的人生”,第19段“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题目用“引路”来修饰“风筝”,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领我前进”有关,表明“我“通过放风筝,悟出了人生哲理,指引“我"人生的道路,内涵丰富。

故答案为:①“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路有关。③表明通过放风筝,“我”悟出了人生哲理。④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0.本题考查主题理解。(1)结合第④段“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可知,风等与我们是一个整体,它会像“引路人“一样提示我们,无论遇到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适当“放线”和“收线”,保持平衡的状态,从而更快地适应环境。(2)结合第1段“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可知,在“我“心里,放风筝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风筝这位“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