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一般可以发生在所有生物体内B.诱发突变的突变频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频率高C.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一定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材料之一2.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都不需要能量②都不需要载体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都是被动运输⑤离子和一些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3.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患遗传病C.人类基因组计划共测定23条染色体的DNA序列D.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5.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的是()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⑥AbC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6.生产中使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人为调整作物的生长发育。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霉素类调节剂——促进种子萌发B.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获得无子果实C.脱落酸类调节剂——防止果实脱落D.乙烯类调节剂——促进果实发育7.用X射线处理水稻(2N=24)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稻瘟病的植株Y,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射线诱发的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B.培育单倍体植株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上述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抗病植株可以产生多种可育配子D.植株Y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逐代升高8.(10分)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由________分泌的。(2)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的分泌。(4)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________的平衡。(5)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二者是________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10.(14分)已知水稻的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和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杆(易倒伏)和矮杆(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由B和b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种不同基因型的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2)若将水稻③与感病矮杆水稻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__。(3)为确定实验2中一株抗病矮杆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研究人员设计了最简单实验方案。实验思路:将该水稻种植后________,观察并统计子代的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________,则说明该水稻为纯合子。子代抗病矮杆和感病矮杆的比例为3:1,则说明该水稻为杂合子。11.(14分)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同一群落中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_____,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_____占有。(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_____关系。(4)调查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变化一般采取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如果调查人员提供的数据为“较多”,这说明调查人员统计方法为_____法。12.图1、图2分别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表示_____(填分裂方式及时期),该细胞名称是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2)图2细胞表示_____(填分裂方式及时期),该细胞名称是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3)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详解】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一般可以发生在所有生物体内,A正确;B、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而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所以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是有害的,C正确;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材料之一,D正确。故选C。2、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为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和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详解】①都不需要能量,正确;②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需要载体,错误;③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只能顺浓度梯度,错误;④都是被动运输,动力是浓度差,正确;⑤离子和一些较大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如神经细胞钠离子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①④⑤。故选C。3、C【解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解旋酶:能使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链打开。【详解】①处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②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部位;③处为两个DNA片段的缺口,是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4、D【解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遗传病往往具有家族性,但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比如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夜盲症,A错误;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C、人类基因组计划共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DNA序列,C错误;D、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通过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D正确。故选D5、D【解析】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那么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染色体就有23=8种可能,但实际上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只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子。【详解】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则与其有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⑥)、aBc、aBc;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则与其有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①)、abc(③)、abc(③)。由此可知不可能是②④⑤不可能有的是:②aBC④Abc⑤abC。D正确。故选D。6、A【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上使用,以有效调节作物的生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类调节剂也可以,A正确;B、C、D、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子房壁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作除草剂,B、C、D都应该是生长素调节剂的作用,B、C、D错误。故选A。7、D【解析】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详解】A、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说明抗稻温病的植株Y为杂合子,因此X射线诱发的基因突变为显性突变,A错误;B、培育单倍体植株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C、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抗病植株属于单倍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表现为高度不育,C错误;D、植株Y(可以用Aa表示)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1-1/2n)÷2,该比例将逐渐升高,D正确。故选D。8、B【解析】图示概念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内环境理化性质。对内环境的稳态,目前普遍公认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因此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A正确;B、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共同作用协调维持,B错误;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产生的CO2需要呼吸系统排出体外,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下丘脑(2).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4).渗透压(5).神经(6).体液(7).相互协调【解析】水盐平衡调节的感受器和中枢均位于下丘脑,饮水过多时的调节为: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人体失水过多,进食过咸食物或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详解】(1)由图可知,A物质是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其可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由此可断定A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分泌的。(2)图中B结构接受由下丘脑传导来的兴奋,产生口渴感觉,该结构为大脑皮层。(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尿量增加,维持渗透压稳定。(4)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多余的Na+不能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全身浮肿可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可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5)由图示的调节过程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二者相互协调,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点睛】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要求学生识记水平衡调节过程和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0、(1)抗病(2)抗病高杆:抗病矮杆:感病高杆:感病矮杆1:1:1:1(3)①.自交②.表现型及比例③.全为抗病矮杆【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题意分析,实验1中抗病高秆和感病高秆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病高秆∶抗病矮秆=3∶1,说明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根据实验2的结果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小问1详解】实验1抗病与感病个体杂交后代全表现为抗病,或实验2抗病自交后代出现抗病和感病,故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抗病。【小问2详解】实验2中抗病高杆③自交后代出现9:3:3:1,说明水稻③的基因型为AaBb,感病矮杆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相当于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抗病高秆(AaBb)∶感病高秆(aaBb)∶抗病矮秆(Aabb)∶感病矮杆(aabb)=1∶1∶1∶1。【小问3详解】为确定实验2中一株抗病矮杆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其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因为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因此最简单的思路应该是让该抗病矮秆水稻自交,并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将该水稻种植后自交(单株收获),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全为抗病矮秆,则说明该水稻为纯合子;若子代抗病矮杆和感病矮杆的比例为3∶1,则说明该水稻为杂合子。【点睛】熟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中的杂交实验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1)①.不存在②.种间竞争③.优势种群(2)①.垂直结构②.水平结构③.取食不同④.栖息场所不同(3)种间竞争(4)①.取样器取样②.目测估计【解析】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空间的现象叫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群落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小问1详解】在同一群落中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种间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所占有。【小问2详解】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取食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或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栖息场所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小问3详解】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小问4详解】调查土壤小动物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如果调查人员提供的数据为“较多”,是以多度衡量种群的数量,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