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_第1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_第2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_第3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_第4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一、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

分别是“美丽的大自然”、“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

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

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

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

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

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一一回

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一一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一一重视汉

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一一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

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

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二、教材知识梳理

(一)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④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三

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激发观察了解春天的

兴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

②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③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④诵读和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2.燕子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伶”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散”“杆”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

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凑”等12个字和“乌黑”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2、3自然段。

④知道什么是优美生动的语句,能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感悟这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或

事物的特点或表达的效果,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再把这些语句抄下来。

⑤能正确读记“剪刀似的尾巴”等4个偏正短语,再说说文中的或自己积累的偏正短语。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伶”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散”“杆”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

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凑”等12个字和“乌黑”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优美生动的“,能感悟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注: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优美生动的语句”与三上的“有新

鲜感的语句”同指相同的语句,都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语句,使

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语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的细节的有关语句。只是三下换

了更直接指向的称谓,以及学习要求提高了,要能感悟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3.荷花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蓬”等4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挨”在

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瓣”等11个字和“荷花”等1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注意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4自然段。

④能默读课文;能提取有关语句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

⑤能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体会。

⑥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蓬”等4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挨”在

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瓣”等11个字和“荷花”等1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能根据要求提取有关语言文字信息。

④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优美生动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体会。

4.昆虫备忘录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录”等10个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正确认读多音字“蚂”

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默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能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自己的体会。

③借助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的资料,用表格或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可参照“习作”的图片

例子)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录”等10个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正确认读多音字“蚂”

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③学习制作表格或配文字说明图片进行介绍。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①推荐一个春游的地方,能说清楚有什么好玩,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

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②在别人推荐的过程中,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要有礼貌,耐心听别人把话

说完,尽量不打断。

③在别人推荐后,能就别人推荐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就没听明白的内容提出询问;推

荐人能做出恰当的应对。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参照题目提供的观察记录卡,选择自己的一位植物朋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2.写的时候,要借助观察记录卡,注意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尽量做到语句通顺连

贝。

3.习作书写要符合格式要求(例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位置要正确。)写完后

读给同学听,听听同学的意见,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明确“优美生动的语句”定义内涵,明确体会作者意图的方向,学习体会这些语句。

2.借助汉语拼音和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通过读记,能正确认读“援”等9个字以及它们构

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

3.能根据具体的句子选择近义词,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4.能参照例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忆江南》,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二)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宋”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守”等9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通过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

③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能说说课文内容,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

说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感悟这个寓言的寓意。

④阅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能知道坐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

流。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宋”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守”等9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学习正确流利朗读文言文。

③学习借助注释和生活实际了解浅显的文言文内容,感悟其寓意。

6.陶罐和铁罐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陶”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骄”等10个字和“国王”等16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陶罐和铁罐故事的大意。

③能结合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比较他们的不同,然

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表现出他们的性格。

④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明白的道理。

⑤阅读“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了解故事内容,能知道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

相似之处,与同学交流。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陶”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骄”等10个字和“国王”等16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③能提取文字信息,品读词句,感悟角色的性格,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表现角色的性格。

④阅读寓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悟体会寓意。

7.狮子和鹿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皱”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读多音字“称”“禁”

“撒”“挣”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鹿”等10个字和“狮子”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④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借助提示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狮子和鹿》的故事。

⑤了解课文内容,对鹿角和鹿腿的两个命题进行判断,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判断的理由,感

悟禺意O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狮”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称”“禁”

“撒”“挣”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狮”等10个字和“狮子”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借助提示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⑤能提取语言文字信息作为理据做出判断。

8.池子与河流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滔”等8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池子与河流的语气,表现他们的性格。

③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赞同池子还是河流的观点,感悟寓意。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滔”等8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角色的性格。

③能结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做出判断,感悟寓意。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题目的提示,说说自己对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看法,先表明自己的观

点,再说清楚理由;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2.能认真留心听别人的陈述,一边听一边思考别人说得是否有道理。

3.别人陈述完毕,或提出补充,或提出问题,陈述人应该做出适当的应对。

4.有不同想法可以发表,可以争辩,但要注意用词和语气要恰当,尊重不同的想法。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图画和问题,仔细观察图画,思考问题,然后写一段话,把自己看到的和

想到的写清楚。

2.写完后,与同学交换读一读,评一评: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了没有,有没有错别字;然后用

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认识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故事短小,蕴含道理。

2.认识AABC和ABAC结构的词语,能照样子分别写几个(例:格格不入、代代相传;无穷无

尽、大吉大利)。

3.参照例子,学习根据话语的内容,想象说话人的神态,把句子补充完整。

4.认识“通知”并了解其格式,选择题目提供的一种情况,能格式正确写一个通知。

5.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6.复习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求,能注意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把“艳”等8

个字在田字格里写端正和整洁。

7.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邯郸学步”等9个中国古代寓言演变成的成语,有条件的可以读

读或说说这些故事。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求和方法提示,能根据课本提供的书名或其他寓言故事

书在课外按要求开展阅读一本寓言故事书的活动。

2.按照兴趣以某本寓言故事书的阅读组成小组(4-6人一个)开展课外阅读和进行交流分

享。

3.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寓言故事书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展示介绍

小组制作的手抄报,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朗读其中的寓言故事等等;或展示编撰的童话

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朗读其中的寓言故事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

况,朗读喜欢的寓言故事,讲讲自己读到的寓言故事,谈谈得到的启示……分享读书的快

乐。

(三)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读写“旧”等12个字。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④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以及写

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能正确读写“旧”等10

个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③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以及写

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10.纸的发明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创”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累”“鲜”

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术”等12个字和“造纸术”等30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能默读课文;借助课后时间轴图表的照样子填空,梳理课文条理,概括自然段意思,了解

时间推移的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④能提取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原因的有关语句,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传承下来,了解我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创”等9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术”等12个字和“造纸术”等30个词

语,并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正确认读多音字“累”“鲜”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

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默读课文;借助图表,梳理课文条理,概括自然段意思,了解时间推移的顺序,了解

课文内容。

③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的语句,并按照要求完整说说理据。

11.赵州桥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县”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爪”

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读写“赵”等13个字和“赵州桥”等20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格式正确地抄写第3自然段,了解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

写具体的,知道一个自然段要围绕一个意思写,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要求。

④做个小导游,能用上提示的关键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县”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赵”等13个字和“赵州桥”等20个词

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爪”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

定音。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格式正确地抄写自然段,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自然段要围绕

一个意思写,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要求。

③能借助提示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复述课文内容。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择”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都”

“乘”“笼”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默读课文,能提取《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有关语句,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

图》名扬中外,激发民族自豪感。

③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介绍《清明上河图》,继续了解一个自然段要围绕

一个意思写,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要求。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择”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都”

“乘”“笼”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的语句,并按照要求完整说说理据。

③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复述课文内容。

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我国传统节日,形成活动专题,并参加到其中一个专题小

组。

2.在老师指导下,在小组中,学习计划这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3.根据活动目的:了解节日如何形成、目的、习俗等等,与小组成员一起,学习记录和搜集、

整理资料,形成表格、手抄报、小册子等语文成果,并采用一定方式向大家展示,与同学

交流。

4.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以家中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为内容,写一篇习

作。注意把过程写清楚;写完读一读,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一个自然段要围绕一个意思写,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要求,进一步认

识关键语句。

2.借助题目中的标牌,通过读、认,能正确认读“税”等7个字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

自觉在生活中识字的愿望。

3.了解流程图和一段写活动的话之间的关系,照样子,尝试把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编写流程

图,然后口头介绍给同学。

4.了解两段例话的共同特点:(1)有一个关键语句;(2)用“有的……有的……有的……还

有的……”的句式把关键语句的意思写清楚,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5.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4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激发了解中国

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第四单元

13.花钟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芬”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斗”等13个字和“争奇斗艳”等23个词

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自然段。

③默读第1、2自然段,能找出关键语句,并利用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④翻找例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花开了”这一个意思多种说法的语言现象及其在

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仿照写一写其他花;感悟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芬”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斗”等13个字和“争奇斗艳”等23个词

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③了解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并尝试运用。

14.蜜蜂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概”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蜜”等12个字和“蜜蜂”等22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按照提示把示意图补充完整,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感悟

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做实验的兴趣。

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二十只左右”等4个词语的意思,感悟用词准确的表述要求,

在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概”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蜜”等12个字和“蜜蜂”等22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做实验

的兴趣。

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用词准确的表述要求。

15.小虾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缸”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尝试概括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

③能找出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即有新鲜感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悟,然后按照格式抄写

下来,体会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缸”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尝试概括没有关键语句的自然

段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③能找出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即有新鲜感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悟,然后按照格式抄写

下来,体会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图表回忆自己做实验的情景,形成习作提纲。

2.可以利用题目提供的句式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句式词语,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

可以写自己做试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

3.能与同学按照题目的两点要求:过程是否清楚,有没有不适合的词语,互读互评习作,然

后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1.进一步了解关键语句的定义内涵,以及它在一段话中可能的位置,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

然段的意思。

2.通过具体例子了解进行观察要思考和提出问题,并仿照例子写一写自己观察的事物现象和

思考提出的问题。

3.通过具体例子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两个修改符号,并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题目一

段话里还存在的问题,能在今后的习作实践中自觉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4.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滁州西涧》,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

思,感悟诗人细致的观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五)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栅”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套”等13个字和“牧场”等14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提取小真说自己的长头发能做事情的有关句段,能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感受大胆想象的神奇。

③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与同学说一说,相互

交流,比比谁的想象更奇妙、有趣,感受展开想象的乐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栅”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套”等13个字和“牧场”等14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语言文字信息,并转换成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语言文字信息的意思内容。

③能依据课文有关内容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内容与别人说一说,交流交流。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希”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状”等13个字和“吃饭”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说说自己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和怎样有意思,感

受想象内容的奇妙。

③能参照课文,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说说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感受展开想象的

乐趣。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希”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状”等13个字和“吃饭”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说说哪些想象内容有意思和怎样有意思。

③能参照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进行想象,与别人说说想象的内容,交流交流。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教学目标:

①结合单元的课文,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

②参照题目提供的例子能把自己按的手指印画成想象中的事物,比比谁的新奇。

③选一个题目提供的开头,展开想象,四人小组接龙编写故事。

(2)语文要素:

①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

②展开想象,画想象中的事物,进行接龙编故事。

习作例文和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知道想象既要大胆不

拘一格,又要自然合理。

2.能能选择课本提供的一个题目,或自己想写的题目,大胆想象,写一篇属于自己想象世界

的习作。

3.与同学交换习作,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同学习作的什么内容,哪里需要修改。

4.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把自己的想象世界写清楚。

(六)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墨”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墨”等11个字和“水墨画”等13个词

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③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等两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④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在溪边、江上、林中

分别看到怎样的画面。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墨”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墨”等11个字和“水墨画”等13个词

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

④能结合诗句意思,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19.剃头大师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表”等12个字和“大师”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别找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句段,然后说说两人给

小沙剃头有什么不同。

③能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试着回答设定的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理

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④能与同学交流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表”等12个字和“大师”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③能运用提问题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0.肥皂泡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廊”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皂”等12个字和“肥皂泡”等13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和”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找出吹肥皂泡过程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③以提供的句子为例,在课文中找出不容易读懂的句子,运用联系上下文、提问题以及联系

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读懂这些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④读读作者展开丰富想象写的句子,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的情感,能展开想象,说

说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廊”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皂”等12个字和“肥皂泡”等13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和”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按要求提取有关语言文字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能运用联系上下文、提问题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1.我不能失信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耀”等5个生字新词。

②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宋庆龄的话,感悟宋庆龄守信用

的好品质。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耀”等5个生字新词。

②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点。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能依据题目提供的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和自己想到的这样的词语,参照泡泡提供的例子,

与同学展开交流:这些词语让自己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2.交流后,选一个人写一写,要围绕这个人一个特点写,要把这个特点写清楚。

3.写完后,能参照题目提供的例子,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给自己的习作起个题目。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总结读懂难理解的句子的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建议:在《我不能失信》教学前教学。)

2.借助情境图和词串,能正确认读“旭”等6个生字;并根据词串展开想象,说说想到的画

面。

3.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多义词这种语言现象。

4.能参照提供的例子,选一个开头写一句先概括后具体的话。

5.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等四句我国古代关于“改过”的名

(七)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呈”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呈”等13个字和“奇妙”等24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感悟作者

寻找发现美的用心。

③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感悟作者对这个奇妙

的世界的喜爱。

④读一读描写普通而又美的事物的句子,感受普通而又美的事物,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

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呈”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呈”等13个字和“奇妙”等24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提取并复述有关内容。

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句子。

④能仿照例句,写一写优美生动的句子。

23.海底世界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宁”等11个字和“宁静”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

世界的。

③读懂第4、5自然段,了解并能说说它们是如何把关键语句的意思写清楚的。

④理解指定句子中“窃窃私语”等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宁”等11个字和“宁静”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复述课文内容。

③了解如何围绕关键句子的意思构段的写法,能在实践中运用。

④了解“拟人”的修辞效果。

24.火烧云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檀”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必”等11个字和“火烧云”等7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模”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③了解课文中表示颜色词语的结构,说说几个类似的。

④能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以及从哪些语句了解

到的,了解如何把一个意思写清楚,感悟作者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檀”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必”等11个字和“火烧云”等7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模”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能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如何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借助提供的例子,了解劝告的基本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换位思考。

2.根据提供的情景,按照劝告的基本要求,与同学一起尝试劝告别人。

3.在劝告的过程中,双方要注意做好应对交流。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参考题目提供的问题,提出自己想了解大熊猫的问题。

2.参考题目图表的信息和自己查找的资料,围绕题目提供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问题,写一

篇习作,介绍一下国宝大熊猫。

3.写完后,通过自我检查和与同学交换检查,试着用修改符号改一改不准确的内容;如还有

介绍不清楚的,则补充新的内容。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习作等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通过仿写和运用等方法,有意识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词

语和句式)。

2.借助具体的课文里子了解运用问句开头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参照提供的类似的开头,

用问句作为开头说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

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寻物启事的格式要求,能格式正确写一则寻物启事。

4.复习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书写要点,能在田字格上写好“止”等4个笔画较少的字和

“露”等4个笔画较多的字。

5.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4个8字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感受运用成语的精妙。

(八)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认读“箱”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性”等12个字和“性子”等18个词语,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缝”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②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③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填写课后的表格,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和课

文的语句复述这个故事。

(2)主要语文要素:

①能正确认读“箱”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