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

“思无邪,品真情”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围绕统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选入的《诗

经》相关篇目,确立核心任务“撰写诗歌评论”,通过“品诗意,唱真情”“赏诗美,析

主题”“诗有法,改一首”三个课段开展诗歌诵唱、欣赏探究、拓展阅读、思考写作的学

习与评价活动,让学生走近《诗经》,体会《诗经》中重章叠唱的节奏美和意蕴丰富的内

涵美。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四首《诗经》诗歌,分别为《关雎》《兼葭》《式

微》和《子衿》,均出自《国风》。《关雎》出自《周南》,为《诗经》首篇。这首诗的

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诗、婚姻诗、政治诗等。《兼葭》出自《秦风》,诗中“伊人”

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含蓄朦胧、意蕴丰富。《式微》出自《邮风》,以反复咏叹的方式,

直抒胸臆,展现了质朴率真的美。《子衿》出自《郑风》,是一首跌宕起伏、缠绵俳恻、

大胆直率的古老恋歌。

学习这四首诗,一要通过诵读、歌唱等方法,体会《诗经》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二要品味《诗经》重章叠句的特殊形式及“国风”的民谣色彩;三要“以诗译诗”,结合

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尝试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

“思无邪,品真情”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用现代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四首

《诗经》诗歌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手法歌咏真挚情感,给人以审美愉悦。同时,四

首诗歌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分析理解的基

础上,将古诗翻译成现代白话诗,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体裁的理解,让学生体验诗歌写

作的魅力。

《诗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三个课段:第一课段解决的是“读”的问题,通过反复

诵读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之美,并通过唱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段

解决的是“艺术鉴赏”和“主旨探析”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诗经》独特的诗歌形式,并

且在相关文献的帮助下深入体会诗歌情感,探究诗歌内涵。第三课段解决的是“写”的问

题,基于第二课段的赏析与探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三个

课段通过诗歌诵读、欣赏分析、拓展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任务驱动,让学生走近《诗

经》,体会《诗经》的现实主义特点,感受《诗经》中各地民谣的质朴真情。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四首《诗经》诗歌,学习重章叠句语言形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

方式;

2.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一首古诗,学习不同诗歌体裁的不同特点。

二、思维目标

1.在阅读评论文章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思路进行理解与分析,初步建立阅读此

类文章的思路;

2.探究四首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初步构建基于评述对象的逻辑思维。

三、价值目标

感受《诗经》中对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的关注,学习在诗歌的创作中表达对生活、对

生命的自我思考。

核心任务:品读四首诗,“以诗译诗”,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品诗意,唱真情

核心任务:举办本单元《诗经》四首诗歌的唱诗会。

一、学习任务

L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自己理解诗歌的情感;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清理生字、生词,难理解的诗句,在100字以内概括诗歌的情

感。

3.举办唱诗会。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L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兼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

2.喜马拉雅APP、网易云音乐APP;

3.央视网节目《经典咏流传》栏目https:〃tv.cctv.com/lm/jdylc/。

四、完成任务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标注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并掌握诗歌大致含义;

2.自由熟读四首诗歌,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在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情感;

3.班级开展“品诗意,唱真情”《诗经》唱诗会。

【准备建议】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诗歌;

(2)选择合适的曲谱,可以选今人为《诗经》谱的曲子,也可以另选现成的曲谱与诗

歌“联姻”;

(3)填词时可以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部分句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修改,更

贴合曲谱;

(4)可以有创意地结合个人唱、合唱、重唱等表现形式;

(5)可以观看央视网《经典咏流传》节目,借鉴好的诗歌歌唱及表演形式。

(6)在100字以内,分别概括四首诗歌表达的情感。

五、学习评价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担任唱诗会评委,投票选出最佳唱诗小组。评价标准包括选曲与诗

歌是否契合、情感是否充沛、表现形式是否有创意等。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数

有感情地咏唱诗歌(20分)

诗言志

有表情与肢体表达(10分)

选曲契合诗歌情感(20分)

歌咏言

诗歌歌词贴合编曲(10分)

创意编排歌唱形式(20分)

声依咏

吐字清晰歌声响亮(10分)

第二课段赏诗美,析主题

核心任务:品读四首诗歌,欣赏《诗经》独特的言语形式,体会诗歌的情感美,探究诗歌

主题,用2-3个句子,概括诗歌的主旨。

一、学习任务

1.从词汇、句式、艺术手法等角度欣赏四首《诗经》诗歌的语言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

2.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分析课文主旨,用2-3个句子概括诗歌主旨。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兼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

2.参考阅读:李山《题旨正误,意蕴重彰:说〈关雎〉(节选)》、李聪、孟琢《爱情还是

教化?一一从〈关雎〉主旨说起(节选)》、慕金才、赵徐州《〈兼葭》主旨简析(节选,题

目有删改)》、顾明佳《〈诗经•北B风•式微>主旨考论(节选)》、李山《诗经析读(节

选)》、刘二辉、高洪韬《〈郑风•子衿》主旨研究述评(节选)》。

四、学生活动

1.欣赏四首诗歌的语言之美,完成学习任务单;

《诗经》学习任务单

问题讨论:四首诗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诗经之美文章细节(词、句)你的赏析

韵律美请找出诗中的韵脚:

结构美重章叠句的形式:

你从中读出情感的章

情感美

句:

使用了比、兴手法的

意境美

诗句:

【小贴士】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诗三百》、《诗三百篇》,

汉代尊之为“经”,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风”

“雅”“颂”三大类。诗篇以四言为主,杂以一二三五六七八言,普遍运用

“赋、比、兴”手法,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特点。《诗经》为我

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对我国两千余年来的文学发展,尤其是诗歌发展,

具有深广影响

2.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

的表达效果。

3.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子衿》示例

《子衿》之文章细节(词、句)你的赏析

韵律美请找出诗中的韵脚:in读起来富有音律美。

重章叠句的形式:青青回环往复,结构清晰,增强了诗

结构美子……,悠悠我....。纵歌的节奏美,同时也能通过这种结

我不往,子宁不……?构感受到主人公绵长的思念之情。

你从中读出情感的章句:一唱三叹,虚词带来的语气的延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长与悠悠情思这一情感体验的延长

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契合的。“挑达”是联绵词,指

女子在城楼上来回徘徊的行为。也

许此时,女子已经与男子相见,正

向他大胆倾诉自己的思念之苦,也

情感美

许二人最后也没能相见,女子只能

一人眺望茫茫的远方,独自抒发自

己的相思之情。无论是哪种结局,

我们都能被女子这真挚、炽热的爱

情所感动。直率大胆的表达,正有

“国风”的民谣特点。

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青青”,是富有生命力的,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和煦暖人的春风,如绵绵如丝的春

青子佩,悠悠我思。雨,如清澈碧绿的春潭,如破土初

生的春草……清新自然,沁人心脾,

令人浮想联翩。女子的恋人在她的

心目中就如同“青青子衿”一样,

他是年轻的,富有生命力的,清新

意境美美好的,令人心驰神往。君子如玉,

色泽晶莹,光华内敛,不彰不显,

玉的特点即是这位男子的特点,玉

的品质正是男子的品质,在女子的

心中,男子就是这样一位温润如玉

的翩翩君子。比、兴手法的使用为

这首诗制造了浓郁的思念氛围,意

境优美。

2.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分析课文主旨,体会《诗经》篇目主旨的多样性。

《关雎》:李山《题旨正误,意蕴重彰:说〈关雎〉(节选)》2;李聪、孟琢《爱情还

是教化?一一从〈关雎>主旨说起(节选)》9

《兼葭》:慕金才、赵徐州《〈兼葭》主旨简析(节选,题目有删改)》'

《式微》:顾明佳《〈诗经•邺风•式微》主旨考论(节选)》5

《子衿》:李山《诗经析读(节选)》6;刘二辉、高洪韬《〈郑风•子衿》主旨研究述

评(节选)》?

五、学习评价

阅读完补充资料后,你对这四首诗歌的主旨有何看法?你赞同这些文章的观点吗?请

结合文本将你的思考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第三课段诗有法,改一首

核心任务: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其中的一首古诗。

一、学习任务

1.阅读三首用白话翻译《诗经》的诗,归纳概括翻译时的特别关注点;

2.从四首《诗经》诗歌中选择两首首,用白话的形式翻译古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L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兼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

2.《诗经》白话翻译资源:程俊英《诗经译注》二袁愈要《诗经全译》:余冠英《诗

经选》周振甫《诗经选译》。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以下四首用白话翻译的《关雎》,你发现这些翻译有什么特点?请归纳在下面。

雎鸠关关相对唱,

双栖河里小岛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

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长短短鲜存菜,

顺着水流左右采。

纯洁美丽好姑娘,

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难实现,

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深情无限长,

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存菜鲜,

采了左边采右边。

纯洁美丽好姑娘,

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长短短鲜昔菜,

左采右采拣拣开。

纯洁美丽好姑娘,

敲钟打鼓娶过来。

(《程俊英《诗经译注》》)

水鸟应和关关唱,

歌唱在那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

正是我的好对象。

短的长的水存菜,

向左向右把它采。

美丽善良的姑娘,

睡里梦中使人想。

空想总是不能得,

梦寐之中想更切。

想她念她真难忘,

翻来覆去天不亮。

水存菜来短又长,

左采右采在河旁。

美丽善良的姑娘,

想用琴瑟供她赏。

水茬长短不整齐,

左边右边来摘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

想用钟鼓供欢娱。

(袁愈要《诗经全译》)

鱼鹰关关对着唱,

停在河中沙洲上。

漂亮善良好姑娘,

该是君子好对象。

或长或短的苻菜,

或左或右把它采。

漂亮善良好姑娘,

睡里梦里求怎样。

求她总是得不到,

睡里梦里想更牢。

长啊长啊长想念,

翻来覆去睡不好。

或长或短的存菜,

或左或右把它采。

漂亮善良好姑娘,

弹琴鼓瑟把她爱。

或长或短的花菜,

或左或右把它采。

漂亮善良好姑娘,

敲钟鼓使她开怀。

(周振甫《诗经选译》)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苻菜长短不齐,

采苻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茬菜,

采行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存菜长长短短,

采行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诗经选》)

学习发现:

【示例】

①要保留重章叠句的形式;

②用白话翻译时尽量做到音韵的和谐;

③要保留诗歌原有的意象;

④要保留《诗经》语言平实生动的特点,有民谣的歌唱感。

2.从四首《诗经》诗歌中选择一首,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

3.老师将翻译作品的电子版以匿名的方式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让同学们进行投票,

评出“最佳诗人”。

五、学习评价

1.翻译古诗活动“最佳诗人”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数

能完整传达出原诗的情感(20分)

保留了原诗的主要意象,具有意境美(20分)

必达项

表达流畅,诗意清晰(20分)

语言平实生动,简洁不拖沓(20分)

结构较为工整,有一定的设计感(10分)

加分项

句式、韵律上呈现出节奏美和音乐美(10分)

2.和翻译后的白话诗相比,你认为《诗经》原诗有什么不可取代的魅力?可以查阅相

关资料,将你的看法写下来,不少于150字。

【专题评价】

一、单元教学反思

统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收录的四首《诗经》诗歌,篇幅不长,但意蕴丰富。本单

元的核心任务是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教师要让学生阅读丰富的拓展材料,以更广阔、

更深刻的视角来理解《诗经》中诗歌的主题与艺术特色。《诗经》年代久远,与学生之间

有一定距离,如果在解读诗歌时不能还原时代背景、不能提供更丰富的观点,无法拓展学

生的思路,无法让学生真正在学的过程中受到《诗经》之美的熏陶。

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是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建立在“语言积累”“梳

理探究”的基础上。第一课段的核心是诵读咏唱,通过“唱诗会”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因此教师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不必对学生的歌唱效果过于苛求,而是要在

准备过程中指导学生先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感悟,才能唱出真情。第二课段的核心是语言鉴

赏和主旨分析,在这一课段,教师要注意两个难点的教学。一是要在赏析诗歌语言的过程

中帮助学生理解比兴手法的概念,体会比兴手法在引发联想、传递情感等方面的独特效果;

二是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补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受《诗经》篇

目主旨解读的多样性。第三课段的核心是本专题的主要任务,以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

通过阅读、分析、迁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翻译古诗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

分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名家翻译的《诗经》的特点,翻译时注意诗歌形式和

语言表达。

二、测试反馈

(一)必做

不少名家都翻译过《诗经》,以下是余冠英先生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

欢吗?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