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作业规程4_第1页
挖掘机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作业规程4_第2页
挖掘机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作业规程4_第3页
挖掘机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作业规程4_第4页
挖掘机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作业规程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编写依据........................................4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5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5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5

第三节地质构造........................................8

第四节水文地质........................................8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9

第一节巷道布置........................................9

第二节矿压观测.......................................11

第三节支护设计.......................................12

第四节支护工艺.......................................19

第四章施工工艺...........................................23

第一节施工方法.......................................23

第二节凿岩方式.......................................23

第三节爆破作业.......................................24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32

第五节管线敷设.......................................32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35

第五章生产系统...........................................36

第一节通风...........................................36

第二节压风...........................................41

第三节瓦斯防治.......................................43

第四节综合防尘.......................................44

第五节防灭火.........................................47

第六节安全监控.......................................47

第七节供电...........................................50

第八节排水...........................................56

第九节运输...........................................59

第十节通信和信号.....................................61

第十一节临时避难碉室.................................61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3

第一节劳动组织.......................................63

第二节循环作业.......................................63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4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65

第一节一通三防......................................65

第二节顶板..........................................70

笫三节爆破...........................................72

第四节防治水.........................................76

第五节机电管理.......................................76

第六节运输..........................................78

第七节挖掘机使用及维护安全技术措施...................81

第八节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措施...........................84

第九节瓦斯就地排放措施...............................85

第十节预防职业健康危害安全技术措施...................89

第H―节MQT-130/2.6气动锚杆钻机操作安全技术措施....90

第十二节扭矩放大器使用安全技术措施...................91

第十三节巷道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92

第十四节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92

第十五节其他.........................................93

第八章各项安全制度.......................................95

第一节工作面交接班制度...............................95

第二节工程质量验收制度...............................95

第三节抢险备用物料管理制度...........................95

第四节通风安全仪表使用检修制.........................96

第五节煤质管理制度...................................96

第六节一炮三检制度...................................96

第七节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97

第八节三人连锁换牌程序化放炮制度.....................97

第九节其他...........................................97

第九章防灾和事故预防应急预案.............................98

第十章事故案例...........................................102

第十一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04

一监测监控系统.................................104

二压风自救系统.................................104

三紧急避难系统.................................105

通讯联络系统.................................

节105

节供水施救系统.................................

六105

人员定位系统.................................105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附图1: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平

面布置示意图;附图2: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剖面布置示意图)。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为满足己⑸17-12101采面通风、行人、瓦斯治理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

巷道设计长度:

1、己15T7T2101外顺煤设计长度259.3m(我队施工77.6m)。

2、己15-17-12101中煤巷设计长度1424m。

四、巷道设计工程量

巷道施工总工程量约1501.6m。

五、巷道设计坡度

1、S15-17-12101外顺煤沿煤层倾向施工,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在4°左

右。

2、己15/7-12101中煤巷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在7°左右。

六、服务年限

巷道服务年限约为3年。

七、开竣工时间

预计开工时间为2017年1月20日,预计竣工时间为2017年11月30日。

1

图1: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平面布置示意图

s

s

±

o

Z

L

.~

U3

序号名称留用的期留用

1局部赖机⑻3防知

2永久蒯闿重)34n栏

2

图2-1:己15-17-12101外顺煤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2-2:己15-17-12101中煤巷剖面布置示意图

3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工作面设计及批准时间

巷道施工的依据是《己.5-17-12101采面布置图》,批准时间为2016年6

月。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巷道地质资料依据是《己⑸17-12101采面地质说明书及附图》,批准时间

为2015年11月。

三、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编制依据

1、《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掘进)》,2006年版。

2、《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修订版。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2013年版。

4、《关于规范开拓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指导意见》,平煤股份开便

[2015]o

5、《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版。

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7、《平煤股份公司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施办法(试行)》,平煤股份(2010)

147号。

8、《平煤股份公司巷道支护参数选择及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平煤股份

(2014)52号。

9、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4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地面相对位置位于张庄水库南西侧,4710

与4515钻孔之间,地面标高+118.8〜+136.7m,井下标高为-698.3〜-736.4m。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lo

表1井上下关系对照表

采区己二采区工程名称己15-12070风巷(外段)

地面标高+118.8〜+136.75m井下标高一698.3〜-736.4m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

张庄水库南西侧,4710与4515钻孔之间。

及其他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该巷道位于己二西翼辅助采区最下部,东临辅助采区三条下山,北面

道的影响与白石山背斜轴间隔四个区段,上部紧邻己15-17-12081采面机巷。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

受己512081采空区影响,施工期间应加强探放水工作。

道的影响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

1、己517煤层结构单一,厚度较为稳定,己15-17煤层厚度。4.01〜7.5m,

平均5.4m,黑色、粉末状,较为松软、破碎,具条带状结构,以亮煤为主,

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玻璃光泽。

2、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燃发火期、煤尘爆炸指

数、地温等见表2、表3、表4。

5

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标单位参数备注

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4.01-7.5/5.4

煤层倾角(最大〜最小/平均)(°)4〜11/7

煤层硬度f0.11-0.5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较为发育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较为发育

自然发火期d38自燃煤层

绝对瓦斯涌出量36.96

矿井(通风部门提供)

相对瓦斯涌出量HTM"10.46

煤尘爆炸指数(%)22.47

地温℃44.51二级高温区

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硬度厚度(m)岩性

灰色、块状结构,以石英为主,裂隙发育,

基本顶细-中砂岩612.4〜27.2

分选中等,富含云母片,具交错层理。

顶板

直接顶砂泥岩1-3.52.8〜6.0灰色,块状结构,镜面发育,具波状层理。

伪顶

直接底砂泥岩互层2〜33.4〜6.2灰色,块状结构,致密,细腻,较破碎。

底板深灰色、块状、隐晶质结构,含动物化石

老底石灰岩513.6

碎屑,上部有一层厚0.3m煤线。

6

表4综合柱状图

厚层厚(m)

地层系统柱状

度最小~最大岩性描述

1:200平均

界系统组段m

山大

・・

・・••・♦

----

占---

・・・・

灰,浅灰色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

上下10.4-21.8

••・・16.8

砂16.8岩屑及白云母。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含泥砾。

\

M-I

-----\2.0-5.4

20.5深灰色细砂岩,含少量白云母片植物化石碎片及黄铁矿结核。

叠西-___\3.7

段----

---\

——\

一1.2-2.8

古\22.6灰色泥岩,致密,细腻。

口2.1

125.21.6~3.2灰-深灰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层理发育,较破碎,

12.6易脱落,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

系统组段♦・・・•・♦・・'己15-17煤,黑色,粉沫状以亮煤为主,具条带状结构,半

4.01~7.5

[30.6

5.4亮亮玻璃光落

一1一

3.4~6.2灰、深灰色砂泥岩互层,块状,镜面发育。局部为砂

一35.2

石上太上I—\4.6岩,具不连续波状层理,层面含大量白云母片。

—;]]

一I—

一J-上部为泥灰岩,灰色,中厚层,隐晶质结构,含腕

I—3.5~5.3

—I-1—39.9族类化石及动物碎屑;下部为灰岩,裂隙较为发育,

-I-\4.7

但多被方解石脉体填充。

\—

界炭原灰Y工]

\40.2

三I丁0.3煤线,松软、破碎,常作为己5力煤层的标志层。

1111

III上部为泥灰岩,灰色,中厚层,隐晶质结构,含腕

LLl

石III.

8.5~16.5

II53.8族类化石及动物碎屑;下部为灰岩,裂隙较为发育,

13.6

间夹泥岩及砂质泥岩.具方解石脉体。

系统组段

7

第三节地质构造

己15/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沿已组煤层顶板施工,掘进期间,主要受矿

山静压力及己15-12101采空区影响。根据己15-17-12力1夕卜顺岩、中抽巷以及

己15.17-12081机巷揭露的地质构造情况分析,预测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

巷无大型地质构造,但不排除会出现小型构造。预计断层附近瓦斯含量可能

增大,顶板破碎、遇断层时提前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瓦斯及顶板管理。

因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对应抽放巷,按要求每4.8m施工一组穿

层钻孔,根据穿层钻孔资料分析巷道前方地质及煤层赋存情况。生产过程中

以地测部门每月下发的地质预想剖面图作为巷道前探钻孔作用。

第四节水文地质

煤层顶板以上为裂隙承压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弱〜极弱,以消耗静储量

为主,易疏干,对生产影响不大;在地质构造附近顶板滴水、淋水可能有增

大现象,涌水量较大。煤层底板灰岩充水含水层有一定富水性,水头值较高,但

富水性不均匀;切眼附近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可能对涌水量有一定影响,对

巷道施工构成一定威胁

地质报告提供出水方式为顶板淋水,底板少量涌水,己517-12101外顺煤

及中煤巷涌水主要来自本煤层钻机打钻用水和巷道洒水降尘用水,但遇到断

层或裂隙时可能会有涌水出现,但预计不会太大,工作面正常涌水量预计10m

3/h,最大涌水量25m3/h,因巷道紧邻己]5-12081采空区,在施工过程中如发

现煤壁有挂汗、挂红、工作面空气变冷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

地测科、调度室,采取相应措施。

8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

己I5.17-12101外顺煤开口位置(开口巷道中心)位于己>5-17-12101中煤巷

回风道口处,开口后巷道沿己15煤层顶板先以方位角225°40z35〃向前施工

78m后再以方位角320°03'53〃向里施工己517-12101中煤巷(1424m)。巷

道采用锚网、锚杆、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设计断面为净宽x中心净高

=4600x3000mnio

二、开口施工

1、己617-12101外顺煤以方位角225°40'35〃开始施工,己517-12101

中煤巷开口以方位角320°03'53〃向前施工。

2、巷道开口施工前由地测部门根据设计要求给定中心方位,施工单位严

格按照给定的中心方位施工。

3、施工中严格执行防突科制定的《己15」7-12101外顺煤综合防治煤与瓦

斯突出安全技术措施》和《己15-17-12101中煤巷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

术措施》。开口位置前后5m范围的巷道加强支护,锚索采用“三三”布置,

间排距为1500X800mmo开口前5m采用小循环、放小炮的方法施工。每次

爆破前必须将巷道开口位置前后10m范围内的风筒、风水管路及电缆等用废

旧皮带盖严实以加强保护,防止爆破时崩坏。(附图3:交叉点位置大样图)

9

图3:己15-17-12101外顺煤与己g7T210]中煤巷

交叉点位置大样示意图

k蟋

g登

o氐

1

寸1。

。8

LOZ

Z打

1

T

'

单位:mm

10

第二节矿压观测

1、观测对象: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

2、观测内容:顶板离层量、底板及两帮变形相对移近量。

3、观测方法:巷道从开口位置设置观测点,以后往里每隔50m设一个测

站,分别进行日常顶板离层监测和十字位移监测,顶板离层监测采用顶板离

层仪安设测点,巷道表面位移量监测采用十字布点法安设测点。每个观测点

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并记录好初始观测值。顶板离层仪测站距掘进工作面50m

内每天观测一次,50m之外每周观测一次(除非离层有明显增长)十字位移

测站距掘进工作面50m内每天观测一次,50m之外每周观测不少于两次。其

中顶板下沉量及下沉速度应控制在以下范围:

①巷道施工后10天内,顶板下沉量小于50mm,下沉速度小于5mm/d。

②巷道施工后50天内,顶板下沉量小于150mm,下沉速度小于3mm/d。

4、监测数据如果超过上述范围,应及时加密锚索或补套金属棚子加固支

护。

5、观测的工具为5m的钢卷尺、线绳、记录纸等。

6、数据处理: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矿压显现规律。

11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形式

1、临时支护:米用2〜4根戴帽单体液压支柱作为超刖临时支护,单体

柱采用DWB-30/100轻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的规格为长x宽x厚

=1200x200x30mm大板。临时支护见图4。

图4:临时支护示意图

A正视图

群4u

Q64

伍mm

单位:mm

12

2、永久支护: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掘进施工采用锚网、锚杆、

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锚杆支护见附图5。

3、锚杆支护参数计算:

(1)顶锚杆长度L,L=L|+L2+L3

式中:L]一锚杆外露长度mm,取165mm

L2—软弱岩层厚度,根据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顶板岩性取

1800mm

L3一锚杆深入稳定岩层深度mm,2300mm

LN165+1800+300=2265mm。

因巷道埋深超过800m,故L取2600mm,其直径取22mm。

(2)顶锚杆锚固力N顶:N®=1.2x—d2o

4a

式中:。屈一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600Mpa

d一杆体直径,22mm

N顶=1.2X坐X0,022X0-022x600xl06=1.2xl89.97=274KN

4

(3)顶锚杆间排距

顶锚杆间距D:

2

顶锚杆排距Lo:LO=」L

2KraL2

式中:n—每排锚杆根数,N—设计锚杆力,KN/根

K—安全系数,取2〜3

r—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4KN/m3

a—巷道掘进宽度之半m

1/2x2600=1300mm

LO=7X274+(2X3X24X2.3X1.8)=3217mm

故顶锚杆间距D取750mln,排距800mm符合要求。

13

(4)顶锚杆锚固段长度La,La=f^L

D--d2

式中:d,—锚固剂直径,mm,取28mm

D一钻孔直径,mm,取32mm

d—锚杆杆体直径,mm,取22mm

V—锚固剂长度,mm,2卷取1000mm

L=—x1000=1451.8mm>-L,满足加长锚固的要求。

a322-2222

4、根据经验值,帮锚杆选取直径20mm,长2400mm的左旋高强锚杆。

(1)帮锚杆锚固力N帮:N帮=1.2x:d2。屈

式中:。屈一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500Mpa

d一杆体直径,20mm

N帮=1.2XNHX0.02X0.02X500X106=L2X157=188.4KN,取190KN。

4

5、锚索支护参数计算

(1)设计锚固长度LaN虫但=21.8x18609(4X10)=1013.7mm

4fcs

式中:dl—锚索钢绞线直径

fst—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N/mm2

fcs—锚索与锚固剂的设计粘结强度。钢绞线与树脂按lON/mn?计

实际锚固段长度La:

D2—d2

式中:dr—锚固剂直径,mm,取28mm

D一钻孔直径,mm,取32mm

d—锚索杆体直径,mm,取22mm

It—锚固剂长度,mm,3卷取1500mm

9Q2

L=,J500=2177mm>1013.7mm,满足要求。

a322-222

14

(2)锚索间排距

L/S22,8000/1500=5.33^2

式中:L—锚索孔深度取8m(根据实际经验)

S—锚索间距只需W4m即可。

(3)锚索锚固力P

锚索锚固力P满足以下关系式:KP2P1或P2

式中:P—设计锚索拉拔力;KN

Pi—锚固段锚固剂与孔壁的粘结力;KN

P2—锚固段锚固剂与钢绞线的粘结力;KN

P2=(1013.7x3.14x21.8x10)/1000=694KN

K—安全系数,取2

P^P2/2=347K

15

图5-1:己15-17-12101外顺煤锚杆支护断面图(1:50)

单位:mm

16

图S2口

、一:07-121。1中煤巷锚杆支护断面图a.)

17

二、支护规格及选用材料说明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巷道设计断面,巷道支护规格及选用材料如下:

1、己15-17-12101外顺煤:

1)顶板支护每排采用1块BHW270-2.75/4600mm钢带、7根

①22x2600mm高强让压锚杆(屈服强度为600Mpa)和1块网孔为40x40mm

的4mm冷拔丝4800x1000mm经纬编织网。每根锚杆配1卷MSCKb2850型

和1卷MSK2850型树脂药卷,其托盘的规格尺寸不得小于150x150x10mm,

顶锚杆间排距为750x800mm。

2)两帮支护每排采用1块BHW270-2.75/1900mm和1100mm的钢带搭

接、4根①20x2400mm高强锚杆(屈服强度为500Mpa)和网孔为40x40mm

的4mm冷拔丝2300x1000mm搭1100X1000mm的经纬编织网。每根锚杆配

1卷MSCKb2850型和1卷MSK2850型树脂药卷,其托盘的规格尺寸不得小

于150x150x10mm。锚杆间排距为800x800mm。

2、己15-17-12101中煤巷:

1)顶板支护每排采用1块BHW270-2.75/4600mm钢带、7根

<I)22x2600inm高强让压锚杆(屈服强度为600Mpa)和1块网孔为40x40mm

的4mm冷拔丝4800x1000mm经纬编织网。每根锚杆配1卷MSCKb2850型

和1卷MSK2850型树脂药卷,其托盘的规格尺寸不得小于150x150x10mm,

顶锚杆间排距为750x800mm。

2)上帮支护每排采用2块BHW270-2.75/1700mm钢带搭接、5根

①20x2400mm高强锚杆(屈服强度为500Mpa)和网孔为40x40mm的4mm冷

拔丝2lOOmmx1000mm搭1700X1000mm的经纬编织网。每根锚杆配1卷

MSCKb2850型和1卷MSK2850型树脂药卷,其托盘的规格尺寸不得小于

150xl50xl0mmo上帮锚杆间排距为780x800mm。

3)下帮支护每排采用2块BHW270-2.75/1900mm和

BHW270-2.75/1000mm钢带搭接、4根①20x2400mm高强锚杆(屈服强度为

500Mpa)和网孔为40x40mm的4mm冷拔丝2300mmx1000mm搭1000X

1000mm的经纬编织网。每根锚杆配1卷MSCKb2850型和1卷MSK2850型

树脂药卷,其托盘的规格尺寸不得小于150x150x10mm。下帮锚杆间排距为

18

800x800mmo

3、己15-17-12101外顺煤及中煤巷锚索采用“三三”布置,间排距为

1500x800mm,其中第一排中间锚索布置在巷道中心偏下帮400mm处,另两

根距中间锚索1500mm各布置1根,第二排中间锚索布置在巷道中心偏上帮

400mm处,另两根距中间锚索1500mm各布置1根,误差±100mm。锚索规

格为①21.8x8000mm,其材料必须选用极限强度为1860Mpa的低松弛钢绞线,

每根锚索配1卷MSCKb2850型和2卷MSK2850型树脂药卷。锚索托盘必须

为热轧钢板冲击成型的蝶形托盘,规格尺寸不得小于300x300x14mm。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临时支护工艺及要求

1、顶板完好时,锚杆支护最大控顶距小于2.4m,最小控顶距小于0.8m;

若遇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则逐排施工,最大控顶距小于1.6m。

2、连网前对迎头帮顶的活肝危岩必须彻底找掉,找掉后将事先准备好的

锚网与永久支护时铺好的锚网进行连接,连网时采用扎丝每隔200mm扭结一

道,锚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3、网连好后,将单体液压支柱摆放到适当位置,然后装好W钢带并固

定好,最后用单体液压支柱将W钢带撑牢到顶板上。

4、升起单体液压支柱前,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采用长柄工具将

连好的锚网撑至顶板,然后升起单体液压支柱使W钢带压住锚网并紧贴顶板。

5、第一棵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好后,及时操作第二棵单体液压支柱,待两

棵单体液压支柱全部施工结束后,方可在临时支护完好状况下施工永久支护。

6、施工临时支护时分两次进行,先施工第一个循环,第一排W钢带支

设在合适位置后,再按上述施工顺序进行第二次顶板临时支护。

7、支设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保证有合理的迎山角度。

8、支设W钢带时必须将支设范围顶板找平,支设在巷道顶板的平整部

位,使W钢带紧贴岩面,并保证W钢带与巷道顶板有最大的接触面积。

19

m)

位:m

图(单

平面

支护

巷道

图6:

0

0对

要求

艺及

护工

久支

二、永

作要

机操

杆钻

动锚

.6气

30/2

QT-1

1、M

好标记

位,作

好眼

心定

好中

,先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