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1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2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3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4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C B.CO C.CO2 D.O22.(2023·贵州·模拟预测)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构成冰的微粒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无法确定3.(2023秋·安徽安庆·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B酒精敞口放置逐渐变少分子是运动的C固态氧气和气态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4.(2016秋·湖南湘西·九年级统考竞赛)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5.(2022秋·吉林·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C.变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有间隔6.(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A. B. C. D.8.(2022秋·山东滨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9.(2021秋·辽宁锦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的体积很小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0.(2021秋·湖南衡阳·九年级校考期中)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1.(2023·湖南郴州·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在某密闭容器中,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

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化Ⅰ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C.变化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D.变化Ⅱ中保持不变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13.(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14.(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如图是空气中主要成分微观模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我们吸气时,部分分子进入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着能量变化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间隔变小,球内压强变大D.由上图可知空气属于纯净物15.(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16.(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臭氧(O3) B.过氧化氢(H2O2)C.二氧化碳(CO2) D.空气17.(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固体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D.水变为“气凝胶冰”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18.(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用“”代表氢原子,下列微粒棋型图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19.(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20.(2021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补充完整______(在图中完成),补充此图形的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