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猜他是谁1.他年少成名,29岁时中进士,他的一生以44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2.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他的诗作很多,可以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以讽喻诗最为有名。4.他的作品流传很广,有人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5.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作品。检测——作者白居易(772-846),字

,号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作品集有

。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魔《白氏长庆集》长篇叙事诗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和感受诗人的情感。2.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3.重点研读文章第二段,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4.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解题琵琶行并序一种乐器古诗中的一种体裁,从唐人歌行体风格来看,行指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在内容上一般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等。

题学习任务一:读小序,知缘由活动:小声朗读小序,结合注释,概括小序的内容以及作用。内容: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zhēng)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mǐn)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意。因为(wéi)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活动:1.小声朗读正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学习任务二:读正文,知内容读准下列字音。⑴浔(xún)阳

⑵荻(dí)花⑶霓裳(nícháng)⑷间(jiàn)关⑸幽咽(yè)⑹水浆迸(bèng)

⑺收拨(bō)⑻虾蟆(há·ma)⑼钿(diàn)头银篦(bì)⑽重(chóng)唧唧⑾春江花朝(zhāo)⑿还(huán)独倾⒀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

⒁重(chóng)闻第一段

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

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

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

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

写重闻琵琶青衫湿学习任务二:读正文,知内容活动2:逐段朗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活动1:《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能相识,是因为琵琶曲。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曲子,这三次弹奏的曲子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采用什么方式来写的?学习任务二:赏音乐,析妙处次数事件曲子特点写作方式第一次初闻琴声

第二次面品琴声

第三次听琴感受

悲凉伤感雄浑激昂大气凄凉悲伤虚写正面详写虚写活动2:下面的诗句是诗人正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请将这一部分划分成三个部分,并归纳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特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准备阶段(调弦试音)正式演奏演奏结束比喻句

音乐特点细腻柔美戛然而止激越雄壮粗重急骤清脆圆润低沉抑郁婉转流畅激越雄壮低沉入微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活动3:白居易运用了很多的比喻句来描摹音乐形象地刻画出音乐的特点,请连线。诗句比喻构成效果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婉转流利把声音比作黄莺在花下啼叫把声音比作泉水在冰下流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梗塞不畅把声音比作不能畅流的幽咽泉水生动形象写出了琵琶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激越、雄壮活动4:请指出下列比喻句的构成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把声音比作银瓶破裂、像水浆迸射活动5:在第二段里,作者除了运用多个比喻句将无形的音乐写得动人外,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对音乐进行了描写,请赏析。①用饱含感情的动作引领听众去感受音乐。“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调弦校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弾”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拢”“捻“抹”“挑”是弹奏过程中的指法,表面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曲终时“收拨”“画”,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②运用了摹声的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如将清脆的声音摹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将婉转流畅的声音摹为花底的莺语,将爆发的声音摹为铁骑突出刀枪的鸣响。③叠词的运用。“嘈嘈”“切切”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韵律。④侧面烘托。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通过听众的反应和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展示音乐的美妙。①用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如今的年长色衰;②用昔日的门庭若市反衬如今门庭冷落;③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如今的满腹辛酸;④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活动1:读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反衬手法从四方面来写琵琶女身世,请简要分析。学习任务三:理故事,明遭遇活动2:《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述说了自己的人生遭际。请同桌之间共同朗读诗歌第三、四两段,归纳二人境遇的相同之处。学习任务三:理故事,明遭遇相似点白居易琵琶女出自京都才华出众落魄失意我从去年辞帝京自言本是京城女才气横溢大诗人名扬京都女艺人犯颜直谏贬江州年长色衰嫁商人中心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诗人琵琶女送客闻琵琶双线结构暗线明线活动3:全诗有明暗两条线索,明写琵琶女,暗写诗人自己,请根据诗歌内容画出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四:赏意象,悟情感活动:诗人在诗歌中还借助意象表达情感,请找出来,进行分析。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诗句意象作用浔阳江边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气氛以“月”烘托离情,渲染营造沉重的气氛,为突闻琵琶做了铺垫。渲染出宁静凄清的氛围,以效果写声,以诗人沉醉于琵琶女的琴声中来体现琵琶女技艺高超枫叶、荻花、江、月渲染了诗人送客时的伤感气氛。江、月江、月江、月这首诗主要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于月夜送客江边而巧遇琵琶女一事,细致地描绘了琵琶女精湛的弹奏技艺,交代了她坎坷不幸的身世,表现了她的凄凉愁苦之情,寄寓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人还借琵琶女的身世来表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才子之悲。总结主旨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给诗人内心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说说你的观点。当堂训练身世认同。琵琶女昔年在京城可谓红极一时;白居易青年进士及第在京为官,也是春风得意。琵琶女的命运发生转折的原因是年老色衰;白居易惨遭贬官的原因是不畏权贵,上书言事。琵琶女的归宿是“嫁作商人妇”“江口守空船”;白居易当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诗人和琵琶女有着类似的身世经历。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让这位江州司马泪湿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慨叹。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给诗人内心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说说你的观点。当堂训练音乐认同。由文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背景交代以及诗歌第二段诗人对乐曲的音色、节奏、旋律等进行的准确细致、形象生动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深谙音乐,而今却被迫远离音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听完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的演奏后会如此激动。琵琶女命运坎坷,技艺高超,她把自己的命运完全用音乐表达出来,才会如此动人。所以,这篇诗作同时展示了诗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堪称“绝唱”。拓

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夜筝

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本诗和《琵琶行》描写音乐的角度有何异同?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音乐的美妙。(1)两首诗都选取了一个无声的顷刻,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本诗的“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均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想象那乐声的全部的美妙。(2)都通过听众的感受或表现侧面烘托音乐的美妙。《琵琶行》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周围的环境和听众的表现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陶醉在琵琶弹奏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中。

本诗中“别有深情一万重”也是通过听众的感受,烘托了音乐的感情丰富。拓

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夜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