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1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2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3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长城和运河-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和运河教学内容1、长城和运河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引导学生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的资料,初步明白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明白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长城:因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河北省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三千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8851.8公里〔2009年修订〕。假设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在5万公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公里。其次是甘肃的长城。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拟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运河: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开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开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开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开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奉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预习设计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我知道长城像〔

〕,运河像〔

〕,创造这奇迹的是〔

〕。5.多音字组词。háng〔

qū〔

zhé〔

〕行

shé〔

xíng〔

qǔ〔

zhē〔

〕6.收集资料,了解有关长城和运河的知识。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

齐读课题,说自己的了解。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8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4.同桌互评。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6.闭眼书空,出过失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稳固。●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2.小组内过关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读课文。2.学生自学后讨论。〔奇迹的名称、特点,抒发对奇迹的赞美之情,后点明奇迹的创造者。〕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河吗?齐读课题〔出示图片〕说说自己的了解。3.课文中的“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上也看到了长城和运河,“我〞眼中的长城和运河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去探个究竟吧!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2.点评。〔1〕“蜿〞:右边的“宛〞不要多加一点。“蜒〞:右边的“延〞不要写成“廷〞。“创〞:注意左半局部的写法。“族〞:注意右半局部的写法。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到达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评价、纠正。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第四板块: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2.完成?补充?、?一课一练?1、2。作业设计1.见?补充?、?一课一练?。

教学内容1、长城和运河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4.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教学资源学生因为环境所致,没有丰富的旅游经验,但是他们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对一些伟大的工程有所了解,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回忆这些伟大的工程。预习设计1.阅读?新补充读本?P18?长城?。2.搜集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导入〔5分钟〕1.学生听写、纠正。2.齐读。3.学生运用词语,观察插图练说。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6分钟〕〔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2.展示。〔8分钟〕〔奇异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长城奇异在哪。学生练习朗读。〔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学生朗读第二、三行。

“穿行〞更能显示出巨龙的气势。穿行更能表现磅礴的气势。

“穿行〞把龙写活了,更加表现出长城的雄伟壮丽。……学生齐读“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雄伟壮丽〕学生朗读。〔自豪、敬佩〕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二〕

1.自主学习。〔5分钟〕

2.展示。〔8分钟〕

〔京杭大运河〕学生自由朗读,画出相关语句。汇报交流: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大地。〔柔软长有光泽〕学生朗读。〔柔美、动人、秀丽……〕学生再次试读。运河长,开凿这样的运河真是不容易。……美丽的运河像————————,宽阔的水面上——————。运河清,运河长,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水面飘满河。学生看图试说。学生自由交流。学生齐读。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学生朗诵。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9分钟〕

学生选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出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3.这是外国人眼中的长城,看着课文插图,说说你眼中的长城。用上“曲折蜿蜒

连绵起伏巨龙奇迹〞。第二板块: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局部1.过渡:那么在作者眼中,从飞机上俯视看到的又是怎么样的长城呢?2.任务驱动。【学习单一】①在作者眼中长城是——奇迹?什么是奇迹?联系上文中的短语来解释。②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③自学时间:5分钟。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5.导学。〔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拟进行指导。〔2〕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3〕想象一下,“巨龙〞穿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用手指在插图上和长城一起行走。正因为长城修筑在上下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4〕比拟句子。向巨龙穿行在大地。向巨龙爬行在大地。〔5〕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读“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6〕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7〕引读最后两行诗句。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二〕学习第二局部。1.过渡:跟随作者继续鸟瞰祖国大地欣赏另一人间奇迹——运河,谁来说说它的全称。2.任务驱动。【学习单一】①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奇异的景象的句子,有什么感受?②自学时间:5分钟。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5.导学。〔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拟进行指导。〔2〕运河和绸带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能把这样的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吗?〔3〕如果说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雄伟壮丽,运河留给我们的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那是?再来读读,读得再轻柔些。〔4〕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你们又读出了什么?〔5〕看地图,是啊,瞧!这是古时候很多朝代的国都,也是我们今天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天堂杭州。从北京到杭州之间,就这么一条细细的线条,无法让我们体会到京杭大运河到底有多长,那就听听老师收集的资料吧!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我们祖国河流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西向东流的。京杭运河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京杭运河横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因而使我国这5大河习连成一个江河网。运河就成了当时交通运输大动脉。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6〕观察课文插图,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运河,谁来说说运河的样子。〔7〕回忆我们学过的?水乡歌?你也来编一首?运河歌?〔8〕再来看看运河两岸的画卷吧。那碧绿的一片是——那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是——那一家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是——那古色古香的是——那纵横交叉而又平坦宽阔的是——到处是一派——————景象。总结:孩子们运河实现了人们“陆地行舟〞的梦想,它是我们东部的母亲河灌溉农田让南水北调,它繁荣了两岸的经济,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我们江苏的苏州、扬州和淮安等城市都在运河边上,它们在历史上的崛起和开展,运河是他们吸允的乳汁,运河是它们得以成长的血液。〔9〕听了我的介绍,你想说什么?把你的想法带入课文中,一边读一边想,好吗?就是这么一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就是这么一条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就是这么一条美丽的大运河,它今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得感谢——〔10〕指导朗诵。第四板块:拓展1.我们的祖先不只为我们创造了长城和运河这两大奇迹,在我们中华大地之上,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创造,都是我们的祖先用双手、用血泪、用汗水修筑而成的。先看看老师这里的几个词儿,哪些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呢?金字塔、九寨沟、莫高窟、乐山大佛、黄河壶口瀑布、东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