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一、造纸术的发明通过视频并结合教材,了解造纸术发明的相关情况。1.造纸术发明前的书写载体2.蔡侯纸的原材料与作用3.造纸术发明的意义1.造纸术发明前的书写载体——中国甲骨文青铜铭文竹木简帛书这些载体有bug:不好写、重、贵……2.造纸术发明前的书写载体——世界古埃及莎草纸古巴比伦泥版欧洲羊皮纸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但麻纸质地粗糙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造纸术的改进东汉宦官蔡伦发明蔡侯纸2.蔡侯纸的原材料与作用材料:伦乃造意(想到一个主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作用:质量好、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3.造纸术发明的意义材料:东汉首都太学生多达3万多人……汉政府还在各郡县设立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同时私学之风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至少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成为人们广泛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纸张制作过程复杂,来之不易,珍惜纸张,节约用纸。造纸术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远古传说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战国时期扁鹊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望闻问切诊断法,为中医沿用。《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战国时期温故知新,回忆先秦时期的医学发展脉络医学任务:根据课本P85,自主填写张仲景人物卡1.生活时代:2.代表著作:3.医学成就:4.历史地位: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1.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2.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医学

《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历代医生和张仲景本人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①“伤寒”(指霍乱、痢疾、肺炎感冒等急性传染病等),仅治疗外感热症的即多达113个。

②“杂病”(以内科病症为主,也包括其他科的疾病)医学材料:东汉末年,张仲景在谈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时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伤寒论·序》材料反映了张仲景怎样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医学任务:根据课本P88,自主填写华佗人物卡1.生活时代:2.人物简介:3.医学成就:东汉末年1.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2.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医学五禽戏鹿形虎形猿形飞鸟形熊形医学任务:根据课本P86,完成数学成就的填写(1)成书时间:2.代表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1.古代数学特点:(2)主要内容:(3)地位: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有今天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数学《九章算术》材料研读: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长七寸。瓠(hù)生其下,蔓日生一尺。问几何日相逢?瓜、各长几何?——《九章算术·盈不足》思考:从《九章算术》中题目的选材角度看,它有什么特点?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数学任务:根据课本P86,完成农学成就的填写2.核心内容:《汜胜之书》1.代表著作:

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农学相关史事秦朝向全国颁布统一的历法,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汉时期,人们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时间,颁布了更加完备的历法。在前人基础上,东汉张衡改进的浑天仪,能够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他还发明制作了候风地动仪,用以测验地震方位。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三、司马迁与《史记》任务:根据课本P87,完成《史记》小卡片填写作者:司马迁(西汉汉武帝)内容: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地位:史学黄帝汉武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3000多年《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继任太史令后,秉承父亲的遗志,用1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忍受着巨大的伤痛和屈导,继续撰写《史记》。在给朋友的回信中他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令后人敬仰。思考:你能感受到司马迁有什么样的精神?忍辱负重、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史学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柳宗元史学价值: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录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通史是指连贯地记载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编年体就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断代史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如班固所著的《汉书》。知识拓展史学四、道教和佛教道教张角张陵创立时间:创立人:教义:影响:东汉末年(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修神仙方术为下层民众所信仰说一说道教为何产生于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极度苦难的人们需要精神寄托。任务:根据课本P88,完成“道教”小卡片填写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道教圣地道教佛教起源地:创始人:教义传播:影响:代表: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河南洛阳的白马寺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任务:根据课本P88,完成“佛教”小卡片填写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迎合了贫苦民众,又得到了上层的扶持)

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佛教圣地佛教两汉时期,君权天授、神仙方术思想盛行。东汉思想家王充批判这些虚妄之说,写成《论衡》一书。他反对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神,否定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物的思想。他主张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强调为了探求真知,即使是批评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论衡》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被后人称为“奇书”。相关史事汉赋与汉乐府

两汉文学成就的代表是汉赋和乐府诗。

赋起源于战国,深受“楚辞”和诸子散文影响。西汉的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多描写上层社会的繁华,有时也加以讽谏。东汉时期,描写社会现实的赋增多。

两汉设有乐府机构,作为掌管音乐事务的官署。乐府创制的乐章歌辞和搜集整理的民间诗歌,被称为“乐府诗”。乐府诗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有的歌颂祖先神灵,有的描写劳动人民生活,有的反映征战之苦,有的揭露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有的展现人生的悲欢离合等。汉乐府诗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类别领域时代人物内容科技造纸术医学数学文化史学宗教西汉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东汉张角、张陵道教兴起《九章算术》总结东汉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思考:秦汉时期为什么能有如此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往、中外交往、科学家几个角度分析1.政治: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比较安定,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秦汉时期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民族交往:各民族往来的加强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中外交往:秦汉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5.继承前代:继承并创新春秋战国的科技文化。6.科学家:人民群众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蔡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