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部编版语文中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概B.喧闹C.贮藏D.憔悴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今天却反常地夸夸其谈,让人感到十分惊讶。B.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讨论。C.他总是忘不了过去的一些陈词滥调,以至于无法接受新的观念。D.尽管老师反复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但他仍旧不以为然,结果出了事故。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翻译(yì)——翻译工作十分艰苦。B.恳切(qiè)——他的恳切之情让人感动。C.领略(liè)——这次旅行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D.美轮美奂(lúnhuàn)——这座古建筑的美轮美奂令人赞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B.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D.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早上跑步。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春华秋实B、人声鼎沸C、见义思迁D、络绎不绝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在演讲比赛中口若悬河,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B、这次比赛,我们班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C、他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天花乱坠,让人听不懂。D、老师讲课时,他总是在下面窃窃私语,显得心不在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出行的号召,我们学校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同学们纷纷骑上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B.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判断,赢得了冠军,真是出类拔萃。C.她的文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可以说是妙笔生花。D.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题目:《秋之韵》秋天,是大自然的一首抒情诗。它不似春天的娇嫩,也非夏天的热情奔放,更不同于冬天的冷漠。它是一种成熟之美,是一种深沉的喜悦。走进秋天的田野,你会看到一片金黄;走进秋天的果园,你会闻到果香四溢;走进秋天的山林,你会听到落叶在风中的歌唱。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诗人笔下最动人的篇章。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秋天。那个时候,我们会去山上捡拾落叶,做标本,或是制作成美丽的书签。那些树叶,红的、黄的、橙的,就像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彩色画布。每当秋风起,我就知道,那是一个可以自由挥洒想象的季节。长大后,虽然忙碌的生活让我很少有机会再去体验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但是秋天的情怀却始终没有改变。每当秋意渐浓,我总会停下脚步,静静地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1、文章开头是如何描述秋天的?请概括回答。2、作者提到自己小时候对秋天的喜爱体现在哪些方面?3、长大后,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那片树叶文/林清玄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一位孤独的老人,沿着乡间小路,踏着白雪,踏着月光,艰难地前行。他要去给生病的妻子买药。但是,他发现,药店的门已经上锁,妻子需要的药没有买到。老人忧心忡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光。老人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一位慈祥的妇女打开门,见到老人这般模样,知道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于是热情地邀请老人进屋。老人感激地答应了。老人坐下后,妇女递给他一杯热茶,并询问他的情况。老人叹了口气,说:“我要去给生病的妻子买药,可是药店的门已经上锁了,我担心妻子病情加重。”妇女听了,二话不说,立刻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了老人妻子需要的药。老人感激不尽,连声道谢。第二天,老人一大早就去感谢那位妇女。然而,当他来到那户人家时,却发现那户人家的大门紧闭,房子里空无一人。原来,那位妇女因为家里急需用钱,已经离开了。老人站在门前,望着那片树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那片树叶一定见证了那位妇女的善良和爱心。老人决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那位妇女一样,用爱心去帮助别人。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文章中“那片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用爱心去帮助别人”的理解。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国破:指安史之乱后国家残破的局面。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争。家书:家中寄来的信件。不胜簪:头发稀疏到无法插住发簪的程度。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中的“破”字,生动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满目疮痍的景象。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美景时内心的忧伤。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根据诗歌内容及背景知识,简述这首诗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第二题【阅读原文】《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小题2、】请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1)悲秋:____________________(2)潦倒:____________________(2)潦倒:指生活困顿,失意落魄。【小题3、】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1)拟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比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排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名著阅读(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阅读以下选段:(1)祥子买上了自己的新车,他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坐在自己的新车上,就像坐在自己的屋里一样,轻松而自在。他愿意在街上逛逛,欣赏自己的新车。有时候,他甚至停下来,看着自己车上的铜喇叭,听着它发出的声音,仿佛那是他自己的心跳声。(2)祥子的生活并不容易,他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他每天起早贪黑地拉车,尽管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会过上好日子。(3)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所愿。祥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自己的新车,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开始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1.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祥子买上新车的感受。2.分析选段中“祥子的生活并不容易,他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祥子失去新车后心理的变化。五、写作题(50分)题目:以“友谊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事例,展现友谊的力量。2.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生动。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2025年部编版语文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概B.喧闹C.贮藏D.憔悴【答案】A.感概【解析】正确写法应该是“感慨”。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易混字形的掌握情况。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今天却反常地夸夸其谈,让人感到十分惊讶。B.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讨论。C.他总是忘不了过去的一些陈词滥调,以至于无法接受新的观念。D.尽管老师反复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但他仍旧不以为然,结果出了事故。【答案】B.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讨论。【解析】显而易见的意思是指事情很明显,很容易看清楚。此处用来形容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恰当。A项中的“夸夸其谈”指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与语境不符;C项中的“陈词滥调”指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中的“不以为然”指不同意某人的观点,用在此处不如“不以为意”贴切。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翻译(yì)——翻译工作十分艰苦。B.恳切(qiè)——他的恳切之情让人感动。C.领略(liè)——这次旅行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D.美轮美奂(lúnhuàn)——这座古建筑的美轮美奂令人赞叹。答案:C解析:A选项中“译”应读yì,B选项中“恳”应读kěn,D选项中“轮”应读lún,“奂”应读huàn。只有C选项的注音全部正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B.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D.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早上跑步。答案:A解析:A选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B选项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应该改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行为”,C选项中“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应该改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D选项中“虽然天气很冷”应该改为“尽管天气很冷”。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春华秋实B、人声鼎沸C、见义思迁D、络绎不绝答案:C、见义思迁(正确写法为“见异思迁”)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成语的正确书写。“见异思迁”意为见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形容人意志不坚定,容易变卦。而“见义思迁”则是一个不存在的词语。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在演讲比赛中口若悬河,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B、这次比赛,我们班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C、他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天花乱坠,让人听不懂。D、老师讲课时,他总是在下面窃窃私语,显得心不在焉。答案:B、这次比赛,我们班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此处使用恰当)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把握或计划,符合句意。而其他选项中的成语要么使用不当,要么与句子语境不符。例如,“口若悬河”虽然形容能言善辩,但在句中未表现出这种特点;“天花乱坠”用于形容说话过分夸张,不符合语境;“心不在焉”虽正确描述了行为,但并非褒义,不适合用来形容听课态度。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出行的号召,我们学校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同学们纷纷骑上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B.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判断,赢得了冠军,真是出类拔萃。C.她的文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可以说是妙笔生花。D.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绿色出行”使用正确,表示环保的出行方式;选项B中的“出类拔萃”使用正确,形容才能或品德超出一般人;选项C中的“妙笔生花”使用正确,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而选项D中的“共克时艰”使用不正确,因为“共克时艰”通常用于形容在困难时期大家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而此处应使用“团结一心”来形容全国上下共同应对疫情的精神风貌。因此,D选项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题目:《秋之韵》秋天,是大自然的一首抒情诗。它不似春天的娇嫩,也非夏天的热情奔放,更不同于冬天的冷漠。它是一种成熟之美,是一种深沉的喜悦。走进秋天的田野,你会看到一片金黄;走进秋天的果园,你会闻到果香四溢;走进秋天的山林,你会听到落叶在风中的歌唱。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诗人笔下最动人的篇章。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秋天。那个时候,我们会去山上捡拾落叶,做标本,或是制作成美丽的书签。那些树叶,红的、黄的、橙的,就像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彩色画布。每当秋风起,我就知道,那是一个可以自由挥洒想象的季节。长大后,虽然忙碌的生活让我很少有机会再去体验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但是秋天的情怀却始终没有改变。每当秋意渐浓,我总会停下脚步,静静地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1、文章开头是如何描述秋天的?请概括回答。答案:文章开头描述秋天为一首抒情诗,有着成熟之美和深沉的喜悦,区别于春、夏、冬三季的特点。2、作者提到自己小时候对秋天的喜爱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作者小时候喜爱秋天体现在捡拾落叶、制作标本和书签等活动上,这些活动给作者带来了简单而纯粹的快乐。3、长大后,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虽然作者长大后因忙碌而减少了体验秋天的机会,但对秋天的情感没有变,依然会在秋意渐浓时停下来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那片树叶文/林清玄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一位孤独的老人,沿着乡间小路,踏着白雪,踏着月光,艰难地前行。他要去给生病的妻子买药。但是,他发现,药店的门已经上锁,妻子需要的药没有买到。老人忧心忡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光。老人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一位慈祥的妇女打开门,见到老人这般模样,知道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于是热情地邀请老人进屋。老人感激地答应了。老人坐下后,妇女递给他一杯热茶,并询问他的情况。老人叹了口气,说:“我要去给生病的妻子买药,可是药店的门已经上锁了,我担心妻子病情加重。”妇女听了,二话不说,立刻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了老人妻子需要的药。老人感激不尽,连声道谢。第二天,老人一大早就去感谢那位妇女。然而,当他来到那户人家时,却发现那户人家的大门紧闭,房子里空无一人。原来,那位妇女因为家里急需用钱,已经离开了。老人站在门前,望着那片树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那片树叶一定见证了那位妇女的善良和爱心。老人决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那位妇女一样,用爱心去帮助别人。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文章讲述了一位老人在寒夜中为妻子买药遇到困难,得到一位善良妇女的帮助,后来得知那户人家已经搬走,老人深受感动,决定以后也要像那位妇女一样,用爱心去帮助别人。2、文章中“那片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那片树叶象征着那位妇女的善良和爱心,也象征着老人受到的感动和决心。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用爱心去帮助别人”的理解。答案:用爱心去帮助别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它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不仅能够缓解他人的痛苦,也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就像那位妇女一样,她的爱心不仅帮助了老人,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光彩。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国破:指安史之乱后国家残破的局面。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争。家书:家中寄来的信件。不胜簪:头发稀疏到无法插住发簪的程度。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中的“破”字,生动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满目疮痍的景象。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美景时内心的忧伤。答案:B(此句使用的是移情作用,并非直接拟人化处理景物本身。)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答案:“家书抵万金”,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家人消息的珍贵,在动荡时期尤其如此。3、根据诗歌内容及背景知识,简述这首诗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答案: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个人层面,它展现了诗人杜甫身处逆境中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心情。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类世界的凄凉惨淡,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题目难度或细节以适应特定的教学目标。第二题【阅读原文】《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沦陷、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和人生的感慨。【小题2、】请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1)悲秋:____________________(2)潦倒: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悲秋:指因秋天凄凉萧瑟而感到悲伤。(2)潦倒:指生活困顿,失意落魄。【小题3、】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答案: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1)拟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比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排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名著阅读(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阅读以下选段:(1)祥子买上了自己的新车,他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坐在自己的新车上,就像坐在自己的屋里一样,轻松而自在。他愿意在街上逛逛,欣赏自己的新车。有时候,他甚至停下来,看着自己车上的铜喇叭,听着它发出的声音,仿佛那是他自己的心跳声。(2)祥子的生活并不容易,他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他每天起早贪黑地拉车,尽管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会过上好日子。(3)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所愿。祥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自己的新车,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开始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1.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祥子买上新车的感受。答案:祥子买上新车后感到轻松而自在,对自己的新车充满喜爱和自豪。2.分析选段中“祥子的生活并不容易,他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祥子辛苦生活的具体描写,同时也突出了祥子为了生计而不断努力的坚韧精神。3.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祥子失去新车后心理的变化。答案:祥子失去新车后,心理上从最初的轻松自在变为沉重和迷茫,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