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高中联考联盟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中华环境奖获得者殷玉珍种了32年树,让沙丘变成了绿洲。某毁林开荒形成的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树—山核桃群落。关于这两个群落演替实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沙丘变成绿洲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随着演替的进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将逐渐恢复到原状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可能使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D.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也会影响群落的演替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后变性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已死亡C.蔗糖是非还原糖,因此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不变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带越宽4.小丽在体检时,抽血检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项目血糖胰岛素空腹结果14.18.7参考值3.9~6.14.03~23.5餐后1小时结果23.519参考值3.89~1132.1~119.6餐后2小时结果2416.9参考值3.89~7.820.1~96.3餐后3小时结果20.2112.1参考值3.9~6.14.0~27.6A.小丽的胰岛A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不敏感B.小丽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足C.小丽因尿中有葡萄糖带走大量水分而出现多尿D.小丽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的合成能力较正常人低5.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和开花都接受光的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是通过光敏色素等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感受到光照的B.菠菜只有白天时长超过13小时才开花,所以菠菜通常在春天进行种植C.烟草的种子需要光照提供能量才能萌发D.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关键6.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影响,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A.若B点对应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同一枝条侧芽的生长素浓度B.若B点对应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BC段对应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则D点以下对应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自2020年至今,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下图所示。(1)免疫细胞包含多种类型,图中未提到的有__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利用____________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3)我国医疗工作者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法对4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有干细胞特点外,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由上述特点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新冠疫苗研制更加重要,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疫苗已经开始接种。请评价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5)为了让类似的疫情不再重演,①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公共卫生治理?_____________。②如何改进个人卫生和其他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示意图,该河流生态系统中植食性鱼类大致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能量/KJ鱼吃掉的浮游植物所含能量468鱼粪便中含的能量228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63①77(1)调查该河流周边土坡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3)图中BC段,藻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表中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第一”或“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植食性鱼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KJ。(5)表中①表示植食性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9.(10分)用剪去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可观察到其用后肢去挠被贴的部位,由此说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中;该反射属于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2)如图为脊蛙屈腿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暴露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电极位于神经纤维外侧)。①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填结构名称)所决定的,原因是在该结构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②请用图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简要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实验方法:_____。实验现象:_____。10.(10分)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入淀污水增多,水体重金属污染加剧。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沉水植物地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污染水体。(1)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________,净化水体,体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2)为筛选适合白洋淀镉污染修复的沉水植物,用不同浓度镉溶液处理本地4种沉水植物4天后,检测其对镉(Cd)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如表和图。沉水植物半数抑制浓度(mg•L-1)黑藻0.51狐尾藻0.81金鱼藻0.03菹草0.12(半数抑制浓度是指抑制沉水植物半数生长的外部Cd浓度)表数据显示4种沉水植物中对镉的耐受性最大的是________。结合图1的实验结果,选择黑藻和菹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不选用狐尾藻和金鱼藻的原因是_______。(3)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因为________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11.(15分)分析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实验对象的相关实验:(1)坐骨神经属于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先麻醉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所决定的。(3)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已知刺激背根和腹根均会引发效应器收缩;欲探究某根与神经中枢相连的神经是背根还是腹根,某同学将该神经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请写出预期效应器表现及对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也能使种群中的个体具有较大的变异性,A正确;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但保护区内生物受到外界干扰的机会就越多,从而不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B错误;C、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因此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正确;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B。2、B【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沙丘变成绿洲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农田弃耕后往往发展得和之前不一样,B错误;C、两类演替都可能从结构简单发展到结构复杂,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C正确;D、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人类的活动外,还有气候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D正确。故选B。3、A【解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变形是空间结构遭破坏。【详解】A、加热后变性的蛋白质肽键并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可能蔗糖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B错误;C、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为蓝色,所以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会变成蓝色,C错误;D、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的含量有关,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与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距离有关,所以含量越高的光合色素,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其色素带越宽,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光合色素,层析后在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的位置越远,D错误。故选A。4、A【解析】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丽的血糖浓度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详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丽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是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不敏感,A错误;B、小丽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足,故血糖浓度过高,B正确;C、小丽血糖浓度过高,会出现糖尿,尿中有葡萄糖会带走大量水分而出现多尿,C正确;D、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小丽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其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的合成能力较正常人低,D正确。故选A。5、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色素-蛋白复合体,植物是通过光敏色素等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感受到光照的,A正确;B、春天日照时间长,为长日照植物提供了光照条件,菠菜只有白天时长超过13小时才开花,是长日照植物,所以菠菜通常在春天进行种植,B正确;C、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光的作用是因为光照可以引起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特定基因表达导致种子萌发,光照是作为外界信号刺激存在的,种子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烟草种子提供能量,C错误;D、植物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环境中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D正确。故选C。6、C【解析】分析图可知,图示曲线表示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于C点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于C点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而C点处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B点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详解】A、由于顶端优势,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必定高于顶芽,而且是抑制作用,则C点以后对应同一枝条侧芽的生长素浓度,A错误;B、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的浓度,且促进作用小于背光侧,所以向光侧的浓度在AB之间,B错误;C、把植株水平放置,生长素的分布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若B点对应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C正确;D、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但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很敏感,此时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远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低,长得快,因此若B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2).IL-6、IFN-γ(3).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的分裂、分化,修复受损肺细胞(受损组织);分泌营养分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4).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5).积极参与提升公共环境卫生的活动;在遇到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时,要依靠科学、按照卫生管理部门提出的个人预防措施建议预防。(6).勤洗手、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心态和按时作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等。【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详解】(1)免疫细胞包含多种类型,图中未提到的一类是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2)据图可知,利用IL-6、IFN-γ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3)干细胞的特点是增殖(分裂)能力强和分化程度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有干细胞特点外,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由此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的分裂、分化,修复受损肺细胞(受损组织);分泌营养分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4)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等。(5)为了让类似的疫情不再重演,①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提升公共环境卫生的活动;在遇到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时,要依靠科学、按照卫生管理部门提出的个人预防措施建议预防。②个人卫生和其他生活习惯方面要注意:勤洗手、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心态和按时作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等。【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载体,主要考查病毒的特点、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8、(1).记名计算法(2).目测估计法(3).微生物的分解(4).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5).第一(6).240(7).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详解】(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计数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2)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降解、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污染很快被消除,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3)细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NH4+等无机盐离子,而藻类能够利用NH4+等无机盐离子进行生长繁殖,故BC段藻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4)鱼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浮游植物)的同化量;据表格分析可知,468KJ代表鱼的摄入量,228KJ代表鱼的粪便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故植食性鱼的同化量为468KJ—228KJ=240KJ。(5)据表格分析可知,468KJ代表鱼的摄入量,228KJ代表鱼的粪便量,163KJ代表鱼的呼吸作用散失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而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表中①表示储存在植食性鱼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点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9、(1)①.脊髓②.非条件反射(2)①.突触②.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③.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④.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且左后肢屈腿,而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小问1详解】脊蛙的大脑被毁坏,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可观察到其用后肢去挠被贴的部位,由此说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发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2详解】兴奋在反射弧中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经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实验方法为: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实验现象为: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点睛】本题考直神经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以及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这是该题考宜的重点,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理解动作电位形成的机理,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10、①.生产者②.镉等无机盐离子(无机盐、镉等重金属)③.自我(自动)调节(自净化)④.水平⑤.狐尾藻⑥.狐尾藻虽然对镉的耐受性很强,但其对Cd的富集能力最低;而金鱼藻在对镉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方面表现都较差⑦.食物链(和食物网)⑧.植物体(和动物)死亡腐烂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水体(通过物质循环使镉等重金属又回到水体)【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详解】(1)沉水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无机盐离子(无机盐、镉等重金属),净化水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芦苇、破蓬和柽柳是依次生长,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2)由表可知,狐尾藻的半数抑制浓度最高,说明其对镉的耐受性最大;据图分析,狐尾藻虽然对镉的耐受性很强,但其对Cd的富集能力最低;金鱼藻在对镉的耐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