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文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金陵雨花台①望大江(节选)(明)高启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②。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③。【注】①雨花台: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这里地势高,可俯瞰长江,远眺钟山。②“欲破”一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语。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好像欲与江流抗衡。③“秦皇”二句:《丹阳记》载“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瘗,埋藏。佳气,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王,通“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目之所见:长江从万山千壑中奔流而东,两岸山势也随之而宛转东向。B.三、四句写龙盘虎踞的钟山屹然挺立,好像要乘风破浪西上,有化静为动的效果。C.五、六句赋予了江、山以人格力量,它们惺惺相惜,争先恐后赞颂华夏山河的壮丽。D.“空”字表明秦皇“压气”之术的失败;“佳气葱葱”从侧面强化了其失败的结局。16.古诗中的登高临眺之作往往寄托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15.C16.①对金陵形胜的赞叹:诗歌前六句,诗人通过描绘大江奔流、钟山如龙、江山争雄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金陵形胜的赞叹。
②对历史兴衰的慨叹:一个“空”字,表达了对秦始皇妄图以埋金之术镇压“王气”的嘲讽。【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它们惺惺相惜,争先恐后赞颂华夏山河的壮丽”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江”“山”各具气势,互争雄长,不肯相让,观景之人看到江山的优雅壮美而称赞这是天下之壮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对金陵形胜的赞叹:浩浩的长江,从万山千壑中奔流而东,绵互两岸的山势,也随之而宛转东向,只有那龙盘虎踞的钟山,挺然屹立在西边,好像要乘长风,破巨浪,挽大江而西向似的。大江要东流,钟山要西上,这就赋予了它们以人格的力量,赋予了它们以浩然的正气,一个要冲向大海作波涛,一个要屹立西天作砥柱;一个能惊涛拍岸,一个不随波逐流,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大江和钟山都成了自己的化身,气势之雄伟,器宇之轩昂,是江山的传神,也是诗人的写照。“相雄不相让”,正是对以上四句的高度概括;“形胜争夸”,则是对下文的有力开拓。诗人通过描绘大江奔流、钟山如龙、江山争雄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金陵形胜的赞叹。对历史兴衰的慨叹: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镇“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一个“空”字,表达了对秦始皇妄图以埋金之术镇压“王气”的嘲讽。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闻喜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份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孟子【北宋】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①,故有斯人慰寂寥。孟子好辩【南宋】陈普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②竟若何。【注】①迂阔:指思想行为不切实际。②民彝:人伦。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读孟子遗书对其人品格顿生钦慕之情。B.王诗第三句用设问句歌颂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却不改初衷的坚定。C.陈诗前两句指出孟子生活的时代特点,为孟子好辩提供背景原因。D.陈诗后两句假想孟子面对社会小人当道的现实若选择沉默的后果。16.两首诗都包含了对孟子的评述,但评述内容和写作目的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B16.(一)①内容:王从孟子的品格修养入手,歌颂他不在乎遭举世嫌恶,坚定推行仁政主张的执着。②目的:王诗借此以自勉,孟子在政治上不避世人眼光、坚定推行仁政的勇气,使遭遇重重阻挠的王安石坚定了推行变法的决心。(二)①内容:陈诗从孟子好辩的原因入手,指出孟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困境——小人、恶人当道,人也容易走错路,从而表现孟子好辩对于时代的重要意义。②目的:陈诗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以便恢复天理和规范人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用设问”“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错误。“何妨”,表示反问,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不是设问;“何妨举世嫌迂阔”的意思是何妨被全世界的人视作迂腐。结合全诗内容,作者是借孟子来表达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视自己为迂腐,也无所畏惧,不会妥协退缩。“虽脱离现实”说法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王诗:这首诗前两句“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写孟子死去不可复生,每读其遗著,他的高大形象便浮现在眼前。后两句“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写即使世上所有的人都嫌弃我迂阔又有何妨,只要有孟子的精神和论著给我以安慰,我并不感到孤寂。在内容上,写诗人从孟子身上找到了鼓舞力量,得到了精神慰藉,暗示了王安石以继承和发扬孟子的事业为己任,推行其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伟大抱负。作者借歌咏同被世人视为“迂阔”的孟子以言志,由此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诗人在变法中曾受到种种攻击,但他从不妥协退缩,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坚信不移。陈诗:“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是说这个世界上,禽兽横行,鬼魅众多,人们在人生的岔路上时常迷失方向。“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是说当时的孟子如果默然无言,天道正义、人民的规范又将何去何从呢?在内容上写了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常常迷茫和困惑,这样时代,必须有人来指点迷津,孟子的好辩恰好为人们提供方向。作者借写孟子好辩,表达对孟子好辩行为的赞美,正是孟子的好辩,才给人们指点方向,让人们懂得规范和人伦。作者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让人伦和规范重现世间。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元】萨都料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成马台①荒,画眉人②远,燕子楼③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注】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②画眉人:西汉张敞替妻子画眉,喻夫妻感情好③燕子楼:唐张愔爱妾关盼盼在张愔去世后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具有同样的效果。B.萨词上阕“想”以下几句刻画了项羽由盛到衰的转变:姜词上阕“自”以下几句描绘了金兵入侵后扬州的衰败。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暗示历史风流终为陈迹。D.萨词中“人生百年如寄”表明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姜词以疑问句结尾,移情入景,传达出回味不尽的伤感。16.萨词中写到的“禾黍”和姜词序中写到的“黍离”是同一典故,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请根据词的内容,分析这一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15.C【解析】C.“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说法错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化用杜牧的诗句,这一句并不是以爱情故事为典故,而是以昔日的“杜郎俊赏”“立范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16.萨词中写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而今昔日繁盛的汉家陵阙也是秋风瑟瑟,禾黍满眼,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姜词中写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而这一切皆因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所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解析】“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中“关中”指陕西省一带,此句是说,刘邦虽然战胜项羽夺取了政权,取得了胜利。但如今陵阙照样为漫山遍野的庄稼所遮掩,同样也逃不掉历史长河的消磨。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姜夔词序中写到的“黍离”体现在词句中则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意思是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而这些景象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接着词人用“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交代了这一原因,词人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写出了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致使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的情况,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山西省大同市左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①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①东府: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②黍离:《诗经》篇名,即《国风·王风·黍离》,旧说为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怀故国而作。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一开篇就揭示出建都金陵的政权兴亡相继的历史现象,引发怀古之情。B.颈联写东府如今已变为佛寺,旨在展现诗人眼前整个金陵残败荒芜的景象。C.“后庭”一句,写出如今十里秦淮后庭遗曲余唱未休的景象,令人感慨不已。D.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运用对比、用典等手法来表现诗人对王朝兴替的思考。16.诗人在怀古中揭示出了历史上政权兴亡的原因,请结合诗句对此简要分析。15.B(诗人写“东晋丞相府第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只是为了体现政权的兴衰更迭,过去的繁华也会因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而败落,并不是想展现眼前整个金陵的残败荒芜。)16.①历史上许多政权的兴盛原因在于开国君主的辛苦打拼。“孤身”一词写出了开国之君大多白手起家,建立政权实属不易。②历史上政权败亡的主要原因是继承者享国以后,日趋奢靡逸乐。诗歌第二联写继承者们在政权建立之后大都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这招致国家败亡。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白
马杜甫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涕如霰。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首联今昔对照,写早年耳闻洞庭湖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B.《登岳阳楼》一诗摒弃对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写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壮阔浩荡,为抒情蓄势。C.《白马》首联中“空”字,与颔联中“可怜”“今谁见”相呼应,暗示白马主人可能在战争中遭遇不测。D.《白马》一诗构思巧妙,通过一匹受伤的白马引出人物,实则写战争;诗歌以虚写结尾,意味深远。16.两首诗末句都写到了诗人之“涕”,请简析诗人流“涕”原因的异同。15.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诗歌以虚写结尾”错误,原文“丧乱死多门,呜呼涕如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将士战死沙场的同情。故选D。)
16.同:均有为国家动荡、战乱频生的悲痛而落泪。异:①《登岳阳楼》诗是因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不禁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景凄凉而落泪。②《白马》诗是为战死沙场的将士感到悲伤而落泪。(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同:《登岳阳楼》:结合原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知,诗人此时心中想的仍然是北方边境的战争仍未止息,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止,靠着窗户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涕泗流”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动荡、战乱频生而落泪。《白马》:结合原文“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可知,有匹白马从东北方向来到这里,鞍上无人,身上却贯穿着两只长箭。可怜那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风险与机会的分析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基础会计试卷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应试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商业项目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 网络公司网络安全防范及处置方案
- 生物技术制药研究试题集
- 电气工程电缆布线知识题集
- 金融产品设计与管理指南
- 康复医学教学课件 - 基础医学 - 医药卫生 - 专业资料
- 宁波市余姚市交通运输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淘宝运营测试题及答案
- 领导司机入职合同协议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
- 2025年武汉铁路局集团招聘(1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殡葬人员劳务合同协议
- 国内外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
- 造价咨询进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