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医院指尖取血时,虽然针刺感到疼痛,但手不缩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B.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快C.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D.D是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a、b、c、d均表示内环境的成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c可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B.肌肉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药物在a、b、c中可能都有C.肌肉注射就是用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入肌肉细胞内D.静脉点滴生理盐水可保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3.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失去效应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B.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D.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5.如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不可能是此实验的结果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甲、乙、丙都可以生长C.乙弯向光源生长 D.丙向左弯曲生长6.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股四头肌的肌梭,受刺激的神经末梢会发生神经冲动,从而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跳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所示。该反射发生的过程中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依据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中间神经元可分为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与刺激肌梭都能产生相同的效应但不全是膝跳反射B.做过膝跳反射测试的同学,可通过大脑皮层抑制反射的发生C.刺激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不变D.刺激A点后,B点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再变正7.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不会有任何区别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8.(10分)图为某突触示意图,其中去甲肾上腺素(NA)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存在于b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c释放NA的过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a提供C.NA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自身释放以提高调节的精确性D.NA作用于突触后受体,d的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二、非选择题9.(10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将已治愈个体的血清经处理后输给新冠肺炎患者,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下图甲为两种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结果图,其中一种与上述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类似;图乙为其中一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医务人员所用方法与图甲中方法_______(填序号)类似,两种方法中___________(填序号)获得的免疫力更长久,原因是___________。(2)图乙中物质I是指_______________(物质名称),细胞c将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注射灭活疫苗一段时间后,若接种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此时机体快速产生抗体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若科研人员想用猕猴检验所研制的新冠疫苗是否有作用,理论上对实验组猕猴的处理,恰当的是___________。A.给正常猕猴先注射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疫苗B.给正常猕猴先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注射新冠病毒C.给患新冠肺炎的猕猴注射疫苗D.给患新冠肺炎后痊愈的猕猴注射疫苗10.(14分)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器官或细胞,①~⑤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①激素它能特异性作用于乙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11.(14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形成。(2)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实验如下: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将等量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3)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赤霉素类似物(B)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实验结果(棉花平均蕾铃脱落率)记录如下:浓度(μmol/L)脱落率种类0151050100A23%21%20.5%18%16.3%20.7%B23%24.5%27.2%29.3%33%34.5①由表中数据可知:5μmol/L的B能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棉花蕾铃脱落。表中数据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明A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②欲探究0.5μmol/L的A和0.5μmol/L的B复合使用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除表中所给实验外,还需要增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实验。12.高等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突触形式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可以分为轴突一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和轴突一轴突突触。图1表示神经元M外的两个轴突的分布,图2和图3表示对特定的轴突进行一定强度的刺激后,通过连接在M细胞膜内外的电极检测到的电位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包括的突触类型有___________,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2)根据图2分析,单独刺激轴突1,神经元M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理由是___________。根据图3分析,轴突2对轴突1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神经元M的兴奋,可能的原因是轴突2释放的神经递质使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___(增加/减少),导致___________内流量减少,膜电位峰值降低。(3)请利用本实验中的材料,设计实验探究刺激轴突1产生的兴奋能否传递到轴突2,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根据突触结构或感觉神经元的位置,可判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甲为高级中枢,乙为低级中枢,甲可控制乙。【详解】A、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中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传递速度较慢,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慢,B错误;C、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C正确;D、自主神经是控制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是控制肌肉的传出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D错误。故选D。2、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详解】A、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b、c可以表示血浆和淋巴,A正确;B、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可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故一段时间后在a、b、c中都可出现药物,B正确;C、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C错误;D、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等渗,故静脉点滴生理盐水可保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3、C【解析】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其自身并不参与代谢。酶作用的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会抑制。【详解】A、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B、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B错误;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C正确;D、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故选C。4、B【解析】基因重组指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有3种: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3、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详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B、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等位基因分离,随机受精后产生的。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符合题意;C、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是由于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C不符合题意;D、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属于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5、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甲、乙、丙都可生长,B正确;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中央,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C错误;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C【解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B点位于传出神经元上。【详解】A、刺激A处,会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但由于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正确;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也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C、刺激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会发生相应改变,C错误;D、刺激A点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B(传出神经),使B兴奋,B点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再变正,D正确。故选C。7、A【解析】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环境适宜,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C正确;D、演替的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故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D正确。故选A。8、D【解析】1、图中a为线粒体,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前膜,d为突触后膜。2、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引起钠离子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详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B、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需要线粒体供能,B正确;C、NA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以提高神经调节的精确性,C正确;D、NA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①②.②③.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免疫力(2)①.细胞因子②.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③.新冠病毒→细胞d→细胞e→物质II(3)B【解析】1、分析图甲:方法②注射相应抗原(或疫苗),这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免疫力。2、据图分析,细胞a是抗原呈递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B细胞,e是浆细胞,f是细胞毒性T细胞,g是记忆T细胞,h是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小问1详解】结合题意“医务人员将已治愈个体的血清经处理后输给新冠肺炎患者”可知,医务人员所用方法与图甲中方法①注射抗体;两种方法中②是注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免疫力。【小问2详解】物质I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是指细胞因子;细胞c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基细胞因子的作用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注射灭活疫苗一段时间后,若接种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此时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产生抗体,其生理过程是:新冠病毒→细胞d→细胞e→物质II。【小问3详解】由于疫苗的作用相当于抗原,能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而不能治疗病毒,故若欲所研制的新冠疫苗是否有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给正常猕猴先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注射新冠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免疫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题关键是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10、①.下丘脑②.乙细胞上具有①的特异性受体③.反馈调节④.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⑤.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据图可知,甲~丁依次代表下丘脑、垂体、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①~⑤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代表的器官是下丘脑,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乙细胞的原因是乙细胞上具有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据图可知,图中③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其作用是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才能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点睛】掌握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能分析相关调节过程图,从中识别出相关器官和激素,并用其解决初阶问题。11、(1)①.发育中的种子②.色氨酸(2)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不含生长素(3)①.促进②.不能③.从表中数据来看,与不加A(0μmol/L)的相比,加A的实验组都抑制棉花蕾铃的脱落,所以不能看出A具有两重性④.(单独使用)0.5μmol/L的A⑤.(单独使用)0.5μmol/L的B⑥.(复合使用)0.5μmol/L的A和0.5μmol/L的B【解析】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主要来源于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在实验探究中注意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题中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小问1详解】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合成原料为色氨酸,色氨酸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为生长素。【小问2详解】该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对照组除不添加生长素外,其余条件应与实验组保持一致。【小问3详解】①5μmol/L的B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为促进;从表中数据来看,与不加A(0μmol/L)相比,加A的实验组都抑制棉花蕾铃脱落,所以不能表明A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性。②欲探究0.5μmol/L的A和0.5μmol/L的B复合使用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则复合使用为实验组,对照组设置应为A和B的单独使用,所以还需增设(单独使用)0.5μmol/L的A、(单独使用)0.5μmol/L的B、(复合使用)0.5μmol/L的A和0.5μmol/L的B三组实验。【点睛】在实验中注意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赤霉素类似物(B)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要注意两种物质不同浓度与对照组浓度为0时的对比,从而判断不同浓度的作用。12、(1)①.轴突一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