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 点训 第6单元学情评估_第1页
2022秋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 点训 第6单元学情评估_第2页
2022秋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 点训 第6单元学情评估_第3页
2022秋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 点训 第6单元学情评估_第4页
2022秋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 点训 第6单元学情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怨怅(ch鱼ng)嗔怒(chCn)带挈(qi)操弄(cu。)

B.寒望(kul)所噪(gud)艘步(du6)存顺xU)

C.逞辩(cheng)商酌(zhu6)拜遢(y6)发性(zhOng)

D.恁地(n6n)桑俘(xln)那病(zhu。)纷r|n(gu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促狭虞侯作揖顿开茅塞

B.侥幸疏懒鄙贱箪食壶浆

C.半响轩敞撇开面面厮觑

D.腼腆忌讳尴尬死心蹋地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智取

生辰纲》)

不打紧:不要紧。

B.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不。(《范进中举》)

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这里称范进

中了亚元,是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以下的举人的恭维性称

呼。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

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歹.台天所以资将军。(《三顾茅庐》)

殆:懈怠。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刘姥姥进大观园》)

调停:安排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B.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

读书人的毒害。

C.吴用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

键。

5.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这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

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B.《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

就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

C.《范进中举》是《官场现形记》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深刻

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D.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虽贪图小利,但心地善良。

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

6.从来家国一脉承,古今风流尽相思。请帮小明完成该部分的诗歌

整理。(8分)

战火纷飞,家书难寄,“寄书长不达,

咫尺天涯家(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辰中秋,客居在外

何在的苏轼,只能望月寄怀,”(2)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共婵娟”。

丞相祠堂,风景依旧,唯留“(3)__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君

隔夜黄鹏空好音";两遭贬谪,贾谊宅前,刘长卿空

何在

叹,“汉文有道恩犹薄,(4)________________"。

被贬潮州,韩愈蓝关抒怀,"(5)________________,

我将无我国

肯降衰朽惜残年”;情伤故里,杜甫漂泊在外难归家,

为家

独自感叹,“露从今夜白,(6)_______________"。

信念长存家心中有信念,再大的风浪也能扬帆起航,正如李白所

国在言:“(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A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A

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A穿了皂布直襁,系了鸦青绦,换了

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

上,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

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

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

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

旋子,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节选自《水浒传》,有改动)

(1)文中A是(人名)。(1分)

(2)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3分)

(3)A在上五台山之前所做的义事是()(3分)

A.拳打镇关西B.大闹桃花村

C.火烧瓦罐寺D.大闹野猪林

(4)水浒好汉各有绰号,A的绰号是,请简述其绰号的由来。

(3分)

⑸与林冲相比,A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3分)

二'阅读探究(2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诗题中的“酬”字是指,诗歌首联中的“凄凉”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的境遇,也表达了作

者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4分)

9.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请你赏析此联。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崎自

行车往返。

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

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

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母亲说:''下

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

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

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

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急得团

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

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我爸今天也许不回

来了呢,听他说厂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

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

来了吧?"母亲无比骂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一个人影也

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

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在打战。母亲却

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

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忽然,母亲说:

“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

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

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

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

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

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泡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

吃的大炖菜。

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

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

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

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

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后来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就

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

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

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个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

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赶着做事,回来晚了。”父

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

僵了一般。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

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

亲的寒冷。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

雪,但幸好还有爱。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

定能回到家。

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

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风雪夜归人》为题,主要写了父亲冒雪回家的故事。

B.小说叙述生动,感情真挚,非常吸引人。

C.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屋内温暖与屋外寒冷的对比、妹

妹形象与妈妈形象的对比。

11.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6分)

(1)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这是

环境描写,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表达效果)(3分)

(2)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

的雪。(这是动作描写,分析动作所表现的人物心理)(3分)

12.小说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这一形象仍很鲜明,结合文本分析

父亲的形象。(4分)

13.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在叙述上总是调动着读者情绪,让读者始

终牵挂着“父亲”的归来,这样使小说富有感染力。说说小说是

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4分)

三'作文(40分)

14.灯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可以发光,用来照明。我们生活

中还有很多“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

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

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请以《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

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

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

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

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文章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答案

一、1.C点拨:A项,“挈”应读“qie”;B项,“聒”应读“gu6”;

D项,“梓”应读“zi”。

2.B点拨:A项,“虞侯”应为“虞候”;C项,“半响”应为“半

晌”;D项,“死心蹋地”应为“死心塌地”。

3.C点拨:“殆”的意思是“大概”。

4.C

5.C点拨:《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6.(1)况乃未休兵

(2)但愿人长久

(3)映阶碧草自春色

(4)湘水无情吊岂知

(5)欲为圣明除弊事

(6)月是故乡明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直挂云帆济沧海

7.(1)鲁智深

(2)汉子的唱词进一步触发了曾为军官的鲁智深的豪情和他对当时

处境的不满,更刺激了他的酒瘾。

(3)A

(4)花和尚因为他曾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

吃肉打人,不守戒律。

(5)示例: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

被奸人高俅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

痛打了恶人郑屠。

二、(-)8.答谢,酬答弃置

9.示例一: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

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

情。

示例二: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

的,未来定会比现在更好。

(-)10.B点拨:本题考查对内容和写法的理解。A项有误,选项中

“主要写了父亲冒雪回家的故事”表述有误,通读全文可知,本文

主要写了风雪夜里“我们”翘首期盼父亲回家的故事;C项有误,

选项中“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表述有误,本文标题是《风雪夜归

人》,“风雪夜归人”是父亲,文章以父亲上班,“我们”等待父

亲回家,父亲冒雪回到家的顺序组织材料,以父亲的一句“家里真

暖和”作结,旨在告诉我们,再多的疲累与辛苦都抵不过家的温馨,

回到家,才是回到爱的港湾。因而小说的线索人物是父亲;D项有

误,选项中“妹妹形象与妈妈形象的对比”表述有误,由第八段中

“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

了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

儿!'”等内容体现的是妹妹和妈妈在对父亲会不会回家一事上的

态度和看法的对比。故选B。

11.(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雪下得猛烈,烘

托出母亲对父亲冒着风雪去上班的牵挂和担忧的心情。

(2)“涌、吸、拍”等动词,写出在风雪夜母亲见到父亲回来时的

激动及对父亲的心疼。

12.寒冷的冬日父亲依然坚持去上班,并冒雪步行了三十里地回家,

可见父亲热爱工作、热爱家庭,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13.叙述时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用

真切的语言打动人心,于质朴的叙述中彰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