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_第1页
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_第2页
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_第3页
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_第4页
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预案TOC\o"1-2"\h\u28408第一章物业管理服务总则 3108371.1服务宗旨与目标 380551.1.1服务宗旨 382121.1.2服务目标 3156501.2服务内容与范围 331861.2.1服务内容 3249621.2.2服务范围 313829第二章物业接管与验收 3100702.1物业接管程序 423082.1.1接管前的准备工作 4318812.1.2签订接管协议 4276392.1.3物业接管交接 4175772.1.4物业接管公告 4304192.2物业验收标准 4225312.2.1法律法规标准 420712.2.2设计规范标准 432972.2.3施工质量标准 4203842.2.4管理服务标准 490842.3物业验收流程 4259352.3.1验收资料准备 4293332.3.2现场验收 5291122.3.3验收问题整改 5250522.3.4验收合格 5249482.3.5验收报告备案 526767第三章:物业设施设备管理 581373.1设备维护保养 5148283.2设备运行监控 5316813.3设备故障处理 522133第四章安全管理与防范 6130434.1安全管理制度 6123104.2安全防范措施 6142124.3突发事件应对 616553第五章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 7130905.1清洁卫生管理 7116295.2绿化养护管理 759115.3环保与垃圾分类 810093第六章客户服务与管理 8188446.1客户服务内容 8307016.2客户服务流程 9171706.3客户投诉处理 924907第七章费用收缴与管理 9168547.1物业费用收缴 1037.2费用核算与审计 10127357.3费用公示与告知 1029876第八章维修服务与管理 1132128.1维修服务流程 11100648.2维修质量保障 11252948.3维修费用结算 1213543第九章社区活动与文化建设 12309929.1社区活动组织 12257709.2文化建设推广 138429.3社区和谐促进 139748第十章应急预案与处置 13637110.1应急预案制定 132697910.2应急预案演练 14353210.3突发事件处置 1427841第十一章信息化管理与沟通 1538611.1物业管理信息化 151121411.1.1概述 151508711.1.2物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151956611.1.3物业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162470611.2信息沟通渠道 163148811.2.1概述 162201911.2.2信息沟通渠道的类型 163109211.2.3信息沟通渠道的选择与应用 16559911.3信息安全与保密 163272411.3.1概述 161895011.3.2信息安全与保密措施 1616947第十二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171857812.1人员招聘与选拔 172027412.1.1招聘渠道 173144012.1.2招聘流程 172135612.1.3选拔标准 171059312.1.4面试技巧 172907212.2员工培训与发展 171601312.2.1培训计划 17714812.2.2培训方式 172252312.2.3培训效果评估 1895212.2.4职业发展规划 18292812.3员工福利与激励 18497112.3.1福利制度 18774812.3.2激励措施 182170812.3.3企业文化建设 181168612.3.4员工关怀 18第一章物业管理服务总则1.1服务宗旨与目标1.1.1服务宗旨本物业管理服务的宗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为业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1.1.2服务目标本物业管理服务的目标是:以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保证物业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物业使用价值;(2)维护小区环境整洁、绿化美观,提升居住品质;(3)保障业主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区;(4)加强物业管理团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1.2服务内容与范围1.2.1服务内容本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包括:(1)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2)小区环境卫生、绿化、消杀、垃圾清运;(3)小区安全保卫、消防、监控、门禁管理等;(4)公共设施、公共区域的管理与维护;(5)业主投诉处理、咨询解答、服务建议;(6)其他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1.2.2服务范围本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包括:(1)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办公写字楼等物业;(2)小区内公共设施、公共区域;(3)业主委托的其他相关服务事项。第二章物业接管与验收2.1物业接管程序2.1.1接管前的准备工作在接管物业前,接管单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物业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资料、与业主委员会或原物业公司进行沟通等。2.1.2签订接管协议接管单位与业主委员会或原物业公司达成一致后,双方应签订接管协议,明确接管范围、接管时间、接管费用等内容。2.1.3物业接管交接接管单位与原物业公司进行物业接管交接,包括物业资料、设备设施、物业人员等。2.1.4物业接管公告接管单位在接管物业后,应在小区内发布接管公告,告知业主接管单位的相关信息,并设立意见箱,接受业主意见和建议。2.2物业验收标准2.2.1法律法规标准物业验收应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物业管理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2.2.2设计规范标准物业验收应参照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规范。2.2.3施工质量标准物业验收应依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2.2.4管理服务标准物业验收应参照管理服务标准,包括《物业管理服务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2.3物业验收流程2.3.1验收资料准备接管单位应提前收集与验收相关的资料,包括施工图纸、验收报告、设备清单等。2.3.2现场验收接管单位组织验收组对物业现场进行验收,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绿化景观等。2.3.3验收问题整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接管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2.3.4验收合格整改完成后,接管单位组织验收组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合格证书。2.3.5验收报告备案接管单位将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报备相关部门,完成物业验收流程。第三章:物业设施设备管理3.1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是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应制定以下维护保养措施:(1)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责任人和周期。(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3)对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监控,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4)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和改进维护保养措施。3.2设备运行监控设备运行监控是保证物业设施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以下为设备运行监控的措施:(1)建立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2)定期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测,评估设备运行状况。(3)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4)加强设备运行数据分析,优化设备运行策略。3.3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处理是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设备故障处理的措施:(1)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处理责任人和时限。(2)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3)加强设备故障原因分析,提高故障处理效率。(4)对设备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总结经验教训,预防类似故障发生。(5)定期对设备故障处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故障处理能力。第四章安全管理与防范4.1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检查、报告与处理等方面,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3)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物质支持。(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4.2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防范措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2)安全检查:定期对生产设备、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安全生产。(3)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人,提高应对能力。(4)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5)安全标识:设置安全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生产,预防发生。4.3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2)应急队伍: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能力。(5)信息报告与发布: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保证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第五章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5.1清洁卫生管理清洁卫生管理是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城市环境的整洁、有序,我们必须加强清洁卫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清扫保洁队伍的建设,提高清扫保洁效率,保证清扫质量。(2)合理配置清扫设备,提高清扫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清扫劳动强度。(3)加大对城市道路、公共区域、绿化带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保证环境卫生整洁。(4)加强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减少环境污染。(5)积极开展城市环境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共同维护城市环境。5.2绿化养护管理绿化养护管理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美化城市环境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绿化养护计划,明确绿化养护责任,保证绿化带、公园等绿化区域的绿化效果。(2)加强绿化植物的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植物生长良好。(3)定期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枯枝落叶,保持绿化环境的整洁。(4)加强绿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绿化设施的利用率。(5)推广绿化新技术、新理念,提升绿化养护水平,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5.3环保与垃圾分类环保与垃圾分类是当前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以下是环保与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2)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3)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4)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企业的监管,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5)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垃圾分类管理秩序。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卫生与绿化水平,为市民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第六章客户服务与管理6.1客户服务内容客户服务是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为核心,所提供的各种支持与帮助。客户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售前服务:企业在产品销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咨询、演示、试用等服务,以帮助客户了解产品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2)售中服务: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产品配送、安装、调试等服务,保证客户顺利使用产品。(3)售后服务:企业在产品销售后,为客户提供的产品维修、保养、技术支持等服务,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信息服务: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信息、行业资讯、促销活动等信息,帮助客户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动态。(5)咨询服务:企业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支持、投诉建议等服务,解答客户疑问,提供专业建议。(6)关怀服务:企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定期关注客户需求,提供生日祝福、节日问候等关怀服务,增进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感情。6.2客户服务流程客户服务流程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标准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客户需求分析: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等方式,了解客户需求,为提供针对性服务奠定基础。(2)服务策略制定: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等。(3)服务资源整合: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技术等,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4)服务实施:企业按照服务策略,为客户提供各项服务。(5)服务质量监控: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等方式,监控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服务。(6)服务反馈与改进:企业收集客户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6.3客户投诉处理客户投诉处理是客户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以下是客户投诉处理的几个关键环节:(1)投诉接收:企业设立投诉渠道,如电话、邮件、在线客服等,保证客户投诉能够及时接收。(2)投诉分类:企业对投诉内容进行分类,如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支持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处理。(3)投诉调查:企业对投诉内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问题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4)投诉处理:企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如退货、换货、赔偿等。(5)投诉反馈:企业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保证客户满意。(6)投诉预防:企业对投诉处理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总结,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第七章费用收缴与管理7.1物业费用收缴物业费用是维持物业管理正常运营的重要经济来源,其收缴工作对于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以下是物业费用收缴的几个关键环节:(1)明确费用项目:物业管理方需明确物业费用的具体项目,如物业管理费、公共能耗费、停车费等,并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说明,保证业主了解费用的构成。(2)制定收费标准: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结合物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保证物业费用既能满足管理需要,又不会给业主带来过重负担。(3)费用收缴流程:制定明确的费用收缴流程,包括收缴方式、收缴时间、收缴地点等,保证费用收缴工作的顺利进行。(4)催缴措施:对于欠缴费用的业主,采取合适的催缴措施,如电话通知、短信提醒、上门催缴等,保证物业费用的及时收缴。7.2费用核算与审计费用核算与审计是保证物业费用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费用核算与审计的几个关键步骤:(1)费用核算:物业管理方应定期对物业费用进行核算,明确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保证费用使用符合规定。(2)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核算结果,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全面反映物业费用的收支情况。(3)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对物业费用进行定期审计,保证费用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4)问题整改:针对审计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物业费用的规范管理。7.3费用公示与告知费用公示与告知是提高物业费用透明度、维护业主权益的重要手段。以下是费用公示与告知的几个关键方面:(1)公示内容:公示内容包括物业费用的收取标准、支出情况、收费标准调整等,保证业主了解费用的使用情况。(2)公示方式:采取多种公示方式,如公告栏、公众号、小区业主群等,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告知义务:物业管理方应履行告知义务,及时向业主通报费用收缴、使用情况,接受业主监督。(4)互动交流:建立与业主的互动交流机制,及时解答业主关于物业费用的疑问,提高物业管理的透明度和信任度。第八章维修服务与管理8.1维修服务流程维修服务流程是保证维修服务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维修服务流程的具体步骤:(1)接收维修需求:当客户提出维修需求时,维修部门应迅速响应,详细记录客户的基本信息、维修设备型号、故障现象等。(2)维修任务分配:根据维修任务的性质和紧急程度,维修部门将任务分配给具有相应技能和经验的维修工程师。(3)维修前准备:维修工程师在接到任务后,应了解维修设备的相关资料,准备所需的工具和备件。(4)维修实施:维修工程师按照维修规范和操作流程,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5)维修后测试:维修完成后,工程师应对设备进行测试,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6)客户确认:维修完成后,维修部门将通知客户进行设备验收,确认设备故障已解决。(7)维修资料归档:维修部门将维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询。8.2维修质量保障维修质量是衡量维修服务好坏的重要指标。以下措施可保证维修质量的保障:(1)培训维修人员: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维修质量。(2)制定维修规范:根据设备类型和故障特点,制定详细的维修规范和操作流程。(3)严格维修流程:维修过程中,严格执行维修规范和操作流程,保证维修质量。(4)使用优质备件:选用原厂或高品质的备件,提高维修效果。(5)质量检查:维修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6)客户反馈:积极收集客户反馈意见,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维修服务质量。8.3维修费用结算维修费用结算是维修服务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维修费用结算的具体流程:(1)制定维修费用标准:根据设备类型、故障程度和维修项目,制定合理的维修费用标准。(2)报价:维修工程师在维修前,根据维修费用标准向客户报价。(3)客户确认:客户确认报价后,维修部门开始进行维修。(4)维修费用核算:维修完成后,根据实际维修项目和费用进行核算。(5)发票开具:维修部门根据核算结果,为客户开具正规发票。(6)费用结算:客户按照发票金额支付维修费用。(7)费用归档:维修部门将费用结算信息进行归档,以备后续查询。第九章社区活动与文化建设9.1社区活动组织社区活动是丰富居民生活、提高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社区活动组织的几个方面:(1)活动策划:社区活动策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兴趣,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活动方案。策划过程中,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教育性。(2)活动筹备:在活动策划确定后,应着手进行活动筹备。包括场地预订、物资采购、人员分工、宣传推广等。筹备过程中,要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保证活动顺利进行。(3)活动实施:在活动当天,要按照策划方案和筹备计划,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现场管理,保证活动安全、有序。(4)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社区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9.2文化建设推广文化建设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推广社区文化建设的措施:(1)文化传承:深入挖掘社区内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2)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如书画、音乐、舞蹈、手工等课程,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3)文化交流: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增进居民之间的友谊,促进社区和谐。(4)文化创新:鼓励居民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结合现代元素,创作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作品,提升社区文化品味。9.3社区和谐促进社区和谐是社区发展的基石,以下是从几个方面促进社区和谐的举措:(1)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关注居民需求,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2)社区互助:倡导社区居民互帮互助,建立社区互助网络,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3)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治理,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为社区和谐创造良好的环境。(4)社区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社区和谐。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社区活动与文化建设将不断推进,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十章应急预案与处置10.1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了迅速、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置,减少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以下是应急预案制定的主要步骤:(1)信息收集与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能力。(2)确定应急预案目标:明确应急预案要达到的目的,包括预防、预警、应对、处置、恢复等。(3)制定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组织职责和任务,保证应急工作有序开展。(4)制定应急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度、应急通信、救援力量部署等。(5)制定应急保障措施:保证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物资、资金、技术、人员等保障措施到位。(6)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7)审批与发布: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后,报请相关部门审批,并向社会公布。10.2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步骤:(1)演练策划:明确演练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制定演练方案。(2)演练准备:做好演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3)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5)演练成果应用:将演练成果应用于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10.3突发事件处置突发事件处置是指针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减轻事件损失和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过程。以下是突发事件处置的主要步骤:(1)预警与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响应。(2)现场救援: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治和疏散,妥善安置受灾群众。(3)信息报告与发布: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情况,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4)应急资源调度:根据事件需要,合理调配应急资源,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5)恢复重建: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力量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6)总结评估: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经验。第十一章信息化管理与沟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在物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物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章将从物业管理信息化、信息沟通渠道以及信息安全与保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1.1物业管理信息化11.1.1概述物业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的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物业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为业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11.1.2物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1)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2)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物业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3)信息化服务:包括在线报修、在线投诉、在线缴费等。(4)信息化培训与支持: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11.1.3物业管理信息化的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可以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2)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时掌握业主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3)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11.2信息沟通渠道11.2.1概述信息沟通渠道是指物业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传递途径。合理选择和利用信息沟通渠道,有助于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11.2.2信息沟通渠道的类型(1)传统沟通渠道:包括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信函沟通等。(2)现代沟通渠道:包括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3)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如物业App、公众号等。11.2.3信息沟通渠道的选择与应用(1)根据沟通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2)注重沟通效果,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结合线上线下渠道,拓展沟通范围,提高沟通效果。11.3信息安全与保密11.3.1概述信息安全与保密是物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一环。保证信息安全与保密,可以有效防范信息泄露、恶意攻击等风险。11.3.2信息安全与保密措施(1)建立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