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齐彭殇为妄作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茕茕孑立___,____形影相吊___。2(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C
)(3分)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他的诗记录了十几年的漂泊和奔波,在路上所见的人和情景,他的病痛、他的思念、他的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所有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②杜甫的伟大在于现在的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③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④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⑤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A.①③②⑤④B.①④②⑤③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⑤②③【详解】根据上句语境,得知杜甫的诗歌有记录和见证一个人的多种情感,而这些在此之前是没有被诗人关注到的,与此形成对比得出首句④,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杜甫诗作的意义价值,②中“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是杜甫打开的“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所以①在②后,③和⑤语意连贯是要放在一起的,⑤中“或者说”表明之前还有内容,所以③在前⑤在后。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①③⑤。故选C。(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D)(2分)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详解】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在此处指自己不恰当;B项,“绵薄之力”是一种较为谦虚的表达方式,尽管帮助了,却说是只帮助一点点,一般用来说自己,不能用与别人,此处用来形容别人不恰当;C项,“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为敬辞,称宾客来到,此处用来形容“我”,不恰当;D项,语言得体,运用词语恰当。故选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16分)“无用”的知识罗素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而教育也会不断增进它。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③□□,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⑤在探求知识中,文化素养若被融化而获得成效,必能构成人们思想和欲望的特性,并使它们至少有一部分同广阔的非个人的事情相连。而不是仅仅同个人直接的重要事情关联。当人们凭借知识而获得某种能力时,他会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运用这种能力。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同等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着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柏格森之类的教授极力贬低哲学,说什么生命至少就像一队骑兵冲锋,就我看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冲动而失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在思想上而不是在行动上去寻求愉快的习惯,是对抗愚昧无知和过度权力欲的一种保护措施,是在不幸中保持镇定、在忧虑中保持平静的一种方法。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挨跳蚤咬、火车误点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⑨人生充满着苦痛,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本文有删节)3.第③段开头空格处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A.因此B.而且C.诚然D.但是
【此句在第③段,要填的词语应该是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②段谈的是“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例举教拉丁文和希腊文“无用”;第③段“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两者形成转折,因此应该选“但是”。】4.根据文意,下列选项属于第①段所言“有用的”知识的一项是(B)(3分)A.荷马史诗B.欧几里德几何C.二十四画品D.希腊波斯战争史【由“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可知,第①段所言“有用的”知识,指的是能够为人类带来实际好处的技术类知识。符合这个内容的是欧几里德几何。】5.填入第⑦段横线处的例证,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B.当一个人对于寻求国际合作之困难感到不耐烦时,如果他正好想起已故的路易九世在参与十字军圣战前,与《天方夜谭》中作为世界半数邪恶的黑暗源泉“山岳老人”结成同盟时,这种情绪就会消失。C.当我喜爱桃杏时,知道它们早在汉朝时就首先在中国培育起来了,后经卡尼斯边王扣押的中国人质传入印度、波斯的历史,会使得这种水果品尝起来益为甘美。D.当资本家的贪婪成为压制时,人们可能从对布鲁特斯的追忆里得到突然的安慰。【第⑦段需要论证的是“从挨跳蚤咬、火车误点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要体现在遇到苦恼、麻烦、问题等不良情况时,从某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安慰。ABD都能体现这个特点,而C“喜爱桃杏”并非遇到问题,“使得这种水果品尝起来益为甘美”也不是得到安慰。】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3分)A.第②段以拉丁文学习为例,“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使得论证更全面。B.第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受高等教育的人必然比心灵未经开化更为优秀。【“必然比心灵未经开化更为优秀”错,原文“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不是比较谁更优秀,而是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残忍野蛮会少一些。】C.第⑥段将生命比作一队骑兵冲锋,形象地阐释了积极行动比犹豫不决的思考更好。【.“积极行动比犹豫不决的思考更好”错,原文“就我看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冲动而失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可见作者否定了出于野蛮的冲动的行动。】D.第⑧段运用比喻论证,以“解毒良方”喻指各种专门的教育,如历史学天文学等。【“喻指各种专门的教育”错,原文“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可见“解毒良方”不是指“专门教育”,而是喻指历史学、天文学等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答案示例】
作者首先承认“有用的知识”对当代世界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教育角度提出教育除了教给人们有用的知识达成实用目的之外,还要重视无用的知识这一论题,接着分析无用的知识有更能训练人的理想,改变人的残忍野蛮,更重要的是促进心灵沉思,减少偏见,让人具有全人类的整体眼光多等种作用,最后得出面对当今个人与社会的不幸,唯有心灵沉思的智慧能帮助人们认识、直面和忍耐不幸这一结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7分)咳嗽天鹅铁凝①天是越来越冷了,刘富早上醒来就想着院子里那只天鹅,得赶紧送去动物园。②这时西屋传来香改的咳嗽声。香改是刘富的老婆,能干却生性邋遢。每次刘富要找件衣服就很不耐烦。一拉开柜门,里边的衣服裤子犹如洪水猛兽奔涌而出,劈头盖脸倾泻在刘富身上。为了这个他和香改一直闹离婚,香改抗不住刘富的坚决,有一天气急地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就没断过。③刘富洗漱完毕,来到院里朝东窗根望望,那儿有个半人高的小窝棚,是刘富给天鹅搭的。两个月前刘富和镇长去了一趟内蒙古蓝旗看亲戚,临走时亲戚用个竹筐把这只从芦苇丛里拾来的病天鹅塞进“奇瑞”的后备厢。回家后镇长说没工夫管病鹅,就把“麻烦”留给了刘富。④刘富的女儿正念初中,欢喜着上网查天鹅的资料,对照着这只活生生的鹅,她得出结论:它的学名叫大天鹅,也叫咳声天鹅,属鸟纲,鸭科。全球易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女儿把这些信息告诉刘富,刘富记住了咳声天鹅四个字,只是把咳声天鹅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⑤天鹅整天不吃不喝,无精打采的,刘富对它很不耐烦,但还是和女儿琢磨怎么给它治病。网上说天鹅容易患肠胃炎,刘富观察后猜这只鹅说不定得的是肠胃炎,就大胆给它用氟哌酸加黄连素,只两天,这鹅竟然吃了喝了,那咳嗽一般的叫声也亮堂了。天鹅养了些日子,显出和刘富挺亲,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问好似的,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和天鹅比着赛。刘富不为天鹅的“问候”所动,他只觉得自己倒霉,稀里糊涂家里就添了女人的咳嗽和咳嗽的天鹅。⑥转眼间,天鹅来到刘富的家已经两个多月。一天早晨,刘富迎接了天鹅的问候之后,见它岁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稳,走又走不好。刘富蹲在地上仔细观察,原来天鹅的脚蹼干裂了。刘富的脚就在这时也突然不自在起来,脚趾缝之间像有利刃在切割,凉飕飕地刺痛。女儿放学回来,刘富催她赶快上网再查,原来天鹅离开水过久脚蹼就会皴裂。刘富这才用心想想“候乌”这个词。天鹅是候鸟,小镇既寒冷又没水,能管天鹅一时,却管不了它的一世。⑦哪里能管它的一世呢?刘富问女儿。女儿想了想说:动物园。⑧省城动物园有个天鹅馆。刘富查看网上的图片,见天鹅们成双结对地在天鹅馆的水池里自在地嬉戏。女儿查到了天鹅馆的电话,通话后对方同意接受这只天鹅。⑨晚上,刘富对香改说明天你也跟我去趟省城,你那咳嗽从来也没好好治过,离婚之前,我得给你把咳嗽治好。香改咳、咳两声没说话,刘富只当是同意。⑩这天一早,刘富把天鹅装进当初那个竹筐,让天鹅和香改都坐在后排座上直奔动物园。天鹅馆的景班长出来迎他。刘富把竹筐放在地上说,看它这脚蹼裂的,快让它进水里泡泡吧。景班长说不急,我们先要给它体检,这是规定。说话间两个穿灰大褂的工作人员就领走了刘富的天鹅。⑪在池边溜达了一会儿,景班长引刘富进了池旁一间小屋,说就在这吃了饭再走,这大冷的天……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了上来,锅里炖着灰褐色的肉。景班长举起筷子冲着铁锅对刘富说,来,尝尝鲜。刘富问这是鸭呀?景班长说是鹅,就你送来的那只鹅。刘富放下筷子,似懂未懂盯着景班长。班长解释说,动物园医生为这只天鹅做了体检,它太老了,足有25岁了,脏器老化养着它成本太高。刘富问多老算是老啊?景班长说天鹅寿命在25岁左右,你说它老不老?刘富说可它正活着哪。⑫刘富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天鹅馆的,只记得他摔了饭碗。当他发动车子时,才觉出从脚趾缝传来一阵阵钝痛,像被长了锈的锯子在割锯,这钝痛从下往上弥浸开来。该怨谁呢,他想不清楚。回到家又怎么向女儿交代呢,他更想不清楚。这时从后排座上传出一阵咳嗽声,刘富心里一惊:这不是我那咳嗽天鹅吗?他的脖子僵直着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那咳嗽声便消失了。但咳嗽声没有消失,只是由咳、咳、咳变成了吭、吭、吭,像是怕人不耐烦捂住了嘴。刘富迟疑地扭转头,他看见了歪坐在那里不急不火的香改。⑬刘富真的记不起香改还在车上等着他。早上来时他是想着在离婚前给香改治好咳嗽的。是啊,咳嗽,刘富曾经那么厌恶咳嗽声,每当女人和鹅同时在院子里咳嗽起来,他就觉得他的生活纷杂、烦乱。可就在刚才,当天听到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有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⑭刘富发动了“奇瑞”要快些回家。他想,往后给香改治咳嗽还有的是时间,又为什么非在今天不可呢?8.简析第②段插叙的作用。(3分)【答案示例】交待刘富因香改生性邋遢而坚持离婚,香改气急落下咳嗽病根,为下文刘富误会天鹅的学名及带香改治病伏笔。9.第⑧段描写天鹅馆的图片,分析其用意。(4分)【答案示例】让刘富认定了动物园是咳嗽天鹅最理想的去处,与下文病鹅被杀构成反讽;“成双结对”的天鹅喻示刘富与香改关系的修复。10.阅读第⑥段与第⑫段画线句,辨析刘富心理上的差异。(5分)【答案示例】“刺痛”直观反映了刘富在发现天鹅脚蹼干裂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即时且尖锐的痛楚,这种痛楚源于他对天鹅遭遇的直接感知,体现了刘富内心的善良与同情心。“长了锈的锯子”象征着缓慢而持久的精神折磨,“弥漫开来”则显示了这种痛苦正逐渐渗透至他的整个身心,反映了刘富在得知天鹅被杀后的震惊、悲痛与自责情绪的蔓延。11.赏析小说以“咳嗽天鹅”为线索在结构和内容上作用。(5分)【答案示例】结构上,以“咳嗽天鹅”的故事巧妙地勾连起刘富与“香改”和“天鹅”两种关系,结构紧凑便于叙事;内容上,以病且老的天鹅作为试金石,刻画出变得有人情味的刘富,理性却不尊重生命的景班长等人物形象。天鹅“咳”声的停息引发人们反思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身边人。(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14题。(9分)念奴娇①黄庭坚(北宋)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_______,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④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②金荷:金质莲花杯。③醽醁(línglù):酒名。④老子:老夫,作者自指。12.文本划线处填入的正确一项是(D)(2分)A.诗词
B.散曲
C.豪放词
D.长短句13.能表现作者处逆境不屈的句子是(D)(3分)A.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B.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C.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ABC三项无法体现词人的这一特点。】14.上阕中词人是怎样描写月色的?(4分)【答案示例】词人先写雨后彩虹,秋气爽朗,山色清新,营造了秋高气爽的氛围,为接下来月光明爽做了铺垫。随后用桂树的树影稀疏,衬托出月光皎洁,清辉明澈,也以“桂”暗示了时间是金秋季节。随之想象嫦娥驾驭玉车在长天巡游,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亮的白、圆、亮等美丽的特点。最后正面描写照耀美酒的月光,写月色在杯中的反光,美景与醇酒融为一体,抒发了作者旷达高洁的心境,为后文抒发贬谪后并不颓废,反而豁达开朗的心胸做了铺垫。上阕描写皎洁美丽静谧的月色,以时间为顺序——从白天到深夜,有近景——俯视酒中月色,也有远景一一仰视空中月色,意境开阔爽朗,格调豪放洒脱。既有托物言志的寄托,也有借景抒情的含蓄。月色成为作者高尚人格、豁达情怀、爽快心情的象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20题。(16分)①林仁肇,建阳人,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②闽亡,久不见用。会周侵淮南,元宗拔为将。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时周人正阳浮桥初城,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实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格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③开宝中,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而连年出兵,灭蜀,平荆湖,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罢弊,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假臣兵数万,出寿春,渡淮,据正阳,因思旧之民以复故境,彼纵来援,吾形势已固,必不得志,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衅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后主惧不敢从。④时皇甫继勋、朱全赟掌兵柄,忌仁肇雄略,谋有以中之,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①,以待其至。后主方任继勋等,惑其言,使人持鸩往毒之,俄卒。⑤初,仁肇尤味陈乔所知,至时,乔叹曰:国势如此,而杀忠臣,吾不知所税驾②也,然不能白其诬,仁肇卒,逾年,后主遂见讨,又逾年,国为墟矣。(选自陆游《南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注释】:①大第:府第。②税驾:归宿。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以舟实薪刍(形作使动,装满)(2)师旅罢弊(
通“疲”,疲惫
)16.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谋有以中之(D)A.符合B.恰好C.贿赂
D.伤害(动词,中伤)(2)惑其言(B)A.因……糊涂
B.被……迷惑(被动)C.因……疑惑D.为……迷恋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
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答案示例】恰逢朝贡使从京师返回,(皇甫继勋等人)让朝贡使诬陷说林仁肇暗中和宋朝往来,在宫中看到了他的画像,并且(宋朝)已经替他建好了府第,来等待他的到来。18.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停顿,请用“/”线标出。(3分)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19.第③段林仁肇劝后主夺回淮南诸州的话很有说服力,请分析其原因。(4分)【答案示例】
先分析双方的形势:宋淮南各州兵力薄弱、疲乏,而我有思旧之民。指出此为恢复故境的可乘之机;其次具体地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如何举兵,举兵之时向外界报告其为外叛;最后预设了起兵后成与不成的不同应对,以解除后主的后顾之忧。(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甲】一掌园记清刘大櫆①吹竽、走狗、蹋鞠之人①非昔,而齐之名不废;超足而射②、鍧鍧殷殷③者非昔,而韩、魏之名不废;击筑、悲歌、椎埋、屠狗之徒④,其骨已朽,而燕、赵之名,学士大夫饫闻⑤而喜称之。然则所谓物者无不亡,而独其名为可以永久□!夫山渊之平,田海之迁,大地之浑合,曾不能以自主,而况於一园之兴废欤?其为终始可胜计哉!②余伯父以一掌之地为园,命余为之记。余不及以为,已而废为居室。则向之名花异草,春兰秋菊之芳香,莲叶之亭亭,游鱼之隐见而浮沈,今皆不可复识,独其名犹在余意中。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而亦以非为欲存其名於永久也。【注释】:①吹竽、走狗、蹋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②超足而射:《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③鍧鍧殷殷:钟鼓等乐器的声音盛大。④击筑、悲歌、椎埋、屠狗之徒:《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椎埋、屠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⑤饫闻:指所闻已多【乙】秋声赋宋欧阳修①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②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③“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20.可填入甲文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是(C)(1分)A.矣表示陈述语气B.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C.欤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D.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吗”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而况于一园之兴废欤?”“而况”表示递进关系,把论点推进到对一掌园的看法上。B.“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盖”表示推测,推进到作者的写作意图。【盖表示推测错,盖表示原因。句意:我记下这些,因为要用来表达我的感慨。】C.“胡为而来哉”,“胡为”是“为何”,表明作者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D.“黟然黑者为星星”中“星星”表示鬓发花白的样子,引发作者感慨。22.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写景的手法和效果的不同之处。(4分)23.甲乙两文都围绕某个景物表情达意,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案示例】甲处划线句以之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列举了名花异草、春兰秋菊、莲叶、游鱼等景物,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表达对美好的田园景物消失不见的感慨;乙文从听觉角度,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秋声气势汹涌,来势猛烈。借有形描绘无形,化虚为实,引出作者的悲秋之情。23.甲文围绕一掌园,运用类比论证,说明一掌园的微小和不可胜计:乙文围绕秋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述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的情感。参考译文【甲】一掌园记吹竿、走狗、蹋鞠之类的人被认为是不对的,而齐国之名却不废止;超腾举脚发射强弩、每海殷殷声势浩大的军队被认为不对的,而韩魏之名却不废止;击筑、悲歌、椎埋、屠狗这一类的人,其骨骼已腐朽,而燕赵之名,学士大夫所闻已多并喜欢称呼它。既然这样,那么所谓的事物没有不消亡的,而唯独它的声名是可以永久存在的啊!高山与深渊的平齐,桑田沧海的变迁,大地的浑然合成,都不能自主,更何况一个园圃的兴废呢?它的始终怎能计算得尽呢!我的伯父以一掌之地作为园圃,让我为它作记。我来不及去写,不久就废止为居室。那么原先的名花异草,芳香的春兰秋菊,亭亭玉立的莲叶,隐约可见浮浮沉沉的游鱼,现在都不可以再辨识,唯独它们的名字仍然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我记下这些,因为要用来表达我的感慨,也认为永久地保存其名的想法是不可以的。【乙】秋声赋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哪!”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在季节上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季节,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消耗他的精气。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鸟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三、写作(70分)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愿意改变,这是否出于人们的思维惰性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一、我们首先分析材料的层次材料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愿意改变。”这是一个现象,或者说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而后一句“有人认为这是出于一种思维惰性,也有人认为并非如此。”第二个层次是一个价值判断,对第一个层次的现象进行原因的分析,并且给出自己的原因:思维惰性。二、分析第一个层次(事实判断):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愿意改变“常常”体现出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是极个别现象,“不愿意”说明是不想,不想和不能还是不一样的。不想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上的懈怠,而不能更多的是一种能力上的不行。这种现象的确非常普遍,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所发现,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譬如当碰到某件事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想当然以为,它就应该是某个样子的,或者是就应该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还总会以此为借口,去怠慢于进一步思考。思维的惰性是什么?概念的界定和关键词语的解释:什么是思维的惰性?惰性思维又可分为两种:一,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二,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心态。积极的思维就是不断地找到新的问题,思考新的理论,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三、重点分析核心论题(材料的价值判断):人们不愿意改变是出于一种思维的惰性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合理层,辨析的前提):当我们在一个环境久了,逐渐陷入舒适圈之中,环境逐渐对我们控制了,我们面对环境陷入了被动状态之中,丧失了积极主动创新的可能性,突破这一局面的一个条件就是你能够具有积极的心态和思维,不能陷入一种思维惰性之中。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容易陷入思维的惰性之中。马劳伊·山多尔《草叶集》:“大多数引起人的不幸、痛苦、绝望、羞辱、逆境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人性中的恶,而是简单的惰性,也就是《圣经》中所说的“懒惰”。如果我们以为只有野心和爱情这类强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错了。懒惰尽管柔弱似水,却常常把我们征服:它渗透进生活中一切目标和行为,蚕食和毁灭着激情和美德。——拉罗什富科《箴言集》四、辨析点:但是人们不愿意改变仅仅是因为思维的惰性吗?注意这个题目有一个大前提:承认改变是好的。这是这个作文的前置条件。作文的大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印刷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政务服务办事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客房服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案例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热力运行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精装书行业消费动态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保健按摩师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热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模式探索报告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