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案例
史海勾沉: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是人教版三年制语文课本中的一篇
讲读课文。《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
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它产生的时代
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后魏。这
首诗产生于民间,后经文人加工润色,为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
歌中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乐府诗集》现存一百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
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
质朴。
《木兰诗》和汉乐府诗《焦仲卿妻》被誉为“乐府双璧”。
作品导读:
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展现了中
华民族古朴、忠孝、坚贞、凛然大义等优秀品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
民的理想和愿望。是千古以来民谣民歌中的优秀杰作。全诗以“木兰
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
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
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
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
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体把握:
师原文范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
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师重点词语指导:唧唧:叹息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军帖:
征兵的文书、名册。可汗:古代北方民族对民族君主的称呼。市:购
买。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唧唧又唧唧,木兰
姑娘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响了,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
问姑娘你在想什么,问问姑娘你在思虑着什么。木兰说我并没有思虑
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
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
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出征。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这两段写木兰得知征
兵消息后权衡再三,只能由己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
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
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心事。
师原文范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鞠,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重点词语指导:鞍松:马鞍下面的垫子。辔头:马笼头。胡骑:
胡人的骑兵。啾啾:这里指马鸣声。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在东市上买来骏马,
在西市上买来马鞍和垫子,在南市上买辔头,在北市上买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我女儿的
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哗哗的声音。早上离开黄河上路,晚上来到
了黑山上,听不见父母呼唤我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那边胡兵
战马啾啾嘶鸣。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这里写木兰准备出征
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
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
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家越切。这里写木兰出发经
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
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
〃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
亲之情
师原文范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归。
师重点词语指导:戎机机:军事行动,战争。金柝:古代一种金
属制作的军中使用的食器,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打更。铁衣:
铠甲。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
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
战斗,十年之后终于胜利而归。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此处概写木兰十来年
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
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
飞跃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
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
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
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
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们中的一个。
师原文范读: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
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
乡。
师重点词语指导:明堂:殿堂。转:升迁。千里足:日行千里的
马。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木兰凯旋朝见
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赏赐
财物用车装。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千
里马,送我早日回故乡。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这是写木兰还朝辞赏。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
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
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师原文范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
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
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
/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重点词语指导:郭:外城。著:穿上。帖:同“贴”。花黄:
古时女子用的一种画饰。火伴: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共同起灶,所
以称同火者为“火伴”。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父母听说女儿回来
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
扮;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磨刀杀猪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
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战时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当
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好看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
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的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
道木兰是女儿身。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写木兰回乡与家人团
聚的情景。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
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
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
见的喜剧场面。
师原文范读: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
师重点词语指导:扑朔:扑腾。迷离:眼神不定。
生试读原文后,分小组讨论理解并口头表达:雄兔的脚喜欢不时
爬搔,雌兔两眼时常眯缝着,当它们一起贴在地面跑的时候,又怎能
分辨得出哪是雄的哪是雌的?
师生相互交流补充,合作探究后进行评点:用比喻作结。以双兔
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
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局部深化: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设题意图:本题检查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内容,要求
学生比较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
且要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练习,教师
要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的表达。要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熟读成
诵。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设题意图: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
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
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
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句式特点,从
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
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设题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
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方
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原因是什么?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要引导学生紧密
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
大显身手:
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A.次B.回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
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三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
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
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
市买骏马,西市买鞍格,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画角色传奇》课件
- 高校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博士教授课件解析与实践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管道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艺术形象发展史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安岳县周礼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最后冲刺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妇科学针灸》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县2025届高三全真历史试题模拟试卷(17)含解析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2024-2025学年初三3月学情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人才盘点九宫格及人才梯队盘点套表
- Unit+4+Adversity+and+courage+Reading+and+Thinking+A+Successful+Failure+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种植甜叶菊的效益分析
-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指南
- 医疗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售后等方案
- 卵巢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配电箱验收表
- 2019年度上海市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化工工艺概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 新版GSP质量方针和目标展开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