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作业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选择题1.闻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中国农业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在北京人遗址中已发觉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在湖南玉蟾岩遗址、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觉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觉大量稻谷的遗存解析:留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满天星斗”。在多处遗址中发觉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说明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答案:B2.战国至秦汉,铁农具和牛耕先后在黄河流域普及,北方旱地采纳耕耙耢压锄相结合的抗旱保墒耕作技术开展农业生产。这说明()A.铁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B.黄河流域是中国传统农业产生的源头C.北方农业生产时常遭遇旱灾的严峻威逼D.工具的进步有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解析:材料中“耕耙耢压锄相结合的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而这是以“铁农具和牛耕”的运用为前提和基础的,D项正确;材料谈了铁农具在黄河流域的普及,而不是铁器的出现或运用,解除A项;依据材料不能得出黄河流域是中国传统农业产生的源头,解除B项;“北方旱地”“抗旱保墒技术”并不等于北方常遭遇严峻旱灾,解除C项。答案:D3.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下面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A.铁犁牛耕的应用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解析: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在汉代时期,铁犁牛耕起先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解除B。汉代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解除C。犁耕的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是在唐朝时期,解除D。答案:A4.山西省李峪村战国墓中出土了一具青铜牛尊,该牛尊的鼻子上穿有一鼻环。《吕氏春秋》有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文风不动;而让一个五尺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却乖乖地走了。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A.运用畜力耕田已成为可能B.争霸斗争推动农业发展C.人们野蛮地对待家中牲畜D.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解析:依据材料中“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文风不动;而让一个五尺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却乖乖地走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驾驭了牛的习性,运用畜力耕田已成为可能,故答案为A项。B项,依据所学可知,斗争给农业带来的更多的是破坏,解除;CD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驾驭了牛的习性,为农业生产运用畜力创建了可能,并非强调对待家中牲畜的野蛮性,也不是探讨青铜铸造技艺是否成熟,解除。答案:A5.右面图片内容反映出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农夫被束缚在土地上,集体劳动D.手工业与商业相结合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意自家基本生活的须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答案:B6.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主要反映了汉代()A.激励人口生育B.女性社会地位低C.社会冲突尖锐D.政府管理实力差解析:“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说明汉代激励结婚、激励生育,故A项正确;材料和女性社会地位低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社会冲突尖锐,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政府管理实力很强,故D项错误。答案:A7.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A.该地官僚地主数量多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统治者“不抑兼并”解析:材料“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说明明朝后期出现了严峻的土地兼并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土地私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僚地主的数量,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经济,未涉及政治腐败,故C项错误;宋代实行过“不抑兼并”政策,明朝政府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故D项错误。答案:B8.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了当时朝廷()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解析:封建统治者登记户口造册的目的是为了征发赋税和徭役。朝廷将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必定是要求民众纳税。答案:A9.中国古代对于“农夫”的称呼,青铜器上有“臣”“众”,先秦文献有称“野人”,秦汉有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明清时称“庄客”“佃”“农夫”等,出现这种改变主要源于()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C.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D.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解析:先秦实行井田制,分国野,就有了“野人”称谓;魏晋时期,均田制下出现“田客”称谓;宋元时期,租佃制度下出现“庄客”、“佃”等称谓。可见,古代对农夫的称呼由早期的“臣”“人”发展为“仆”“田客”,直至宋元称“农户”“佃”,反映了农夫从为国家义务耕种向个体耕种、佃户耕种的转变,而这种改变主要源于古代土地制度经验了由公有制向私有制度的转变,农夫身份因此也发生了改变,故A符合题意;汉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程度不大,故B不符合题意;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确定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不符合题意;小农经济出现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修建出现了一次高潮,如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等。这一现象的出现()A.说明井田制起先瓦解B.得益于学在官府的体制C.加快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D.证明当时中国水利技术领先世界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水利工程修建,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促进诸侯国富国强兵,进而推动社会转型,选项C正确;选项A“起先”表述肯定,解除;兴修水利和学在官府无关,选项B解除;材料未对中西方水利技术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选项D的结论,解除。答案:C11.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生产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创建了绚丽的东方文明。下列有关这一生产模式相识错误的是()A.铁犁牛耕是形成的主要条件B.以满意基本生活须要为目的C.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基础D.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了精耕细作解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答案:D1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难。”“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五谷六畜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解析:材料中“种谷”“树桑”“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等信息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须要哪些条件。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看出为牛耕技术。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白居易诗句的含义。第(3)问,农业的发展条件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思索回答。答案:(1)牛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夫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14.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材料三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峻,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使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缘由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相识材料三的观点?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是精耕细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玄关鞋柜租房合同协议
- 工作签劳动合同协议
- 场地租借合同协议
- 珠宝销售人员合同协议
- 离退休人员兼职合同协议
- 土地转让协议书范本
- 备案劳务分包合同协议
- 砌体班组签合同协议
- 物流停车合同协议
- 墓碑修建合同协议书范本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高一地理下学期 (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3年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 GB/T 20840.103-2020互感器第103部分:互感器在电能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 (模版1)某标准件厂冷镦车间变电所设计
- 2022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 初中学生家长会安全教育课件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机房优化控制系统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