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相识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主要缘由。了解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了解民国时期民族资本的发展状况及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时间: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斗争爆发前,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2.缘由(1)内因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忱。②民国政府提倡运用国货。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削减,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供应了契机。3.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快速。(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发展。(3)南京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掠夺的表现(1)日军对未撤退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以“军事须要”为名霸占。(2)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斗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2.方针和目的(1)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国土安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2)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3.掠夺的方式(1)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限制主要是实行“军事管理”“托付经营”等方式。(2)限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3)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峻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的逆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外国资本的压迫: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靠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2.官僚资本的排挤(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2)官僚资本家凭靠手中的权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实行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3)官僚资本还不断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深度点拨】(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客观缘由是列强忙于斗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短暂发展说明此生产方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同时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概念阐释】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先是晚清洋务经济(初期),后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由四大家族组成的一种经济群体,它依靠国家政权的力气,垄断金融、工矿业,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官僚资本被没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灵巧识记】1.图示法理解“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对我们的启示”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3.“一、三、四”归纳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四个阶段:“春”——甲午斗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斗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斗争时期陷入绝境。【名师指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近代中国的作用(1)外国资本:外国资本的输入,一方面起着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压制民族工业,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对象。(2)官僚资本:官僚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带有深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其恶性发展严峻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对象。(3)民族资本:民族资本是中小资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支进步力气,但缺乏足够的反帝反封建的力气和志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须要争取的对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分布史料民国初期工业分布图①从地域方面考虑工业的分布问题。②留意民族工业的行业分布问题。史料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有何特点?提示①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沿江地区;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2.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料(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eq\a\vs4\al(画线信息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段和特征。)结合史料和所学学问,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提示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肯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eq\a\vs4\al(://zzstep/)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主动因素史料一史料二广告词:今有烟二种。一种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实为国家②挽回少许之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矣。①是经济抵制运动的一种,目标为日本生产的商品。②指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据史料一、二分析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①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兴起;②实业救国思潮推动。2.消极因素史料一……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①有伤风化。……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简单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史料二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②中英合办”。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③遭到当地士绅反对。——《历史教学》①指有悖于中国传统观念。②指民族工业依靠帝国主义支持。③指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据史料一、二分析制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①民族工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制约;②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eq\a\vs4\al(://zzstep/)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确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供应了条件政府激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须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激励兴办实业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忱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殊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气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坚韧发展的因素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供应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算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供应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境况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肯定程度上依靠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确定了中国不行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对点演练】1.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依据下表中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更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阶段第一阶段其次阶段第三阶段时间1842-1894年1895-1911年1912-1919年(五四运动前)人数10万60万200万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B.其次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解析:选D。本题要点在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的内在联系。A不能从表格中看出且该时期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外商企业里,B应当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应当在中共成立后。二、全面相识实业救国思潮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确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倡实业救国。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4.主动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变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供应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行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行能发展。【对点演练】2.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干脆证据,它可以用于探讨()A.外资企业出现 B.洋务运动兴起C.工人运动高涨 D.实业救国热潮解析:选D。关键是找到材料中的题眼“民国初期”“必需之国货”,这是那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救国热潮的干脆证据。1.下图曲线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头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走向。图中发展高潮的缘由是()A.外资企业的刺激 B.南京国民政府政策推动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欧洲列强短暂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选D。图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处于1910年到1920年,正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相吻合,其发展的因素是西方列强忙于斗争,短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2.与1913年相比,1920年中国的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长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变更的国内因素是()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C.政府激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解析:选C。留意题干中的限制是“国内因素”。民国初期,政府嘉奖发展实业,再加上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企业的热忱,故选C。3.视察下图信息结合所学,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加 B.轻工业比重较大C.轻工业萎缩过半 D.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解析:选C。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轻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轻工业萎缩过半”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4.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缘由是()A.“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B.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C.民族资本家获得利润的驱使D.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解析:选B。依据材料关键信息“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遭遇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盘剥,故选B项。5.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快速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解析:选D。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日斗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题干时间为1942年,属于抗日斗争时期,民族资本发展受到破坏,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欧洲加大投资,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1942年”“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信息可知,抗日斗争期间,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大量的沿海工业随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地区,故D项正确。6.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歼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此种状况出现于()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C.抗日斗争时期D.抗日斗争成功以后解析:选D。分析材料,作者认为民族工业没有在抗战中毁灭,抗战成功后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反而陷入了绝境。依据所学,抗战成功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救济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