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_第1页
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_第2页
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声与信息1.(2021河南中考改编)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

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知识点2声与能量2.如图所示是超声波清洗机,通电后清洗机利用超声波使眼镜上的污物层被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目的,这说明声能传递。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声音,这(选填“是”或“不是”)清洗机发出的超声波。

能力提升全练3.(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人类是利用声的高手。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的响度很大C.太空授课时航天员能和地面交流,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优美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4.(2023河北邢台襄都期中)暑假期间,小明跟随爸爸的海洋考察船出海,利用声呐进行海洋水文观测。(海水中的声速为1530m/s)(1)声呐是通过发出和接收进行海底探测的;

(2)当声呐竖直向下发出信号5s后接收到返回信号,求考察船到海底的距离;(3)为进一步对海洋水文要素观测,从考察船上释放一小型探测机器人,令其匀速下潜并每隔1s向母船发回一次声信号,若考察船收到第1次信号和第2次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01s,则探测机器人的下潜速度是多少?素养探究全练5.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振动信息解析梆子受敲击时,由于振动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2.能量不是解析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波使眼镜上的污物层被剥离,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人耳无法听到,因此,人站在旁边听到的声音不是清洗机发出的超声波。方法点拨若声能改变什么,说明声传递的是能量;若声能告诉我们什么,且物体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声传递的是信息。人们听到的声音一定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能力提升全练3.A利用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太空授课时航天员和地面交流利用的是无线电,而非声波,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优美的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4.(1)超声波(2)3825m(3)15.3m/s解析(1)声呐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主要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2)由题可知,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12×5s=2.5s;此处海底的深度为s=v声t=1530m/s×2.5s=3825m(3)小型探测机器人1s内匀速下潜的距离等于超声波在0.01s内传播的路程,即v声t声=v机器人t机器人,探测机器人的下潜速度为v机器人=v声t声素养探究全练5.C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为0.25s,由v=st可得,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时,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为0.2s,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时,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故B错误;汽车在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