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
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
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
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焰变
(1)反应焙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以含”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
kJ■moI-1o
反应产物的总焙与反应物的总焙之差称为反应焰变,用AH表示。
(2)反应焰变△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
热等于反应始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AH=H(反应产物)一H(反应物)。
(3)反应焙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A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A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焰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熔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
H2(g)+02(g)=H20(l);AH(298K)=-285.8kJ-moI-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I)、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焰变AH,A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AH后注明
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A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焙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焙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
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焰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
方程式的A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A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熔,AfHm0计算反应焙变A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AH=[cAfHm0(C)+dAfHme(D)]-[aAfHm6(A)+bAfHm6(B)]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
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I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T+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o
总方程式:2NaC方熔)2Na+CI2T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I2+2e—
阴极:2H++e-----►H2T
总反应:2NaCI+2H202Na0H+H2T+CI2T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0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T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TZn2++2e—;NiTNi2++2e—
FeT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T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⑵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
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
为:ZnT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
反应为:Zn+CuS04=ZnS04+Cuo
(3)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
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镒干电池
负极反应:ZnTZn2++2e—;
正极反应:2NH4++2e--^NHS+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042-PbS04+2e-
正极反应:Pb02+4H++S042-+2e-PbS04+2H20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04+2H20。
充电时总反应:2PbS04+2H20=Pb+Pb02+2H2S0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0H-->^20+46-
正极反应:02+2H20+4e一~MOH-
电池总反应:2H2+02=2H20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TFe2++2e—。水膜中
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02+2H20+4e--►A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
2Fe+02+2H20=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0+02=4Fe(OH)3,Fe(OH)3
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T,该腐蚀称为“析
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
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
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2节)
原电池的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电解池的反应很多不是自发进行的,如何判定反应是否自
发进行呢?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焰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AHVO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如NH4HC0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如CaC0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0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反应婚变与反应方向
煽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熔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婚变AS为反应产物总烯与
反应物总烯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煽增加反应,烯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3、焰变与煽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AH-TAS<0反应能自发进行。
△H—TAS=O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H-TA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AH-TASV0的方向进行,直至平衡状态。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常数
(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
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
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
数互为倒数。
(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c相等时,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如反应物A的平
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
a(A)=
(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
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2)浓度的影响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
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
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3)压强的影响
△Vg=O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Vg手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
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
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例题分析】
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203(s)+3C0(g)=2Fe(s)+3C02(g)△H=-25kJ/moI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3Fe203(s)+C0(g)=2Fe304(s)+C02(g)AH=-47kJ/moI
(3)Fe304(s)+CO(g)=3FeO(s)+C02(g)AH=+19kJ/moI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02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我们可
从题目中所给的有关方程式进行分析:从方程式⑶与方程式(1)可以看出有我们需要的有关物质,
但方程式(3)必须通过方程式(2)有关物质才能和方程式(1)结合在一起。
将方程式⑶X2+方程式(2);可表示为⑶X2+(2)
得:2Fe304(s)+200(g)+3Fe203(s)+CO(g)=6FeO(s)+2C02(g)+2Fe304(s)+C02(g);AH
=+19kJ/molX2+(—47kJ/mol)
整理得方程式(4):Fe203(s)+CO(g)=2FeO(s)+C02(g);AH=-3kJ/mol
将⑴一(4)得200(g)=2Fe(s)+3C02(g)-2FeO(s)-002(g);AH=-25kJ/moI-(-
3kJ/mol)
整理得:FeO(s)+C0(s)=Fe(s)+C02(g);AH=-11kJ/mol
答案:FeO(s)+CO(s)=Fe(s)+C02(g);AH=-11kJ/mol
例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得到重视,可用Li2c03和Na2c03的熔融盐混
合物作用电解质,C0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0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
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0+2c032—~^4002+46-
阴极反应式:;
总电池反应式:。
解析:作为燃料电池,总的效果就是把燃料进行燃烧。本题中C0为还原剂,空气中02为氧
化剂,电池总反应式为:2C0+02=2C02。用总反应式减去电池负极(即题目指的阳极)反应式,
就可得到电池正极(即题目指的阴极)反应式:02+2C02+4e-=20032-。
答案:02+2C02+4e-=2C032-;200+02=2002
例3、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熔值减小的过程。
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熔值增加的过程。
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
D、只根据焰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
解析: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使煽值减小、增加或无明显变化,故A错误。只根据始变来判断反
应进行的方向是片面的,要用能量判据、烯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来判断,D错误。水自发地从高
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是正确的。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在25℃
和1.01X105Pa时,2N205(g)=4N02(g)+02(g);AH=56.7kJ/moI,(NH4)2C03(s)=NH4HC03(s)
+NH3(g);AH=74.9kJ/mol,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爆增的反应,所以B也正确。
答案:BCo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二)
【知识讲解】
第2章、第3、4节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精品文
档.
精品文档
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
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⑴概念: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
表小。
(2)表达式:
⑶特点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
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
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
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
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⑵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
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
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熔减反应,故降低温度、精品文
档.
精品文档
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
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
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
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
压强范围大致在1X107Pa〜1X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0H++0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0H-],25℃时,KW=1.0X10-14mol2-L-2O温度升高,有
利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0H-]=1.0X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0H-],[H+]>1.0X10-7mol-L-1,pH<7
碱性溶液:[H+]<[0H-],[0H-]>1.0X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
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⑵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
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
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
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00HCH3C00—+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00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00Na固体,加入
浓盐酸,降温使CH3C00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0H一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精品文
档.
精品文档
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⑵水解类型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I+H20NH3-H20+HCI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I2S3+6H20=2AI(OH)3J.+3H2ST
⑶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
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⑴概念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
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12(s)Pb2+(aq)+21—(aq)
Ksp=[Pb2+][I-]2=7.1X10-9mol3-L-3
(2)溶度积Ksp的特点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
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O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
QcVKsp时,体系中若有足量固体,固体溶解至平衡。
(2)沉淀的转化
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
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四、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生成沉淀
既有溶液中的离子直接结合为沉淀,又有沉淀的转化。
(2)生成弱电解质
主要是H+与弱酸根生成弱酸,或0H—与弱碱阳离子生成弱碱,或H+与0H—生成H20。
(3)生成气体
生成弱酸时,很多弱酸能分解生成气体。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大多在酸性条件下发生。
2、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根据熔变与熔变判据
对AH—TAS<0的离子反应,室温下都能自发进行。
(2)根据平衡常数判据
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时,表明反应的趋势很大。
3、离子反应的应用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
根据离子的特性反应,主要是沉淀的颜色或气体的生成,定性检验特征性离子。
(3)用于离子的定量计算
常见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硬水的形成及软化涉及到的离子反应较多,主要有:
Mg2+的形成。Ca2+、
-Ca2++2HC03CaC03+C02+H20=
-++2HC03++C02H20=Mg2MgC03加热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
H20C02T+2HC03++—CaC031+Ca2H20C02T+—MgC034-+Mg2++2HC03软化硬水:
或加入Na2C03
MgCO31Mg21,++C032-=C032Ca2++-=CaC03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烧,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粉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烧(如苯、汽
油)、卤代怪(溪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酶、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
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烧、酯、一氯烷怪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漠烷怪、多卤代煌、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
水。
4、能使漠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怪、快怪、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
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漠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I4、氯仿、液态烷烧
等。
5、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怪、快烧、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
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煌和环烷怪、焕怪和二烯烧、饱和一
元醇和醴、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竣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烧:CH4、C2H6、C3H8;烯怪:C2H4;快怪:C2H2;氯代燃:
CH3CLCH2c12、CHCI3、CCI4、C2H5CI;醇:CH40;醛:CH20、C2H40;酸:CH20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
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烧、快怪、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段酸(CH2HHe00H)
及其酯(CH3cH=CHC00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怪(CH3cH2Br)、醇钠(CH3cH20Na)、酚钠
(C6H50Na)x粉酸盐(CH3C00Na)、酯类(CH3C00CH2cH3)、二糖(C12H22011)(蔗糖、麦芽糖、
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0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粉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0H)与醛(RCH0)、二元/酸(C00H—C00H)与二元醇
(H0CH2CH20H)、二元竣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0CH2C00H)、氨基酸(NH2cH2C00H)
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02,60°C)、制苯磺酸(―S03H,80℃)制酚醛树脂
(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0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
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煌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I2
一CH2C1(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漠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
FeC13溶;攸。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快、苯、苯乙烯(一CH=CH2);最简式为CH20的有机物:甲醛、
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00CH3)、葡萄糖(C6Hl206)、果糖(C6Hl20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
糖、麦芽糖、甲酸(HCOOH)v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00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一X(卤原子:氯原子等)、—0H(羟基)、—CHO(醛基)、—COOH
(粉基)、—C00—(酯基)、—C0—(翔基)、—0—(醐键)、C=C(碳碳双键)、一C三C一(碳碳
叁键)'—NH2(氨基)、一NH—C0一(肽键)、-N02(硝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煌:CnH2n+2;烯怪与环烷怪:CnH2n;焕煌与二烯怪: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煌: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0或CnH2n+10H;苯
酚及同系物:CnH2n-60或C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州教师招聘面试真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对比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及其市场前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营销赋能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电商运营增长模式报告
- 综合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精准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短视频平台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2025年展望报告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下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协同效应报告
- 共享智能健身设备在健身房会员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报告
- 线上线下融合在农业电商中的实践试题及答案
- 耐药菌耐药性监测策略-全面剖析
- 2025年中国陈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手术中大出血抢救流程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电工技术基础 教案全套 欧小东 第1-10章 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过渡过程
- 汽车销售礼仪与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遗体转运协议书范本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