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

炼等都涉及到氯化一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强弱比

较的方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方面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初步掌握依据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初步建立基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会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强弱比较的方法,井设计实验进行初

步试验;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氯化还原反应在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方面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强弱比较的方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现物质转化与获

得能量方面的应用。

难点: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强弱比较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实验仪器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一、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过氧化氢既具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教学环节一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本环节设置了分组实验,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能力发展)

【活动探究】形成预测

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氧化性或

实验用品【分组讨论】1.从氯化还原反应的角还原性并进行

5%心。2溶液,酸性KMnO,溶度,分析、归纳过氧化氢的性质。实验验证的思

液,KI溶液,淀粉溶液;氧元素常见价态为0价T价-2价,过路方法,为探究

试管,胶头滴管。氧化氢中氧元素为T价。陌生物质的氧

【讲解】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2、怎样证明如何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氯化性或还原性

性的思路化性或还原性?请选择相应的试剂并构建原型。

1.根据物质中所含元素化合预测现象。

价升或降的可能性,预测物质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通过实验

能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若所含验现象、分析总结过氧化氢的性质。和启发性的问

某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的趋势,【探究结果】题,激发学生探

说明该物质可能具有还原性;反1、取少量KI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究、再学习的欲

之,若所含某元素的化合价有降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加5%的H202溶液望,提高科学探

低的趋势,说明该物质可能具有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究能力。

氧化性。2、取少量酸性KMnO4溶液小试管

2.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中,再滴加5%的H202溶液,溶液紫色

性,就需要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变浅直至消失,有无色气泡生成。

一物质,通过实验检验两者能否【总结归纳】过氧化氢可以把K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验证预测。中「氧化为12,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

相应地,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还性。

原性,就需要寻找具有氧化性的过氧化氢中T价的氧元素被酸性

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来验证预测KMnOi溶液氧化为证明过氧化氢具有

是否止确。还原性。

学环节二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本环节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学习影响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因素,并且了解生产、生活

中有关氧化还原的应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能力发展)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相应部

1、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分。

失电子能力越强一氧化性越强对真实情景进

【小结】金属的冶炼

得电子能力越强f还原性越强行宏观辨识和

热还原法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微观探析,并

高温

FeaOa+BCOFe+3c缶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通过金属冶炼

置换法

氧化性越弱。方法不同但发

Fe+CuSO4==FeSOt+Cu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还原性强弱生还原反应,

电解法

③环境条件的影响本质相同而发

电解

2A1O3----1A1+3O1

以含氧酸的酸根离子做氧化剂时.溶液的酸22展基于电子转

金属冶炼的实质:将化

性越强,含氧酸根的氧化性就越强。移这一微观本

合态的金属还原成单质

2、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质地变化观

Mn++ne-====M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物质的转化念。

如金属的冶炼、非金属单质的制备。

教学环节三迁移应用实践创新

本环节让学生分析实验室制氯气时,利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解决

相关问题时培养实践创新的意识。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能力发展)

【迁移应用】瑞典化学家舍勒【交流讨论】对宏观反应的

(C.W.Scheele)是最早发现氯气的人。他微观辨析,引

在研究软锦矿矿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成果展示】导学生体会同

锦)时,把浓盐酸和软镭矿矿石混合加1、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一种物质在化

热,意外地得到了氯气。至今,实验室氧化剂是二氧化钵,还原剂是浓盐酸。学反应中具有

中还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双重功能,其

△微粒会发生不

Mn02+4HC1(浓)MnCl2+Cl2t

同的变化。

+2H2O

教学环节四夯实知识交流拓展

本环设置了交流拓展的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事情的原理,使

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感受化学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能力发展)

【教师讲述】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

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倾听、观看相关图片

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金属,都是通过

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炼得到的。在农

业生产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使学生真实地感受

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通常用的干电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

直,感受化学的无穷魅

池、蓄电池以及在空间技术上应用的高能

力。

电池都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否则就不可

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或把电能转变成

化学能。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更是供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大量的

能量。

五、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一、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过氧化氢既具有氧化性也有逐原性。

二、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

1、物质的转化:①金属的冶炼②非金属单质CL等的制备。

2、获得能量:①燃料的燃烧获得热能②化学电源获得电能

学情分析(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

一、知识基础

本节教学内容共分为3课时,第1课时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建立电子转

移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第2课时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

性,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对物质分类,初步建立基于核心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氧化

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第3课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探究陌生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以及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对于

氧化原反应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更本质的理解,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知识基础,能够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系统分析。

二、能力基础

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进入高中后又学习了近两章的内

容,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都有了一定的了

解,但是尚未形成分类的学科思想和思维习惯,需要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进行强化巩固并应用。

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

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

一。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氯化一还原反应。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

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系统分析,知道根据核心元素化

合价升降趋势能够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本课时则发展了学生运用氧化还原规律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

效果分析(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

本节课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实验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再学习的欲望,提高

了科学探究能力,同学们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我这节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突出教学重点。在讲解完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的思路后,让学生分组讨论: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归纳过氧化氢的性质。2、

怎样证明如何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请选择相应的试剂并预测现象。让学生设

计实验方案并展示实验方案,并给以点评完善。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

现象、分析总结过氧化氢的性质。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的思路方法,为探究

陌生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构建原型。通过实验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再学习的

欲望,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在讲完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逐原性之后,然后紧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学习影响物质氧

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因素,并且了解生产、生活中有关氧化还原的应用。顺势引出本课时的

第二个主题: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讲述了如下内容:

1、物质的转化:①金属的冶炼②非金属单质C12等的制备。

2、获得能量:①燃料的燃烧获得热能②化学电源获得电能。

该过程对真实情景进行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并通过金属冶炼方法不同但发生还原反应,本

质相同而发展基于电子转移这一微观本质地变化观念,升华了学生对金属冶炼的认知。实验

室制备CL重原理分析,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强调了制取装置及实验步骤,指出氯气

中还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为HCL水蒸气;依据物质的性质对实验室中制取氯气装置进行了

改进,突出了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在讲述获得能量这个主题环节时,重在突出反应的氧

化还原本质。实现物质转化与获得能量这一应用讲述本环中设置了交流拓展的内容,让学生

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事情的原理,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

感受化学的无穷魅力。

本节课预设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突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

养。

教材分析(鲁科版2019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

3课时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第三节的内容。在中学

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

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贯穿于高中化学学习中,是系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化学

键、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等知识奠定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发展了学生从核心元素化合价预测物质性质的角度,从氧化剂、还

原剂对物质分类的角度;同时也发展了对化学变化分类认识的角度,认识到电子转移是此类

化学反应发生的实质,基于微观探析的角度发展了变化观念,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转

化和能量转化中的独特贡献。

本节教学内容共分为3课时,第1课时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建立电子转

移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第2课时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

性,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对物质分类,初步建立基于核心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氧化

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第3课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探究陌生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

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

一。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一还原反应。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

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系统分析,知道根据核心元素化

合价升降趋势能够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本课时则发展学生运月氧化还原规律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

评测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200多年

前的事。下列跟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

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B.②⑤

C.®®D.②④

解析:选D对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较早使用的

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对铁、铝冶炼的认识可知,青铜、铝、铁中,铝冶炼的技术要

求是最高的,因此,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程度越难,会影响人类对金属的使用。

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是()

A.Na、Ca、Mg、Al、KB.Na、K、Zn>Fe、Hg

C.Zn>Fe、Cu、Ag、SnD.Mg、Al、Zn、Fe、Pb

解析:选AA项中的金属均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B、C、D项中的Zn、Fe

可以用上或C、CO还原得到。

3.关于实验室制取Ck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1,氧化剂是MnQ

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1molMn02,起还原剂作用的HC1消耗2mol

D.足量MnO,与含HC10.4mol的浓盐酸共热可得到0.1molCL

解析:选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iG是氧化剂,HC1是还原剂,A正确;每生成

1molCk转移2mol电子,B正确;HC1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且各为一半,C正确;

MnOz只能氧化浓盐酸,不能氧化稀盐酸,故无论MnOz是否足量,HC1都不能完全反应,因此

得不到0.1molCL,D错误。

4.(2018•合格考)高铁酸钾(K^eO。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制取高铁酸钾的

一种方法为2Fe(0H)3+3CL+10K0H=2K2Fe(h+6KCl+8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

是()

A.K^eO,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

B.生成1molKzFeCh时转移6mol电子

C.CL是氧化剂

D.Fe(0H)3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选B该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6,Fe(0H)3发生氧化反应,做还

原剂;C1元素化合价由0降为-1,CL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生成1molIGFeOa时

转移3mol电子。

5.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t+C0U,则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反应中SMh被还原

B.a的值为3

C.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物质有两种

D.每生成1mol82转移电子8mol

解析:选B由原子守恒知a=2,M应为CO。

6.(2019•潍坊高一期末)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

3+3+2+3+2+4+

=Fe+Ce,Sn+2Fe=2Fe+Sno由此可以确定Fe"Ce"、SiT三种离子的氧

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e4+、Fe3+、oSn4+BD・SUn4+、Cce4+、rT7e3+

C.Sn,+、Fe3+、Ce4+D.FetSr?+、Ce4+

解析:选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第一个反应可

得氧化性:Ce4+>Fe3+;由第二个反应可得氧化性:Fe3+>Sn4+,所以Fe^、Ce'+、Sn"三种

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e什、Fe3\Sn4\

7.在一定条件下,KC16与L发生下列反应:2KC103+I2=2KI0)+Cl2,下列推断正确

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I2>KC103

C.还原性:KC103>I2

D.还原剂为KCUh,氧化剂为&

+5♦+50

解析:选A反应2KC103+l2=2KI03+CL中,KCKh是氧化剂,K©是氧化产物,L

是还原剂,CL是还原产物,氧化性:KCUVKI03,还原性:I2>KC103O

8.在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aOr,在溶液中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6molS琵一完

全氧化成SOf,则X2)一被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

A.+3B.-3

C.+2D.+4

解析:选AX2(T中X的化合价为+6价,设反应后X的化合价变为〃价,根据辄化还

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和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得:2X(6—〃)X2=6X(6—4),解得

片+3。

2+

9.已知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几种微粒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Br-<Fe<r<SO2,由

此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4-S024-2H2()=S0r+4H+4-2Fe2+

--+

B.2Br+S05+4H=S02+Br24-2H20

2+-)+

C.2Fe4-2Br+2C12=2Fe+Br24-4Cr

3+2+

D.2Fe+2r=2Fe4-I2

解析:选B由B项方程式得出还原性:BrDSQ,与已知相矛盾,故B项反应不能发

生。

10.(2019•潍坊高一期末)硫酸钱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3

C.2:3D.3:1

解析:选B该反应中丽-Nz,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一3价一0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硫酸核是还原剂,氮气是氧化产物,一个NH:失去3个电子;S0r-S02,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6价~+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硫酸锈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产物,一个S0T得

到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3。

ILHSzl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

对于下列A〜D涉及压口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A.Na202+2HCl=2NaCl+HA

B.Ag2OIII202=2Ag卜8fI[IzO

C.2H202=2H20+021

D.3H2(h+Cr2(SO03+10K0H=2K2Cr04+3K2S04+8H20

(DHQ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标号)。

(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标号)o

(3)眄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标号)。

(4)上述反应说明此^、AgzO、K2cr(h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解析:反应A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B中,比彷中0元素化合

价升高,体现还原性;反应C中,压02中0元素化合价既降低又升高,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

还原性;反应D中,H2a中0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

答案:(1)D(2)C(3)B

(4)Ag20>H202>K2Cr04

12.“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采矿业废液的消毒剂,可消除采矿废液中的瓶化物(如

KCN),化学方程式为KCN+IW+lW-A+NHst。(已知KCN中C为+2价)

(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o

(3)反应被氧化的元素为o

(^HA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解析:(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KHCd。(2)碳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

高到+4价,失去2个电子。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氨气是0.02mol,因

此根据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X2=0.04mob⑶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反应被氧化的元素为C。(4)做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一般是必0,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必02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答案:(DKHC03(2)0.04mol(3)碳元素(或C)(4)乩。2做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一般

是乩0,对环境无污染

13.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少量的漂白粉。回答下列问题:

.:NaOH

J溶液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⑵仪器a的名称是,利用二氧化钛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反应放热会使体系温度升高,导致氯气和石灰浆发生副反应产生杂质

Ca(C103)2,该副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为防止该副反应发生,可

采取的措施是o

(4)装置C的作用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1)漂白粉是CaCL和Ca(C10)2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IO)2。(2)仪器a的名

称是分液漏斗,利用二氧化铳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0z+4HCl(浓)△MDC12

+C121+2H20O(3)温度较高时,Cb与石灰浆发生副反应产生杂质Ca(C103)2的化学方程式

为6CL4-6Ca(OH)2=5CaCl2+Ca(CIO3)2+6^0,该副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的Ch

与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5:1;为防止该副反应发生,可将装置B放在冷

水中降温。(4)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

--

离子方程式为Cl2+20H=Cr4-C10+H20o

答案:(l)Ca(C10)2

(2)分液漏斗Mna+4HC1(浓)△

MnCL+CLt+23

(3)5:1将装置B放在冷水中

(4)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以2+20旷=口一+(:10一+不0

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已知下列三个反应在同温、同浓度的情况下进行:

-

@2W4-X2=2X+W2

②2Y-+W=2W-+Y2

③2X-+Z2=2Z-+X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还原性:X->Y-

B.在Y,X,W,Z.中Z-的还原性最强

C.氧化性:Z2>W2

D.反应2Z.+Y2—2Y—+Zz能发生

解析:选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

物,由此得出三个反应中有关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①中氧化性:X2>W2,还原性:

--_

w>x,②中氧化性:W2>Y2,还原性:Y->r,③中氧化性:z2>X2,还原性:x>z,

所以Y-的还原性最强,D中反应不能发生。

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

12H2()=7Cu2s+5FeS(h+12H2s(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z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T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z只做还原剂

解析:选C分析元素价态变化,CuS04->Cu2S,Cu得电子,被还原,FeS2->Cu2S,S

-1+6

得电子,被还原,FeS2-*FeS04,S失电子,被氧化,Cu2s仅是还原产物,A项错误;5mol

FeSz和14molC11SO4正好反应,反应过程中Cu得电子:14X1mol=14moLS得电子:7

X1mol=7moLS失电子:3X7mol=21moL反应中电子转移了21moLB项错误;产

物中部分SOT是由FeS?中硫元素失电子形成的,是氧化产物,C项正确;FeSz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D项错误。

3.(2019・济南高一期末)铁酸盐MFe2()4与上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

酸盐(MFe20,,3O<4,M=Mn、Zn、Ni,其均显+2价)。已知铁酸盐(MFe。)被压高温还原时,

发生反应的MFez()4与压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lo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FezO.是还原产物

B.MFezO*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x=3.5

D.若反应中消耗压(标准状况下)33.6L,则转移的电子为3mol

解析:选BA项,由“铁酸盐(MFeq)被压高温还原时”可知,反应中MFezO,得电子

被还原,班论心为还原产物,正礁;B项,反应的方程式为ZMFezO,+HkZMFeQr+IbO,由

2X35—2

质量守恒可知2x+l=2X4,x=3.5,贝!)MFezOis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5,

则MFe◎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错误;C项,由B项分析可知z=

336L

3.5,正确;D项,^(Hz)=I---kr=1.5moL转移电子1.5molX2=3mol,正确。

oJZo.4AL•mol

4.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H2s。4、KBrd、K2s0八HaAsth、H2O和一种未知物

质X。

(1)已知KBiU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o

(2)已知0.2molKBr()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o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方的横线上,并标出电子转移

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1)已知KBrOa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一定降低,为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

能是题目所提供的AsK,AsL中As的化合价为一3价,反应后变为含+5价As的HaAsO,。

(2)0.2molKBrCh在反应中得1nol电子,故1molKBrG得5mol电子,即反应后Br的

化合价应从+5价降为。价,故X为B。。(3)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

性大于还原产物,故选ac。(4)因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已知,可直接进

行配平。As:一3价f+5价,升8价,Br:+5价-0价,降5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