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部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部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部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部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

(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第一课:《古诗三首》

1.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0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o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第二课:《乡下人家》

2.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

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

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

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给选文描绘的景色选个合适的名字:()。

A.月夜睡梦图B.院落晚餐图C.鸡鸭觅食图D.鲜花轮绽图

(2)选文中画线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指的是o

(3)想象这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你的体会是()

A.田园风景充满了祥和与平静。

B.田园风景充满了嘈杂和凄凉。

第三课:《天窗》

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

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

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

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请在第①段中,将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景物写出来。从文中的省略号中,

我读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填成语)的。

(2)为什么说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请在文中找出来。

(3)第②段中,“无”和“有","虚”和"实”加引号表示()。

A.引用B.特定称谓C.特殊含义D.讽刺或否定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无聊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并说明理南。

第四课:《三月桃花水》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chuicui)柳披上

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很快)浮起一

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nido)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yinrin),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沉

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正确的音节

垂(chuicui)柳草如茵(yinrin),

(2)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立刻很快)浮起多(陶醉沉醉)啊

(3)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

如雾如烟(ABAC)、

袅袅炊烟(AABC)、

(4)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_______它看见垂(chuicui)柳披

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很快)

浮起一片片花瓣_______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nido)袅

炊烟________

(5)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第五课:《琥珀》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

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

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

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

了。

(1)概括本段话的主要内容:O

(2)“推测”和“想象”不同,“推测”中包含想象,但是必须有o

(3)这块琥珀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呢?请在文中找出来。

(4)两个小东西经历了几万年还保存得这么完好,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能

不能让它们复活呢?你可以试着来说说你的观点。

第六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6.课内阅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

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______和恐

龙有亲缘关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

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

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

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

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科学家们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这一假说的依据是________

(3)选文中的“点睛之笔”指的是()

A.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的假说。

B.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C.科学家们在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件事。

(4)你觉得选文中的哪个句子表达得十分形象?用横线画出来,并谈谈你的看

法。

第七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

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

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

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

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

个月。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一一”画出来

(2)下面哪一项不是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

A.可以早期检测与预防

B.能够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可以免于吃药

D.可以让药效更长久

(3)如果删除了文中下划线的词语“最多”,句子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为

什么?

(4)读完这一段话,你希望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还可以有哪些神奇的功

效?

第八课:《千年圆梦在今朝》

8.课内阅读。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

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

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

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

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

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

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

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1)本段话的第一句是一个句,在全段中起着的作用。

(2)选段最后,杨利伟说的三句话,虽然简短,但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

的心情,以及扬眉吐气的民族自豪感。

(3)说说你对“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两个数字

的理解。

第九课:《短诗三首》

9.课内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的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第二个“风雨”

指的是O

A.自然界中的风和雨B.各种各样的传言

C.烦恼、痛苦、忧愁D.纷纷的议论

(2)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o

(3)理解这首诗,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赞颂母爱,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与无私。()

②这首诗着重表现了鸟儿和人一样都有避风港。()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由衷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4)假如你给妈妈朗诵这首诗,想象她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语言、神态、动作

等方面进行描写。

第十课:《绿》

10.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误。

①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②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③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④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十一课:《白桦》

11.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

A.白桦的外在形象。

B.白桦的内在气质。

(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

(3)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十二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12.课内阅读。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风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所写的《》O这是一首生动活泼、

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

达了诗人的情怀。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

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

第十三课:《猫》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ide)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

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inping)谁怎么呼唤,它也不

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只是可

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疑是凝视),一

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选择正确的字音或词。用“标出来。

(2)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既又,既又o

(3)用横线画出写猫贪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猫尽职的句子。

(4)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第十四课:《母鸡》

14.课内阅读《母鸡》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

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

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

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

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

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母鸡伟大是因为O将“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这个句子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O

(2)鸡为孩子们找吃的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3)如果孩子们夜间遇到危险,母鸡是怎样做的?

(4)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A.对母鸡的讨厌

B.对母鸡的赞美

C.通过对母鸡的赞美,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之情

(5)我知道“”这句诗是赞美母爱的伟大。

第十五课:《白鹅》

15.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文主要写了鹅步态________,其中“_________”一词可以淋漓尽致地体

现这一特点。(用选文中的词语填空)

(2)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与鹅的“”进行对

比,同时作者还用“”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

A.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C.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D.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3)读画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第十六课:《海上日出》

16.课内阅读。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

有亮光。①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

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②一刹那间,这个深红

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

了光彩。

(1)选文主要描写了的景象。

(2)选文是按太阳一一的顺序描述的。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①句①中“负着重荷”“努力上升”写出了太阳在上升过程中的样

子。"”""两个字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②句②中的“深红的圆东西”指的是一

(4)说说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日出的。

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17.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

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

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

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

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

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

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句,从侧面点明了孔隙的特点。

(2)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3)将选文中的“贴”换成“挨”行不行?()

A.行,意思相近,不影响表达效果。

B.不行,“贴”说明作者是紧紧地靠着船底的,衬托出孔隙的小。

(4)联系上下文,说说孔隙具有哪些特点。

第十八课:《小英雄雨来》

18.课内阅读。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

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把选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和描写,突出表现了敌

人的0

(3)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是()

A.血滴在课本上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用鲜血和生命保护李大叔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

C.写出了敌人的凶狠毒辣。

(4)从雨来面对鬼子毒打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雨来怎样的品质?

第十九课:《我们家的男子汉》

19.课内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

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

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

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

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

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

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

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

(1)本语段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他对独立的要求?

(2)文中加下划线句子的描写有何效果?

(3)“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这句话体现了他怎

样的心理?

(4)你对文段中“可怕的狂热”怎么理解?

(5)“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我为什么要

这样做?

第二十课:《芦花鞋》

20.课内阅读。

这时,街上走来一行路过这里的城里人,马上要过年了,他们要从这里坐

轮船回城里去。他们或背着包,或提着包,一路说笑着,一路咯吱咯吱地踩着

雪走过来。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为他认为,这些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

的。他们只穿布棉鞋和皮棉鞋c

但他们在走过芦花鞋时,却有几个人停住了。其余的几个人见这几个人停

住了,也都停住了。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其中

肯定有一两个是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他们忘记了

它们的用途,而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一一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特别的好看。他

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一一这一抚摸,使他们对这些鞋更加喜欢。

还有几个人将它们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

外分明。

(1)青铜为什么没有招呼路过的城里人?

(2)选文第二段主要从________觉、觉、觉三方面描写了这

些城里人对芦花鞋的_______之情。

(3)城里人喜欢这些鞋子是因为他们把芦花鞋当作o

(4)你觉得他们买了芦花鞋会穿吗?如果不穿,是不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对此,

你怎么看?

第二十一课:《墨梅》

21.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梅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赞美梅花的诗很多,我知道《墨梅》是

代诗人兼画家所作。

(2)《墨梅》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两句诗是,;赞美梅花

品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o”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墨梅的

__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只流清气满乾坤”写出了墨梅的________,

诗句意思是o

(3)这首诗运用了的写法,通过写墨梅特点,表现了作者

的高尚情操。

(4)我知道诗人王冕酷爱梅花,工于画梅,常以梅花自比。除了《墨梅》这首

诗我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另一首赞美梅花的诗一一《梅花》:,

第二十二课:《文言文二则》

22.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

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短文选自《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与这一故事有关的俗语:o

(4)从本文中的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第二十三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23.课内阅读。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

往生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c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震荡的可怕。

(3)在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①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场面。

②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

崇高品质。

第二十四课:《黄继光》

24.课内阅读。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

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

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

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

的枪口。

(1)选段写黄继光主要是抓住他的来描写的,具体用了、

、、等词语,表现了黄继光的精神。

(2)比较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了”的不同。

第二十五课:《宝葫芦的秘密》

25.课内阅读。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幸福

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

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一一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

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读了选文的第1句话,我想到了词语o

(3)用横线画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4)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王葆要是有个宝葫芦,他可能会用它做些什么?

第二十六课:《巨人的花园》

26.课内阅读。

“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他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

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任性”的意思是,“冷酷"的反义词是o

(2)“噢!是这么回事呀”句中的“这”指o巨人终于明白了

o”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里的“春天”指的是。

(3)巨人最后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并且感谢他,而巨人刚开始则对孩子很生气

并大声斥责,为什么巨人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第二十七课:《海的女儿》

27.课内阅读。

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大家都在为

她喝彩,赞美她美妙的舞姿,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一一为了他,她离开了自

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

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是她能和他在一起,呼吸同样空气的最后一个夜晚,

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满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个夜晚。一个没有思想和

梦境的永恒之夜,同时在等待着她。船上的欢歌乐舞一直持续到子夜之后。她

笑着,舞着,但是死的念头一直在她心中。

(1)本片段选自谁的哪一部作品?()

A.安徒生《拇指姑娘》

B.珞林兄弟《海的女儿》

C.安徒生《海的女儿》

(2)画横线的句子属于描写,体现了小美人鱼舞姿的和

(3)短文中“这是小人鱼的最后一个夜晚”共出现了()次?小人鱼为了

王子做了哪些牺牲?

(4)小人鱼会想办法活下去吗?选(会不会)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请在

文中找出来。

(5)结合这篇故事说说小人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语段阅读

1.(1)宋;杨万里(2)春(3)奔跑(4)B

(5)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

2.(1)C

(2)乡下的人们;红霞、微风、鸟儿

(3)A

3.(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女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

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

的猫头鹰……;无穷无尽

(2)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

“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

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3)C

(4)在我无聊的时候,书是我的慰藉。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

的宝库。读书使我心灵平和,读书带给我无尽的乐趣。

4.(1)chui;yin

(2)很快;陶醉

(3)不屈不挠;全心全意;扬扬得意;泱泱大国

(4);;

(5)排比句: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

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

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喻句: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5.(1)琥珀的样子、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推测

(2)依据(根据)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

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4)不能,虽然保存得很完好,但它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身体里的细胞已经

死亡,因此不可能再让它们复活。

6.(1)不仅;而且

(2)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3)C

(4)辽西的发现……点睛之笔。;这句话把古生物学家们历时多年的研究所取

得的成果比作“画卷”,把辽西的发现说成是“点睛之笔”,生动形象。

7.(1)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2)C

(3)意思会发生变化。“最多”表示程度上的限定,如杲删掉的话,句子的意

思就不够准确了,这体现了说明性文章用词的严谨。

(4)可以彻底治疗癌症;生病时可以不用吃药。

8.(1)过渡;承上启下

(2)喜悦、兴奋

(3)从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当中,我知道了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参与人员非

常多,耗时长。

9.(1)A;C

(2)母亲的怀里

(3)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4)示例:妈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好女儿,

你终于长大了。”说完,妈妈紧紧地抱住我。

10.(1)B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3)绿象征生命的颜色,所有的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

活力。

11.(1)B

(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