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据史书记载,不孝罪是夏朝最严重的犯罪之一,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法关系得到统治者重视B.“家天下”观念影响法律制度C.夏朝法律体系还不成熟D.在夏朝宗法制已经形成体系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疆域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赋予地方权力过大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A.分封制受到冲击B.郡县制已经比较成熟C.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D.身份等级制度稳定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实质上反映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B.秦朝推行皇权专制C.先秦政治以民为本D.秦朝出现政治倒退5、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官僚形态存在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以后,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A.提高行政效能B.加强君主专制C.削弱地方实力D.扩大统治基础6、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4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类统计途径科举入仕胥吏出职等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唐代选官制度较前代混乱C.门阀政治逐渐退出政治舞台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7、元代的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以至于产生许多与本路地域不相联接的属地即飞地。元代飞地的出现A.扩大了元代的疆域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利于防止地方割据D.导致地方行政体制混乱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下列最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B.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程式化D.废宰相,设立军机处9、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清朝前期盲目自大B.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C.鸦片战争后西方攫取政治特权D.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10、据记载:“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地方地主武装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D.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11、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实质上反映了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B.清政府被迫顺应趋势进行改革C.地方实力派力量不断增强D.地方自治取得一定成效12、民国初年突然出现了300多个政党,他们时聚时散,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议会政治严重脱序。这实际上说明A.辛亥革命是失败的B.中国缺少民主政治的土壤C.多党制容易导致政治混乱D.法制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要求群众剪辫的通令。当时“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留辫者“非讥之为豚尾(猪尾巴),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以上现象反映了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发式成为当时衡量是否革命的唯一标准C.当时社会普遍缺少民主理性的精神D.资产阶级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彻底变革14、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C.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15、1923年孙中山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表明孙中山A.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B.提出中国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C.要求彻底推翻清朝统治D.希望吸纳新鲜血液改造国民党16、1927年8月,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继续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在八七会议上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对此,分析最合理的是A.中共希望继续维护革命统一战线B.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C.暂时缓和了国共两党矛盾D.中共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7、国民党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在1937年《国防论》中强调: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这说明蒋百里A.客观分析了当时中日情况B.提出了与中共相同的抗战策略C.尚未认识到敌强我弱D.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表明A.中共正在进行战略反攻B.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C.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D.中共希望借此一举解放南京19、1949年初,三大战役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当时有党外人士认为,共产党也难以走出“历史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走出“历史周期律”,其信心主要来源于A.组建联合政府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建立统一战线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0、建国后,我国进行近代以来第一次全面准确的的人口普查,据统计,到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601912371人。此次人口普查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B.满足了当时国内建设的需要C.为当时普选的进行奠定基础D.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21、中共八大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这说明A.党的民主集中制在不断完善B.当时党的建设出现了左倾错误C.中共违背了群众路线D.民主政治在曲折中前进22、“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的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①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②确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建立B.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C.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D.通过普选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24、1982年8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指出“美国政府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1979年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这体现了A.台湾问题不再是中美关系中的主要制约因素B.美国的态度有利于解决历史上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C.坚持“一个中国”是中美发展关系的基本前提之一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25、新中国建立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时期又设立经济特区;港澳回归后,特别行政区建立。以上活动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东汉)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汉尚书台在宫禁内,称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曹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概况清朝末年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鼓励实业。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民国初年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本次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综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央机构调整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8分)(3)根据材料三,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4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些改革的主要原因。(2分)27、阅读材料材料一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不过曰匈奴,曰突厥、曰回讫、吐番、曰契丹、蒙古,总之不离西北塞外诸部而已,降及今日,泰西诸国以器数之学,勃兴海外,履垓埏若户庭,御风霆如指臂,环大地九万里,罔不通使互市。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薛福成《变法》材料二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缘有时乙国以事求于甲国,而蒙允许,丙国亦欲同沾利益。其实交际情形并不相同,无益于丙国,而徒有损于甲国也。——清驻英法公使曾纪泽1879年4月与巴西驻英国公使对话凡遇交涉,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于公法吻合,彼虽狡悍,亦可以理折之也。——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材料三处此时代,苟用平民主义,致令国内纷乱,势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能自立图存?惟国家主义盛行,则上下一心,遐迩一体,国人皆互相团结,壮其合群之魄力,发其爱国之精神,然后众志成城,急公仇而缓私仇,先国家而后家事,其国未有不盛,其种未有不倡者也。故欲致和平之幸福,为伟大之国民,必自尊重国家主义始。——《论平民主义与国家之主义之兴废》,《东方杂志》1907年第4期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秦至鸦片战争后“天下观”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政治观念变化的时代背景。(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时期的“国家主义”思想。(8分)28、阅读材料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和约的看法。(12分)一、选择题15:ADABB610:CCDBA1115:BACCD1620:AAABC2125:ACCCB二、非选择题26、(1)趋势:分割相权,加强皇权。(2分)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适应统治需要,提高行政效率。(4分)(2)特点:中央机构经济功能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害太空安全教案大班
- 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实战试卷
- 环保技术转让及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行政管理中公共形象塑造的抗风险策略试题及答案
- 掌握2025年经济法考试新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市政工程热点新闻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福泉物理面试题及答案
- 苗木利润分配协议
- 秘密竞争协议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java考试管理系统源代码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英文文献计001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结课论文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政治经济专题复习课件44张】(共44张)
- T∕CSEA 6-2018 锌镍合金电镀技术条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重点图复习汇集
- 年产10万吨飞灰水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俄罗斯国歌歌词 中,俄,音对照
- MMT肌力评定表
- 山东省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