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中大串讲
(选择性必修1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程标准+核心知识点+知识框架+知识梳理课程标准核心知识点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2)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4)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史实。(6)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户籍制度【战国】【秦朝】【汉朝】【晋】【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为户籍相伍”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薄籍上有登记——与正在形成集权制国家联系开始出现分类登记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专人管理、户为单位、定期检查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客分籍职业分籍诸色户籍、户籍册称“青册”政府赋役征发依据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黄籍和白籍演变趋势: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户籍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渐弱。进而建立了偏于治安功能性质的保甲户籍制度世界
基层
治理
自治特征古希腊:中古西欧村社大会:登记、抽签选举庄园:主要基层单位城市:不同程度自治基督教会:发挥作用近代加强管理社区组织背景:民族国家产生和社会经济发展英国:1835自治市美国:乡镇最基本自治单位(除司法)
法国:自治市镇政府管理较多出现:工业革命----社会问题复杂---志愿者负责救济分配、协调。社区自治成为工业革命后地方治理模式的新变化二战后进一步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自下而上)80年代社区承担更多的政府功能(政、社、非政府组织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发展评价救济措施:奠定基础:最终确立:深入发展缩小规模17世纪初英《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保险制度(缓解工业化带来的矛盾)1935美《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保障制度最终建立积极:社保制度是社会生产力……改善了……缓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消极:过度的社保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欧美国家建成福利国家80年代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保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作用:缓和维护效率高、成本低开始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时期受7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国家干预加强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与特点功能:①社会控制;②经济剥削,征收赋税、徭役;③基层管理。特点: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明清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的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⑤财政危机;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趋势3.影响户籍制度的因素4.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④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③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影响。5.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意义:①有效治理基层地方;
②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颁布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战之后①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②欧美国家逐步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7.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6.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1)形成较早,源远流长,政府介入程度深。(2)国家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相结合,政府主体,民间辅助。(3)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4)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5)具有丰富的思想基础和鲜明的伦理特色。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②史证: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记载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商鞅户籍改革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户籍制度的基础,是封建社会户籍立法的开端。(1)战国的户籍制度(2)秦朝的户籍制度
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包括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两汉的户籍制度①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②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第15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户籍制度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1)隋朝:(2)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户籍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3)宋朝:(4)元朝: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3.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1)明朝:(2)清朝:
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①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②影响: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2)唐朝时期:(3)明朝时期:
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2.历代社会治理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1)秦汉时期:(2)唐朝时期:
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宋朝时期:
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4)明朝时期: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5)明朝时期: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1)社会救济的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社会救济的主体:(3)社会救济的措施: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官仓救大灾,民间义仓防小灾。(4)社会救济的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优抚政策
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1)秦汉时期:(2)唐宋时期:
①唐朝及以后: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②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思考古代社会救济优抚政策的特点?(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等。(1)抚恤鳏寡孤独:统治者采用遣使巡行四方等方式,赈济鳏、寡、孤、独和穷民。(2)假民田苑:将公有山林、陂池或荒地分给贫苦劳动人民耕种、渔猎,并减免租赋,有时还贷种贷食。(3)赈贷:包括无偿的赈济和无息有偿的借贷。(4)以工代赈:主要是兴修农田水利及其他公共工程,计工给值。(5)平粜:丰年谷贱,朝廷则增价籴(买入),以免谷贱伤农;荒年谷贵则减价粜(卖出),以周贫民之急。(6)施粥:古人认为救饥如救溺,施粥为最便捷、最有效的应急办法,历代多采用。(7)设置的收容机构,史称“居养”。宋代设有福田院、安济坊、居养院,金朝有普济院,元、明两代有养济院、济众院,清代有栖流所、养济院、习艺所。古代赈济的种类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管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与治理起始战国秦汉隋唐明清社会优抚基层组织和治理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行分类登记制度,宗室籍、宦籍、市籍;西汉编户齐民,东汉末户籍混乱
“大索貌阅”;唐承隋制,三年一造
明以职业定户籍,称为黄册;清朝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县下设乡、里
秦汉:什伍组织;
唐朝:邻保制度;明:十家牌法;清:里甲制
主体是政府,民间是辅助,设立平仓、义仓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庄园西欧城市基督教会①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②组织生产,征收地租。③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①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②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继承地方自治传统。(1)背景(2)表现英国1835年美国建国后法国大革命后
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英国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3)工业革命时期①背景②举措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治理(1)背景
西方各国政府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治理(2)表现
①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区在政府实行居民自我管理。③社区提供各项服务,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3)作用
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①有利于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在提供就业、缓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②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养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③既节省了政府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6.西方社区管理作用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国家时期表现
英国17世纪初德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1935年1、建立①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②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完善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1)积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
- 商业监管面试题及答案
- 数字养老面试题及答案
- 相约劳动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液氧罐采购方案
- 小区柴火房改造方案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732 课时作业(三十) 育种 含答案
- 地基开挖清理方案
- 船厂废旧设备处置方案
- 学生在校一日常规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讲解课件
- 房地产开发全流程培训讲义课件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车赛场服务 基本要求-(高清现行)
- 云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
- DB15T 933-2015 内蒙古地区极端高温、低温和降雨标准
- 有键螺旋桨及尾轴安装质量要求标准
- 工伤责任保险单
- 固体废物采样培训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打印版
- 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生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