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门二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I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3),湘水无情吊岂知?,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
宅》)
(4)今日听君歌一曲,o(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历史的长河里,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
仍坚定忠君之心"欲为圣明除弊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一生关心国事,
心怀天下,即便被“赐金放还”仍自信必有远大前程,",”(《行路
难》);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仍坚守“,”先忧后乐的
济世情怀(《岳阳接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广东醒狮和南粤非造项目为元素,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及湾区精神。每一
次展演,都能让观众chGnzui其中,并深深为之zhEhM。南拳、狮鼓、木鱼歌,让人仿佛回到了散发着古
香的岭南,nairenxiinweio如今,醒狮不仅是,,而且是深入岭南人骨髓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chenzui()(2)zhenhan()(3)nairenxunwei()
3.下列依次壤入横线处的调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种表演一种艺术一种文化B.一种艺术一种表演一种文化
C.一种表演一种文化一种艺术D.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表演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B.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散发着青春活力。
C.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加入,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D.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学校传统文化社团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广东凉茶”的探究活动,收集了以下材料,现在开展实践活动,
请你加入他们,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材料一:
有这样一句俗话:“大病看医生,小病喝凉茶。”每当夏日炎炎,广东人喜欢来一杯凉茶解暑。虽然名
字叫凉茶,但一般要喝热的,而且配方里并没有茶叶。
凉茶起源于广东,因为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而潮湿,水质偏燥热,而且夏
季炎热时间比较长,令人很容易生“热气”,即身体容易上火。先民们为了除湿去热.便将一些清热消暑、
去湿解毒的中草药配成各式各样的凉茶,开设销售凉茶的药店、摊档、作坊。因此,凉茶非茶,而是一种
用各种草药煎熬出的具有“清凉”功效的中药汤剂。演变至今,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分支,凉茶文化更
注重于“未病时防病、治未病之病”、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国独有的防病养生文化。
材料二:
广东凉茶种类繁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疽疹凉茶一苦味较强,对咽喉肿痛和湿热有功效。2.竹
蔗茅根水一味道清甜,清热凉血,对出汗多、口干舌燥、尿黄有功能。3.罗汉果茶一口感微甜,有化痰止
咳,清热润肺的功效。4.廿四味一味苦性寒凉,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咽痛等症状。能帮助缓
解外感风热的感冒症状。5.五花茶一味甘,清热祛湿,清肝火。
5.【活动一,抽奖问答】你抽到的问题是:既不凉也不是茶,广东人为什么要喝“凉茶”?请根据材料回
答。(2分)
6.【活动二,凉茶摊档】一位同学来到摊档前说:“我最近有点热气,经常出汗,想喝杯凉茶,但凉茶都
好苦呀!”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向这位同学推荐一款凉茶。(2分)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0)...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何武①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
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②,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③而
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④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⑤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
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释】①何武: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②徐公君献:徐君猷,
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③啸咏:犹歌咏。④继连:僧人名。⑤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
此行来探访苏轼。
7.根据下列文言词义推断方法,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往来而不绝者词语推断法:络绎不绝
(2)子瞻名之课内迁移法:名之者谁
查字典法:①脚;②满足;③足够(副
(3)何足以知公________(填序号)
词);④值得
8.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C.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D.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未尝怒也,而民不犯。
10.小玲想利用假期去琅珊山拍短视频《醉翁亭记》,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帮他推荐拍摄顺序。(4分)
在制作短视频时,你会推荐他按照从到的顺序推拉镜头,理由是
11.班级公众号准备发布一组以“品•君子之风”为主题的推文。【甲】【乙】两文都入选其中,小海却提
出了质疑:甲文仅写欧阳修游山玩水,乙文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徐君猷为官从政的事迹,未能体现君子之风。
对于小海的质疑,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读书重在选择
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
书一定要有选择。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
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
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
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
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薪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
择意识,多读好书。
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
“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
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
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
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
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
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
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
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
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
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
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
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材料二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
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
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
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
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
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节选自《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有改动)
材料三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
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
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
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
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
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
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有改动)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把阅读学习简单化,从而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
B.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捧着这样的书
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C.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内容,所以很难从中获得洞察力。
D.朱永新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与历代先贤进行思想交流。
13.材料一画线句子引用了作家罗斯金说的话,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14.在2023年4月23日这个世界读书日里,某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了“纸质经典书香”海报,请你结
合上述材料说说学校此举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父亲和树
陈宝全
(1)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
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
绕着吹。
(2)只有父亲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
(3)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
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
(4)父亲在动手之前,用手量了这棵苹果树的树干,四推多一点。父亲知道,它的身体里藏着30个
年轮。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末,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
满好奇和期待。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
运。
(5)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音要小很多,却
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捉到了。父亲落泪了。
(6)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
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
(7)20世纪80年代,父亲和大多数李家山的村民一样,刚刚吃饱肚子,从没有去设想未来。作为木
匠的父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修房子上。在他栽下第一批苹果树苗的时候,大片的小麦仍然享有辽
阔的土地,是地里的主角。为了保住小麦,人们曾与草作战,把它们统统赶出麦田。在田里,草都不让长,
怎么会容忍树长进去?
(8)父亲是在乡村干部的劝说下,才栽下了第一片果树。
(9)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
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
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锌伤到树根。
(10)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了。为此,父
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
(11)到第八个年头,父亲果园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上下充满了
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然后
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也突飞猛进地好了起来。
(12)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这个年近80岁
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
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
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
(13)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抽了一根烟,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他将用近
一个月的时间,砍倒果园里所有的老树,再把它们劈成木柴。这些带着浓郁芳香的木柴,将陪伴他度过一
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14)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了老树的土地,平整而
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
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围绕苹果树,父亲的感情发生着变化。结合文章内容,填写表格。(3分)
事件情感
栽下第一片果树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妥协
苹果树挂果兴奋
砍伐苹果树③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
17.文章第(7)—(11)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4分)
18.文章结尾处写道:“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
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5分)
(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水浒传》环环相扣,人物的命运互相关联。如鲁智深在(地点)与林冲相识,又在野猪林救
下他;杨志因吴用等人(事件)而被迫上了梁山。(2分)
20.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用来简略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请参考示例,从《水浒传》人物鲁智深、
李逵、武松中任选一人,为他写一则小传(内容包括:姓名、绰号、个性特点、典型事例、人生结局。)(4
分)
示例:林冲,绰号“豹子头”。武艺高强。被当朝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沧州。后看守草料场,高俅又
派人纵火,企图将他烧死。被迫投奔梁山,屡建战九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试卷共8页)
功。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武松照顾,半年后
病故。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不仅有一往无前,有时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也能收获很多。面对阴影,转过身来,你会看见阳光灿
烂;面对挑战,转过身来,你就会发现机遇;面对泪水,转过身来,你会收获温情无限转身不是逃避,
而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态,去拥抱生活。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文章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汉文有道恩犹薄;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肯将衰朽惜残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韩愈《左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行路难》、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沉醉(2)震撼(3)耐人寻味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一种表演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4.修改最恰当的语病句子是(D)(2分)
D.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5.抽奖问答:既不凉也不是茶,广东人为什么要喝“凉茶”?(2分)
广东人喝凉茶是因为广东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容易上火。凉茶是用中草药煎熬出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消
暑、去湿解毒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因湿热引起的疾病。
6.凉茶摊档推荐:(2分)
我推荐您喝竹蔗茅根水,它味道清甜,能清热凉血,对出汗多、口干舌燥、尿黄等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终止英文协议书
- 员工单位借款协议书
- 自我认同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2025年成本效益分析与政策导向研究报告
- 婚姻照顾子女协议书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应考宝典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养老服务业2025年银发消费市场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升级改造中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报告
- 工程项目的创新管理过程试题及答案
- 【MOOC】《C++程序设计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病房心脏骤停应急演练
- 水厂反恐培训教材
- 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露天矿山三级安全培训
- 2023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及概(估)算费用标准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2024年学校临时用工合同范例(二篇)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解析答案(新课标Ⅱ卷)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