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生产与安全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028第1章矿业生产概述 479271.1矿业生产的基本概念 4186191.2矿业生产的类型与特点 4100511.3矿业生产的安全与管理 421795第2章矿山地质与勘查技术 562172.1矿山地质基础知识 5115102.1.1地质组成与结构 5182472.1.2矿石与围岩 5223282.1.3地质灾害与防治 548392.2矿床勘查技术 5176012.2.1勘查方法 5189912.2.2勘查手段 5194272.2.3勘查成果评价 6102432.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6272322.3.1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6286112.3.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6184562.3.3治理效果评价 623498第3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620663.1矿井通风原理与通风方式 6217113.1.1矿井通风原理 689033.1.2矿井通风方式 6249623.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671343.2.1设计原则 7306773.2.2设计内容 7140123.3矿井通风设备与设施 7260693.3.1通风设备 7103833.3.2通风设施 7302073.4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7316843.4.1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7213563.4.2紧急情况处理 814334第4章矿井提升与运输技术 852074.1矿井提升系统 8151214.1.1提升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8178564.1.2提升设备选型与配置 8211354.1.3提升系统运行与控制 8269384.2矿井运输系统 8253114.2.1运输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877254.2.2运输设备选型与配置 840944.2.3运输系统运行与控制 8148584.3提升与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8157044.3.1设备安全管理原则 8284894.3.2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995644.3.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9248684.3.4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937654.3.5应急预案与处理 912915第5章矿井排水与防尘技术 952045.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9204985.1.1概述 9242315.1.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9316635.2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 9244995.2.1矿井排水设备 95135.2.2矿井排水系统 9289175.2.3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的维护管理 981135.3矿井防尘技术 10269205.3.1矿井防尘概述 10293015.3.2矿井防尘技术措施 10126465.4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管理 10555.4.1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管理制度 10236235.4.2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监测 10277075.4.3矿井防尘与排水应急预案 1058575.4.4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培训 1029340第6章矿井供电与照明技术 10191566.1矿井供电系统 10175686.1.1供电系统概述 10168516.1.2供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0298666.1.3供电系统设计要求 11241276.2矿井电气设备 11222406.2.1矿井电气设备概述 11229936.2.2矿井电气设备选型与配置 1191376.2.3矿井电气设备安装与验收 11170036.3矿井照明技术 11214736.3.1矿井照明概述 11282876.3.2矿井照明设备选型与布置 11107096.3.3矿井照明控制与管理 11116996.4矿井供电与照明安全管理 11148816.4.1供电与照明安全管理措施 11244966.4.2供电与照明预防与处理 1155486.4.3供电与照明安全检查与评价 1210799第7章矿井爆破与安全技术 1225417.1爆破基础知识 1243027.1.1爆炸原理 12204897.1.2爆破材料 1210757.1.3爆破参数 1225177.2矿井爆破技术 12275177.2.1爆破设计 1292347.2.2爆破施工 125377.2.3爆破效果评价 12121247.3爆破器材与设备 12300757.3.1炸药与雷管 1234817.3.2起爆装置 12187537.3.3爆破施工设备 12327567.4爆破安全管理 13322027.4.1爆破安全距离 13168097.4.2爆破作业人员培训与管理 1352057.4.3爆破预防与处理 13322977.4.4爆破环境保护 139490第8章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 1395668.1矿井安全监测原理与系统 1378908.1.1矿井安全监测目的与重要性 13304928.1.2矿井安全监测基本原理 13177298.1.3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分类及特点 1399788.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13270768.2.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组成 13174598.2.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功能 13318608.2.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13115748.3矿井安全监测设备 13158258.3.1矿井安全监测设备类型及作用 14217758.3.2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工作原理与功能参数 14243468.3.3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应用案例 1443108.4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 1437048.4.1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重要性 1455668.4.2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 1454628.4.3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措施与实践经验 1421632第9章矿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1488599.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413309.2安全生产责任制 14265349.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537909.4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处理 159787第10章矿业生产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 15408210.1矿业生产环境保护 153245110.1.1矿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51501010.1.2矿业生产环境保护措施 15243610.1.3矿业生产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 1578410.2职业病防治 152324010.2.1矿业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 162501810.2.2职业病防治措施 162074510.2.3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161109910.3矿业生产职业健康管理 161781310.3.1职业健康管理概述 162189210.3.2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61518410.3.3职业健康监护 162990910.4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案例分析与建议 161752610.4.1矿业生产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162718710.4.2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 162446510.4.3矿业生产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建议 16第1章矿业生产概述1.1矿业生产的基本概念矿业生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采、选矿、加工等过程,从而获取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品的活动。矿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1.2矿业生产的类型与特点矿业生产根据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开采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固体矿产开采:主要包括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其特点是矿产资源分布在地下或地表,需进行矿井或露天开采。(2)液体矿产开采: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其特点是矿产资源以流体形式存在,需进行钻井、泵采等作业。(3)气体矿产开采: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等,其特点是矿产资源以气体形式存在,需采用特殊技术进行开采。矿业生产的特点如下:(1)资源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类型和储量差异较大。(2)生产环境复杂:矿业生产过程中,地下或露天作业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3)生产周期长:矿业生产从勘查、开发到闭矿,周期较长,投资大,风险高。(4)资源利用率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较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1.3矿业生产的安全与管理为保证矿业生产的安全、高效进行,必须加强矿业生产的安全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矿业生产活动,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安全监管:加强矿业生产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预防发生。(3)技术创新: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矿业生产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安全风险。(4)环境保护:加强矿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5)人才培养:加强矿业人才培养,提高矿业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矿业生产安全与管理提供人才保障。(6)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降低损失。第2章矿山地质与勘查技术2.1矿山地质基础知识2.1.1地质组成与结构矿山地质是指与矿山生产活动相关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本节主要介绍矿山地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包括地层、岩石、构造等内容。2.1.2矿石与围岩矿石是矿山生产的主要对象,围岩是矿石的天然附着物。本节阐述矿石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知识。2.1.3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地质活动中,地质灾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本节介绍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预测及防治措施。2.2矿床勘查技术2.2.1勘查方法矿床勘查是矿山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本节概述矿床勘查的主要方法,包括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2.2.2勘查手段矿床勘查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地质信息。本节介绍勘查手段,如钻探、槽探、井探等。2.2.3勘查成果评价矿床勘查成果评价是确定矿山开发价值的关键环节。本节阐述勘查成果评价的方法、指标和标准。2.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2.3.1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本节介绍评价内容、方法和程序。2.3.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本节阐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目标和主要措施。2.3.3治理效果评价治理效果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的检验。本节介绍评价方法、指标和标准,以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第3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3.1矿井通风原理与通风方式3.1.1矿井通风原理矿井通风是为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控制矿内温度和湿度,为矿工创造安全、舒适作业环境的重要手段。矿井通风原理主要依据空气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通过风机产生的气流运动,实现矿井内新鲜空气的输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3.1.2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通风:依靠自然风力、温差、气压等自然因素实现矿井内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2)机械通风:利用通风设备(如风机、风筒等)产生的人工气流,实现矿井内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3)混合通风: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3.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3.2.1设计原则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满足矿工健康和安全生产要求。(2)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降低能耗。(3)考虑矿井生产规模、开采工艺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科学选择通风方式。(4)通风系统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矿井生产的变化。3.2.2设计内容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网络设计:包括通风线路、风量分配、通风阻力计算等。(2)通风设备选型:根据矿井生产规模、通风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3)通风设施布局:合理布置通风井巷、风门、风窗等设施,保证通风效果。3.3矿井通风设备与设施3.3.1通风设备矿井通风设备主要包括:(1)风机:用于产生通风气流,实现矿井内空气流动。(2)风筒:用于引导气流,扩大通风范围。(3)局部通风机:用于矿井局部区域的通风。3.3.2通风设施矿井通风设施主要包括:(1)风门:用于调节通风线路,实现通风分支的切换。(2)风窗:用于调节通风风量,实现风量的合理分配。(3)通风井巷:用于引导气流,连接矿井各作业区域。3.4矿井通风安全管理3.4.1通风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2)定期检查通风设备、设施,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加强通风监测,实时掌握矿井内空气质量、风量等数据。(4)对矿工进行通风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4.2紧急情况处理(1)制定矿井通风应急预案,明确紧急情况下的通风措施。(2)建立紧急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在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恢复正常通风。(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第4章矿井提升与运输技术4.1矿井提升系统4.1.1提升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矿井提升系统主要包括单绳缠绕式提升、多绳摩擦式提升等。各类提升系统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本节将详细介绍各类提升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优缺点。4.1.2提升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矿井生产规模、开采深度、矿石品种等因素,合理选型与配置提升设备。本节主要阐述提升设备选型原则、设备配置方案及设备功能要求。4.1.3提升系统运行与控制提升系统运行与控制是保证矿井生产安全、高效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提升系统的运行原理、控制策略及安全保护措施。4.2矿井运输系统4.2.1运输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矿井运输系统主要包括有轨运输、无轨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本节将详细阐述各类运输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4.2.2运输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矿井生产需求,合理选型与配置运输设备。本节主要介绍运输设备选型原则、设备配置方案及设备功能要求。4.2.3运输系统运行与控制本节主要阐述矿井运输系统的运行原理、控制策略及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证矿井生产的高效与安全。4.3提升与运输设备安全管理4.3.1设备安全管理原则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提升与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4.3.2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检查、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规定。4.3.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降低人为因素对设备安全的影响。4.3.4设备安全防护措施针对提升与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设备运行安全。4.3.5应急预案与处理制定提升与运输设备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保证发生时的快速、有效处理。第5章矿井排水与防尘技术5.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5.1.1概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指矿井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及其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于矿井排水与防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1.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成因、类型、水位、水质、渗透性等参数,为矿井排水与防尘提供依据。5.2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5.2.1矿井排水设备矿井排水设备主要包括水泵、水管、阀门、泵房等,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合理选型。5.2.2矿井排水系统矿井排水系统应根据矿井规模、开采深度、涌水量等因素进行设计,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5.2.3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的维护管理加强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完好、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排水故障风险。5.3矿井防尘技术5.3.1矿井防尘概述矿井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减少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5.3.2矿井防尘技术措施(1)采用湿式作业,降低粉尘产生;(2)通风除尘,提高矿井空气质量;(3)个体防护,为矿工提供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4)粉尘治理,对矿井粉尘进行定期清理。5.4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管理5.4.1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管理。5.4.2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监测定期对矿井防尘与排水设施进行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预防发生。5.4.3矿井防尘与排水应急预案制定矿井防尘与排水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降低损失。5.4.4矿井防尘与排水安全培训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对防尘与排水安全的认识,降低人为发生概率。第6章矿井供电与照明技术6.1矿井供电系统6.1.1供电系统概述矿井供电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面变电站、输电线路、井下变电所、配电装置及供电线路等。为保证矿井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应合理设计矿井供电系统。6.1.2供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矿井供电系统可分为直接供电、间接供电和混合供电三种类型。各类供电系统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6.1.3供电系统设计要求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矿井生产需求、保证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便于运行维护、预留发展空间。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矿井负荷特性、供电距离、设备选型等因素。6.2矿井电气设备6.2.1矿井电气设备概述矿井电气设备是矿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电力电缆、电动机等。矿井电气设备应具备防爆、防潮、防腐等功能。6.2.2矿井电气设备选型与配置应根据矿井生产需求和供电系统特点,合理选型与配置电气设备。设备选型应考虑设备功能、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等因素。6.2.3矿井电气设备安装与验收电气设备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把控质量,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6.3矿井照明技术6.3.1矿井照明概述矿井照明是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矿井照明应满足亮度充足、均匀、无眩光、节能等要求。6.3.2矿井照明设备选型与布置应根据矿井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矿井照明设备主要包括防爆灯具、普通灯具等。照明设备布置应合理,保证照明效果。6.3.3矿井照明控制与管理矿井照明控制与管理应实现智能化、节能化。可采用分区控制、定时控制、光控等手段,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耗。6.4矿井供电与照明安全管理6.4.1供电与照明安全管理措施为保证矿井供电与照明安全,应制定以下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电气设备检查与维护、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等。6.4.2供电与照明预防与处理矿井供电与照明主要包括电气火灾、触电、设备故障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设备检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一旦发生,应迅速、妥善处理。6.4.3供电与照明安全检查与评价定期对矿井供电与照明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价,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矿井供电与照明安全。第7章矿井爆破与安全技术7.1爆破基础知识7.1.1爆炸原理本节主要介绍爆炸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以及爆炸波的传播机制。7.1.2爆破材料介绍矿井爆破中常用的炸药类型、性质、组成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7.1.3爆破参数阐述爆破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药量、间距、排距等,并分析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7.2矿井爆破技术7.2.1爆破设计介绍矿井爆破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步骤,包括炮孔布置、药量计算等内容。7.2.2爆破施工详细讲解矿井爆破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7.2.3爆破效果评价分析评价矿井爆破效果的方法和指标,如破碎程度、抛掷距离等。7.3爆破器材与设备7.3.1炸药与雷管介绍矿井爆破中常用的炸药、雷管类型及其功能参数。7.3.2起爆装置阐述起爆装置的分类、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7.3.3爆破施工设备介绍矿井爆破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如钻孔设备、装药设备等。7.4爆破安全管理7.4.1爆破安全距离明确矿井爆破安全距离的确定原则、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7.4.2爆破作业人员培训与管理论述爆破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要求及管理措施。7.4.3爆破预防与处理分析矿井爆破的成因、预防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方法。7.4.4爆破环境保护介绍矿井爆破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包括降低噪声、粉尘等污染。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全面阐述了矿井爆破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旨在为矿井爆破作业提供科学、严谨的技术指导。第8章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8.1矿井安全监测原理与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阐述矿井安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然后详细解析矿井安全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传输与处理等。介绍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8.1.1矿井安全监测目的与重要性8.1.2矿井安全监测基本原理8.1.3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分类及特点8.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分析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详细阐述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介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8.2.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组成8.2.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功能8.2.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工作原理8.3矿井安全监测设备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监测设备类型、功能及其应用。概述矿井安全监测设备的分类及作用;详细介绍各类矿井安全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功能特点;分析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8.3.1矿井安全监测设备类型及作用8.3.2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工作原理与功能参数8.3.3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应用案例8.4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本节主要介绍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要求、制度及措施。阐述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提出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保证矿井生产安全。8.4.1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的重要性8.4.2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8.4.3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管理措施与实践经验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设备功能和管理要求,为矿井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矿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9.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矿业生产领域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矿业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等。《矿山安全法》:针对矿山领域的安全生产作出具体规定,包括矿山建设、生产、安全设施、处理等方面。《职业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矿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相关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规定。9.2安全生产责任制本节重点阐述矿业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以下方面: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医学技士试题及答案
- 掌握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全面了解纺织工程师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行业前景展望试题及答案
- 全球市场中的设计策略适应性试题及答案
- 护士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体罚测试题及答案
- 外伤固定考试题及答案
- 电梯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烟叶种植面试题及答案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MOOC】倾听-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课件-04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 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统一考试真题
- 城轨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评价研究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