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地区教案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难点: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上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新课讲授:提问: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读图:南方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读南方地区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岛、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1、山青水碧物产丰富(1)位置、范围(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学生活动: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介绍: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学生回答:气温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热学生活动: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读图:读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通江达海经济发达(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学生活动: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的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发展。)(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学生活动: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板书设计:一、山青水碧物产丰富1、位置、范围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热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二、通江达海经济发达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3、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教学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教学难点: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讲授新课:(一)区位条件优越1、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体范围在哪里呢?主要包括哪些省份?课本P44页2、通过观察地图,小结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
读图7-2-1说出长江流域、支流主要水电站名称。长江干流-----三峡、葛洲坝雅砻江---------二滩清江-----------隔河岩沅江-----------五强溪汉江-----------丹江口我们知道了长江流域地区范围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这有何好处?经济、农业、工业的发展。(二)鱼米之乡完成课本P.46活动题。(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等等。(2)有利条件:平原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3)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所以淡水产品丰富(4)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特色为“鱼米之乡”。(三)沿江分布的城市1、讨论并解释: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从1990年到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及占全国的比例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约37000亿元。占全国比例的42.5%,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而且长江流域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部位,所以把长江流域比喻为中国的“黄金腰带”。2、读课本P.47图7-2-4,认识长江干流沿线的主要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重点找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认识它们的位置。3、完成(1)、(2)题,(1)、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2)、长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的大小:下游﹥中游﹥上游原因: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故人口和城市密度大4、长江流域的经济,主要有农业和工业。认识长江流域主要农产品及其产量占全国的比例。5、说说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6、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有“黄金水道”之称。7、水能资源,年发电量1万亿度,占全国的53.4%,称为“水能宝库”。8、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在我国五大河流中,为什么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长江水量最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9、长江水系中,为什么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因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1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哪些工程组成?拦河大坝、水电站和通航等建筑物。1、世界上最大的电站是(三峡水电站)、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是(三峡水库)。2、读案例,图6.51,完成P47活动题1、2.三、课堂练习:1、三峡水利工程位于(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重庆市2、“黄金水道”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淮河3、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
)A、暖温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板书设计:一、位置、范围二、资源1、
资源特点:丰富多样2、
主要资源:水、水能、矿产、水运、农业、森林、旅游、等等。(1)主要矿产:煤(萍乡、六盘水)、
铁(攀枝花、马鞍山)、
磷、有色金属(德兴铜矿)(2)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上游四、课堂练习:1、我国的“黄金腰带”是指(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东北三省2、位于长江流域的著名煤炭工业基地是(
)A、河南的平顶山
B、江苏的徐州
C、贵州的六盘水
D、四川的攀枝花3、位于江西省的旅游风景名胜是(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五、课后作业第三节:长江流域(第2课时)教学目标:1、长江流域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2、保护长江要分段进行。教学重点:保护长江要从源头做起。教学难点:1、长江流域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2、
保护长江要分段进行。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的经济。长江流域由于经济发达,所以被称为“黄金腰带”。二、新课教学:1、在这条“黄金腰带”上经济最为发达,起带头作用的哪里呢?长江三角洲2、读课本P.52图6.57,认识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包括江苏东南部、上海市和浙江东北部。3、
结合所学的知识,在长江流域起龙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体现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
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本P56的地图和文字资料。如:上游:长江源区草场退化、上游乱砍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中游:围湖造田、大大地削弱了中游湖泊的蓄洪能力、加剧了中下游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下游:水污染、大气污染、河道泥沙淤积等等。使长江流域成为我国酸雨危害的重灾区5、
结合课本P.58活动第1、2题,保护长江源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产生的,所以,治理长江,关键是从源头做起。在长江源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6、
结合P57知识之窗内容,明确保护长江源区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大致位置、范围,以及了解更多的对长江源区的保护、治理措施。措施: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中游:退耕还湖、处理淤泥
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净化过滤废气、废水7、
完成讨论:课本P.58活动第4、5题,了解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如何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三、小结。四、课堂练习长江流域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水果是(
)A、苹果
B、石榴
C、柑橘
D、荔枝2、三江源是哪三条江的源头(
)A、长江、珠江、黄河
B、黄河、长江、澜沧江C、长江、淮河、澜沧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3、下列造成长江全流域洪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降水丰沛B、中下游湖泊面积缩小C、上游地区草原退化、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D、干流寻求长,水量大五、板书设计:1、长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游: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中下游:河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2保护和治理措施:
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中游:退耕还湖、处理淤泥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净化过滤废气、废水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二)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开放的前沿[讲授新课]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指出:(1)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2)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指出: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之所以在数量和增速上高居全国榜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A组: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B组: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C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板书设计一、开放的前沿1、优越的地理位置2、优惠的政策扶持3、著名的侨乡二、外向型经济1、模式:前店后厂2、发展方向:高新技术产业教学反思: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2课时)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二)、讲授新课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香港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珠江口东侧,邻深圳市,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维多利亚港是优良天然港湾,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一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又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祖国大陆与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互利互补、互相促进。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厂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众多廉价的劳动力。香港的优势: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雄厚的资金。香港通过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装、玩具、电器等产品,并出口创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哪个地方密不可分?归纳香港的经济只有和祖国大陆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才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它发展的方向。结束语:香港和澳门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带来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港澳的繁荣,我们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会更好,澳门的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们也期待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盼望着七子之一的台湾早日回家,中国早日实现统一。教学反思:第四节台湾省(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2.使学生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3.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歌曲《高山青》片断,然后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二)新课教学:台湾省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1)读图说出台湾省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2)台湾省的范围: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周围众多岛屿组成2.地形与气候(1)读《台湾地形图》,思考以下问题:①台湾岛有哪几种主要地形?②台湾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台湾平原的分布如何?③台湾河流有何特征?主要分布在哪里?(2)归纳台湾省的地形特征。(3)分组活动:完成课本58页读图练习。(4)台湾省的气候3.结合史实材料,举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三)课堂练习:(另发)(四)小结:(结合板书进行)(五)板书设计:第九单元第1课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1.位置:2.范围:二、地形与气候1.地形:以山地为主2.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三、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教学反思:第四节台湾省(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掌握主要的农产品和矿产的分布地区。2、了解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理解其经济特点和工业城市的分布。3、了解台湾居民和城市的分布,理解其和大陆的关系。4、理解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城市的分布。2、教学难点:台湾和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台湾日月潭美丽风光。上节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今天继续走进台湾,感受其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讲授新课展示台湾岛主要的农作物和矿产分布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的动植物资源。(2)找出台湾的主要农作物和分布。(3)找出台湾的矿产和分布地区。(4)在图上指出台湾的主要旅游景点:日月潭,阿里山等。总结讲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61页材料。活动:请大家阅读图9.5,回答以下问题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城市。(2)找出台湾的主要民族,阅读63页材料分析其和大陆的关系讲述: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是高雄。人口以汉族为主,主要来自中国的福建和广东,分布在西部平原,少数民族是高山族。讲述:台湾在东汉开始进入我们国家的视线,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居民,语言和文字和大陆一脉相承,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教学反思: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讲授新课]一、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在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合同范本(2篇)
- 2025公司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研优卷)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A卷)
- 2025年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预热题)
- 专题 J-15【简语法-单选题专练】状语从句 2025年中考英语讲解+练习题汇编(全国)
- 2025企业合作合同版
- 2025年美元借款的合同
- 2025年智能铸造生产线合作协议书
- 2025电脑租赁合同深圳范本
- 2025年度公园内广告牌制作合同
- 车辆行驶安全培训模板
- 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活动方案(样式)
- 油漆涂料行业市场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识科普
- 跨境数据流动与治理
-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幼儿园副园长聘任园长合同(36篇)
- 30道中国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农业大学
- 高级焊工实操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